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绩效管理为什么总是流于形式

2021-07-18 来源:步旅网


绩效管理为何总是流于形式

摘要: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时候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走形式,而是要正确理解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联系与区别。不少企业只是在实行绩效考核,而且只注重考核与利益的分配关系,而没有有效发挥主体的作用。

关键字:绩效管理,绩效考核,PDCA模型,双向沟通。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实行绩效管理的时候,都误解了其真正含义。中国企业在引入绩效管理工作时只是在认认真真走形式。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不一致,很多企业都以为简单的填写表格等形式就是在进行绩效管理,其实这只是在进行一个简单的绩效考核。那些经理给员工打分完全是为了简单应付人力资源部的差事,做纸面上的工作,至于过程和结果则跟他们完全没有关系。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用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它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是员工与经理进行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只经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打分、填表格,然后按规定分出等级,就算完成绩效考核。同时,有时经理根据自己与下属的关系来评价下属,这就出现了工作中“拍马屁”的情况出现。这样的考核结果不适合用作员工薪酬和晋升的依据,也会使员工关系紧张,团队精神遭到损害。在索尼公司中一位高管天外伺朗曾经发表言论“绩效主义毁了索尼”,在我看来就是公司的高层管理没有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绩效考核的形式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绩效考核看作是上司对下属做事,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这种绩效主义使索尼的激情集团消失了,团队的拼搏精神也没有了。

1

绩效管理在理论上主要是采取PDCA(计划—执行—监控—评价)的框架,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执行”环节,是进行绩效管理的一个过程。绩效考核是对过去的绩效的一种反映,而绩效管理是更注重的是对未来绩效的提高,着眼于未来的绩效发展。很多企业在执行完绩效考核后就完了,而没有绩效的监控和评价,是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主义。

绩效管理并没有错,它的理念和工具是经得起推敲的。企业也没有错,企业从来没有放弃过绩效考核,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企业仍然坚持没有放弃。最终原因是因为人错了,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部经理都缺乏对绩效管理理念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对其的热情,在很多公司绩效管理就如形同虚设,甚至会和索尼公司一样,让绩效管理毁了公司。如果企业的绩效考核只是填表和打分,那么管理者执行这项任务。但是企业如果设计了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与反馈,管理者就会执行更多的任务。因此,企业绩效管理走形式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没有做好工作,导致于各种环节都出现一些差错,只走了一个形式。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既“做正确的事”,还要“把事做正确、正确的做事”,推动企业绩效的整体改进。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考核,不止针对最底层的员工,同时针对中层的管理者,还针对最高层管理者。 绩效管理的关键是考核结果出来后,能够有一定的反馈及修改,从而在下次考核时,能够看到业绩的提高。这才是绩效管理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少东、吴能全、蒋晓光:绩效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贺小刚:绩效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3. 巴克沃:绩效管理——如何评价员工表现。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附注:感觉写的深度不够,就是把学的那些只是汇总了一下。我本来是想把题目写成“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后来改成现在这个题目了,觉得企业的流于形式就是因为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希望老师对此文章给予建议,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一下。谢谢老师!

附件:

绩效管理为何总是流于形式

每次考核之后,员工都把愤怒的矛头指向人力资源部,认为这是一群闲着没事、只会制造恐慌的官僚。 2005年,在A公司总经理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主持设计了该公司2006年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从2005年9月6日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到2005年12月7日最新绩效管理办法正式被批准实施,总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三个月里,笔者与管理层做了不下10次的正式沟通(非正式的沟通则更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整理了三万字的绩效管理辅导手册,组织编写了最新的员工职位说明书。

应该说,这样的准备工作已经算是比较充分的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总经理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高度的支持态度,多次在经理会议上强调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而且,很多中层经理也在会议上表态,认为最新的绩效管理办法比较好,值得推行。

但他们会上和会下的表现几乎是两个样子。

3

表现

“你告诉我怎么做?”

最新绩效管理办法实施后不久,某部门的经理A打电话给我:“赵主管,你有空吗?有空的话到我这来一趟吧,我想和你聊聊绩效管理的事,请你帮忙啊!”实话说,一开始接到这样的电话,我是比较高兴的,有直线经理主动与我交流绩效管理的工作,这在以前是没有的,这说明经理们已经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好事啊!于是我就很高兴地赴约前去。但真正坐到他的办公桌前,我才发现,我的乐观似乎有点一厢情愿了!A经理直接把我主持编写的《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和《员工绩效管理办法》摊到我的面前说:“赵主管,你弄的这一套东西,我看得头都大,你直接告诉我吧,我该做什么?怎么做?你说我记!”实际上,这个制度在发给经理的同时,专门组织了一期培训,会上,我对制度的设计思想、应该注意的细节、所使用的工具,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而且那两个制度除了工具表格之外,加在一起不到7页纸,由于两个制度的设计思想一样,除去雷同部分,恐怕连4页纸的篇幅都不到,已经是比较简单清晰了。现在他居然把它们一起扔还给我,让我给他“划重点”!这就是“你告诉我怎么做”的表现。我把这种表现理解为你——人力资源部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做完交给你我就算完成任务了,我就是做了绩效管理了!

“我真的很忙”

在绩效管理办法里,采用的是PDCA循环设计,即按照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绩效沟通与辅导,建立员工业绩档案→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这样的流程进行部门及员工的绩效管理。在这个大流程里,第一步是进行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由于采用的是一个季度为一个绩效周期,规定1月的上旬制定完成部门及员工的季度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卡,可是,直到1月末2月初,仍有一些部门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迟迟没

4

有开始制定。表面看来,他们的确是忙,甚至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可是,自己为什么这样忙?忙的意义何在?能不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该怎么做?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却很少考虑,只顾一门心思地盯着领导的脸色,盯着眼前的工作任务,纠缠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这就是“我真的很忙”的表现。我把这种表现理解为——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管你人力资源部的事,我得先把我的工作任务忙完,“你们的绩效管理”我有空再说吧!

“我终于完成了!”

在我的多次催促下,很多部门赶在规定的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了绩效的工作,但有的部门所制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比如,在部门绩效管理办法里,规定由分管副总和部门经理通过沟通制定部门季度关键绩效指标,但实际操作多是由部门经理填写,分管副总直接签字,甚至有的副总都没看一眼就签上了字,有的是由部门经理填完,派员工找副总签字,签完字之后直接就送到了我这里,自己都不留底!在制定员工关键绩效指标的时候,有的部门经理写完之后直接找员工签字,员工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是“被迫”签字的,甚至有很多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卡上都没有员工签字,他们只顾把那些他们认为是“任务”的表格扔给人力资源部,就万事大吉!这样的操作,简直可以用“野蛮”来形容,根本就不存在绩效沟通,这样的文件也根本就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这就是“我终于完成了”的表现。我把这种表现理解为——我终于完成人力资源部的任务了,你不是要文件吗?好,我就给你文件,你管我是怎么做的,完成“你的任务”就行了呗!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