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流程(初稿)

2020-06-30 来源:步旅网
精心整理

峨眉山佛光医院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现代化医院的设备维修,是事前维修保养、事后及时修复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临床医疗工作是息息相关,它关系

到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救死扶伤的职能。 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向维修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迈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人员进行登记并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入档。档案里的资料包括设备购买合同、设备和厂商家相关资质证明、验收单、随机技术资料(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线路原理图、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进口设备原产地证明等)。设备入档时要认真填写设备档案(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国别、厂商、主要配件名称、使用科室、到库日期、启用日期和主管人姓名、设备预计使用年限等)。有条件的要将建档文件内容输入微机的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方便查阅。

2、将医疗设备分类:

第一类设备(A类)为重点设备:如MRI、CT、DR、DSA、X光机等贵重医疗设备。 第二类设备(B类)为准重点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实验室设备。

第三类设备(C类)为非重点设备:如加湿器等。

3、建立科室设备分户台帐、明确使用人的职责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使用登记。

精心整理

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主要由使用科室完成。对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许可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 1、医院要成立由医务科和设备科组成的管理监督小组,每个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的使用科室,将进行全院通报,若造成经济损失的,

医院将给于经济处罚,从科室奖金中扣除。

2、对C类设备制定出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及管理细则,随机悬挂。对B类以上设备,要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写详细的交接手续。 3、各类设备都要建立科室分户台帐,由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科室的设备分布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交接帐,并有管理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交接双方及监督员在交接清单上签字。 4、认真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如实反应设备运转情况。不得随意编造,不得事后补写。 三、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重要工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 1、医疗设备巡检要求: (1)、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保养。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设备(急诊科、手术室、ICU、产房、血透)进行科室

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2)、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进行巡查,对水电

精心整理

气路进行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

短修理时间。

(3)、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

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 2、实行医疗设备分级保养制度:

(1)、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负责,进行机械表面污渍的清洁、机械部分的紧固和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 (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部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 (3)、二级保养:属预防性维修,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磨损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 (4)、重点科室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对抢救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5)、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以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为原则,手术室主要集中在周末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ICU,急诊室及产房以设备空闲时轮流对

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在案。

精心整理

(6)、对一些维修保养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备件源困难的设备由厂家或维修站提供维修和零配件服务,并通过签订的保修合同来降低费用。设备科维修人员监督保

养过程,并登记。 3、医疗设备维修制度:

(1)、常规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由设备科维修组负责。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厂家,如未按维修协议及时处理,要按协议条款追究对方相应责任。

(2)、维修组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检修医疗设备并协助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设备及器械性能,提高使用水平和维护保养水平,以减少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损坏。设备维修事毕应填写检修记录,由被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各科如有临时维修工作,需填写修理通知单,送维修组,由检修人员办理。如属抢修、抢救急需,可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检修。 (3)、可携带及易搬动的器械需修理时,除填写修理通知单外,并连同该物送修理部门,对不能立即修理好的,须向承修部门取回设备送修单。修复后,使用部门凭设备送修单领回,并应进行验收签证。 (4)、各科室如新装、新建、改装、改建有关设备,需填写设备安装申请单,报分管院长批准后安排办理。 (5)、报修设备、仪器、器械一律由报修科室填写报修单(急修事后补填),交设备科或维修组安排人员进行维修。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由设备使用人或保养人详细说明故障现象及大原因,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缩短停机时间。设备维修后要做好登记,大型设备的维修记录要写入档案,内容包括维修日期、使用人主诉故障现象、修理人检查所见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更换零件及修复后的检验情况。

(6)、维修人员了解发现有属责任性损坏的设备、仪器、器械(尤其贵重或大型设备)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查明情况再与修理,不得先修后报。

精心整理

(7)、重点科室关键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及时维修,不能对临床医疗质量造成影响。如果设备故障严重,不能及时维修必须通知使用科室和设备科,必须及时

找到可替代设备。

(8)、实行检修登记制度,做到接受时登记,修理内容详细记录,维修人员签名负责,

修复后领取人签收认可。

(9)、提倡修旧制度,节约原材料。医疗设备的报废须填报设备报废单,必要时由院

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成批或大中型设备报废须按医院规定的审批。 (10)、加强设备维修材料保管,做到进料登记,发料登记,领用人签收。保管人员有权拒发不合理用料。设备维修需购置一部分常用配件,同时每种设备有两人以上的院外维修公司的联系方式,以备发生紧急故障时应急处理。 (11)、非本院维修人员,未经设备科批准不得私自维修本院设备。设备出院维修也必须经设备科批准。对不能修复的设备,维修人员应说明原因并提出外修申请,经批准后送修。 (12)、在检修过程中注意人机安全,爱护仪器设备,妥善保管零配件,严防流失。

