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重述:地球的水圈由哪些水体组成?这些水体的成因是什么?他们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全球水循环对人来的意义重大,试分析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动力、循环本质与地理效应。
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也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1、水圈的构成
按照水体存在的方式,水圈主要由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表水、冰川等主要类型的水体组成。
2、主要水体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洋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海洋的主体是世界大洋,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呢?总括来说是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也是主要的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将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海水和空气之间的这种热学性质的差异,使它成为气温的重要调节者。地球表面温度之所以比较适中,变幅也不太大,海洋的调节无疑也有一定的作用。
(2)河流
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从世界范围来看,河流的水主要来自降水、地下水或高山融雪。而这些都是在山脉一带出现,所以河流的源头通常是山脉。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流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如冲沟、深切的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等。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区,广阔的水面对该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湖泊
湖泊的形成离不开湖盆和湖水。其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而成。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4)沼泽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广义的沼泽泛指一切湿地;狭义的沼泽则强调泥炭的大量存在。大面积的沼泽,是水的贮藏体,具有蓄水保水作用,对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和河流补给起一定作用,它可以减少一次降雨对河流的补给量,削弱河流洪峰值和延缓洪峰出现时间,还使当年水不至完全流出,延长汇水时间。
(5)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地下水。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6)冰川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然而冰川消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沿岸大片地区。冰川,特别是极地大范围冰盖能大量反射太阳光,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保持温度不至于升高。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融化更多,加速地面增温过程,有助于气候变暖。冰川消融还会使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被破坏,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3、水循环
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就是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不断相互转化,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然而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再加上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即水循环的动力。循环的本质即是水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不同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并维持一定的平衡。水循环的地理效应为: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 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