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2020-11-15
来源:步旅网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2月第35卷第2期 255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邵芳晓(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就护士针刺伤防范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金 华市区2家医院从事临床一线护理治疗工作的517名护理人员,进行针刺伤发生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和资料导出后,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x 检验。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几率较高,近1年内有71.4 的 护士发生过针刺伤,人均被刺伤1.8次/年,最多1人1年内被刺伤17次;发生针刺伤以拔针几率最高,为24.1 ;不 同职称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没有差异;发生针刺伤后,有3O.4 采取碘酊消毒后压迫止血,有34人(9.6 )因为 害怕而产生离职念头,并有84人(23.7 )采取无所谓态度。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引发职业暴露防范,是一项长期不 容忽视的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应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条件,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针刺伤 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范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章编号:1005—5916(2015)02—0255-03 护理人员承担着患者的护理治疗等工作,面临着 高危人群。而刺伤是许多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如梅毒、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疾病的直接传播因素,现已证实 有2O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剌伤传播Ⅲ。为了解护士针 刺伤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2013年9月,笔 MS的控制率,促进和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减轻社会和个 人的负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秀霞译,纪立农校.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共 各种各样的职业危险,如在护理治疗工作中发生各种 原因的针刺伤,或接触各类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和体 液,直接受到感染的威胁,使护理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 ~10年及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答题正确率高,显示6 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MS诊断准则知识认知 明显不足。因此,对4O岁以上及工作年限6年以上的 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论 识定义口].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I75—177. [2]郑燕,石健,盂岩.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个性化教育体会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医院的护 士对于MS知识模块认知的缺失不同。根据调查结 果,我们可以针对MS知识认知薄弱的护士进行继续 教育,巩固基础知识,纳入新的知识,了解其研究治疗 [J].河北中医,2009,31(9):1400—1401. [3]Mazhar Faiz Alam,Saima Nasreen,Ehsan Ullah,et a1.The Awareness and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Medi— 发展新动向,从而提高护理人员MS知识水平,为更好 的服务于MS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cal Community of BahawalpurrJ].Oman Medical Journal, 2011,26(1):26—28. [4]Older P,Hall A,Hader R.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as a screening test of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major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了解通过有效途径预防和减少 MS的发生是降低MS的核心问题。应及时地提醒和有 效地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让高危人群意识到健康 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注意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增加运动 surgery in the elder[J].Chest,1999,116(2):355—361. [5]李琳,赵洁,樊小兵.代谢综合征的护理进展I-J].医学研究 生学报,2003,16(3):227—228. 量,按时服用药物,控制MS中的各项指标。帮助患者 改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个人饮食习惯,提倡健 [6]刘明,卞金陵.从代谢综合征认知看继续医学教育[J],解放 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6):572—573. 康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治疗MS具有重要意义[8]。应大 [7]黄如萍.以代谢综合征认识的发展来指导综合护理[J].内 蒙古中医药,201i,30(3):154—156. [8]杨青香.对代谢综合征病人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 力加强对临床护士的教育培训,尤其是社区护士,更新 其代谢综合征知识和技能。护士应了解代谢综合征中 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9A):2290—2291. 各种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发病机制以及与其它疾病的 关系,有利于对其进行尽早的防治工作。护士应用所学 的MS知识加强对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指导人 们从依赖治疗方式转变成积极预防方式,这对于提高 作者简介:王继红(1969一),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 究方向: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 (收稿日期:2014—11-25) 256 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February 20 1 5,Vo1.3 5,No.2 者对市区2家医院517名护士进行了针刺伤发生情况 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占7.I ;认为可能但不会发生为17人,占3.4 ;未 回答8人,占1.6 。 2.3 近1年内调查对象发生针刺伤情况 近1 年内有354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占71.4%(354/ 496),共发生针刺伤889人次,人均被刺伤1.8次/年,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金华市区2家医院从事临 床一线护理治疗工作的护理人员,共选了517名符合 条件的护士作为针刺伤情况问卷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问卷,主要包括护理 人员一般情况;职称情况;针刺伤所能传播传染病的认 识;针刺伤发生情况、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措施和心理反 应情况等。 问卷设计好后,由8位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 效度分析,以1分为不适合,2分为需修改,3分为适合 但略作修改,4分为非常适合为评判标准,结果显示 CVI值(Content Validity Index问卷内容效度指数) 为3.63。 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显示Cronbach’S o:值 为0.873,提示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 1.2.2调查方法先由调查员讲解问卷填写要求, 再由被调查者逐项填写后当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 517份,收回有效问卷4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9 9/6。 1.2.3统计学分析 数据和资料导出后,利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并完成分析报告。