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什么要就业指导?
一、需要:
任何科学所提出的核心问题都是“为什么”。一种特定的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处于哪一种特定的环境之中呢?通过什么过程?涉及到什么样的投机?换言之,如何解释一种既存的现象呢?这些问题都有助于回答“为什么”这一总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就业指导呢?因为我们有需要!有物质的,有精神的。
(一)需要的含义:
1、语言学释 义: [名词]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例 句】 这只瘦弱的小鹿,目前很需要食物。
2、心理学释义: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它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果等,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二)理由:
1、理论上的说法: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食物、衣服、睡眠、劳动、交往等等。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
1
较为稳定的要求.
杨国枢教授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各种需要概念,大体上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重视它的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是一种力或紧张;第二种用法重视它的非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个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失。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指出:“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2)事实的依据
①以人为本;
②《红楼梦》的主人公叫贾宝玉;
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943年,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添加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为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必须去做些什么——工作,就业就是参加工作。
二、工作:
2
(一)什么是工作?
工作(拼音:gōngzuò;英文:job,work)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劳动生产是可以创造价值;而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不创造价值,如无用功。
工作,首先,是为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没有生存,就更别提学习、生活和发展了。其次要从工作中学会负责,因为工作也是在社会中的一种责任。再次,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为人做事的经验。
我们平时经常讲这么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因此我们首先探讨一下对工作的的态度问题。
(二)对工作的态度: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工作的看法也极不相同。
1、不同时代对工作的看法极不相同。
(1)、古希腊人的看法:古希腊人把劳动看作必要的灾难,尽可能地留给妇女和奴隶去做,而男人从事高尚的政治和哲学讨论。
(2)、基督教的看法:
①早期基督教徒把工作看做是人们由于原罪而遭受的惩罚。
②到了十七世纪,新教改革运动的领袖们所信奉的劳动伦理并不把劳动看作是惩罚,而是看作对上帝的义务是上帝在人间构建王国的主要方式。这个概念世俗化以后,在早期资本主义的创立者中间相当流行,工作成为人们自己及家庭的天职。
3
(3)、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类似的观点。有些人把劳动看作是一种灾祸或一种惩罚(监狱的犯人我们常称之为劳改犯);另一些人却认为是自己、家庭、社区的责任或看作是一种事业;还有人把它看做是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满足感的源泉。
(4)、美国人的看法:1973年,美国的卫生部、教育部和福利部门联合发表了一篇既有影响的报告《美国的工作》,该报告认为,工作会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但除此之外,工作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意义的主要源泉。该报告一开始就指出,工作对自尊有两个重要的贡献。
首先,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意识到自己对劳动对象的处理能力,这样,人们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认为自己既能控制自己又能控制环境。其次,有人认为,人们从事的某些活动就是在劳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会生产出一些被别人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工作会告诉那个日夜辛勤劳动的人,他能为别人提供一些东西。
2、不同的人对工作的看法也极不相同。
(1)、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2)、好逸恶劳、拈轻怕重、游手好闲
三、为什么需要工作?有没有说不需要的?我当乞丐,我就不工作!
(一)个人需要——
1、生存需要——动物都需要。
级别最低,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4
(1)动物的需要:非洲寓言故事:狮子、羚羊!——动物世界
那是一个关于狮子和羚羊的个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辽阔广袤的非洲原野,傍晚,一只狮子在星光下,他舒展了一下雄壮的腰肢,站在巨石之颠,怒吼着,看着脚下的领地,心想;明天太阳升起时,我要奔跑,要追上那头跑得最快的羚羊!在草原的另一端,一只羚羊也即将睡去,他也在想,早点睡吧,明天一定要早点起来,赛过跑的最快的狮子,这样我才不会成为狮子的猎物。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构成了世界的主体。狮子和羚羊只是万物生存规律的一个缩影。狮子想生存就得起得早点跑过羚羊,狮子想吃到好的羊肉就得跑过最快的羚羊.在这个物竞天择的世界,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奔跑和超越。
狮子在自然界处于生物链条的顶端,生来就是一个强者,他继承了家族给予他健壮的体魄,锋利的爪子,和尖利的牙齿,这个大型猫科动物先天就拥有家里赋予他成功的基本条件。他在未成年的时候会得到家族狮群的庇护,长大了会以高起点进入自然界的竞争中,开始他的生活。狮子在草原上可以食取的猎物很多,包括羚羊、斑马、野牛、角马等等,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很多,这样可以让他在生活中保持优雅和从容。
羚羊是草原是的一种食草动物。他体型娇小,对世界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希望能每天吃到鲜嫩的野草,不被狮子吃掉就满足了~!他的体型赋予了他实现他愿望的唯一生存技能--奔跑~!为了生存他需要不断的吃草,积蓄力量、保持充沛的体力,在奔跑中追求希望。家族在艰难的生存繁衍过程中,并没有给他留下在草原是上显赫的家世,良好的外部条件,只留给他一个坚定的生活信念和维持生存的技能。(体现了奥运精神——更快---)
5
(2)人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生起之时,只有毫不迟疑的向前奔跑,去迎接每一天新的挑战,生存既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又是一种让我们对生活的挑战方式,无论我们做什么职业,无论我们是学生,老师,经理,员工,只有努力地追求美好生活,不断地去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人,才能用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一步一个台阶,直达人生的最顶峰,才能享受每天明媚的阳光,一览人生的美景;不思进取的人的结局,则是大浪淘沙。
所以,著名股票分析师叶弘 谈股市股民股票 :吃草还是吃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我想把这句话转送给大家,因为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比如:我当乞丐,我就不工作!做周星驰扮演的苏乞儿。
三个囚犯的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
6
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朋友您如何选择?
