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辩证法答案

2020-11-30 来源:步旅网
1、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1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

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25、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6、如何理解“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7、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9、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910、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11、波普尔科学理论否证式发展观的贡献是什么?12、科学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213、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14、简述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5、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是什么?1316、STS专业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出现?14

17、技术价值定义,及其同技术属性之间的关系

18、根据选题的基本原理,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题目,并简述选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1、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作为课程,它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作为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在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自然辩证法总是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进程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以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线索而展开的,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作为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人和自然界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所要研究和揭示的就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牛顿总结丁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已的科学成就,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统一齐相同的物理定律之市,实现了人类史第一次自然科学的大综合。它不仅是16世纪、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标志。

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行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只有当力作用于运动物体之上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者有所改变。”“机械论者据此认为所有的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提出了外因论。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②由于牛顿末给出力学的应用范围,这就导致人们只局限于机械运动形式.而对那些高级的运动形

式则虚构出某种力来解释,这实际亡就是把各种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还原为受力学定律支配的机械运动。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因而机械论音就用位置移动来说明一切变化,用量的差异来说明一切质的差异,认为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

的。”④“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面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③这样,空间和时间就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冈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这就是牛顿所说的:“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他许多现象。””机械论者据此认为这种机械的单义决定论是决定论的收一形式‘

第六,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大眼地把它分离开来的”。‘机械论者也就把rI然界分解得尽可能小,尽可能简单;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案合,把物质实体还原为基元粒子的集合,为一系列或多或少理想化的问题寻求解答。

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获得巨大成功后,牛顿力学的思想和方法迅速向其他学科和领域扩展,带来了科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科学家们竞相模仿,力图把牛顿力学的定律推广到整个自然界,并使牛顿力学的思想方法成为近代科学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整个18世纪乃至19世纪,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按这种模式去研究自然。

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巨大成功又启发哲学将其概念范围和思想方法运用到哲学中,使机械论哲学很快发展成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把机械论从自然科学扩展到哲学领域,使机械观发展成为成熟的经典形态。即成熟的机械观。其基本思想是: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它们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空框架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

组织,就是把分散的要素统一起来形成系统的过程。而自组织是一种由内在因素(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决定的组织过程,是自我发动、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它具有内源性、主动性、可变性的特点。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太阳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演化等

等,都是具有内源性、主动性、可变性的自组织过程。在该演化过程中,它们所需的组织信息、组织能量都来自其自身的物质要素,基本上不受外部动力条件的支配和控制,能够按照自调节机制,以维持已有的组织状态,甚至向更高级的状态发展。现代系统科学,如耗散结构理论中“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思想,协同学中“协同导致有序”的原理,超循环理论中“超循环导致有序”的规律等,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这种自组织的历史事实,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其自组织的机制,证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各种演化过程的本质,是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特征。其他理论还有突变论和混沌理论等。

(论述题还需加上一下内容:)耗散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的简称。其立足点是系统的结构,特别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边际效应”问题。其基本思想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社会的),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就有可能从原有的混池无序的混乱状态过渡到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规范状态。这样的新结构就是“托故结构”,研究这种结构的形成、性质和演变规律的科学,便是“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由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H·哈肯创立。协同学一反传统科学的态度,不是把对象分解还原为各部分之和,而是立足于各部分之间的相立作用。其理论原则是,系统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迭加,而是由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调节和组织起来的。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宏观行为就是它的各个子系统的合作效应。协同学的交要内容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机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超循环是较高等级的循环,指的是由循环组成的循环。在大分子中具体指催化功能的超循环,即经过循环联系把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等循环连接起来的系统。从动力学性质看,催化功能的超循环是二次或更高次的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可用以研究生物分子信息的起源和进化,并可用唯象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超循环理论是联邦德国生物物理学家M.艾根在1971年提出的。曾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来研究生物信息的起源和进化。艾根总结了大量的生物学实验事实,提出了超循环理论。

突变论研究的是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路径问题。由法国数学家托婿创立,认为系统从一种稳定的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随着参数的再变化,又使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系统在一刹那间发生了突变。

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演化”和“进化”同源于英文“ev。lution“。但实际上,二者是有

区别的。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而进化则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演化”则比“进化”具有更宽泛的含义。“演化”除了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即“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纯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纯态”之间的更替。

如前所述,进化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增长‘自然界的系统进化即有序化,大体上由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所构成。

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序、有序和无序

“序”的基本词义为“排列”,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出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如某一自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空间位置早现有规则的排列,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明显的周期性,系统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等,即称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序。与此相反,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系统变化的无规则性称为无序。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丁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 {系统的有序度可以用不同的参量来描述和度量。在热力学中.