4、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操作规程: (1)、仪器通电检修之前必须了解、掌握操作规程、性能和使用方法。 (2)、必须在电源断开状态下,进行拆缷机器,插拨线路板,更换元器件及保险丝等操作。 (3)、更换仪器配件、电子元件必须满足原电路参数要求并留有一定余量,同类品代

换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验运行。

(4)、检修仪器电源部分故障,如更换变压器、开关电源电路等原件,修复后应测量

绝缘电阻(外壳)要求大于10兆欧以上。

精心整理

(5)、使用电烙铁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支架并接有可靠地线,不得随意放置,电烙铁用

完要及时关闭电源,搁置冷却。

(6)、仪器通电检修时,注意保持单手操作习惯,身体与地面保持良好绝缘。

(7)、仪器电源线应按国际规范连接,在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8)、仪器使用结束离开时,随时关闭所有用电器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四、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维修管理人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切实搞好设备的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申报手续及设备报废处理工作,要加强维修资料的完善和维修检测仪器的装备及管理工作。 1、医院行政应尽可能地订购一些专业图书、期刊杂志、报纸、工具书和常用电子元件手册,由专人妥善保管,以供查阅。 2、建全设备档案。对无图纸、说明书、维修手册的要尽可能地使其完善,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展销、培训及外请修理的机会收集技术资料、有关零配件和技术服务信息,并存入设备档案或元件库。 3、建立元件库。有计划地储备一些常用零配件。新机器的随机备用配件,应交使用科室专人保管。 4、废弃设备应有选择性地回收入库,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的有用零配件,有效地对其它设备进行维修、革新、改造。 5、要提高维修效率,必须加强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的装备、现代医疗设备结构复杂、融合多门学科、集成度高,设备运转时各信号之间时序逻辑关系严格,因而

需要一些特殊的维修拆缷工具和高性能的精密检测仪器。

精心整理

6、要做好医疗设备使用记录,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设备管理部科通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故障的及

时排除。

7、当遇到医疗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如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故障部位,经检修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排除故障的办法以及更换了何种元器件,恢复正常运行的情况等。以便下次维修,还有利于发现设备的多发故障,从而进行设备的改进、根除多发性故障。对本地不能维修的仪器设备,仔细记录故障现象,以备上送修理时查询。 8、重视医疗设备的大修,医疗设备如发生了较大的故障,应组织临床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发生较大故障的原因,分清责任。对这类较大故障的医疗设备,需进行大修,对相关联的元器件进行检测,对损坏或已受损致使参数发生变化的元器件须彻底更换,以杜绝后患。对已使用一定年限的医疗设备,如还有继续使用的价值也需实行全面的大修工作。经过大修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必要的计量检测,使之达到原来的技术标准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加强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每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都具体落实到人,做到台台医疗设备有人管,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 五、医疗设备检查保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工作环境及设备外观检查:

通过对工作环境及外观检查,可以基本了解使用人员对设备的爱护和日常保养、设备的工作环境维持、设备的日常工作量等。操作面板及按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防水、防尘的效果,对如输液泵、血透机、超声清洗机等易接触液体的设备,必

精心整理

须及时修复防水面板的破损,以防液体渗进机内造成更大的损害。存在环境不良的

情况应及时要求使用单位改善或汇报相关领导和部门协调解决。

2、设备内外除尘清洁:

防尘是电气设备的共同要求,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大的散热排风装置或高压静电部件的设备,必然会在机器内部聚焦和吸附大量的尘埃,必须去除这些积尘才能保证良好的散热和防止积尘导致的绝缘下降;同时积尘还会降低一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一些运动机件的运动精度。机内除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毛刷清扫,配合及尘器吸走积尘,优点是除尘彻底,缺点是费时费力还可能需拆缷某些部件;另一种是用大力吹风筒将积尘吹出机外,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除尘不够彻底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两种除尘的方法有时需结合使用。 3、机械检查及紧固: 任何设备都需要机械部件的支持连接,特别是机内存在运动或震动部件的设备,如CT、X光机等,这些机械部件的安装、运转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整套设备的安全使用,检查的重点是各种安装、连接、支撑的形态及老化情况(一些塑料件要特别检查),传动系统的皮带齿轮链条的松紧及磨损;轴承、导轨的磨损;限位开关、位置传感器、编码器的位置、碰块、轴连等是否有变动和松动;运动部件的安装件是否紧固,关键部位要用扭力扳手检查紧固;连动的电线电缆及管路是否扭折、绑扎是否松动等等。机械检查通常采用“一听二看三试”的方法,“听”指听机械震动及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看”是指看有无松动、变形、老化、运动阻滞、打滑等情况,“试”是指通过加外力来检查机械的紧固和运动情况(如用扭力扳手检查螺丝螺母、测量电机的运转电流检查运动阻力及平衡等)。机械检查紧固是预防性维修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和进行补救的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机械润滑:

