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热电二厂3×220t/h锅炉
湿法脱硫系统改造项目
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河北益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4.8.29
目 录
1 编制说明 ............................................... 3 2 工程概况 ............................................... 3 3 施工安排 ............................................... 4 4 进度计划 ............................................... 7 5 施工准备 ............................................... 7 6 主要技术措施 ........................................... 9 7 质量保证措施 .......................................... 18 8 安全保证措施 .......................................... 20 9 高压盘柜改造停送电规程 ................................ 22
10 照明工程施工 ..........................................
1 编制说明
1.1 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电气安装施工,主要包括高低压配电柜安装、动力配管、电缆桥架、电缆线路的敷设、动力设备的调试、接地;照明;防雷接地等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 四川恒泰设计图纸和相关设备厂家技术资料 1.2.2 《99(03)D501-1,3,4》接地标准图集
1.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1.2.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2.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电气专业是由四川恒泰设计,本工号主电源电源分别引自主厂房6kV I段及6kV III段高压,高压电源由原厂6kv段引来。电控楼一层为高低压配电室(6kv/380v),二层是电缆夹层,三层是电子设备间与中控室。动力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均由电控楼引出并沿电缆沟、电缆桥架敷设至用电设备附近后穿钢管引至用电设备、控制设备等。 2.2 供配电系统概述
石家庄热电二厂3×220t/h锅炉湿法脱硫装置电气6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设置两段脱硫6kV母线,两段脱硫6KV母线之间设母联开关,正常时联络开关打开,当某一段进线电源故障时跳开该段进线开关,联络开关自动闭合。脱硫区每段6kV母线上接1台6.3/0.4KV低压变压器,作为对应低压PC段的电源,变压器互为备用,每台变压器可带脱硫岛内全部低压70%负荷。
380/220V系统采用PC(动力中心)、MCC(电动机控制中心)两级供电方式。75kW及以上的电动机回路、所有MCC电源回路、100kW及以上的馈线回路由PC段供电,其余负荷由MCC供电。PC段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分为I、II段,两段之间设置联络开关。MCC系统共分3段即脱硫MCC I、MCC II段和制浆脱水MCC段。脱硫MCCI、MCCII段和制浆脱水MCC段采用双回路供电,由两段PC分别提供一回路电源。
3 施工安排
3.1 本工程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一次合格率百分百,
安全管理目标:无责任事故,争取控制在零事故。 工期目标控制: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争取提前完工 3.2 施工人员配置表
工种 电工 人数 10 等 电机、高低压柜等的调试工 焊工 普工1 5 调试 5 20人 支吊架、管的焊接 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 主要分工 设备安装、配管配线持证上岗 备注
3.3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副经理 苏辉 施工管理 张拴中 项目经理 刘显勇
电气施工班组 质 检 员 孟文高 电 气 工 长 刘世林 安 全 员 范伟伟
3.4 施工工艺
桥架安装
回路、系统试验 交接 校线、接线 电缆敷设 配管 盘柜安装 支架制作安装 盘柜基础安装 下料 施工准备
4 进度计划
内容 序号 天数 高低压柜1 安装 电缆支架2 安装 3 管敷设 4 电缆敷设 5 电机调试 6 试运行 7 交接 8.19 9.5 9.8 9.13 9.18 9.20 9.23 注:电气总施工周期期为35天左右,根据现场实际调整。
5 施工准备
5.1 技术准备:
5.1.1参加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掌握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对图中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进行统计。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会审,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5.1.2与设备材料部及质量管理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附件、备件、质量合格证及技
术文件齐全,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施工前的报验,并作好检验记录。
5.1.3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学习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5.2 现场准备:
施工前组织与土建专业进行工序交接,核实土建工程是否达到电气施工要求,内容如下:
5.2.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5.2.2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5.2.3设备安装后不能再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的装饰工作;
5.2.4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设备支架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2.5施工设施及杂物须清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 5.3 常用机具配置计划:
按施工作业计划备齐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机具名称 电焊机 电动切割机 电动弯管机 液压开孔器 套丝机 手电钻 万用表 摇表 吊车 冲击钻 压接钳 电缆测试仪 精密电桥 接地电阻测试仪 型号 21KW 3/4″-4″ F-87 25t JH5132 YY2814 BM12 用途 材料切割 管子煨弯 电缆槽开孔 管子套丝 手动钻孔 校线 摇绝缘 起重(按实际算台班) 地面、墙开孔 压接电缆鼻子 检测电缆 调试电机 测电阻
6 主要技术措施
6.1 电缆保护管的敷设