用“墒”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一个系统的墒越大,表明它的无序程度越高。在系统论和信息论中,系统的序用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来度量。一个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组织程度越复杂,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自然系统的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两者处于辩证的对立统一之中。一方面,没有离开有序的绝对无序,如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温度的高低;另一方面.也没有无序的绝对省序.人脑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系统.但也并非绝对有序。人脑的进化并没有走到终点,它还要不断消除自身的无序,向更高的有序发展。不过、对于某一

具体系统,在确定了“零序面”之后,有序和无序便有了绝对的意义。有序和无序相对立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现代自组织理论表明,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经过自组织过程而从无序演化为有序。该理论指出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向着有序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2)对称和破缺

与自然系统有序化相联系、相对应的是对称性破缺。所谓对称,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席变性。如可逆性过程的时间反演对称性(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结构对称)和功能对称等。最高的对称性就是在一切变换下都不变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实际上对应着无序,最对称的世界是没有任何秩序和结构的,没有任何特殊方向和特殊点,这是平衡态的特征。在对称系统里具官无穷个对称元素,在这里一切对易(对称操作)都是允许的,反演不变的。宇宙起源于混花、无序,起源于对称性。可以想象,宁宙处在大爆炸前的混钝状态时.空间不分上下、前后和左右,时间不分过去与未来,物质不分正粒子、反粒子和场,是完全对称的。海森堡就曾指出,物质的初始状态或“终极”的状念,是“由其对称性所决定的物质客体”,“在粒子的诺,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宇宙结构和宇宙史基础上所建立的自然规律,可能取决于某种基本的对称性。””

与对称相反.破缺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浮状态。复杂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宇宙的演化,从最初的混池状态到弥漫的星际物质再到形成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以至人类,就是一个从完全对称到对称性逐步丧失、非对称性逐岁形成的过程。宇宙大爆炸学说和粒子物理学大统一理论就描述了这种过程。当大爆炸的最初瞬间,温度达到10’’k时,存在着完整的对称性,夸克和轻子不可分,强作用、弱作用和电磁作用是统一的;当温度降到10’C时.对称性逐渐破缺,强作用分了出来,剩下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对称性,即弱电统一;当宇宙温度继续下降到10“k时.弱电统一也破缺了。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宇宙的对称性在不断地降低,而有浮程度却在不断提高。在生物进化中,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进化也是对称性逐步减少的过程。

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浮化、复杂化和

组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

5、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观念;其次是要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在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一)控制人口增长,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减轻人口压力。人口的过度增长,在一定意义上逼迫着人类去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破坏了自然界的自动平衡能力;此外,在人口增加的同时人类的废弃物也在增加,而人类废弃物的增加直接导致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二)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即是指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依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的认识,来改善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克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类活动自觉地加以控制,而不致造成生态破坏,以建立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观念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而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则是其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直接地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它的解决,也有赖于对物质生产的调节。

人和自然协调的前提(首先是社会的调节)、途径(调节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和原则(“最小消耗”“合乎本性”)为综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指明了方向。

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人的主体性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人的共同属性而存在的。人的一切需求,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的需求,现时代的一切活动,都是受社会调节的。6、如何理解“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克思和思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值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

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7、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

答: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

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是由科学研究本身的探索性特点所决定的。人们进行的探索未知的研究活动总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有意识地去研究的,因此说,任何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史上没有一项具体科学研究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尽管问题的提出是从事实中引出来的,但如果光有事实,不从中引出问题,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例如,物体落向地面的事实,是人人都看到的,只有牛顿提出了问题,因面才进入关于物体都以同样的加速度下落,人们认为这是已完全弄清楚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封这里面还有问题,唯独爱因斯坦从理论的高度更新审视这一古老的实验事实,由此引出了引力和惯性同一的问题,正是“这问题直接导致了广义的相对沦”。

正确理解科研始于问题,需弄清问题与观察的关系。一般来说,只有

事先有了问题,才会有自觉的观察。也就是说.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尽管通过观察可以引出问题,但是在观察时必须带有一定的问题,带着预期的设想,无目的的科学观察是不存在的。波普尔在一次讲演时,开始就宣布“请观察”,听众莫名其妙,不知道要观察什么,波普尔认为这就是没有问题而引起的。