统计学 分析方法用Y。检验。 1.2.4质量控制 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要求调 查员能正确理解问卷内容,能帮助被调查者完成问卷。 并进行预调查,问卷内容及调查方法根据预调查情况 作适当调整。无漏填或漏填2个以下选项者为有效问 卷,漏填3个(含3个)选项以上者为无效问卷,对有效 问卷进行分析,无效问卷予以排出。 2 结果 2.1一般情况496份有效问卷,全部为女性,平 均年龄(25.2±6.3)岁,最小19岁,最大51岁;18~4O 岁年龄组353人,占71.3 。文化程度:本科学历167 人,占33.7 ;大专学历216人,占43.5 ;中专学历113 人,占22.8%。职称:护士137人,占27.6 ;护师224 人,占45.2 ;主管护师以上105人,占21.2 。从事护 理工作年限:1年以内42人,占8.5 ;1~5年的129 人,占26.o A;6~10年的152人,占30.6 ;11~2O年 0的126人,占25.4 ;>20年的47人,占9.5 。 2.2 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果的认识 调查者对 梅毒、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均较熟悉,认为 针刺伤后可能感染为185人,占37.3 9,6;认为很可能 感染为251人,占50.6 ;认为必定感染者为35人, 最多1人1年内被刺伤17次。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1年内累计发生针刺伤次数情况 2.4发生针刺伤时机情况 发生针刺伤以拔针 几率最高,为24.1 ;其次为加药、分离针头、回套针 帽和整理用物,分别为22.8 、21.3 、18.1 9,5和13. 7 。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发生针刺伤时机情况(889人次) 2.5发生针刺伤护士职称情况 不同职称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 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24,P>0.05)详细情 况见表3。 表3 不同职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2.6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措施 发生针刺伤后,以采取碘酊消毒后压迫止血措施 最高,为3O.4%;其次为无菌棉签压迫止血,为 26.5 ,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措施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2月第35卷第2期 2.7发生针刺伤后心理反应情况 发生针刺伤后有34人因为害怕而产生离职念头, 也有84人采取无所谓态度,详细情况见表5。 表5 发生针刺伤后心理反应情况 3讨论 意外针刺伤是护士工作中的一种职业危害,护士 是易发感染的高危职业l2]。护士也是医务人员中最容 易接触血液和体液的人群,且多为高危险性的接触,如 发生锐器伤后经皮肤接触血液,从而引起血液传播途 径传染病的职业暴露。我国成年人乙肝发病率较高, 丙肝和梅毒患者也较多,艾滋病疫情也进入了快速增 长期。有文献 “ 表明,美国50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 被针刺伤或利器伤达8O万人次以上,占从业人员的 16 。针刺伤时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 使受伤者感染,被丙肝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的概 率为1.8 ,因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 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0.3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被艾滋病病毒、乙 肝病毒、丙肝病毒及其它血源性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 升趋势 。 本次调查显示护士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发生 率占所调查护士的71.4 (354/486),共发生针刺伤 889人次,1年内>1O次的有14人,最多1人1年内 被刺伤17次,应引起护理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高频 率针刺伤护士,主要发生在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掌握 不够及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工作超负荷,环境嘈杂科室 护士和易疲倦的夜班护士。经调查1年内>1O次的 有6人是刚参加工作的护士,3人是急诊科室的护士。 护士针刺伤中,以拔针和加药几率最高,分别为24. 1%和22.8 ,说明护理治疗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自来水冲 洗,然后用酒精、碘酒消毒后包扎,并及时做相关病毒 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L6]。应该认识到,拔 针后、整理用物等针刺伤是与病人有直接关系的暴露, 属危险性相对较高的职业暴露。调查中发生拔针后和 整理用物针刺伤护士中,分别有59人(27.6 )和32 人(26.3 )未处理或仅用清水冲洗,针刺伤处置不规 范。由此可见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规范的处置培 训。调查中还发现,不同职称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 257 率并没有差异,没有发现高年资高职称护师发生针刺 伤几率下降的情况,说明安全操作培训应贯穿于整个 护理的职业生涯之中。护理人员认为针刺伤后会导致 感染各种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严重后果,而目前对这些 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感染上了就意味生活、 工作、家庭状况的改变,甚至生存也成问题,为此会造 成发生针刺伤后护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刺伤的 心理危害影响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针刺伤发生后,会 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使多数护士在被针刺伤后 表现为恐惧、害怕等非正常的心理反应_7]。消极的情 绪又使护士感到非常压抑、悲伤、更易导致再次发生针 刺伤,从而引发恶性循环。大部分护士发生针刺伤后 心理反应极为害怕却消极无奈,该次调查有25名护士 因为害怕而产生心理阴影,并产生了离职念头。 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 变,将带来新的职业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范 是一项长期不容忽视的工作 ]。医院管理人员,应为 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条 件,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用新观念、新知 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及 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而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粱万年.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 [2]闵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皮肤针刺伤现状与对策[J].中华 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07,2(3):77—79. [3]Alamgir H,Cvitkovich Y,Astrakianakis G,eta1.Needle— stick and other potential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s a— 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British Columbia,Canada[J]. AJIC,2008,36(1):12-21. [4]Mehta A,Rodrigues C,Ghag S,eta1.Needlestick injuries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Mumbai,India[J].J Hosp Infect, 2005,60(4):368—373. [5]徐荣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4,14(6):717—718. [6111珠美,朱慧锋,陈玉阳,等.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l-J].中国 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448—450. [7]宋神.护士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防护对策[J].中外健 康文摘,2012,9(34):306—307. [8]张光慧,赵庆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 究,2006,20(8A):1977-1979. 作者简介:邵芳晓(1973一),女,护理学本科,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妇产科病房护理、妇产科门诊护理工作。自2006年 担任妇产科护士长至今。 (收稿日期: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