6.1.1导管暗配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除特定情况外,埋人建筑物、构筑物的导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6.1.2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底部的导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柜)底面50mm~80mm。
6.1.3需接地的金属导管,进入配电箱时应与箱体上的专用接地(PE)端子做电气连接。
6.1.4敷设在潮湿或多尘场所,导管管口、盒(箱)盖板及其他各连接处均应密封。
6.1.5导管不宜穿越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6.1.6导管的加工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6.1.7导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配的导管,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 暗配的导管,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6.1.8当导管敷设遇下列情况时,中间宜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盒子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1) 导管长度每大于40m,无弯曲。 2) 导管长度每大于30m,有1个弯曲。 3)导管长度每大于20m,有2个弯曲。 4)导管长度每大于10m,有3个弯曲。
6.1.9垂直敷设的导管遇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固定电线用的拉线盒: 1)管内电线截面面积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大于30m。 2)管内电线截面面积为70mm2~95mm2,长度每大于20m。 3)管内电线截面面积为120mm2~240mm2,长度每大于18m。
6.1.10明配导管的布设宜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棱线相协调,对水平或垂直敷设的导管,其水平或垂直偏差均不应大于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10mm。
6.1.11室外导管管口不应敞口垂直向上,导管端部应设有防水弯,并应经防水的可弯曲导管或柔性导管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6.1.12明配的导管应采用明配的配件。
6.1.13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平行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间的最小距离宜符合表6.1.13规定: 表6.1.13 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间的最小距离(mm)
管道种类 导管敷设位置 热水 在热水、蒸汽管道上面平行敷设 在热水、蒸汽管道下面或水平平行敷设 与热水、蒸汽管道交叉敷设 300 200 100 蒸汽 1000 500 300 注:①导管与不含易燃易爆气体的其他管道的距离,平行敷设不应小于100mm交叉敷设处不应小于50mm;
②导管与易燃易爆气体不宜平行敷设,交叉敷设处不应小于100mm; ③达不到规定距离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隔离保护措施。
6.1.14金属导管不宜穿越常温与低温的交界处,当必须穿越时在穿越处应有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
6.1.15非镀锌钢导管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导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镀锌钢导管的外壁锌层剥落
处应用防腐漆修补。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6.1.16钢导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壁光滑无铁屑和棱刺,加工的切口端面应平整、管口无毛刺。
6.1.17钢导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配的非镀锌钢导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凸出盒(箱)内壁3mm~5mm,且焊后在焊接处补涂防腐漆,防腐漆颜色应与盒(箱)面漆的颜色基本一致。
2)明配的钢导管或暗配的镀锌钢导管与盒(箱)连接均应采用螺纹连接,用锁紧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扣~3扣。紧定式或扣压式镀锌钢导管均应选用标准的连接部件。
3)钢导管与用电设备直接连接时,宜将导管配入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4)钢导管与用电设备间接连接时,宜经可弯曲导管或柔性导管过渡,可弯
曲导管或柔性导管与钢导管端部和设备接线盒的连接固定均应可靠,且有密闭措施。
5)钢导管与用电设备间接连接的管口距地面或楼面的高度宜大于200mm。 6.1.18钢导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 2)镀锌钢导管的跨接接地线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线。
6.1.19明配的钢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6.1.19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和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mm~500mm。
表6.1.19钢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 导管直径(mm) 敷设方式 导管种类 15~20 25~32 40~50 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厚壁钢导管壁厚≥2mm 薄壁钢导管1.5mm≤壁厚<2mm 1.5 1.0 2.0 1.5 2.5 2.0 3.5 -
6.2 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6.2.1 电缆支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焊接应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根据设计做特殊的防腐处理。
6.2.2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表4.2.2的规定。但层间净距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10mm,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
6.2.3 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
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电缆支架最小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表4.2.3的数值。 表6.2.3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mm)