正确理解科学始于问题,还耍弄清它同“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区别和联系。二者是从不同

角度提出的不同命题,科研始于问题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是从具体科学研究程序的角度提出来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所处的层次不同,但二者有密切联系,实质是统一的,问题和认识最终都是来源于实践。问题就是从客观事实中引出来的。离开客观现实,离开实践,问题也就无从引出。因此,这两个命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并不矛盾。

9、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与说明,它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形成途径:

1. 对一定数员的材料、事实进行总结核括,对其原因、本质、规律等作比初步假设

2. 充实更多的事实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逻辑论证。

3. 投入实践检验,特别是专设的实验检验,使之向理论过渡。 科学假说的作用。其一.科学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当新发现的事实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来说明时,就需提出假说。提出的假说通过实践检验,被证实或证伪.被修正或被新的假说取代。自然科学就是沿着问题一假说一理论一新问题一新假说一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正如思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其二,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式。首先,由于假说是对蕴含在科学事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猜2g5、假设,它本身就是人类创造性的高度表现。所以,提出假说的能力,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创造件的重要标志。其次,科学假说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新的观察、新的实验、发现新的事实,成为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其三,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关于同一类对象的多种不同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揭露各种假说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的认识在实践的垂础上不断的深化和稻确化。即便是错误的假说,往往也包含一些积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以对科学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0、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1)归纳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培根。认为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直对科学进行

静态的逻辑分析;此学派能从侧面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趋势,却忽视了科学的革命性因素。

2) 证伪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波普。观点:否定了逻辑证实主义的逐步积累的模式,它认为,理论不能通过归纳得到证实,但却能被证伪,它提出科学发展模式:

P1————TT————EE————P2问题 试探性理论 排除错误 新的问题

他强调从动态角度去解释科学知识增长的机制。其次它把“问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最后,他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此外,还强调了革命的批判精神。

但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也有许多缺点和错误:1否认科学知识的继承和积累,否认科学反战包含渐进的过程;2在证实和证伪关系上,过分强调两者有逻辑上的不对称性。而忽视了在实验检验中两者的对称性和复杂性;3在机械的纯粹观察室,连观察试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否认了;4过于强调猜想、想象、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5反对归纳主义4) 库恩的历史主义学派,他强调科学哲学,应到科学史中寻找资料,它提出的模式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合理性:1克服了以上两者的片面性;2赞扬青年人在科学共同体“范式”转变中的先锋作用;3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受科学内部因素和科学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

缺陷:1在认识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2在范式的产生问题上,它片面扩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5) 科学研究纲领学派:发展模式: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合理性:1把科学理论看做有内在结构的整体----由彼此联系的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筹组成;2他对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纲领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3他肯定了科学研究纲领之间更替的先后边疆性的继承性4他认为科学事实一部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的历史。

缺陷:1在认识上有局限性;2对科学发展的机制未能作出深刻地回答

11、波普尔科学理论否证式发展观的贡献是什么?

在受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得到证实的展动下,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如果像牛顿物理学经受了长期的、无数次检验的理论尚且有

错误,那么,还有什么科学理论能够永远正确呢?因此,被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他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田出来,遭到实验的反驳,即“证伪”。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被普尔看来,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是:猜想一证伪一猜想。

他强调从动态角度去解释科学知识增长的机制。其次它把“问

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最后,他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此外,还强调了革命的批判精神。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贯穿问题模式的红线是猜测与反驳、没有纯粹的观察,经验中总是渗透着理论。

12、科学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世纪50年代未出现了新的情况广方向,形成了一股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洪流,科学社会学、科学学、科学史学、科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相继涌现,标志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另一方向.科学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它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至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对科学理论发展的研究不能孤立地、离开它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进行,因此在科学哲学中出现了社会历史学派。

库思正是从科学认识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提出他的科学发展观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库思认为,科学研究虽然离不开个人.但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科学理论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种“范式”。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库思认为,累积式发展观是渐变的观点.它看不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科学革命):否证式的发展观强调不断革命,但它忽略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长期积累。为了克服这两种科学发展观的片面性,库思主张应当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据此,他提出如下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这个模式认为,科学认识活动是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在科学发展的社会史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前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常规研究是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丁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

