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1 引言 .................................................................... 3 2 城市滨水景观的概述 ...................................................... 3 1.1城市滨水景观的定义 ................................................... 3 1.2 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 3 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艺术特点 ................................................ 4 2.1 生态系统性 ........................................................... 5 2.2 开放共享性 ........................................................... 5 2.3 样式多元性 ........................................................... 5 2.4 历史文化性 ........................................................... 5 2.5 多样功能性 ........................................................... 6 4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 .................................................... 6 3.1 滨江型 ............................................................. 6 3.2 滨海型 .............................................................. 6 3.3 湖泊水域型 .......................................................... 6 3.3 洲岛型 .............................................................. 7 5 案例分析 ................................................................ 7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作者: 指导老师:
(工作单位: 邮编:412000 电话号码: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也就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和艺术美,这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让人们开始无比想念自然风光。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傍水而居,水带有大自然的味道,他动静结合,具有宁静却灵动的美,在加上倒映景象的韵律,勾勒出夺人眼球的自然景色,让人们总也看不厌。是城市中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滨水景观就是依水而设计,它将山、水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有层次,有设计感的在众人面前展现出来。在景观设计中滨水景观设计较为复杂,但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本文就是对城市滨水景观得现状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研究,简单的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定义及现状发展、类型和特点。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大自然;类型; 特点
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es better als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rtistic beauty,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of modern city make people began to miss the natural scenery. Since ancient times, we are all alongside water, water with a taste of nature, his movement, the beauty of peace is a clever, plus reflected the rhythm of images, the outline of eye-catching natural scenery, let people can never se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open space, occupy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water, it will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untains, water and plant level, has the design feeling in front. In landscape design i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is more complicated, but has a unique ornamental value.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to carry ou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research, simp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velopment,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key words: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Nature; Type; Thecharacteristics of
2
一.引言
河流养育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城市与水密不可分。滨水景观属于景观设计中独特的一种,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城市滨水区是一个自然与现代交汇的区域,滨水景观的设计必须有水,而水的形态可以是瀑布、溪流、水池等等,作为城市滨水景观,一定是临近水体的地方,就是将城市的水域和陆域有艺术性的结合在一起。通常,城市滨水景观一定是开放共享式的展现在众人面前,并且将具有文化发展下的现代感和浑然天成的自然感融合在一起,保持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健康、和谐、自然、平衡的城市景象。
二.城市滨水景观的概述
2.1 城市滨水景观的定义
滨水景观(waterfronts landscape)属于线状景观,是景观设计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具有条件限制、复杂、有挑战性且极具美学观赏价值很高的设计。它按照水体的差异进行规划和艺术设计,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空间地域,他将水域和陆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增强城市的形象、经济和识别较强的历史文化性。城市滨水景观用水和现代建筑所隐藏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关系,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2.2 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城市滨水景观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北美和西欧,西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研究与实践。西方城市最早通过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系统来化解工业化所带来的矛盾。后期,不同的国家会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来对城市滨水区进行规划设计。每过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以商业经济为重点,建造了炮台山公园、海军码头等,而欧洲英国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侧重于生态系统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较于国外,我国城市的滨水景观发展比较晚。我国的城市滨水区建设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临江、临海等临近水体的发达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90 年代我国开始学习并模仿国外城市滨水区建设精华,将城市滨水区景观开发推向高潮。但因为迅速建设和城市人口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导