敷设方式 最上层至沟顶或楼300-350 板 最下层至沟底或地100-150 面 50-100 一 100-150 150-200 150-200 350-450 电缆隧道及夹层 电缆沟 吊 架 桥 架
6.3电缆的敷设
此工程的高压电缆由原厂6KV通过直埋引至电控楼北侧电缆沟,上端引入高压6KV系统,6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设置两段脱硫6kV母线,两段脱硫6KV母线之间设母联开关,正常时联络开关打开,当某一段进线电源故障时跳开该段进线开关,联络开关自动闭合。脱硫区每段6kV母线上接1台6.3/0.4KV低压变压器,作为对应低压PC段的电源,变压器互为备用,每台变压器可带脱硫岛内全部低压70%负荷。低压侧电缆由电控楼南侧电缆沟引出沿外管架桥架从东向西敷设,动力设备附近穿电缆保护管敷设。
控制电缆由一层高低压配电盘通过南侧电缆沟引出上外管架桥架,最后通过电缆保护管接至现场控制按钮;信号电缆由高低压盘引出,经电缆夹层引至3楼电子设备间,实现后台控制。
6.3.1 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电缆沟、电缆隧道、排管、交叉跨越管道及直埋电缆沟深度、宽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当对电缆的外观和密封状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直埋电缆与水底电缆应试验并合格。外护套有导电层的电缆,应进行外护套绝缘电阻试验并合格;
4)电缆盘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敷设电缆的机具应检查并调试正常,电缆盘应有可靠的制动措施; 5)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中间接头位置应避免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他管线交叉处或通道狭窄处;
6)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6.3.2电缆敷设时的注意事项。
1)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2)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3)动力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拆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通过卷扬机牵引敷设。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表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
牵引方式 受力部位 允许牵引强度 牵引头 铜芯 70 铝芯 40 铅套 10 钢丝网套 铝套 40 塑料护套 7
4)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5) 控制电缆敷设时,通过人力拉拽,电缆敷设整齐、绑扎牢固不松动。 6)走向正确、布局合理,不能与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层,避免交叉。 7)电缆标牌要注明型号、起点终点等 6.4 电缆附件的安装
1)安装电缆附件之前应先检验电缆是否受损,是否受到损伤,检查方法如下:用绝缘摇表摇测电缆每相线芯的绝缘电阻,1KV以下及电缆应不小于100MΩ,6KV及以上电缆应不小于200 MΩ。或做直流耐压试验测试泄漏电流。 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护内、外热缩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铜屏蔽层及半导电层→
→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电及填充胶 → →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 3)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等应清洁。
4)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用焊锡焊接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源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电缆防火封堵:
1)电缆竖井处的防火封堵一般采用角钢或槽钢托架进行加固 , 确保每个小孔洞的规格小于400mm×400mm 。再用防火板托底封堵,托架和防火板的选用和托架的密度必须确保整体有足够的强度,能作为人行通道
2)盘柜底部以10mm防火隔板进行封隔,隔板安装平整牢固,安装中造成的工艺缺口、缝隙使用有机堵料密实地嵌于孔隙中,并做线脚。
3)电缆管口采用有机堵料严密封堵 , 管径小于 50mm 的堵料嵌入的深度不小于 50mm, 露出管口厚度不小于 10mm 随着管径增加,堵料嵌入管子的深度和露出的管口的厚度也相应增加,管口的堵料要成圆弧形。 6.5旋转电机的调试
6.5.5有固定转向要求的电机,试车前必须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一致。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等回路的调试完毕,动作正常。盘动电机转子时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6.5.6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额定电压为 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额定电压为 1000V及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MΩ/KV,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Ω/KV。
2)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 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注:1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绕组的绝缘应满足本条的要求;
2 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动机,当其绝缘电阻折算至运行温度后(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动机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1MΩ/KV 时,可不经干燥投入运行。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 6.5.7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或容量 100kW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6.5.8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及1000kW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 3 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μ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
