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做好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2021-08-02 来源:步旅网
如何做好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摘要:应走出家教误区,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活动,重视家校联系。把孩子比作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父母的一切。积极配合,与学校教育同步。 关键词:误区;积极参与;家校联系;一面镜子;积极配合;教育同步 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配合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帮助。鲁豫采访人艺有名的演员濮存昕:听说您的孩子教育得特别好,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濮存昕说了一句话,影响比身教更重要。笔者认为说得很正确。假如家长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还能培养不出阳光的孩子吗?假如家长是刻苦的人,还能培养不出勤奋学习的人吗?假如家长是文明友善的人,那孩子又会是怎样的呢?

不少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叛逆或品德不良都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了解家庭的教育方式,可以分析学生问题的成因。家庭教育是充满情感的理性行为,如果情感冲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必然发生违背规律的非教育行为,甚至反教育行为,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有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开展家校合作已经是人们的共同认识。那么,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呢? 一、应走出家教误区

首先,家长要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学校教育是暂时性的。有部分家长总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学校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 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更是终生教师,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行、态度都在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名14岁少年,因涉嫌抢劫被起诉至法院。法官了解到,这名少年的父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做错了事就棍棒相加。少年贪玩不好好学习,考试经常不及格,其父只会对他进行打骂。久而久之,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学习成绩愈加退步。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这孩子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被父亲暴打一顿后离家出走。由于长期在父亲的棍棒教育下生活,少年也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可以通过武力得到解决。结果在外结伙抢劫犯了罪,被判处了刑罚。

古语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孩子性格和行为的曲线总是围绕着父母性格和行为的轴线上下波动的。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造成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形成压抑逆反的情绪,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有人把孩子比作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父母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因此,想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其次,家长要明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严爱有度和严爱结合,科学地爱孩子。

司马光有一句话,为人父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苛求,对孩子的差错动辄训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无理要求百依百顺,又无原则地迁就,过分溺爱放纵,这些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迁就,这两种情况都应当避免。”

有的家长的过度迁就,导致孩子内心极其脆弱,只能接受鲜花和掌声,不敢面对挫折和批评,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挫折和不如意。都能把孩子击垮。然而孩子的成长必须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才能学会理解、感受、控制负面情绪,增加免疫力,做情绪的主人。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应该进行积极的情感指导与干预,而不能无原则的为孩子寻找借口。正如孩子小时候,摔倒了,得让他们自己站起来。考试考不好,不要替孩子找原因,让他们自己找。

有人把孩子比作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父母的一切。有部分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只关心孩子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之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心理治疗专家埃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地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这说明,如果期望太高,事情的发展一旦脱离了人们的期望,人们便难以接受,所以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否则孩子会感到压力过大。 二、积极配合,与学校教育同步

因为家长和学校要求不一致,家校沟通不到位、信息不畅等因素,经常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学生大手大脚花钱、习惯性迟到早退、抽烟上网等等。 例如:一个寄宿生迷上了手机上网,下课玩手机,上课也玩,晚上熄灯之后还偷偷地玩,教师没收了手机想等开家长会时交给家长;可周一来学校的时候,这个学生又在课上玩手机,而且还是最新款的iphone4。叫来家长才知道,手机是他爸爸为了联系方便特地从国外寄回来的。看样子,只有先让家长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才能解决。

因此,家长要密切、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实施教育计划,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如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上的要求,要家校一致,给孩子明确的生活准则,培养其良好的习惯。 三、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活动,重视家校联系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注意及时与教师联系,这不仅可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和各方面的发展,还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一次开家长会,一个“年轻家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询问之后才知道她是小春的表姐,小春爸妈开酒店,生意很忙,没空来开家长会。笔者告诉她:“家长会是家校结合、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渠道,家长亲自来比较好。”年轻的姐姐说,“老师,有什么事您就直接跟我说,我会如实跟我姑说的。”笔者说,“小春最近很不像话,上课看课外书,讲话,且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再不严格教育就会越错越严重。这句话你能一字不落地告诉你姑吗?”表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肯定不会原话照搬,但我绝对能把您的意思传达过去。”笔者告诉她:“话改了意思就变了。自己的羊自己栓,自己的孩子自己管。请你转告你姑姑,教育孩子是父母应

尽的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今天没有时间明天来,明天没有时间后天来,但是一定要亲自来。”

第二天,小春爸妈陪着孩子一起来到了学校。小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说,“上了十年的学,爸爸是第一次来开家长会,虽然是受批评,但我还是很高兴。在我的心目中,爸爸就是一个模糊地背影,整天不着家。所以,我拼命折腾,就是想让爸爸回家陪吃顿饭,看我一眼,说我一句,打我一顿都可以……” 孩子的话如一缕清风,吹散了笼罩在教师、家长心中的疑云,原来孩子的“叛逆折腾”仅仅是在呼唤爸爸的关注和爱。

做生意确实不容易,要有各种各样的应酬,不是家长摆架子,也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身不由己而已。家长是教师的同盟军,了解家长心理,体会家长甘苦,舍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与家长进行良性沟通,共同为孩子打造温馨和谐的家校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此外,家长也必须用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

总之,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正确的教育,也需要教师的呵护。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才能培育出我们新社会的新人才。为了我们的孩子,家长要坚持家庭与学校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罗源一中 3506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