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鲁迅《拿来主义》教学教案

2023-02-07 来源:步旅网
导语:《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

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下面是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设计说明】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经典杂文,为解放后各个版本教材所必选但它的思路结构在语文教学界一直没有定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语文4”又把它的思路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前的《单元提示》中要求:“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要求:“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由此可见,理清本文结构是教学此文绕不过去的坎,所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探讨我们打算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求得对《拿来主义》文本思路的把握

【教学方法】

所谓问题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因此,教学的模式应该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让阅读、理解在学生个人阅读分析与同伴讨论活动中完成

教师只是引导者,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实践,也可以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反对独白式的分析、讲授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

【教学过程】 一、全文总思路

1.本文的题目是“拿来主义”,通读全文,请用原话回答: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在文章的第5段中,鲁迅有明确的表述:“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2.“拿来主义”就是主张“拿来”,对吗?

明确: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不只是主张“拿来”,同时也主张“送去”,既送出去与人交流,又拿进来学习创造,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3.作者在第5段中说,“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请你据此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明确:根据这一段的表述,文章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论述“送去”,是破;后面论述“拿来”,是立;本段为“送去”与“拿来”中间的过渡段落

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前面部分论述的是“送去”的表现与危害,后面论述的是“拿来”的主张及意义这是全文总的思路

二、“送去”的表现

1.前面说过,拿来主义主张“既送又拿”,请认真地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找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的本质区别

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 闭关主义: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只送不拿 拿来主义:既送又拿

2.认真阅读第1、2段,在文中勾画出统领这两段文字的观点句 明确:文章的第1、2段论述了中国从“不送不拿”的闭关政策失败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这句话是第1、2段的观点,而不只是第1段的观点主义是系统的主张,“送去”要上升为“送去主义”,只有第1段论述的“送去”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第2段“不拿”的支撑,只有“只送不拿”的主张和表现才是“送去主义”,否则,就只是“送去”而不是“送去主义”

第2段表明,在送去的同时,不但没有人“拿来”,甚至还没有人说过要“拿来”,而且连“礼尚往来”的“仪节”都放弃只有加上这段论述,才是一味的“送去”,才是“送去主义”第2段实际上就是第1段的结束句,但作者为了强调没有人主张“拿来”才把它独立成段的

3.我们现在也在把我们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出去,我们是不是也在实行“送去主义”?为什么?

明确:二者的区别在于,民国时期是只有送出去,没有拿进来我们现在在“送去”的同时,也在“拿来”,他国文化也在我国展览、传播(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当时文化交流的情况举出一些实例)

4.第1段用了哪些论据来证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1段总体上运用的是例证法,用“学艺”之例来证明所有领域“都是”;用“送古董”“送古画和新画”“送活人”的例子,证明“学艺”上全是“送去”

三、“送去”的危害

1.你能从文章的第1段的语言表述中读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吗? 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的同时,也暗示了一味“送去”的危害从送去的时间看“先”“还有”“不远”表明一直在送从送去的内容看,“古董”代表古代最有价值的国宝,“古画”到“新画”表明实物成果没有了,代之以画,而且古画也没有了,代之以新画,甚至连新的艺术成果都没有了,代之以“活”的艺术家从送去的数量看,“一批”言其多,“几张”在减少,“一个”表明快没了“送去主义”的直接后果就是断送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2.文章的第3、4段是怎样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的'?

明确:用类比的方法来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类比的对象是尼采和中国,类比点是“丰富”、“大度”及其“结果”在自诩“丰富”“大度”上,尼采是“光热无穷”“只给不取”;中国是“地大物博”,单“煤”就能供全世界“几百年”用在“结果”上尼采是“发了疯”,“太阳”再无光热,也无法给予中国是子孙再无可以作为“礼品”送的东西,只有国粹“磕头”,讨得“抛给”的残羹冷炙

四、“拿来”的主张

“拿来”的主张作者是分两个层次来阐明的作者首先阐明了什么是拿来,这是文章的第6、7段,然后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怎样拿来,也就是第8、9两段,几乎占全文二分之一文字,是作者观点的重要论

述部分

1.作者是怎样阐明“什么是拿来”的?

