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林省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路径探索

2021-10-01 来源:步旅网
经济与社会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月 吉林省推行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路径探索 石丹妮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摘要:老龄化时代,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融合是当前老年人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吉林省结合实际,要积极探索“医 养结合”的模式,构建健康吉林,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 关键词:养老;医疗;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24—0106—02 伴随我国“银色浪潮”的到来,老龄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 及生活照料的双重需求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医疗和养老体系长期割 裂的现实难以满足大量老年人的需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成 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 通知》等文件鼓励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 构合作新模式。今年国家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针对养老产 业再次做出了重要部署,*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 业和老龄产业。这对中国加快构建、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 持续发展来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上级精神制 为我国养老传统模式基础上的新尝试,有助于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实现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需求的 重要举措。 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就是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融合, 定《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政发[2014]9 号),2015年老龄办制定《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开展医 疗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吉林省人民政府制定《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 [2016]52号等。这些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融合 发展。 优化医疗和养老服务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医”包括多种医疗护理 类服务,具体服务如医疗康复保健、-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检 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养”包括生活 照料、精神心理抚慰、文化活动安排等,这种养老模式,集养生、 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医疗服务,实 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双重功能,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关怀融 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2吉林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应对糟龄化时代的新课题 2.3有助于缓解现代家庭养老的压力 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趋于小型化,家庭结构“4~2 —1”较多,现实生活中年轻子女工作不稳定,人口迁移流动性 大,许多老人无法与子女居住在一起,难以得到家庭子女的及时 中国目前老龄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 出。2015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到14434万人,其中绝大多数老年 人带病生存,失能半失能老人也较多,印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者高 达1877万。而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总的满足率仅为15.9%,有 84.1%的老年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养老问题、老年 人就医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当今社会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吉林 省2003年开始跨人人口老年型省份的行列,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照料。即使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子女学习工作压力大,不能全身 心投人对老年人的照料服务,对老人情感交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的需求无暇顾及,尤其对残障、慢性病、易发病老年人和绝症晚 期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等特殊需求更是无能为 力。空巢老人不断增多,而老年人行动不便又常患有各种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加快,截止2015年,我 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近4000万。大部分家庭缺乏医疗护理 常识,影响养老质量。 2.4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单一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 口普查数据显示,吉林省老年人口总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老 龄化进程加快。2013年底,吉林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435万,占 全省总人口的15.3%,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 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665万,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问题同 样困扰着吉林省千家万户。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是75岁,健康 的预期寿命是68岁,其中有7年时间老年人是与疾病相伴的,老 般性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服务欠 缺,即使有也大多停留在低级的医疗水平,与周边医疗机构没有稳 一固合作,这样,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受到欢迎,体弱多病的 常被一些养老机构拒之门外。截止2015年,我国现有养老机构4万 余家,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仅占20%。大型医疗机构只是忙于看 病,也不会将大量时间和经历用在养老医护上。相反,中小型医疗 机构前来医治的病人少,大量资源闲置,据调查发现,一些民办医 院的床位使用率还不足10%。因此存在医疗机构“治病不养老”, 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状况,二者分离,使老人在家或者养老机 构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面临困难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不得不 经常奔波于家、医院、养老院之间,既可能延误治疗,也给家属增 添了人力、财力负担,甚至许多患病老人只能把医院当成养老院。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年人大多患病,患病种类繁多、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 度高,很多老年失能或半失能,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 增加。 2.2有助于及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 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养老模式是推进党和国家治理 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特别关注养老问题在内 的民生保障,近年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 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 基金项目:2016年吉林省社科联项目“吉林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26。 