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特色学校创建“顶层设计”的思考

2020-11-26 来源:步旅网
关于特色学ili交刨建“顶层设计’’的思考 厦门市大同中学 詹荣康 厦门市大同中学创建“诗之校”已有l2年的 历史,参加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立项课题“中小学 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也有4年多,在创设特 色学校的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也收获许多。其 中,对特色学校创建的“顶层设计”有一定的认 识,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什么是“顶层设计” 特色学校都有特色项目,但其发展要超越特色 项目。比如,我校有比较长远的诗歌教育历史,组 织的诗歌活动很丰富,因此,诗歌教育是我校的强 项。但诗歌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小部分,特别爱 诗歌的学生与从事诗歌教育的教师也只是一小部 分。 “诗之校”建设就要超越“诗教”,形成能够 覆盖学校诸多方面、统领学校发展的文化。这就促 使我们要站在学校建设的最高位置来思考这个问 题,这种思考就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站立在最顶端的思考。因为站 的位置高,视野开阔,所以,能从宏观上去建构特 色学校创建的核心思想、运作系统,这对特色学校 建设常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怎么“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虽然是站在最顶端的思考,但思 考的路径却可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1.自下而上。 学校有了特色项目,如果不满足于特色项目, 希望进一步建构学校特色文化,白下而上地思考是 一条路径。如,我校诗歌教育早已有之,但我们并 不满足于此,希望建构特色文化,就从诗歌教育开 始研究,进而提升至诗意教育,终至诗性文化。这 个从诗歌的文学教学属性提升到孔子提倡的“诗 教”,再到与学校“人人有才,适之而导,人人成 26 塥 积 2014 才”办学理念对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下而上的 思考过程。 2.自上而下。 反过来,当站在顶端从上往下思考的时候,我 们已经超越特色项目,这时的思考聚敛在核心思想 的提炼与运作系统的构架上,考量的是这总体的建 构能否包容特色项目、能否涵盖其他领域的教育实 际。如,我校又从办学理念“人人有才,适之而 导,人人成才”去思考,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长项 潜能,通过适合的教育,都能成为社会之才。我们 认为,社会之才是自信的、乐观的、有理想的,能 够与环境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交往、创造性地工 作生活,追求“诗意人生”的人。因此,培养社会 之才就要进行“诗意人生”教育,而“诗意人生” 教育的文化就是“诗性文化”。从这个高度反观学 校的德育、课堂、课程、团队等子系统建设,也就 有了明晰的指导思想。如,着眼“诗意人生”的德 育,就要重视理想教育、生命教育、爱心教育、自 强教育等;着眼“诗意人生”的课堂,自然要关注 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等品质的发展,自然是强调 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这种思考既建构了特色学校 的核心思想,又形成可操作的运作系统。 三、“顶层设计”什么 首先是核心思想的提炼。不管是自下而上地思 考,还是自上而下地思考,最为重要的是对核心思 想的提炼。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建构起顺畅的 运作系统。 我校的“诗之校”建设虽有12年历史,但早 期基本是“诗教”,布置了诗歌长廊,办起了《大 同诗歌报》,组织了诗歌创作与竞赛活动,开设了 “诗与歌” “诗与画”等校本课程,可谓轰轰烈烈。 即便做了许多工作,仍然遭到质疑。有语文教师 说,我自己不写诗歌,高考中考也只是考一些诗歌 鉴赏, “诗之校”与我无关。其他学科教师更抵 触,说:我不是语文教师,怎么参与“诗之校”建 设呢?为此,我校参加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立项 课题“中/J、学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在做课 题的初期,我们制订了《厦门市大同中学“诗之 校”建设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修改了十几次,而 修改的最核心内容就是“诗之校”的内涵。