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习作的核心信息。
2、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看图叙事,边叙边议。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看图叙事,边叙边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雨来,还有那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的中国小朋友雷利。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他们的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同学们,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播放视频)
2、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大家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争!(课件出示照片) 简介照片背景: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社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1 / 5
4、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按照习作的要求,先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同桌间可互相交流。 二、看图悟情
1、从大家凝重的表情中,我看得出你们已经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么,当这张照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第一眼注意到了什么?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围绕照片中的主角——小男孩,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他呢?试着运用曾经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人物。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小男孩的衣着。 (2)小男孩的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4)小结: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小男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5)周围的环境。
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可怜的小男孩,但是你注意到周围的环境了吗?其实环境至关重要,如果还是这个孩子,我们把他放到游乐场里,他撕心裂肺地哭喊,可能仅仅是和妈妈走散了,暂时迷路了而已。但是,你们看看现在他在什么环境中呢?结合老师在出示照片时的介绍进行观察。
3、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他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同学们,看着这个孩子在大声哭喊着,谁能想象他会哭喊些什么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战争摧毁了多少个家庭呀!谁能想象这个孤独的孩子今后的命运会如何呢?(生说)
5、同学们,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得多少无辜者失去了生命,又使得多少天真可爱的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看到这张照片,我们除了对这个孩子心存同情之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要和平不要战争!)(点击课件)
6、哪位同学能根据刚才的交流,把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贯地说一说?(指名说)
三、情感升华
过渡:这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
2 / 5
它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战争中的平民的处境,也使隔岸观火的美国民众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从而促使许多美国人开始同情并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还记得这段话吗?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是雷利的心声,那么我们的呢?让我们用心浇灌“和平之花”,让爱洒满人间。(出示一组图片课件:孩子们在海洋中、沙滩上、树林中欢乐游戏的情景。)
四、写话传情
1、过渡:有人称照片为凝固的历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交流,把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所有有同情心的人都记住这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吧!
2、理清结构。
想想这篇习作应有几部分内容?(两大部分:一是照片中的内容;二是由照片想到的,要和平不要战争。)
3、确定题目。
习作的题目是文章的精髓所在,好的题目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确定题目的方法有很多,那么就为这篇习作命个题吧!
4、写法指导。 化静为动法:
照片所描绘的只是生活中的瞬间情景,看图(照片)类习作就是要展开合理想象,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shùn)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起来,让画中的人物“动”起来。
3 / 5
示例:忽然,天空中出现了几架日军飞机。人们恐慌了,一窝蜂地跑出火车站。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几枚炸弹已经从空中抛下来了!“轰”的一声,火车站顿时成为一片废墟。尸横满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只有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保护下没有受伤,这个小男孩看着妈妈在一瞬间死去了,他只能无助地哭着、喊着……
照片上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在小作者的笔下,我们仿佛听到了日军飞机的轰鸣声,仿佛看到了火车站顷刻间倒塌,仿佛目睹了那正在哭泣的小男孩。“瞬间”的过程变得详细而具体。
采用化静为动法是写好看图作文的妙招,快试试吧! 5、学生独立完成片段,师巡视。 6、同桌交换阅读,互相提出意见。 7、推荐汇报。 五、延情小结
同学们,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也说了很多,就请你们利用下节课的时间完成我们刚才还未写完的内容,就让我们把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寄寓在这真切的语言中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要求,谈话导入
导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指导,很多同学完成了本次习作,现在请同学们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生说一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我们来进一步修改、完善习作。
二、评文指导,修改提升
1、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学生交流后,全班交流。(点拨:修改习作,应该关注是否有条理、有顺序,语言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畅,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要注意习作中是否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按习作要求及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3、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4 / 5
(1)过渡: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谁愿意读读自己的文章,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点评要求:从优点和建议两方面去评。可以整体评文,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点评。
(3)两名学生汇报读文,引导点评学生的习作。
①片段一:孩子在一阵尖锐的防空警报声中无助地坐在地上。只见几架飞机咆哮着,打着旋地从头上掠过,巨大的爆炸声过后,铁路被炸得面目全非。孩子惊慌地睁大无辜的双眼——妈妈!妈妈在哪里呢?随即传来他沙哑的呼喊声……
②学生点评修改。
生1:我觉得××同学写得很好,他抓住了当时场景中可能产生的声音与孩子的神情两方面展开描写,尤其是对声音的描写,很传神。
生2:他的词语用得很精彩,如:咆哮、面目全非、无辜、打着旋。 ③片段二:这时候,几架日军的飞机在他的头上掠过,并快速地投下几枚炸弹。车站瞬间被炸得面目全非!小男孩哭喊着:“妈妈!妈妈……”可是有谁会注意他呢?是遍地的尸体?还是野蛮的侵略者?
④学生点评修改。
生1:从他的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无助的模样,更加痛恨侵略者了。 生2:一连串的三个问句用得简直太妙了!直接叩问读者的心房,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⑤小结:两个片段各有千秋,但是共同之处是细致、具体的描述。片段一从画面内容着手,从声音的角度渲染了当时危急的氛围,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绘。而片段二则偏重于由当时的情境而展开的想象,连续的三个问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这是运用想象的优势。
⑥同桌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总结习作,提出建议
这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了点评、修改,完善了习作。课下,同学们要认真地把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做到工整、正确。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更感人的文章。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