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使出现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时期从此开始。因此,科学的发展就是前科学一常规科学一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合理性:1克服了以上两者的片面性;2赞扬青年人在科学共同

体“范式”转变中的先锋作用;3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受科学内部因素和科学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

缺陷:1在认识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2在范式的产生问题上,它片面扩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3、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14、简述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技术发展的目的性问题

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许多负面价值,迫使人们迟问,技术究竟为什么目的服务?技术是被用来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技术是为整个人类煤福利,还是为一部分人或集团谋私利?技术能否在终极意义上促进入类社会走向文明?对此,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回答。

德国技术伦理学家汉斯‘尤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提出,要形成一种“责任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倡导要关心未来、自然、人类后代和整个生命界,主张技术的发明、创新和使用要对自然负责,要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及未来世界的尊严和权利;技术发明与创新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的目的;在实施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类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他人利益、当代与后代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

伦理的行为。

2.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

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许多负面效应还迫使人们追问,这些负面效应的致成原因何在?人类如何减少它?应该说,产生这些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能完全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或预知,因而也就不能预先对其进行完全地控制。但我们不能因此望而却步或悲观失望。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但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止境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通过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这正如思格斯曾经警告过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另外,人类虽然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世是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沽生产技术,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一般认为,真、善、美是文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技术理性强调用225逻辑和计算的方法来处理各种问题,成为工业化社会乃至未来社会人们追求“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从“可欲之谓善”(孟子语,即为人所需要的技术是善的)和“善的技术有利于人类”(F.培根语)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可以成为人类追

求“善。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利用技术创造人工自然,美化自己周围的环境,通过技术创造文化艺术,陶冶人们的心灵.塑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因此,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完全可以成为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15、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是什么?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家结成的社会群体。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构成一种社会建制的基础所在。科学共同体的目标就是要扩展科学知识,并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科学家在实现目标的科学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形成科学的精神气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用命令、荣止、偏爱、赞同等形式来表示。它仍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则在默顿看来,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1)普遍性,即尚未被经验证实的学说不管其未源如何,都必须服从客观的标准。对它的接受或排斥,不取决于该学说倡导者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从而与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毫不相干。科学向一切有能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敞开大门。(2)公有性,即任何科学发

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应及时地公诸于社会全体成员,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财富。在科学中,用人名命名的定律或理论只是一种记忆方法和纪念方式,并不意味着它们为发现者所占有。发现者除了获得某种承认和尊重外,别无其他特殊的使用和处置其发现的权力。(3)无私利性,即科学家要把追求真理和创造知识作为已任,以求知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等作为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而不应把从事研究视为追求权力、金钱、地位的敲门砖。(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即要求科学家对所有知识,无论其来源如何,在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必须借助于经验和逻辑的标准予以仔细的考察,决不应盲目接受未经任何分析批判的东西。科学家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提出质疑。以上规范构成了科学的规范结构,它是一种理想类型,但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与科学的本质要求相一致的。16、STS专业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出现?

STS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 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STS研究和STS教育始于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们生活幸福,但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生态、人口、能源、资源等等)也随之不断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TS研究和STS教育应运而生。可以说,STS研究和STS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首先出现在西方是因为当时历史条件下西方社会具备了STS产生的学术条件和社会条件。1学术条件

(l)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开始进入大学和工业的实验室,科学技术已不再是个人的事业。二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复杂性和多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政府巨资资助,甚至直接组织大规模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现象。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包括大量人员、

巨额资金、昂贵设备和复杂组织在内的规模巨大的大科学大技术,变成了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业。科学技术实际上已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社会事业”。这在学术上就势必要求研究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主体即人的社会组织和人的社会行为,科学技术因素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和政策等等。

(2)科学技术研究的“外史论”导向。从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史和技术史逐步从以研究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技术设备和过程的历史为主的“内史论”倾向转向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文化背景的“外史论”导向,形成了后来被广泛采用的“情景方法”。 科学史和技术史、科学哲学和刚刚起步(至少是在美国)的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学也呈现了转变,即从内史论导向的分支学科逐步转向更加外史论的社会学导向的解释。这种转变也成为反映了促使STS产生的力量。(3)交叉学科的兴起。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结合,从20、30年代,特别是二战以来,综合已占主导地位,出现了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这样的交叉学科的兴起。传统学科日益受到其它学科的渗透,学科界线变得模糊不精,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学科间的交叉,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最高层次上的交叉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在60年代变得突出的环境、生态平衡、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就是最高层次上的交叉。这样的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为STS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4)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反思。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技术问题》(1955)等著作中认为技术的本质不是“目的的手段”,也不是“人的行动”,而是以无形的力量驱使人行动的“框架”。这就是说,技术时代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使人完全束缚在技术的框架中,受技术的统治和支配,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技术的需要去行动。结果,地球及其环境变成了原料,人也成了人力物质,以满足技术生产的需要,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STS的最初动机也就是想通过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为对象的学科间交叉研究,来解决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其真正造福于人类。2、社会条件:

