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服装面料的肌理设计

2024-09-01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l|I,●丛润 33 浅谈 服装面料昀肌理设计 陶颖彦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面料肌理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手段,对服装设计中的面料肌理设计进行 分析,从视觉和触觉方面 对面料的肌理作了定义与分类,介绍了面料肌理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适当应用肌理效果,能丰富和表现设计 的构思,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服装面料;视觉肌理;触觉肌理;服装设计 对服装设计师来说,面料就是他的合作者,是其 来。”…1概括说,肌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视觉肌 创作的基础。而面料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生产 理,二是触觉肌理。适当的应用肌理效果,就能丰富 力水平的制约。所以设计师普遍被动地接受面料, 和表现没计的构思,使其具有浓郁的装饰性。 使设计师的创造性受到限制。于是从上世纪80年 1.1视觉肌理 代开始,以面料创新人手的设计在时装界成为一种 视觉肌理用眼看而不用手模就能感觉到。主要 新的趋势。服装设计师开始参与面料的构思和设 通过服装材料的不同图案和纹样、不同题材风格、不 计,时装和面料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面料的创新 同的表现形式形成的视觉美感,有助于丰富材质艺 使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找到了新的契机。 术的装饰表现形式。 在当下流行的各种服装面料的装饰中,除了纹 1.1.1几何表现几何形态是人类最初的纹样造 样、色彩仍在永无止境地翻新变化外,着意强调面料 型,其通过点、线、面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构成组合, 的肌理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市场上以肌理装饰 形成几何画面效果。任何一种几何形态的组合,给 而凸显的各类面料随处可见。如加皱、拉毛、磨砂、 人的视觉冲击力都带有深深的哲理和精神内涵。示 作旧、起球、缉线、浮经、显纬、局部断纬、经纬不均的 意案见图l。 (粗细不同、疏密不齐、松紧不匀……)以及各种材质 1.1.2抽象表现抽象形态式是来源于自然界中 综合造成的肌理形式,这些面料装饰给人以不同于 偶然的、无形的、随意形成的状态,如:水纹在玻璃上 常规的、新颖奇异的审美效果。各异的材料、迥然的 流动的形态、鹅卵石的纹理……其造型特殊别致,表 织造手段、不同风格的图案被运用到同一块面料上。 现肌理奇特有趣,是一种不经雕刻的偶得天成的自 这是人们普遍审美趣味的反映,也是当今艺术形态 然美。或者人为创造的各种风格的抽象画面,其提 构成特征的缩影。 取形态的本质、精髓和外部特征,形成了更丰富、更 精练、更单纯的现代视觉语言,是艺术形态的最高境 1面料的肌理设计 界。示意图案见图2。 1.1.3装饰表现主要是将具象、抽象、几何形态 “肌理是指材料质地表面的纹理效果。服装材 以不同的技法反映在服装材质上,其中包括机印、蜡 料的质地与肌理,都是由纤维原料与组织结构所形 染、扎染、手绘、喷染等。不同的印制方法反映出不 成的外观效果。但二者也有所不同,肌理包括质地, 同的视觉肌理风格,如蜡染因其历史悠久使传统工 但主要是人为质地,即在同一质地上可以创造出许 艺与现代艺术达到有机的结合,达到雅而不伤的境 多不同的人为质地。目的是要增强质地的艺术感染 界;手绘因其具有中国画的功底,笔墨采用写意或工 力,使材料方面的艺术特点都能充分的表现出 笔,浓淡随意相宜,具有韵律表现材质艺术的个性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帕,f兰£调 2006年第3期 征 示意图案见图3。 1.2.4面料的钩编织设计用不同的纤维制成的 线、绳、带、花边,通过编织等手法,形成疏密、平滑、 ■■圃 图1几何表现 图2抽象表现 图3装饰表现 凹凸等变化,直接获得一种肌理对比的美感。实物 效果见图11~l3。 1.2触觉肌理 触觉肌理是通过触摸能感觉到的肌理。它给子 ■■■ 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粗糙与光滑、软与硬、轻与 重等。就面料设计而言,触觉肌理设计除了新材料 是由于内部织造形成的肌理效果以外,一般足对现 有的面料进行再创造性地设计加工,使之表面产生 新的肌理效果,丰富材质的层次感。 面料再创造的手法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 1.2.1面料的立体型设计改变面料的表面肌理 形态,使其形成浮雕和立体感,有强烈的触摸感觉。 如图5所示的粘合、折叠、图6所示的堆积、凹凸及 图7所示的皱褶等方法。现代服装设计中立体设计 有的用于整块面料,有的用于局部,而与其它平整面 料形成对比。无论哪种应用,都能使服装艺术效果 达到意想不到的境地。 ■■■ 图4粘合 图5堆积 图6褶皱 1.2.2面料的增型设计在现有的面料上通过 贴、缝、挂、吊、绣、热压等方法,添加相同或不同材质 的材料,形成立体的具有特殊新鲜感与美感的没计 效果。如:珠片、羽毛、花边、贴花、刺绣、明线等多种 材料。实物效果如图7~9。 ■■■ 图7层叠 图8贴花 图9盘绣 1.2.3面料的减型设计破坏面料的表面,使其 具有不完整、无规律或破烂感等特征。如:剪切、抽 丝、镂空(图10)、烂花、撕、磨洗等。 