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精神风貌

2021-08-26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2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1.21.No.2 2006年6月 J0URN^JLOFXINGTAI UNIVEI ̄ITY Jun.20o6 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的 发展与城市精神风貌 王涛 ,赵建坤2 (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89;2.邢台学院政史系,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唐代中后期的扬州,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城市居民的价值观、人生观、精神信仰等都产生了一些影 响,主要表现在“义利”问题-,i“礼法”问题、“人生态度”问题上对传统农本文化的一种抗争。 关键词: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城市;精神风貌 中圈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6)02-0020-03 “安史之乱”后的扬州,由于其“地当冲要,”…一度成为 中铜盘廿面,小铜盘四十四面,大铜叠八十面,小铜叠三百 唐王朝的经济重心与命脉,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经 面。白藤箪十六领,五色藤箪六领。麝香剂、沉香、甲香、甘 济的发展对当时城市的精神风貌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松香、龙脑、香胆、安息香、檀香、零陵香、熏陆香都有六百余 一、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斤;又有毕钵、坷犁勤、胡椒、阿魏、蔗糖等五百余斤,蜂蜜十 扬州,地处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在唐前期,这里便 斛、甘蔗八十束;青钱十千贯,紫边钱五千贯,罗朴头二千 “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2 中唐后扬州成为“百货所 枚,麻靴卅量,席帽卅个”。以上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在扬 积”、“商贾如织”、“刀布金玉积如阜”、“雄富冠天下”p 之 州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足见“广陵当南北大冲, 地,是全国最发达的经济都会。 百货所积”的记载所言不虚。扬州城内商品交易兴盛的事 扬州拥有全国最重要的珠宝交易市场,元和初苏州华 实表明城市的商业有了较大发展。扬州的手工业也很发 亭县有守船者将所获之珠运“至扬州胡店卖之,获数千 达,其家具制造业、制镜业和制帽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元 缗。”【4 扬州是全国的铜镜制造中心,名贵的漆背金花镜在 和十年宰相裴度入朝时路遇刺客,就是因戴扬州毡帽而幸 扬州市场上十分走俏,人们“争欲求售”。扬州有热闹的药 免于难的。 材交易市场,润州句容县令派人售销鱼精于扬州药市。 城市人IZl的增长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研 诗僧皎然<买药送扬山人歌》亦有“江南药少淮南有,…… 究城市经济发展,还应从城市人IZl的数量和居民的构成人 扬州喧喧卖药市”之句。扬州本地不出瓷器,然而这里却 手进行考察。宝历二年自居易离开苏州北归时,刘禹锡赋 有十分兴隆的瓷器交易市场。1975年扬州城发现了大量 诗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这里当然不一定指苏 的唐代瓷器,其窑口可辩者就有越窑、寿州窑、长沙窑 州城区的实际人IZl数。但自居易又称苏州“人稠过扬府”, 等。【6 在一处能集中这么多窑IZl的产品,说明扬州的瓷器 据此推断则扬州的人IZl数应不足十万户。但根据当时实际 交易颇为发达。其实扬州市场上交易的商品远不止这些, 情况来看,扬州人口总数应在苏州之上。因为在中晚唐,扬 据日僧元开<唐大和尚东征传》载,鉴真在东渡前在扬州市 州工商业的发达程度在苏州之上,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商 场上采购的物品有:“脂红禄米一百石,甜豉三十石,牛苏 品流通市场,为全国各类商品集散中心,因而寄居在扬州的 一百八十斤,面五十石,干胡饼二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 各地手工业者、商人及衣冠之家不少。兴元元年杜 任淮 万,蕃头一半车。漆盒子盘卅具。兼得五项像一铺,宝像一 南节度使时,当时扬州的“侨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街造 铺,金涨像一躯,六扇佛菩萨障子一具。金宇《华严经》一 宅。行旅拥弊, 足见扬州流寓人口之多。如果把这些流 部,金字《大品经》一部,金字《大集经》一部,金宇《太涅盘 动人IZl包括在内,估计扬州城市人IZl当在苏州之上,或者说 经》一部,杂经、章疏等都一百部。月令子一具,行天子一 不在苏州之下。 具,道场幡一百廿IZl,珠幡十四条。玉环手幡八口。螺钿经 在众多的城市人IZl当中,工商业者占了较大的比例。 函五十口,铜瓶廿IZl,花毡廿四领,袈裟一千领,褊杉一千 唐代的扬州城规模是汉代广陵城的三倍,所扩大的主要是 对,坐具一千床。大铜盆四口,行菜盆四口。大铜盘廿面, 罗城所在的工商业区,这可从当时扬州城“舟车辐辏”、“百 [收稿日期]2005—12—10 [作者简介】王i ̄(1973一).女,山西省五寨县人,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电话:(010)68909949 ・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涛.赵建坤:唐代中后期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精神风貌 货骈阗”、“商贾如织”、“号为天下繁奢”、“雄富冠天下”等 的相对淡漠,则更多的应该从经济、文化、当地风俗等特点 的记载中得到证明。此外,唐初李袭誉镇扬州时,称“江都 当中去寻找原由。 俗好商贾,不事农桑” 说明扬州早有经商的习俗。中唐 杜佑在《通典・扬州风俗》中,提到扬州文化的形象内 后扬州“富商大贾,动愈数百”,¨。。有商贾如织之称。城市 蕴是“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每王纲解纽,宇内分 江淮滨海,地非形势,得之于失,未必轻重,故不暇争先 中工商业者数量的增多,是城市经济意义不断增强的表现。 崩,二、发达的商品经济对城市精神风貌产生的影响 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与同时期的长安、洛 ……如此众多的人口。