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2024-03-11 来源:步旅网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篇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紧承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而继续介绍生物大分子,又在课程内容上呼应必修第二册的遗传分子基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一节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打好生物学框架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1. 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对其中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教师可结合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知识介绍核酸与核苷酸。

2. 考虑学生的未知知识:学生从初中至高中,第一次接触分子结构模型图,对核苷酸分子组成与结构陌生,需重点讲解。

3. 考虑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对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相应的解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讲解

【课时数】

1课时(40分钟)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教师自制挂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

运用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描述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简述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练习

2. 能力目标

体验知识的迁移与相互联系,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DNA与RNA结构的科学探究历史,关注生物探究式的方式,认同生命科

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核酸的分类及其功能

两种核酸的细胞定位以及其实验探究方法

2. 教学难点

核苷酸的结构,碱基和五碳糖的相互组合方式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充当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蛋白质为一种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 而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另一种生物大分子――核酸,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教学建议与思考:从已知的蛋白质的就知识进行导入,可以使学生回忆蛋白质的教学主线,利用蛋白质类推到核酸,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学生可以抓住教师本堂课的教学思

路,并体会归纳、对比的思考方法。

二. 核酸的分类及功能

教师展示DNA与RNA的分子结构图,讲授核酸研究的两大历史突破,即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RNA干扰机制的发现,自然引出核酸的两种类型,即DNA与RNA。再加以详细阐述: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DNA与RNA统称为核酸。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的常识,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通过DNA就可以确定人的身份或者亲子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得出结论:DNA上携带了生物个体上特异的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教学建议与思考:图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便于记忆和理解新知识,并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教师对DNA双螺旋结构和RNA干扰机制科学探究历史的讲解,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将学生对DNA指纹识别的常识联系生物学原理,并加以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结合的观念,并培养其知识迁移的意识。

三.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师首先利用文字讲解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法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

布实验的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

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的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使学生结合实验原理,边看录像边体会实验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学生可从录像和书上图片中清晰的看到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细胞核部分被染成了绿色,而在细胞质部分被染成了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教学建议与思考:由于行课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在课上直接演示实验。但如果仅靠教师口头描述和学生看书,不能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清晰的展示实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

四.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1. 引入核苷酸:

再次类比蛋白质,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作为生物大分子的蛋白质,有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那么同样是生物大分子的核酸,是否也有其小分子的基本单位呢?引

发学生思考。教师进一步讲解,核酸的基本组成为核苷酸。并且,不同种类的核酸(DNA与RNA),其核苷酸组成也略有不同。教师带领学生,站在核苷酸的角度,讲解DNA与RNA的异同。 2. 核苷酸的结构:

教师带领学生看书上图2-8,并结合多媒体展示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分清其三个组成部分――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并以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为主线,从小分子的核苷酸讲到大分子的两类核酸。详细介绍两种核苷酸的五碳糖,含氮碱基的不同。在讲解中顺势引出核糖,脱氧核糖,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胸腺嘧啶(T)等重点概念。最后归纳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异同。鉴于此处为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重述课堂知识并转化教学角度,从大分子的核酸再讲回到小分子的核苷酸,为建立学生牢固的.知识体系。最后,随堂检测,学生完成以下连线题。

胸腺嘧啶T 腺嘌呤A 鸟嘌呤G C 尿嘧啶U

教学建议与思考:教学中的适当重复,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强化教学的效果。而转换教学思路的重复。即讲解时用小分子→大分子,重复时用大分子→小分子,既可以强调重点,建牢知识体系,又可以启发学生多向思维,一举两得。

五: 由核苷酸到核酸链

由于本部分知识在必修第二册中需要重点涉及,因此请同学看书并识记:核苷酸相互连接成链,组成核酸。DNA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

成。

【复习与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

种类(DNA和RNA)→生物学功能(携带遗传信息)→细胞分布(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方式(核苷酸连接成链)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下列表格,并于同位交流。

【板书设计】

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

DNA :细胞核及线粒体、叶绿体

RNA :主要在细胞质

磷酸

核糖

五碳糖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A,T,C,G,,U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类

RNA (核糖核酸)

核酸

组成方式:核苷酸连接成链

篇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知识性较强,设计时紧紧围绕课本展开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图片等直观性教学工具,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图解,,使学生很快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从而认识了核酸的结构,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知识的发生过程,体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学会了对比分析及归纳总结的生物学常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也应侧重于知识的巩固及应用,在选题上侧重知识实践的联系。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节的内容。是由“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两部分组成。

核酸的种类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功能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核酸的结构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本节教材围绕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展开构建

,通过问题探讨了解核酸的种类及功能,紧接着通过实验观察总结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最后通过图片对比介绍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从而引出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由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导致了核酸的多样性。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核酸是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了解核酸的种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为学习后面章节中有涉及到DNA携带遗传信息,以及在《遗传与进化》中重点介绍DNA本质的更好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图、对比、分析、总结能力。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通过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

识,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联想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图解,认识核酸的结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同时通过实验动手观察,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有关细胞的内容时,已经知道细胞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因此具备学习DNA基础和学习DNA结构的积极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初中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仅知道细胞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还不知道DNA的结构,也不知道核酸的种类及分布。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能看懂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图解及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第二节学习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应该能够理解本节中“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这个过程的形成。

3.非认知因素分析

学生对核苷酸的结构组成、核酸的分子结构,DNA和RNA区别存在盲区,但本着对核酸的兴趣,亦能克服这些新知识。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说出核酸的种类。

1.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1.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2.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2.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3.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教学难点

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具准备】

1.实验材料的准备。

2.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预习作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示意图、脱氧核苷酸长链示意图、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

4.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思路】

问题探讨 :DNA提供犯罪嫌疑人信息, 通过视频介绍,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核酸的种类:DNA和RNA 核酸的功能: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对比、总结,得出结论。

介绍核酸的单位―核苷酸,核酸由核苷酸连接而成 对比介绍核苷酸的种类,了解DNA和RNA 的不同。 对比分析DNA和RNA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介绍遗传信息的概念及多样性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后作业】

1.课本P29练习题。

2.制作DNA连接模型:材料自选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 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