图lO镂卒 ■■■ ll色彩变化 图l2疏密变化 图13凹凸变化 2面料肌理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提到面料肌理,就没有人不会想到三宅一生褶。 三宅一生改变了高级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 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 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 中,面料的肌理设计已被广泛应用。强调面料本身 的艺术设计,丰富其表面的肌理效果是设计师出奇 制胜的法宝。然而,…件完美的作品,不仅需要面料 肌理的独特处理,更需要把各种元素贴切的组合搭 配在一起,与服装艺术达到整体和谐。 2.1服装设计中面料肌理的组合搭配 2.1.1同面料不同肌理的搭配 运用同种面料,进行合理的肌理设计,力求产生 不同的肌理效果,以丰富设计内容,打破同一材质的 单调、乏味之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如图14,巴黎设计师Carlos Miele在2002年春 夏伦敦时装周中,运用了丰沛的设计元素和迷人的 面料再造技巧。他以亚马逊丛林的飞禽为灵感,将 同一种面料,硬朗的不同深浅的蓝色牛仔布,通过剪 切、拉毛、褶皱、装饰贝壳等手法做出了羽毛和鳞片 等多种不同的肌理效果。整件服装由不规则的布片 拼接组合而成,变化万千的细节和丰富的面料肌理 效果,令人惊叹。 2.1.2不同面料不同肌理的组合搭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l|叠,f丝调 35 图l4 l司而料不J司肌理搭配效果 2.1.3不同质地的搭配在不同质地的搭配中,设 计师常常运用对比思维的方式,各种质地在对比下 得以夸张和强化,把面料的个性语言体现的淋漓 致。 如图l5是Versace设计的天然纹样的毛皮大 衣与白色针织紧身衣,再配上一条皮裤,多种不同的 面料组合在一起。毛的厚重和蓬松感与皮的光滑亮 泽,毛皮的粗犷与针织面料的精致形成强烈对比,体 现了一种狂野不羁,浪漫性感的品味。 2.1.4不同图案的搭配不同图案纹样的面料搭 配或并置在一起,使服装层次增强,服装面料的视觉 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得到升华,其内容和色彩的变化, 使人产生联想或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有热烈的、柔美的、理性的、华贵的…… 图l6,是2003/2004秋冬Clements Ribeno发布 会中的一件作品,设计师随意地玩着搭配的游戏,色 彩鲜艳的抽象纹样与极富趣味性的头像图案结合运 用,三种不同肌理图案的面料拼接在一起,搭配和 谐,无杂乱之感,达到了变化中有统一的艺术效果。 大胆有趣的组合无不表现了女性的热情和时髦,搭 配上黑色针织面料的紧身裤,帅气中透露几分优雅。 2.1.5不同质地和图案的混合搭配 由于面料质 地和图案的不同,组合在一起常常使人产生激动和 兴奋的感觉,这种搭配手法已成为新世纪服装设计 的主流。但由于其服装中元素较多,会产生杂乱无 章,令人眼花缭乱之感,所以要注意搭配的统一协调 性。 图17,将以上两组服装重新搭配,又组合出另 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3面料肌理设计要求艺术与科技结合 图15不同质地 图l6小I司罔案 【习17不同质地和图 的搭配 的搭 案的混合搭配 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面料的附加值,这一点已越 来越被业界所认同。但目前我国整个设计水平还比 较落后,面料的设计含量相当低,还处在低附加值的 初级阶段,设计需要和科技结合,运用新材料、新技 术、新工艺来开发新产品,掌握市场动向和经济信 息,把握不同消费层的消费心理和社会状况。 服装面料设计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也愈来愈紧 密。从纤维、纺纱、织造、染整到纺织品加工,融合了 化学、物理、生物、电子等学科的高新技术向纺织工 业深层次、全面的渗透 这些高新技术的介入对当 今面料设计的影响非常巨大,它们从根本上更新和 改变了面料设计传统的装饰手段,使服饰面料呈现 出一系列新的风貌。 无可辩驳的是,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对当今服 饰面料设计的促进越来越重要。但设计愈来愈依赖 于技术和理论推动的同时,技术和理论也愈来愈需 要设计这个载体,它们之间是双向互动、互惠互利的 关系。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 入,其最终目的是转化成能够为社会接受和消费的 社会财富。只有设计才能使科学技术得以物化并实 现商品化,化“可能”为“现实”。比如天然彩色棉,在 绿色环保Et益深入人心之际,非常具有市场潜力,但 它同时还存在产量低、成本高、色素不稳定、韧度不 达标、色彩基本类型只有棕色系和绿色系等缺陷,因 而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科技成果必须通过设计才 能圆满地实现其功能和全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燕琳。刘君编著.时装材质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 版社。2002. [2] 秦寄岗,杨静编著服装材料学[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收稿日期:2005—1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