如J}I德荣发达的商业经济,必定会产 阳相比,由于其“僻在一隅,难以德抚,”因而有着更为宽松 生与此相对应的市民精神品格。主要表现为: (一)贵义贱利价值观的动摇 “义利之辨”历来是农本文化中最重的价值判断尺度。 孔子最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礼记》解释 道“义者,宜也。”即一切维护农业社会统治秩序的思想和 行为都属于义的范畴。而“利”作为“义”的对立概念,所追 求的是实在的物质利益。所以,“正人君子”尚义而贱利, 只有“小人”商贾才惟利是图,因而被置于四民之末。唐代 中后期的扬州是整个唐王朝的经济中心,商贾及其商业行 为作为一种文化异质,集中地体现了“利”的价值取向。在 整个道德范畴内构成了与“义”的尖锐冲突。所以商贾求 利本身就是一种不义,就是对义的一种冲击与动摇,求利愈 丰瞻,商业越发展,其对义的危害亦愈严重。扬州商业的发 达无疑对传统的“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利”开始被社 会所认同,经商人数的增多就是证明。 此外,唐代中后期藩镇势力的强大,使得朝廷对地方的 控制日益被削弱,这就减少了来自于官方对农业社会统治 秩序维护的压力。加上整个社会相对宽松的文化控制与文 化政策,也使得“义”在人们心目中不象宋明时期那样的神 圣与不可抗拒。“利”对“义”的冲击也就更为强大一些。 当然,封建社会当中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始终未成为主流, “求利”也就不可能成为当时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主流,只 是对“贵义贱利”这一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动摇而已。 为避免“利”对“义”的冲击给社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时人将“信”引入了“义”的范畴。“信义”是义的最基本的 层次,也是抑制利之弊的最后一道道德防线。《稽神录》颇 能说明信义的含义,小说写广陵一僧人,在街市忽然遇见已 死去的贾人章某,鬼友告诉他“吾以小罪而未得解免,今配 为扬州掠剩鬼。”鬼友又解释说:“凡市场之卖贩,利息皆有 数常,过数得之,即为掠剩。”且不论小说的可信度有多大, 其中所反映的反对掠剩,讲求信义,却是时人心态的集中体 现。为商讲求信义更进一步表明了“义”在“利”的巨大冲 击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状况。 (二)礼法精神支柱的倾斜 “礼法”是传统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内核和精神生活的 支柱。滥觞于两周的中华“礼”文化,到汉代臻于了完善。 之后的魏晋时期礼法虽趋于相对松动,但更多的原因是异 族文化的交汇使然。唐后期扬州市民所表现出来的对礼法 的政治氛围。文化上,杜佑进一步说,:“永嘉之后,帝室东 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可知这里 又是文人聚集地,文化气息也相当浓厚。这种强大的经济 背景,宽松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为扬州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一 个同时代其它城市都难以得到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相对宽 松和高度开放的。处于其中的扬州人自然就会对原有的农 耕文明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和礼法忠孝的伦理道德显现 出了一种反叛。张祜在《纵游淮南》中写到“十里长街市井 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神智山光好墓田。”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 箫。”又如他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 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另《太平广记》卷 273(杜牧》载“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 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 藐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问,无虚夕,……所至成欢,无 不会意。”此外,还有王四舅,时人“得王四舅一字,悉奔走 之。”Ll 可以看到,那种等级分明。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 在这里一改为放浪形骸,表现出充分的自由。唐人李匡义 也说:“扬州者,以其风俗轻扬,故号其州。”¨ 凡此种种, 都在讲扬州人的精神品格与传统重本抑末观念是相悖的。 也与儒家所标榜的谦谦君子有所差别。扬州作为一个文化 概念,是富有、轻浮和奸诈。从传统的礼法忠孝规范来看,它 是有所逾越的。而这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 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元稹的《估客乐》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图画,其中既有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又 有“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一方面是商贾们惟利是图,不 择手段的卑微心态,另一方面则是为权势所欺压的孱弱。 长安、洛阳是如此。而在扬州,更多的是“轻扬”名下的商 贸独立和自觉。扬州人喜爱的是生活中的歌楼,艳羡的是 富商大贾。王建《夜看扬州市》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 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以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这样的 放荡生活难道不是对传统礼法的挑战吗!权德舆的《广陵 诗》写得更入木三分:“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喷玉光照 地,颦娥价倾城,灯前频巧笑,……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 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IH 这是扬州人精神品格的 集中体现。“书窗误一生”既是对传统科举与文化的厌倦,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邢台学院学报 20o6年第2期 又有写扬州作品传世的,有六十多人,诗歌两百多篇。