(1)反战运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扔的两颗原子弹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提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问题,掀起了以科学家为核心的反核战争和平运动。

(2)环境运动。60年代美国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

活,同时也使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民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公害的环境运动。

此外,为保护消费者权利和利益的消费者运动,为反对社会不公平而爆发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黑人运动等等,也是STS形成的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学术对象即认识客体,已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发展到“社会中的科学技术”这一新阶段。认识主体即人也开始对这一新的认识客体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的侧面进行反思和研究,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也开始出现了适合于这种研究的交叉学科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社会和公众日益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开始对科学技术的“善行”、“进步”进行质疑,掀起了一股反科学技术,反传统文化和权势集团的思潮,强烈要求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人类的福扯。这样,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STS这门对人类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新兴学科,便应运而生,首先出现在美国这块当代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土上了。17、技术价值定义,及其同技术属性之间的关系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同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客体(技术)与主体(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同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例如,当人们利用核技术建造核电站,满足人及社会的用电需要.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时候,该技术就具有正面价值。反之,当该技术被恐怖分子用来制造杀人武器,并以此危及人和社会安全的时候,它就具有负面价值。

技术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同性.是技术届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例如,手术刀的价值是在医生使用手术刀的过程中的体现,它的价值也只有在它与医生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如果医生不用手术刀做手术,那么.手术刀的属性就只能洛存于其中,很难显现出其价值。

技术的屈性是二重的,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屈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的效用性、技术原理的科学性、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技术存在的

客观物质性以及技术后果的两重性等特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虽然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不同,但它们在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是基本相同的。另一方面.技术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219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日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社会制约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皆受社会影响)、经济性(技术活动要符合高效率、低成本等原则)、革命性(技术在社会变革小起作用)、协史性(技术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民族性(技术在不问的民族有4(同的表现形式)等特性,因而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技术背景。

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二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二重性,也就是说.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存于技术之中,技术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也共存于技术与其主体的关系之中。例如,网络技术既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又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汁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当它被人们利用时,就分别显现出它的交际、便捷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网络技术的两种属性都共存于网络技术之中,它的两种价值也共存于它被其主体(如网民等)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戈系之中。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后性的基础.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技术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是同技术所在的环境条件分不开的。当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只受个体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受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技术主要出其自然属性显现出自然价值,当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受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技术则主要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社会价值。例如,当镰刀被个体农民用于收割谷物时,它主要是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收获的效用价值,而当它被团体农民用于反抗入侵者或温贼时,它主要是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保卫领土和家园的社会价值。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它们的社会属性及其所显现出的社会价值显得更加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各国政府大都支持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社会对高技术成果的应用及其后果都给予密切关注。

18、根据选题的基本原理,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题目,并简述选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所谓科研选题,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研究课题是指科学技术领域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而研究方向是指研究者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从事研究活动的领域。

选题的过程

(一)课题调研和实际考察。

这个阶段就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一番调查研究,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过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了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免重犯他人的错误和重复他人已作过的研究,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研究课题;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或社会、经济的效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二)课题选择。

这是根据课题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运用选题的原则,从诸个科学问题中优选出一个适宜的课题,然后进一步研究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拟出初步的研究计划和几种可行的研究方案,提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所应用的方法;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研究周期和所需要的经费,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等。开题报告是有关部门组织同行专家对课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审批客体的重要依据。 (三)课题论证。

这是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课题确定。

调研和实际考察

课题确定

课题论证

课题选择

课题经过论证,该朋若通过,即课题确立。若通不过,该课题则被淘汰。之后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选题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需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

选题的基本原则:

(1)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2)创造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选题时,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态度,使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既不能毫无事实根据地乱选,也不能与以往已被实践检验为真的科学理论相违背。

(4)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五)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要注意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