3
致城市用地紧张。所以后期的城市滨水区建设主要修复生态系统,防御洪水灾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护用水系统,林水相间,最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于此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加快,且我国城市滨水建设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1.大局规划欠缺。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应该从用地情况、地域历史文化、交通运输、基础功能等客观因素情况调查开始,进行统计总结,然后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大致规划逐步详细施工图。在这三个环节实行的过程中,首先忽视了市民大众的心里和生理需求其次不能有一个大局意识,在设计时考虑的方面太过片面缺少对设计最终效果的跟踪调查和总结评价。
2.设计功能单一。 迅速建设和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滨水区用地紧张,所以在城市滨水环境景观设计上我们的综合实用性应该要加强。但由于我国城市滨水建设起步较晚且实践经验不足,设计的侧重点始终是防汛、生产、交通等基础功能上,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缺少能让经济效益提高和满足大众需求的功能。 3.生态与发展关系。近年来,我国城市侧重于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的发展,过度生产和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江河湖堤岸散发自然方向的泥土变成硬邦邦的水泥,过量的污水排放,破坏水质并致使水中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其观赏价值,城市滨水系统中生态功能临近消失。
4.特色历史文化被遗失。城市发展加快,大多数城市滨水景观环境都模仿沿袭国外的城市滨水景观模式并没有结合地域历史文化,将本土城市历史文化遗忘在角落,使地域历史文化缺少独特性。没有创新。没有中国特色。
这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将滨水区建设的更好。首先我们要“以人为本”。了解大众的需求,在设计的时候多多的考虑到大众所需,提供休憩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其次再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借鉴优秀的西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但不是毫无节制地“拿来主义”。我们要结合本土文化历史,打造一个有中国特色,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不重样的创造一个新型滨水区。当然,满足大众需求和创新时,我们还要发现其他可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自然水资源,并对城区内污染水体进行治理,保护现有的水体,维护山水生态系统的连贯可持续发展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艺术特点
4
城市滨水景观就是将城市中阡陌纵横的线性水域空间和广阔的陆地艺术性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现代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共生状态。滨水区包含了历史文化的延边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异于城市其他区域的艺术特点。同时在打造特有的历史文化自然的滨水景观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设计开始注重综合性,在有限的地域发挥出尽可能多的功能作用。
3.1 生态系统性
城市滨水景观的形成要素一定有水域和陆域,它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现
代气息三个方面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滨水生态系统,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上都尽可能大的保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尽管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过度的使用自然资源,将自然环境破坏,但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时候,最大程度上保持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也较城市中其他地段更具有自然性。 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3.2 开放共享性
一般的城市滨水景观都是公共开放的。从自然生态的特点来说,城市滨水区的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共存。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城市滨水区具有综合性,它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设计了带有观赏价值的滨水景观,并同时兼具着娱乐、交流 、休息等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活动场所。开放共享同一片水域、同一片陆域和特有的城市历史文化。
3.3 样式多元性
城市滨水景观是将水域和陆域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文化上看就是将自然和现代科技相融合。整体看就是将城市系统、生态系统组合起来。城市滨水区可以给家庭、个人等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体现出系统的多样性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3.4 历史文化性
自古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繁荣的城镇都是近水之地。傍水而居给人们提供很多便利。例如取用水、交通运输和农耕生产等,由此滨水区域总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痕迹。优秀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一定会根据该城市历史文化的特点传承并延续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不是单调,千篇一律的城市滨水景观。保留自己特
5
有的历史文化,打造异于其他地域其他城市的滨水景观。
3.5 多样功能性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可用地面积快速减少。所以人们开始注重开发地的综合性。作为滨水区,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更多的开始加入更多功能,让滨水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通常具有防洪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观赏功能、交通便利功能、隔离功能和净化环境等功能。
四.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