作者简介:石丹妮(1972一),女,汉族,吉林乾安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f 106 2016年12月 西部皮革 经济与社会 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3推进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路径建议 定和细化具体建设规范,转变目前“医养结合”建设缺乏规范标准 的现状。建设过程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在省内发挥好示范推广 作用。 3.3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3.1 建立符合吉林省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 体系 “医养结合”看似简单,实质上涉及复杂的资源分配及协调问 题。要确立“政府引领,整体规划,各界参与、产业推进,互联网 借力”的总思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贯彻好《吉林省人民政府办 立足当前吉林省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医疗、养 老具体需求及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统筹规划“医养结合”服务体 系。未来“医养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医院、社区 医疗服务中心等开办养老服务;二是原有的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 务资质,建立或完善医务室、护理站;三是空间距离近的医疗机 构与养老机构联合,协议合作,由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养老 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的模式;四是推行家庭医生 模式,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医 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合理运 用信息网络现代媒介,协调各方机构,在改善原有养老设施的基础 上,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适当合作,如医疗 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 式,建立以政府主导和监督,社会多方面参与的新机制,为本省 “医养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养结合”进家庭、进社区。五是健全医疗保险机制,养老机构内 设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完善医 保报销制度。另外鼓励老年人投保其他适合险种,为老年人健康 生活提供多重保障。 3.2发挥好“医养结合”模式试点单位建设的示范作用 2016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门配合确定的第二批国 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中吉林省有长春市、公主岭市、梅河口 市这三个城市,承担了统筹各方资源,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 重任,吉林省政府对此项任务十分重视,10月18日,、吉林省“医 养结合”模式推广座谈会在长春召开,民政厅、老龄委、吉林省人 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厅领导代表以 及长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养老机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政府重点 推进这些试点地区的“医养结合”改革步伐,并做好督导工作。制 参考文献: [1] 黄佳豪,孟防.“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 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2] 于卫华,林丹,陈雪羚.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 [J].中国护理管理,2013(4)91—93. .S .址.址.址 (上接第105页)积蓄人才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第四,大数据背景下,新型业态和新增就业出现。有实力的企 业通过信息技术发展自己的大数据收集平台,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 数据使用安全,并且防止黑客攻击、内部人员泄密等引起的信息安 全泄露问题,是一项巨大挑战。由于大数据涉及面广,影响社会领 域多,个人信息安全不止是个人的事情,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 度。如苹果手机私自收录用户位置信息,通过长期记录很容易判断 其职业,从而造成信息泄露安全隐患。 4结语 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支撑,因此出现很多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从 事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第三方服务平台都是大数据拥有者或信息收 集服务形成的人力资源专业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咨询服务 和行业宏观分析报告,给合适的职位需求者和提供者建立连接,发 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前程无忧通过个人竞争力 分析给企业提供求职者的竞争力排名帮助企业得到更适合的人才。 分智等企业为求职者提供招聘企业的评级、薪酬、岗位要求等信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心理、主观判断等难 以量化的管理方式,变为可以利用大数据量化的客观指标模型,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有利手段。大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发展,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普及,对全球各个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大数据处理技术在人 力资源管理上具有十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给社会经济的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弥补了人力资源管理短板,激发出巨大发 展潜力。现在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仍然存在很多知识盲区,仍需 继续完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注释: 息。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信息,提高了供求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和详细 度,企业和求职者通过平台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快速匹配。 第五,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由分散的、区 域性、静态的状态,借助云技术等处理手段,汇集起来形成庞大分 析原始大数据,运用到企业战略分析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效率,资 源整合引进人才。例如阿里巴巴可以通过用户信息,消费习惯、信 用记录、搜索热点等用户的碎片化信息,预测消费者偏好、信用水 平、及市场趋势等。 第六,大数据的分析应用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 并存的。大数据时代使得更多公司明确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大数 据的信息共享会使得企业对于优秀的专业人才的争夺变得更加激 烈。目前世界五百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都是用了海氏系统要素 测评发进行岗位测评,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完善。大 数据打破了信息的局限性,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效果显著。例如行 业通过建立不良行为从业人员共享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形成大数据 库,使得那些隐瞒不利信息谋取利益的投机行为有效遏制。人才的 就业环境好转。同时,随着大数据的应用逐渐增多,各行业数据存 储所需的服务器数量迅速增加,如何有效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营维护 ①常雪梅,程宏毅.人民日报.大数据:价值何在[N]2013—6 —18(23). 参考文献: [1] 和云,安星,薛竞.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 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63).26—32. [2] 王亚洲,林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 效[J].科研管理,2014(02):138—146. [3] 周光华.基于“大数据”价值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 科技广场,2013(12):104—107. 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