我们通 过历史分析、现状及SWOT分析、趋势分析,最后 总结了6个词:理想、热情、创造;本真、灵动、 尚美。前3个词是对我校历史核心文化的承传,后 3个词体现当今如何落实学校“人人有才,适之而 导,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 就本真、灵动、尚美而言,我们是这样理解 的:本真、灵动、尚美,源于诗歌特征的提炼,也 能体现教育的规律。本真,就是遵循教育规律,追 求民主、平等、合作,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发展。 学校站在师生生命意义的高度上去思考超越,使学 校成为他们内心向往的地方。灵动,就是教育不守 旧不教条,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时代不同,具体 的情境不同,教育的制度与方法因之不同, “适之 而导”是对灵动的最简洁诠释。尚美,就是追求教 育之美,在微观上,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 能力,获得审美体验与审美享受;在宏观上,引导 师生观照生命的本质意义,去创造美好的人生。这 样的核心思想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又通俗易懂,获 得了师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同。现在,大部分教师 不仅认可了“诗之校”这个办学特色,而且积极提 出了要大力宣传“诗之校”的方案。 其次是运作体系的建构。核心思想确定后,需 要思考运作系统的建构,由核心思想演绎出二级 系统。二级系统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学、德育、 后勤、党团、工会等组织。这些组织系统根据学 校核心思想分别形成适应各自职能的思想和目标。 二级系统思想和目标不仅要与学校核心思想相一 致,而且要结合各自的职能进一步细化成可操作的 计划、措施,借此建构学校的部门特色,如德育特 色等。 譬如,我校确定了“诗意德育” “诗意课堂” “诗意课程” “诗意团队” “诗意校园”等方面的 建设,党总支、各处室、工会等组织都承担了一定 的建设任务,如党总支承担“诗意团队”建设研究 课题,德育处着重“诗意德育”的研究与落实等。 在二级系统基础上,学校还要形成三级系统, 其主体包括学校师生、家长、社区等。三级系统根 据二级系统的部门思想和目标,将特色学校创建付 诸实践。 四、 “顶层设计”易出现的问题 1.特色办学的核心思想没有特色。 站在学校整体高度来思考特色办学的核心思想 时,我们容易陷入“大而全”的困境。 “大而全” 就是想满足学校办学的一切目的,因此,特色办学 的核心思想便成了万能膏药。如,有学校将其特色 思想表述为“培养良好习惯的人,培养热爱体育的 人,培养兴趣高雅的人;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培养 热爱祖国的人,培养胸怀世界的人;培养热爱科学 的人,培养热爱探索的人,培养热爱创新的人;培 养热爱奉献的人,培养热爱拼搏的人,培养热爱生 命的人”。这基本上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的 翻版表述,虽然是从顶层角度去思考学校办学,但 是毫无特色可言。特色办学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与发 展学校的现有资源,追求教育方针实现最大化的文 化表达。每一所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因 此,特色办学的核心思想就有了个性特征,就不能 是千校一面的东西,这是学校需要注意的。 2.与学校历史相脱离。 从特色项目到特色学校建设,我们往往注重从 特色项目的特点去挖掘特定的精神,而忽略了学校 历史文化的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是潜在而深远的。如,我校在把诗歌教育提升到诗 性文化的过程中,开初只看到“诗教”的“本真” “灵动” “尚美”等要素。后来,进行历史分析, 发现近90年的学校历史中有宝贵的精神文化, “大同”之名来自 L记》,是儒家社会理想的经典 表述, “发扬踔厉,振我民族”一直是大同人的襟 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不断激励一代代大 同人去奋斗、拼搏,所以才有了卢嘉锡、陈运泰、 詹文龙这样的院士,才有了童大林这样的革命志 士。胸怀博大,理想高远,应该是大同几十年来能 够不断创新的根源。因此, “诗意人生”教育就应 该凸显这种襟怀和理想。另外,我校在历史发展过 程遇到过很多曲折。如1937年日军侵占厦门岛, 许多中学都停了课,我校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搬迁 到海嶝、南靖继续办学,没有教室就借农民的祠 堂,没有课本就用手工抄写。正是因为这种办学热 情与创造,所以才有学校不断的发展。因此,理 想、热情、创造,成了“诗之校”的精神内核。 2ol4l1塥止教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