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资阳新农村建设研究

2023-02-04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1月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Nov.,2006 Vo1.17 No.6 第17卷第6期 四川资阳新农村建设研究 唐劲松 (中共资阳市委党校,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资阳是成都经济区的丘陵农业大市,要走出一条丘陵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以“五新一好”为重点,将资阳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实力资阳”、“文明资 阳”、“绿色资阳”、“和谐资阳”相统一,构建“实力农村”、“文明农村”、“绿色农村”、“和谐农村”。 [关键词]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9X(2006)06—0028—02 四川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丘陵区中西部,下辖简阳市、 雁江区、安岳县和乐至县,幅员面积7962.56平方公里, 值实现25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已优化为“二一三”型, 其比例是36.4:34.7:2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 人1:3 490万,其中农民占78%以上,是成都经济区中典型 的丘陵农业大市,承担着省委、省政府要求建设“丘陵经 亿元,城市化水平为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21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才2989元。可见,统筹城乡的 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资阳应怎样扎实有效地推进 新农村建设,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走出一条丘陵地区建 条件已初步具备,时机已成熟。二是具体落实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各项政策。三是强力实施“工业强市” 战略,做大做强工业,为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创造条 件。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 和“少取”是对农民经济层面的支持,容易见效。但是, 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是资阳人必须研究和探索的重要 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 1.以农民为本。农民是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三农”问题有其深刻的体制制度根源,推进新农村建设,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放活”。从某种意义 建设资阳新农村,当然要以资阳382万农民为本,一切为 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发挥 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资阳新农村建设要全面 上说,“放活”就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束缚农民的机 制、体制、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五是要建立统 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的长效 机制。 二、以规划为龙头 推进资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并使 这五个方面相互之间和各自内部协调发展,其实就是要正 确处理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 设、社会文明建设之问的关系。 要树立“不发展”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保护环 1.全体规划。各县、市、区和项目主管部门都要积极 参与新农村规划工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 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 步骤、重点和措施。 2.全面规划。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应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3.分类规划。资阳市有171个乡镇,2815个村,条件 不尽相同,在新农村建设中就不能一刀切,一个样,应从 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分类规划。根据地 形地貌,可以划分为城郊、平坝、浅丘、山区四种类型, 也可借鉴乐至县已初步形成的整村推进型、特色产业带动 境、节约资源就是发展的新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 环境友好型农村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要求落实在资阳新 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自然、资源与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多赢工程,不仅 是为了农民,也是为了市民,不仅是为了农村,也是为了 城市,不仅是发展农业,也是为了发展二、三产业,必须 统筹城乡发展。 是资阳的基本市情决定了必须统筹城乡 发展。一方面成都经济区的丘陵农业大市是资阳的基本市 情,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农民占总人口的78%以上, 型、工业带动型、第三产业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等模 式进行规划。 “三农”问题非常突出,解决“三农”问题,适应成都经 济区发展需要尤为迫切。另一方面,2005年,资阳生产总 收稿日期:2006—07—29 4.分步规划。在规划上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 作者简介:唐劲松(1955一),男,四川资阳人,中共资阳市委高级讲师。 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思路,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期分批搞 好规划,首先是搞好100个文明新村示范和45个重点村的 规划,再次是搞好650个启动村的规划,在获得实效和经 验的基础上,再对其余村庄进行规划。 三、以“五新一好”为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水利、路网建设和电网改造,推 进广播、电视、电信“三通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 础。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产 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 业和现代畜牧业。三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 “十一五”期末要转移农村劳动力130万人,劳务收入占农 资阳市委、市政府在《关于以文明新村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指出: “围绕 ‘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塑 造新风貌、建好村班子’六个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对此,必须深刻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五新一好”的含义和内容。发 展新产业,就是围绕“产业建新村”的思路,通过培育新 兴产业和自主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推进农业产 业化经营。其内容是构建“三园”,发展“六业”。即“特 色产业园”、“加工贸易园”、“劳务配送园”,发展优质粮 食产业、良种畜牧水产业、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 休闲旅游业、农村服务业,重点是“双龙领先,五龙腾飞, 十龙起舞”。建设新民居,就是要从资阳市情和民情出发,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采取多种方式,把农村民居建 设成配套整洁、环保卫生、风格各异、农民满意的现代民 居。其内容是按多种模式规划,按多种风格设计,供农民 自主选择,创建新机制,就是通过综合改革,创新新农村 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农村经 济社会运行机制,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党政各部门合力、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 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等。培养新农民,就是以创建学 习型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采用多种方 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前引导培训、创业培训、 农业信息化培训、青年农民技术带头人培训,把资阳农民 培养成学习型、技能型、守法型、创业型、“八荣型”的新 型农民。塑造新风貌,就是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 产品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治安,整治环境卫生, 把资阳农村建设成为村民精神面貌好,乡风淳朴、邻里和 睦、环境优美、清洁生产、平安和谐的新农村。建好村班 子,就是要根据村级干部要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 “双强型”干部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选好 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和改善村“两委”班子建设,转 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使 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2.要正确处理“五新一好”的辩证关系。“五新一好” 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六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发展新 产业是支撑,建设新民居是载体,创建新机制是动力,培 养新农民是根本,塑造新风貌是保障,建好村班子是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同时, 应建立健全检查、考评、验收“五新一好”的组织机构和 指标体系。 四、资阳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实力资阳”、 “文明资 阳”、“绿色资阳”、“和谐资阳”相统一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构建“实力农村”。坚持 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加快农村发展作为资阳新农村建设的 主题,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一是加快农村 民纯收入的40%以上。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到 “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应达到4100元,年均增 长6.5%。 2.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着力构建“文明农 村”。一是加速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 年制义务教育、扫盲教育、职业教育,落实“两免一补” 政策,使农民扫盲、幼教、小教不出村,中教不出乡,职 教不出县。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新型农 村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 幼保健,完善其条件和设施,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 出乡,重病不出县。三是加快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 建设。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 农村文化阵地。五是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和 造就“文明型”农民,这是构建“文明农村”的主体。 3、进一步优化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着力构建“绿色 农村”。“绿色资阳”是资阳的两大品牌之一,要创建“绿 色资阳”,必须首先构建“绿色农村”。一是要加强生态与 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和控 制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二是发展循环农业,建立节约型 农村,依托“养猪家园”、“养羊家园”等区域化、标准化 基地,兴建沼气池、灌溉渠和庭院经济等配套基础设施, 探索适度规模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之问的循环模式, 在延长产业链、生态链和增收链上下功夫,走“农作物秸 杆一家畜家禽——粪便沼化——家用能源——优质肥源” 的“内循环、零排放”的新路子。三是开发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 型农业。四是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五是治理 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 4.维护农民利益,保持农村稳定,着力构建“和谐农 村”。一是要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在思想 和行动上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比 以往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怀农民。二是切实维护 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真正使农民群众充 分享有民主权利和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三是千方百 计扩大农民就业,构建经济增长与扩大农民就业的良性互 动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 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四是合理调整收 入分配。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五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救助机制, 加快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逐步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 忧。六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搞好农村治安综合治理, 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建设“平安农村”,为新农 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校:易雪玲)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