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张青玲1,王书诏2,梁茵2,马吉祥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中心,辽宁大连(116024)
E-mail:career@dlut.edu.cn
摘 要:本文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要说明了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论述国外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而论述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启发
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之后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历史嬗变。
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1】
帕森斯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
性相匹配的特质论模式,形成了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特性因素论。特性因素论以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重视个人发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的理论与方法。1942年罗杰斯出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流派走向成熟,推动职业指导的重点从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术向职业咨询的方法与技术转变。【2】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
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职业指导观念逐渐完成向生涯辅导观念的转变。
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是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者,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长期的研究。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三个时期。舒伯经过大量研究于1957年出版《职业生涯心理学》,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十二个基本命题和五个发展时期。
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达到成熟和完善,迎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国际化时期。
2.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2.1 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把毕业生看作是整个社会市场的一部分对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
和限制。针对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美国构建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和服务,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第一年,中心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等专门技能。这种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择业能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提高颇有助益。
日本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准确,举办各种各样的说明会,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政府预算支持等方面。针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政府制订计划,通过“学 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及 “学生职业中心”等对大学毕业后尚未就业的登记人员,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及适应能力等开设针对性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组织他们去企业实习。日本所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并非是行政性的机构,它们仅承担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特征。
在日本,大学生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认清自我。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在填写职业申请时注意推销自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言谈举止给人以恰如其分的印象。
加拿大为移民国家,政府对毕业生就业非常重视,政府和各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专业特色强、操作规范,而且相互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加拿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求助于学校的“职业介绍服务”,一种是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计划找工作,第三种是到学校或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3】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加拿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专业化、操
作规范,加拿大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有的称为就业指导部,有的称为就业服务中心,都有较好的办公条件,一般有接待大厅、咨询室、招聘室和资料室等。
2.2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CAS)在其对高校学生事务的标准化指导中,对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专职人员应有与其职位相关的学历或与教育有关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一般工作人员也应该有相关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并需要进行个别培训和接受专业人员的督导,有的州对从事职业咨询或指导的人员要求执证上岗。【4】
美国高
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要求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就业顾问一般要求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专职工作人员也需要获得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学位;其他工作人员一般要具有学士学位。同时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具备专业技能,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等,另外,这些工作人员要有从商或从教的经历等。
在日本,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属于大学的正式职员,一般要求必须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知识,不仅要有职员的人格、知识,同时还要对企业、社会团体有密切的关注和了解。
2.3 全程化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已完全突破了毕业就业安置指导,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及毕业后找到工作前的一种全程职业生涯辅导和教学安排。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美国、日本等国已将职业生涯教育列入必修的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 进行测试、讲座、咨询和实
践等活动,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帮助学生进行以心理测试和职业咨询为方式的自我认识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目的的训练和讲座,以增强职业适应性。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
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拨款计划,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90年代后,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计划进一步加强,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以适应全球化和知识化背景下的美国社会。近年来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发展生涯与绩效为本的教育便成了美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在美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得到特别重视。美国高校就业中心通过心理测评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向。教学计划中特别注重职业生涯管理,引导大学生进行未来职务设计、角色转换等,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危机,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生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增强自信心、社会交往和应变能力等,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美国特别注重个性化就业指导,指导方式有个案咨询辅导,注重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职业方向。
1991年6月29日,日本通过了《关于完善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以此促进终身学习体制的建立。【5】
1999年,日本以职业指导为基础,推出新的生涯教育。该年12月的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提出,为了能够使初中、高中、大学和社会的连接更加平稳,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旨在适应更高阶段的生涯教育,使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并掌握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高校中开展的生涯支援则更强调支援每一个学生的生涯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规划符合各自特性的生涯所必需的意愿、态度和能力等。在日本,生涯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高校的生涯中心对学生开展就职支援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一定的系统性,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职业知识和信息援助。
2.4 完善的就业信息化服务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办公室,有的甚至有整栋大楼。就业