而属 (三)知足安分人生态度的变化 于“安史之乱”以后的约占十之八九。他们意气风发,积极 为唐后期扬州的 知足安分是传统中国人的基本人生态度,是自给自足 投身到社会当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农耕经济的产物。有唐一代这种人生态度虽仍是大多数人 发展注入了活力。可以说,天宝以后的扬州,不仅是国际性 人生态度的主流,但已同扬州开放、富足、繁华的社会生活 的经济繁荣的大都会,同时也是文化发达、人文荟萃之地。 发生了冲突。尤其是在商贾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组成部分的 这与扬州人这种积极有为的、而不是瞻前顾后、知足安乐的  情况下,这种人生观念与商人逐利的心理也发生了明显的 人生态度是有一定关系的。此外,由于商贾构成了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偏差。 权德舆的《广陵诗》全面铺述了扬州的殷富:“广陵实 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与农人知足安乐的人生观也形成了 又是其自由天性的直白体现。 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 色,笳萧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高驰流水毂, 迢接浮云薨。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喷玉光照地,颦娥 价倾城。灯前频巧笑,陌上相逢迎。漂漂翠羽薄,掩映红褥 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在这个光怪陆离、纸醉 金迷的世界里,人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的吃饱穿暖,而是有了 更高的生活追求,这可从时人的衣食住行当中得到体现。 日僧圆仁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七月抵扬州,是年在 扬州度岁,他见到的情况是:“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弥 漫,” 可知食品之丰盛。服饰方面,,最能体现扬州人精 益求精精神的是扬州毡帽子,由于其质量高,成为人人欲得 的紧俏品。《太平广记》卷157引《河东记》写李敏求魂到 阴问,往见泰山府君判官,判官谓敏求日:“此间甚难得扬 州毡帽子,他日请致一枚。”这不是鬼话,而是人话。它反 映出扬州毡帽制作技术的高超。在居住条件上,罗隐的 《广陵妖乱志》载:“有大贾周师儒者,其居处花木楼榭之 奇,为广陵甲第。”豪华的宅地出现在商人之家,这既说明 商人势力的强大,也说明当时居住条件的优越。在市场上, 商品种类也很繁多,“凡货贿之物,奢用者不可胜数,丝布 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内丘白瓷瓯,端溪紫云砚。天下 无贵贱通之,”Ⅲ 如此丰盛的物质生活,与扬州人对它的 不断追求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不知 足,是在现有的生活条件下不安分而导致的结果。 物质生活富足后,扬州人转而去寻求精神上的富足。 一方面,他们任意宣泻自己的快乐,或在酒馆歌楼痛饮高 唱、寻欢作乐,或在娼楼作狭邪之游。另一方面,他们却又 不满足于社会现状,积极建功立业。“安史之乱”爆发后, 扬州设立淮南节度使。在历任的淮南节度使中,多为元老 重臣或名儒才士,如首任淮南节度使即大诗人高适,其后有 政治家、学者如杜佑、李吉甫、李德裕等。为淮南节度使掌 书记的有刘禹锡、杜牧等。更有许多诗人慕扬州繁华之名 而来,观光游赏,有的还长期寄居,从事文学活动。唐代诗 人在以诗名世的几百人中,确切到过扬州,或在扬州为官而 ・22・ 鲜明的对比。李白《江夏行》云:“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 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还有女老板俞大娘:“航船最 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问。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 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l 从中 可以看出,商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已不满足于一时一地 固定、安稳的生活方式,他们辗转来往于各地,在漂泊、动荡 的生活当中寻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乐园。这已不仅仅是一 种地域上的流动,而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变化。这种变化正 是对在安稳中求乐,在知足中满足的生活态度的动摇。 参考文献: [1]刘晌.旧唐书(卷88)[z].北京:中华书局,1975.2878. [2]刘晌.旧唐书(卷88)[z].北京:中华书局,1975.2878. [3]欧阳修.新唐书(卷189)[z].北京:中华书局,1961.5472. [4]李畸.太平广记(卷402)[z].北京:中华书局,1961.3241. 【5]李晴.太平广记(卷220)[Z].北京:中华书局,1961.1689. [6]扬州唐城遗址1975年考古工作简报[J].考古,1977,(7): 23. [7]瞿蜕.刘禹锡集笺证(卷3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2l99. [8]刘晌.旧唐书(卷146)[z].北京:中华书局,1975.3103. [9]刘晌.旧唐书(卷59)[z].北京:中华书局,1975.2332. [1o]刘啕.旧唐书(卷126)[z].北京:中华书局,1795.2300.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9. [12]刘啕.旧唐书(卷l2)[z].北京:中华书局。1975.339. [13]李匡义.资暇集(卷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 【14]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28)【z].北京:中华书局,1960. 8O9. [15]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28)[z].北京:中华书局,1960. 8O9. [16]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23. [17]李肇.唐国史补(卷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l979.60. [18]李肇.唐国史补(卷下)[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l979.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