选择高山,就选择了坎坷;选择海洋,就选择了风险;选择机遇,就选择了挑战;选择荣誉,就选择了 磨难;选择成功,就选择了孤单。选择宁静,就选择了平凡。
选择怎样活是你的权利、努力改善你的人生是你的责任,因此,你可以不参与,但不能拒绝了解!
当然,选择不完全是自由的,因为人是不能单独生活的!人要活在集体中,活在人群中,活在社会中,因此社会会对每一个个体提出要求。
因为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就不是平等的,一个生在达官显贵家的孩子和生在贫困山区之家的孩子怎么会在一个起跑线上起跑?但人生又是一次马拉松长跑,也许有人在前半程一直领跑,但往往冠军并不一定就是属于领跑者!所以,人生在世,有时会无限风光,有时却又穷困潦倒。我们只有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和羚羊一样,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学会挑战,努力地去超越生活,努力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改变命运,享受生活,享受美好人生。
我们知道,工作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是为了工作。吃饭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是为了吃饭,我们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2、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求证意识。怎样进行自我求证?
两个故事——《老人与海》《浮士德》找到自己的追求。
7
(二)父母的需要——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父母最希望自己的儿女怎么样?
我觉得每个父母都不一样吧,真的。
譬如我父母很爱我,他们觉得受教育很重要,所以就拼命的想让我受到更高更高的教育,即使我对研究生不太感兴趣,他们还是试图说服我上研究生。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他们那个年代错失的才是最美好的,所以拼命的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我有一个同学的爸爸当年非常想出国留学,但是没能够,于是现在就拼命的要送她出去。
但是我有时候也觉得父母有时候也在从孩子身上索取什么,有时候有些父母想要的是经济上的支持,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养大了,就应该回报父母了,这个没错,但是毕竟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也有一些父母,想要孩子获得很高的地位和成就,这样他们脸上比较有光彩,可以用来夸耀。
但这些都是其次且不重要的啦。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明白或者体会得到,我相信,你的父母,最希望你幸福,因为他们爱你。
但是他们的方式你不一定理解,也不一定能够接受,但是要先记得他们爱你,希望你幸福。
1、从自然的角度来讲,是生命基因的延续;
8
2、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是希望的。
《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
母亲伟大——总不惜一切代价孕育儿女;
母亲平凡——生活的琐碎记忆片片断断。
父亲伟大——默默将血汗化成家的地基;
父亲平凡——忍耐的背影是无语的述说。
母爱如水,滋润生长……
父爱如山,挡风遮雨……
人生有三个不能等:一是孝敬父母;二是孩子教育;三是时代机遇。
当然父母的观念要更新,父母观念不对,孩子终生受罪!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
你孩子一生的成就源于你今天的选择!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未来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竞争,而是我们今天做家长的竞争!
9
给孩子家财万贯,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三)国家时代的需要:不论是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要满足父母的需要,都要按社会的需要作为基础。
为建立民主、富强、独立、尊严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建了很多大学,强调科教兴国。
1、现代意识:早在1917年黄炎培先生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之时,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发展,三个准备)
第一,谋个性之发展;
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后来黄炎培先生又进一步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把它确定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黄老先生说得多实在啊!)
2、当代理念:
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现代教育,乃是包括传统的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内的全民族、全方位的教育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职业教育占相当大的比重。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以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中、初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最后,请大家记住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