明确:文章分两个层次来阐明先是从反面说“什么不是拿来”,即第6段;然后从正面说“什么是拿来”,即第7段

拿来,从字面上看,就是把国外的东西拿作我用但是,国外无用的东西已经“吓怕”了我们,英国的鸦pian、法国的香粉、日本的小东西、德国的废枪炮,这些毒害我们肌体、腐蚀我们心灵、掠夺我们财富、妨害我们军力的“洋货”都使我们发生了“恐怖”,但这并不表示国外的东西不能“拿来”为我所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根据需要自己“拿来”的,而是他人根据他们利益“送来”的,这是从反面揭示出“什么不是拿来”第7段从正面揭示出“什么是拿来”,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拿来”?

明确: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呢?作者用设例的方法,把文化遗产比作具体、可感的“大宅子”,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大道理第9段开头说“他占有,挑选”,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占有”是对第8段的总结,“挑选”是对第9段的总起,作者认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首先要占有国外的东西,把它拿过来,然后根据东西对我们的作用进行挑选,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舍去

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占有”?

明确:对如何占有,作者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的:主张拿来,反对不拿不拿分三类,孱头是“不敢拿”,昏蛋是“不愿拿”,废物是“不辨拿”,他们都是没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拿

4.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挑选”?

明确:对如何挑选,作者在第9段中,运用辩证的思想,根据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作用分类阐述,按照精华、糟粕,部分精华、部分糟粕进行挑选,以确定其使用、存放、毁灭,使其为我所用,发展出我们的新文化

五、“拿来”的意义

1.第10段是怎样总结上文的?

明确:第10段作者总结了上文,“我们要拿来”对应第8段如何占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对应第9段如何挑选

2.作者是怎样阐明“拿来”的意义的?

明确:拿来的意义是从正反两面指出的:拿来,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3.实行“拿来”的人有什么条件?

明确:作者在第10段的中间还指出了对拿来主义者的要求: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六、总结全文结构

陶建老师的《拿来主义》(鲁迅)教学设计,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思路清晰,不枝不蔓解读文章犹如解剖麻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教学一篇文章却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淹没教学重点,各篇教学无所侧重,这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该教学设计从文章思路入手,不枝不蔓,一以贯之,层层剥笋

其二、提纲挈领而不失精微论说文以逻辑力量见长,教学上提纲挈领容易做到,而往往疏于深究精微之处在这方面这个教学设计有引人瞩目之处,例如:“你能从文章第1段的语言表述中读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吗?”——例证不仅说明当局实行“送去主义”,例证本身也暗示了一味“送去”的危害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可谓精到

其三、板书设计复现了文章思路,浓缩了文章内容目前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媒体手段的使用,传统板书日受冷落,教学基本功缺失像这么缜密的板书设计已经不常见了岂不知,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水准当然,这个板书设计再简约一些就更好了

下面谈一点商榷意见

总的来说,这篇教学设计显得平铺直叙问题出在哪里呢?抓住文章思路解读文本,这固然没错;遗憾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把教学思路简单地等同于文本思路事实上,教学思路不等同文章思路;同理,教学结构也

不等同于文本结构教学思路是对文本解读过程的重构,而不是文本思路的简单重现具体来说,教学思路指向文本思路是怎样呈现的,而不止于文本思路本身前面提到解剖麻雀,说到“解剖”,就要选择一个入手处,一刀下去,切中肯綮,迎刃而解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设计例如,本文是从“送去主义”谈起的,但教学时无需阐释什么是“送去主义”,关键在:为什么说“活人替代了古董”也算是一种“进步”?再如第5段,“我只想鼓吹再吝啬一点”,“吝啬”具体指什么?“吝啬”之前为什么要加上个“再”字?回头联系第3段中的“大度”,“送去主义”的危害也就显而易见了又如,可以先不具体分析第9段所谈的如何“占有,挑选”,而是从最后一段“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入手,回头讨论其具体所指这样来设计,教学内容就会简约一些,教学思路或许显得灵活一些,可以使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不止于“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感谢陶建老师的教学设计给我提供了研讨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