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整理)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2023-06-23 来源:步旅网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的全部内容。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希望你们日进

一步!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一、容量单位的产生

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ml 、mL)作单位。 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5、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 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 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 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 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 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 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 一锅水有5升 一汤勺水有10毫升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3、1升 = 2个500毫升 = 4个250毫升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 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76÷18=32

(2)竖式中的0的特殊位置 (3)简便计算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要领:

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上.

如:234÷21看234的前两位是23 比除数21大,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3上面,商是两位数, 商在十位上。

204÷21看204的前两位是20 比除数21小,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4上面,商是一位数,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商在个位上。

3、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①当除数的个位小于5时,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小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小→初商偏大→调小再试(看小商调小)

②除数的个位大于或等于5时,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大的整十

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大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调大再试(看大商调大) 例: 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 )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 )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4、除法算式中的数量关系(重要) 被除数÷除数 = 商……余数 则 被除数 = 商×除数+余数 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 商 =(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一个数是786,除以某个数商是24,余数是18,求除数是多少? 解:(786-18)÷24 =768÷24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32

5、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 = 除数- 1。

例: ( )÷53=25…。.☆,☆最小是 1,最大是52.所以这道算式中, 最小的被除数=25×53+1 ,最大的被除数=25×53+52 =1325+1 =1325+52 =1326 =1377

二、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当有余数时,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14÷3=4……2 (同时乘以10) 100÷30=3……10(同时除以10)

140÷30=4……20 10÷3=3……1

15÷4=3……3 (同时乘以3) 88÷24=3……16 (同时除以4) 45÷12=3……9 22÷6=3……4

问: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

答:乘0或除以0,都会出现除数是0,这样的算式没有意义。 三、连除实际问题

例:阅览室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方法一:224÷2÷4 方法二:224÷(2×4) 1、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容易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要根据题意找到有关联的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 3、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法”或“另解法\"检验.

四、简单的周期: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1、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2、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现规律。 3、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例题:有同样大小的红珠、白珠、黑珠共180个,按4个红珠、3个白珠、2个黑珠的顺序排列着。红珠有( 80 )个,第105个珠子是( 白 )颜色的. 180÷(4+3+2)=20(组)

4×20=80(个) 105÷(4+3+2)=11(组)……6(个)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1. 观察物体:

①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也有可能一样.

②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称为三视图) 注意: 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时要注意用尺子画线且底边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分段整理: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表里(注意统计表只是记录最后的结果)。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5要素:横轴(统计项目)、纵轴(统计单位)、统计直条(直条上标数字)、图名、 制图日期

2、分段整理数据

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

3、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

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

的个数。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人数); 总数=平均数×总份数

4、运动与身体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步骤:

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3、列式解答;

4、检验反思

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

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注意: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第六单元 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

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所占的数量相等,可能性就相等。

3、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进行判断。

4、公平的游戏规则:两人摸球的个数相等,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计算。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1)混合运算中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如果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中有两个或多个小括号,那么这几个小括号里面的部分可同时进行计算,互不影响。 3、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认识中括号:中括号又叫方括号,用“[ ]”表示。

在混合运算中,如果已经使用了小括号后,仍需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中括号。

(2)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中括号里必有小括号)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一、直线、射线和角

1、 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线段两端都不可以延长.

2、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不同点 名称 线段 射线 直线 直的 相同点 端点 2个 1个 没有 长度 有限长,可测量 无限长,不可测量 无限长,不可测量

4、 一

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点数/个 直线数/条 2 1 3 3 4 6 5 6 …… …… n 1+2+3+4+5+6+……+(n—1) n×(n-1)÷2 10 15 4、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2)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6、角的分类:

图形 . 锐角 0°<锐角<90° 直角 钝角 90°<钝角<180° 平角 。 周角 名称 度数 90° 180° 360° (1)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2)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个平角=2个直角;

7、角的度量:

(1)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 “度”,用符号“ °”表示。出现角的度数的时候一定要带上“ °\"

量角器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2)量角的方法:①点点重合;(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中心点)

②边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 ③度数看另一边,从0刻度看起。 易错:看清楚0刻度线在内圈还是外圈。

(3)画角的方法:

1、先画一条射线;

2、量角器两重合(0刻度线,中心点)

3、在量角器上找到题目要求的角度并做好标记; 4、划线;

5、标度(标出所画角的度数)

8、钟面时间问题:

(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2:00或14:00,时针和

分针夹角为2个大格,即30°×2=60°

3:00或15: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大格,即30°×3=90°

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90°)。 6点整,分针、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180°).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1时和11时是(锐角、30°) 2时和10时是(锐角、60°) 4时和8时是(钝角、120°)

5时和7时是(钝角、150°) 12时是(周角、360°)

8:3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2个大格,时针在8和9这

12:30和11:30(钝角、165°) 1:30和10:30(钝角、135°) 2:30和9:30(钝角、105°)

3:30和8:30(锐角、75°) 4:30和7:30(锐角、45°) 5:30和6:30(锐角、15°)

9、 熟练记忆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

一副三角尺的度数分别是:

30度、60度、90度 45度、45度、90度。

用一副三角尺还能画出15度(60-45或45—30)、 75度(45+30)、 105度(60+45)、120度(90+30)、135度(90+45)、150度(90+60)和180度(90+90)的角.

二、平行和垂直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与相交两种,其中相交又分为垂直和

相交两种.

2、

相交

相交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如:AB⊥CD)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如:AB//CD)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 ②号线 ①号线

③号线

②号线和③号线同时平行于①号线,我们就说②号线和③号线也互相平行。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 ②号线 ③号线

①号线 ┐ ┐ ②号线和③号线同时垂直于①号线,我们就说②号线和③号线互相平行.

4、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如:①号线和②号线互相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处处相等.

┐ ┐ ┐ ┐ ┐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中的AF就是点A到直线的距离。

A

┐ B C D E F G H

6、作图:※注:作图题中,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垂线: 两重一画做标记

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着已知直线,另一条直角边靠在所给出的点处,沿有给出的点的这条直角边划线)最后一定要做垂直标记! 平行线: 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7、画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8、画垂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10、丹顶鹤结队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左右。

11、在物体的质量相同,斜面的长度相同时,物体从成45°角的斜面上滚下会滚得最远。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4a)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