精心整理

机械运动中,润滑是否良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相关功能的发挥。机械润滑的要求比较严格,润滑剂的选择、更换或添加周期及方法根据不同的部件、材料、位置、受力等有所不同,不能盲目进行润滑,因此润滑要参照有

关资料按要求和指导进行。

5、电源系统检查:

电源系统是现代医疗设备的“心脏”,也是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部位,电源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占设备总故障的30%以上。电源系统检查包括机外部交流电源(即供电及交流稳压电源、UPS等)、机内直流电源和地线系统,电源检查主要是测量并记录各相交流电压及平衡情况、各组直流电压、接地电阻等,参照设备资料判断这些值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如有大的偏差,需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行修理或调整。电源线及插座、保险及保险座也要认真检查及时更换,这些部件极易引起电源接触不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机内电源的产热散热情况要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及连续工作时间进行评估,有必要的需考虑加装或加大散热装置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地线不仅在设备发生漏电时保障人体的生命安全,对提高仪器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稳定性及精度也十分重要,在检查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6、接插件检查: 接插件在医疗设备内随处可见,它是保证设备内各种信息安全准确传递的重要环节,接插件不良主要表现在信号失真和信号中断,经常引起一些设备时好时坏、工作不稳定等故障。 7、管路系统检查更换:

医疗设备中许多仪器利用到液体、气体,常常具有比较复杂的管路系统,主要包括管道、过滤器阀、泵等部件,管路系统的老化、堵塞、失灵是常见的故障原因。有计划地清洁(清洗)管路、更换管道过滤器、保养阀泵等,既是对这些设备日常保

精心整理

养的考察,也可以大幅度地减低设备的故障率,这对大部分的检验仪器和透析系统

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8、光学系统检查及清洁:

光学系统的维护原则是“重检查轻高校”,主要包括光源系统散热检查、光路的清洁检查、镜头的清洁及霉菌检查,注重加强防霉处理。由于光学系统非常精密,同时也十分脆弱,因此在进行除尘、清洁时必须十分小心和细心,并需具备一定的理

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9、大功率部件检查: 大功率部件主要指一套设备中相对具有大电流、高电压的元器件,如电源稳压调整元件、集成稳压模块、电源逆变器、电磁驱动模块和加热器件等。它们具有体积大、产热多、热胀冷缩大等特点,要求有比较好的散热条件,这些器件相关的焊点易出现脱焊或虚焊、接线端易出出氧化或松动。与之紧贴靠近的一些其他元件也易因受热而性能下降或损坏。在预防性检修中要认真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对降低整机故障大有益处。 10、易损耗元部件检查更换和备置: 易损耗元部件常常有其理论寿命,但由于使用时间和保养状况的差异,实际寿命和理论寿命可能有较大出入,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哪些需要马上更换、哪些需要准备备件。 11、设备报警测试及参数调校:

任何一台设备在维护完毕时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用,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对一些重要的报警条件进行测试,核对有关指标参数并记录,需要调校的参数,先分析原因,再逐步调校,绝对要避免盲目调整。对不能符合设备出厂参数的要分析

原因给予说明,以便下一次维修或维护时参考。

精心整理

12、软件系统测试、整理及备份:

现代医疗设备很多都嵌入了计算机技术,我们要尽量利用设备随机配备的软件对设备进行测试、诊断,了解设备内部运行的一些状态,以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硬盘整

理和系统备份。 13、其他特殊方面:

有些设备要求一些特殊的维护保养,可将其专门列出,按指定方法和要求完成。尤其像CT、MR、DSA、放疗设备、高压氧仓等大型设备要参照厂家的技术要求和国家的法规要求做更加细化的检修保养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