6.5.9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6.5.9 的规定。
表 6.5.9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kV) 试验电压(kV) 3 5 6 10 10 16
6.5.10 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6.5.10 的规定。
表6.5.10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转子工况 不可逆的 可逆的 试验电压(V) 1.5Uk+750 3.0Uk+750 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
6.5.11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 倍,且不应低于 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 75%。
6.5.12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
6.5.13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 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
6.5.14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
6.5.15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6.5.16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为 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 6.6 盘、柜 的 安 装
1)柜(盘)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柜(盘)内部检查:电器
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
2)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做好防腐处理,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
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找平、找正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
3)基础型钢接地: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应将接地线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与柜接地排可靠连接。并做好防腐处理
4) 配电柜按照顺序逐一就位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进行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的
调整可用加垫铁的方法解决,但不可超过三片,并焊接牢固。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应对柜的水平度及盘面偏差进行调整,应调整到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柜(盘)调整结束后,应用螺栓将柜体与基础型钢进行紧固。
6)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可采用铜线将柜内PE排与接地螺栓可靠联结,并必须加弹簧垫圈进行防松处理。每扇柜门应分别用铜编织线与PE排可靠联结。
7)柜(盘)顶与母线进行连接,注意应采用母线配套扳手按照要求进行紧固,接触面应涂中性凡士林。柜间母排连接时应注意母排是否距离其他器件或壳体太近,并注意相位正确。
8)控制回路检查:应检查线路是否因运输等因素而松脱,并逐一进行紧固,电器元件是否损坏。原则上柜(盘)控制线路在出厂时就进行了校验,不应对柜内线路私自进行调整,发现问题应与供应商联系。
9)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6.7柜(盘)试验调整
1)高压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2)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各类开关等。
3)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4)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5)绝缘测试: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Ω。
6)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应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7)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8)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9)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6.8电缆桥架安装要求
6.8.1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
6.8.2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在平行图上绘出桥架的路由,要注明桥架起点、终点、拐弯点、分支点及升降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标高,如能绘制桥架敷设轴侧图,则对材料统计将更精确。 直线段:注明全长、桥架层数、标高、型号及规格。拐弯点和分支点:注明所用转弯接板的型号及规格。升降段:注明标高变化,也可用局部大样图或剖面图表示。
6.8.3桥架支撑点, 如立柱、托臂或非标准支、构架的间距、安装方式、型号规格、标高,可据现场情况而定。
6.8.4电缆引下点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
6.8.5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6.8.6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 6.8.7布放在线槽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 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6.8.8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6.8.9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7 质量保证措施
7.1健全工地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制,负责专业技术和质量工作,如下:
1)质量保证体系
专职质检员 孟文高 副经理 苏辉 项目经理 刘显勇
7.2严格执行专业操作规程,各专业工种要持证上岗; 7.3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中的自检、专检和交接检查工作;
7.4 搞好工序的交接工作,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7.5实行挂牌制,做到明确工作内容,质量管理标准、检验方法和检查验收条件等;