4.1 滨江型
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依靠着水而发展成为历史大国的。众所周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发源于长江黄河。滨江型景观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滨水景观类型,此类城市滨水景观通常是以江、河沿线为基础规划设计,沿江河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2 滨海型
悉尼、里约热内卢、迪拜、上海等均属此类。相较于滨江和湖泊水域型的城市景观设计类型,滨海型并不算常见,但这一类型的城市滨水景观拥有着阳光、海水、沙滩这三个天然特殊的元素,这一类型的城市滨水景观被用来开发成自然风景区,通过旅游吸引人们来城市游玩消费,从而使城市经济有进一步的提升。这一自然环境在带给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来有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土壤盐碱化等,极大地阻碍了滨海城市城市绿地系统以及绿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4.3 湖泊水域型
说道湖泊水域,自然而然的会想到我国江南水乡——杭州、苏州等以及其他城市的环湖而建的城市滨水区,它们均属此类。湖泊绝大多数是淡水,因此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再加上中国古典的院楼和山水园林成为旅游观光胜地。但这种城市滨水区因为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同时存在着很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经济的需求,开发商忽略了水质环境的保护,造成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污染水质,导致生态环境系统遭到断裂,水体富营养化“病情”加重。
6
4.4 洲岛型
海南的蜈支洲岛,宁波湾头,厦门的鼓浪屿和上海的横沙岛等地区,均属此类。洲岛型较于滨江和湖泊水域型的城市景观设计类型,洲岛型和滨海型一样并不算多,洲岛型城市滨水景观是以岛屿、半岛或洲为观景设计场景,即陆域被水域包围的一种城市滨水区,与其他城市滨水景观类型相比,洲岛型景观中由于资源丰富的陆域被包围,所以洲岛生态系统构成元素贫乏、资源有限,导致居住功能不足。但做为岛屿、半岛或洲他们拥有与世隔绝的自然美,是生态自然最为强烈的一种,所以更适合人类感受大自然。一般这一类型的滨水区作为自然环境保护区以及旅游观光、休闲疗养于一体的度假胜地等。
五.案例分析
城市的滨水观景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文传承和魅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发展优秀的城市一定有着自己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名城古迹和魅力的建设。下面就以武汉市汉口江滩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其滨水景观。
武汉市有着江城之称,其滨水区较为丰富,汉口江滩见证了中国起起伏伏的历史,在二十一世纪初,武汉市开始重视这一带滨水区的再次开发,力致将汉口滨水区的防洪功能、经济效益、市民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将汉口江滩重建。传承楚文化,以绿为主,以绿养生,维护滨江生态系统的丰富完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滨水景观。它将整体分为三个区域,防洪区域、滨江特色区域和健身休息林荫区域。体现了绿色生态、防洪健身和文化美景三大特色。江滩护坡采用粗糙石料将武汉的发展历史和武汉特有的产物雕刻其上,传承和记录历史文化。滨水区有一百三十多种植物和八万多课树,以高低不一、外形不同的多种植物组合,丰富滨水区的层次感,打造开放式或密闭的空间,让游客体会汉口江滩四季变化的美景。滨水区还建有不同的健身器材和娱乐空间,满足市民需求。 该滨水景观设计优化城市肌理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高度利用长江的水上运输同时不妨碍陆域的交通,并增强了该区域的经济效益,还给忙碌的人提供了游憩场地,增加城市视觉美,将自然、现代和历史文化组合在一起,相互映衬和补充。
7
结 论
本文通过对城市滨水景观概念、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还有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艺术特点和设计类型的研究得出一下几点结论:
现在社会,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体现该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因为社会发展需要,滨水区可使用面积紧张,所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功能性要大大增强。
1.自然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就是将自然与现代相结合,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的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过度透支着自然资源,破坏了土地、生物、水资源,所以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尊重大自然的演变和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文景观。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是极其针对分产物,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要结合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承的设计手法,突出该城市滨水景观中人文价值。
3.社会景观。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滨水区用地面积稀缺,所以为了更好的城市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设计出人性化的、多功能的城市滨水景观。将娱乐、交通运输、观景、防洪和游憩等功能融入设计中,是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的形象代言,同时也是城市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8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M].1997. [2] (日)芦原义信.城市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M].中华建筑,1998 [4]丁圆. 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魏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魅力中国.2010
9
致 谢
终于在各种困难和障碍下完成了这篇论文。这一切离不开默默帮助我的人。在此期间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帮助对我完成这篇论文吧起着至关重要。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十分感谢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对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不嫌麻烦的帮我修改了一次又一次。此外,班上的同学也帮我找资料等,而学校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帮助我、支持我、知道我的各位工作人员、同学和老师!
同时还要感谢给我提供资料和依据的作者们,还有那些资源网站。因为没有你们的研究辩论,整理汇总的资料,我不会受到那些启发,不可能完成这一篇论文。感谢帮助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完成论文的期间是你们在精神上支持我,在实际上为我提供很多有用的素材,和撰写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再次由衷感谢全体老师们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教导和栽培。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