指导中心特别重视就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建有供学生查询资料的就业图书馆,收集来的图书资料分门别类放置有序,全部开架阅览。指导中心设备配备精良,电视机、复印机、投影仪、可视电话及大量配置先进的计算机一应俱全。学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既能查询资料、咨询问题、编写自己的求职信,还能利用各种设备与用人单位联系。就业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感兴趣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递给雇主。
高校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传递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它是毕业生择业的基础,也是就业支援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心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资料室,收集大量的有关就业的图书、报刊、杂志及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学校重视印刷品资料,将编辑的就业信息刊物发放给学生,同时也刊载校友的忠告和建议以及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专家的意见等,以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信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中心注意与政府合作,快速、统一的共享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化支援。
在加拿大,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均有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和开发的人员。一方面为本校的毕业生提供自主开发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与政府和职业服务机构设立的专业网站连接,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动态的信息服务,学生用自己的证件注册登录,激活帐户后,便可以获得网络信息,雇主可以在某学校的就业网页上发布求人信息。
2.5 社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美国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学期间每个暑期都让学生参加一定量的暑期实习,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更多地了解社会,参与到社会的工作中。学校每年都要派自己的教师到企业进修锻炼,以便他们随时掌握职场的实际情况。重视与工商企业界的合作关系使美国的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有大量机会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美国的高校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倾向选择专业,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实习单位,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结果是学生不仅视野开阔,知识面宽,还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善于举一反三,富有创造力,学生的知识能力社会化程度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在日本,在推进生涯教育的实践中,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和经济产业省打破了行政框架,联手合作,由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来自学校以外的社会力量也为学生构架起了从学校通向社会的桥梁,为学校及时传递社会就业需求信息,以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和产业界都要接受高校学生的实际业务体验式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产业界要派遣工作在第一线的员工来担任高校“生涯教育支援课”的讲师和“专业研究课”的辅导老师,以此推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6】
这群来自校外的后援团主要与学校定点合作集团内经验丰富的职员或行业带头人组成,还有一部分是主动报名参加的活跃在各行业的校友们。
3.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发
3.1 改革就业指导,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
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和现状,反观中国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发现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高校仅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培训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就业有关指导部门紧紧指导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只是履行了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管理环节,而学生是否明确了职业发展规划,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发挥,工作能否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等问题,才应是其核心职责。实践告诉我们,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合理职业定位,科学规划未来,致使职业选择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影响了个人的职业生涯。
因此借鉴国外高校的基本经验,转换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指导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掌握正确的择业观和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挖掘潜能和规划决策的综合能力。要把培养和输送具有健全人格,培养独立能力和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改革当前现行的就业指导,完善就
业指导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化、全程化、个性化。
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队伍建设
高校要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辅导队伍,辅导工作要以专职人员为主, 且要求专业化、专家化。我国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人员层次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滞后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只有少数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人员。借鉴国外高校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我们必须提高对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就业指导人员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老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咨询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这些从业人员还应接受系统的、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在进行考核后方能上岗;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能够掌握就业市场对用人的要求的细微变化,特别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前景能进行预测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3.3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和社会化
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只有少数学生在高考填写专业时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方向非常了解,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是受社会舆论和家庭经验的影响,这样就使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和走向社会时一片茫然。因此,不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应该从高校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而且从中小学起就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完善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础教育,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和社会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
意义。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社会各行各业应该相互渗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高校首先应担负的责任,要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高校要与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职业规划模式应该向前向后延,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全程化、社会化作出更多的贡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我们在借鉴国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寻找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3.4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基础,我国已经实现了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使就业信息共享,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上要加强管理。其次,要根据各校人才培养方向,筹建就业指导专门资料室,利用印刷品、声像技术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容量大、涵盖面广的信息库,信息库要对学生全面开放。再次,要建立学生志愿和求职意向档案,对学生求职疑难提供咨询,并根据其自身条件和愿望予以引导。同时将用人单位的聘任要求等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毕业生,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最后,要积极邀请用人部门和单位走进学校,组织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的招聘会,充分发挥学校在就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倩,徐瑾.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思想理论研究,2006, 11. [2]王政忠.美国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7,07.
[3]袁乐,周炜炜,戴敏秀.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J].世纪桥2007,(8). [4]陈良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5]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6]顾雪英.大学生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