7.6执行原材料、设备进厂检查验收制度,做到进厂的材料、半成品都符合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材质,并有产品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有专人、专帐、专库管理;
7.7各工种、工序严格按规范和技术交底操作。
7.8 检测及试验 用器具、仪表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认定合格后,并在合格期内使用。
各专业施工班组 各专业班组质检员 设 备 专 业 王大 电 气 专 业 刘世林 仪 表 专 业 杨永见
8 安全保证措施
8.1 基本安全技术措施 8.1.1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8.1.2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8.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参考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8.1.4所有安全措施须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并记录。
8.1.5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8.1.6施工中所用照明、电动工具使用后,应特别注意开关是否拉掉; 8.1.7要正确使用工具,尤其是各种电动工具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来使用,不得乱用,以免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8.1.8现场的工具的材料要严格保管,以防丢失; 8.1.9坚持每天的施工现场整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1.10每项工作完成做好班组施工记录或隐蔽工程记录,做好自检记录; 8.1.11进入施工现场,带齐安全防护用品; 8.1.12坚持每周一次安全例会,并做好记录。 8.2 电缆桥架的施工
8.2.1施工队要认真落实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8.2.2必须有专人扶升降梯,上面作业人员未下来前,扶梯人严禁离开。 8.2.3高空作业用的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投掷,必须用绳索吊运。 8.2.4脚手架搭设,必须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2.5安装后桥架不能当平台及脚手架使用。 8.3 电缆施工安全措施
8.3.1电缆敷设前,由队安全员针对情况进行安全教育和做好防范措施。 8.3.2戴好手套,严禁穿塑料底鞋。要穿电工绝缘鞋。 8.3.3电缆盘与电缆拉力方向必须一致,以防侧力拉倒。
8.3.4配备通讯工具,对讲机、指挥旗、口哨等,统一号令,服从指挥。 8.3.5电缆转弯处,敷设人员必须在电缆外侧。 8.4 变电所施工安全措施
8.4.1盘、柜和变压器在运输、吊运过程中要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监督,杜绝人身及设备事故。
8.4.2变压器送电试运行时,严格执行以下制度: 8.4.2.1 操作票制度 8.4.2.2 监护人制度 8.4.2.3 挂牌制度 8.4.2.4 消防及保卫制度
8.4.3盘、柜带电后,若进行接线工作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加隔离绝缘板,铺绝缘胶皮,护栏,挂警示牌等。 8.5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刘显勇 副经理 苏辉 专职安全员 孟文高 设 备 专 业 安 全 员 管 道 专 业 安 全 员 电 气 专 业 安 全 员 仪 表 专 业 安 全 员
各专业施工班组 各专业班组安全员 9 高压盘柜改造停送电规程
9.1一般规定
1)各单位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停送电管理工作。
2)电气设备操作和监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电气设备操作和监护人员必须熟悉工作现场、设备性能、设备操作方法以及设备负荷配带情况。
4)非专职和值班电气人员,严禁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5)高压停送电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维修时低压停送电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必须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严禁约时停、送电。停电后闭锁、上锁、挂牌亦或设专人看管。 9.2 工作票办理
工作负责人提前填写工作票,写清工作内容、停电范围、停电地点,交由工作票签发人签发。
甲方电气车间派相关人员进行监护。 9.3 停电操作顺序
1)将配电柜控制开关打至“就地”位置; 2)断开配电柜开关断路器;
3)检查配电柜开关断路器确已断开; 4)拉出配电柜手车至试验位置; 5)检查配电柜手车确已拉出至试验位置;
6)旋开拔下配电柜手车二次插头; 7)拉出配电柜手车至检修位置; 8)验明 配电柜负荷侧确无电压; 9)检查配电柜负荷侧确已无电压; 10)在配电柜负荷侧悬挂接地线一组; 11)检查配电柜负荷侧接地线确已挂好;
在配电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和“已接地”标志牌各一块。
9.4 新配电柜安装(依据以上配电柜安装技术内容) 9.5高压柜调试送电顺序
1)拆除在配电柜把手上所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和“已接地”标志牌;
2)拆除配电柜负荷侧悬挂接地线; 3)检查配电柜负荷侧悬挂接地线确已拆除; 4)将配电柜手车推至试验位置; 5)连接好配电柜手车二次插头; 6)检查配电柜手车二次插头确已连好; 7)将配电柜手车推进至工作位置; 8)检查配电柜手车确已推进至工作位置; 9)合上配电柜断路器开关;
10)检查配电柜断路器开关确已合闸;
11)将配电柜控制开关打至“遥控”位置。 10.照明工程施工。
1)线、缆导管预埋:
施工准备→焊接钢管切断→套管预制或钢管套丝→随土建施工进度分
层分段配管→管线补偿→跨接地线焊接→管线防腐→检查验收。 2) 管内穿线:
施工准备→配线→扫管→穿带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安护口→导线绝缘层剥切→导线连接→线路绝缘测定。 3)电缆埋设:
施工准备→扫管→电缆拖放→穿带电缆→电缆沿桥架敷设→电缆头制
作→电缆绝缘电阻测试→电缆相位检查→试运行。 4) 配电箱安装:
施工准备→检查预留孔洞→箱体固定→配电盘安装→配线→验收。
5)灯具安装:
施工准备→校验预埋件→组装灯具→灯具安装→通电试运行。
6)插座、开关安装:
施工准备→插座、开关盒清理→接线→插座、开关安装。 7 、接地装置安装:
1)接地装置采用10#镀锌圆钢作防雷装置。引下线引至单独接地极。 2)圆钢搭接大于10倍直径,焊后刷银粉漆。
3)电气装置与接地网焊接。
4)接地电阻采用地阻表进行测试,测试接地电阻不大于1Ω为合格
5)电气照明系统调试及运行:
系统通电后,仔细检查巡视,灯具回路控制应与配电箱的标识一致;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公用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试运行时间为24h,所有照明灯具均开启,并每2h记录一次运行情况,连续试运行时间内无故障为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