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明代孙隆花鸟画没骨画法

2020-03-03 来源:步旅网
浅谈明代孙隆花鸟画没骨画法□杨光学摘法。关键词:孙隆没骨法花鸟画要:孙隆是明代著名宫廷画家,也是没骨花鸟画的重要传承人。该文重点从两个方面探讨孙隆没骨花鸟画法,首先论述了孙隆花鸟画艺术的风格,他为何选择没骨画法,其没骨画法在整体上呈现的特点,接着通过具体的绘画作品分析了孙隆花鸟画的没骨技孙隆,又名孙笼,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都痴道人,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明代开国忠愍侯孙兴祖之孙,宣德(1426—1435)年间入职内廷,曾为“金门侍御”(翰林待诏)。孙隆是明代大画家,擅长花鸟画,从传世作品看,其没骨画法造诣很高。传世作品有《雪禽梅竹图》轴、《芙蓉游鹅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花鸟草虫图卷》,藏吉林省博物馆;《花鸟草虫图册》十二幅,藏上海博物馆;《牡丹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画史会要》对孙隆评价很高,将其与米芾、米友仁的山水画相提并论,“山水宗二米,亦能戏作翎毛草虫,号没骨图。见《雪山宿鸟图》冰树凛凛,望之生寒”。《明画录》中也曾评价孙隆:“画翎毛草虫,全以色彩渲染,得徐崇嗣、赵昌没骨图法,饶有生趣。”孙隆的花鸟画不作墨线,擅长用色,多以点染成画,生动活泼,别具一格。孙隆在明代宫廷绘画家中有很高的地位,曾被任命为“御前画史”,“宣宗章皇帝时洒宸翰,御管亲挥,公尝与之俱”。孙隆有别于一般画师,他不仅是宫廷画家,更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御用画家,身份极其尊贵,在明朝有此殊荣的仅孙隆一人。而且可以达到“以形写神”,重视花鸟本身的神态。宣德帝对孙隆画的鼠应该也是十分欣赏的。首先,宣德帝画鼠次数很多,他与孙隆在画鼠方面的“切磋”次数也很多,倘若他不喜欢孙隆画的鼠,便不会和孙隆有多次呼应。其次,宣德帝在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他能看出孙隆画的鼠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具有鼠本身的特质,因此从艺术本质的角度看,宣德帝也是承认孙隆画鼠技艺之高超的,甚至弥补了宣德帝自己所画鼠的神态之不足。最后,宣德帝是一位有作为、爱护百姓的皇帝,他不可能喜欢偷窃之辈,他喜欢画鼠,应该和鼠的机敏有关。而孙隆画的鼠恰好能捕捉这一点,所以孙隆必定受到皇帝的赏识。宣德皇帝不仅喜欢鼠之机灵敏捷,他本人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他随兴便可作诗,诗词清丽且富有机趣,如《春兴》:“柳色烟中绿,苔纹雨后青。池塘新水溢,款款戏蜻蜓。”一幅纯色小景的图画扑面而来。在宣德皇帝的生活中,与画家一起把酒、作画、吟诗是常见的事情。“重阳佳节明朝是,何事黄花独放迟。酝酿寒香知己盛,妆排秋色想应奇。携樽载笔须游苑,叠玉攒金莫后时。固尔由来持晚节,尚无空遣朔风吹。”试想在景色宜人之处,皇帝把酒言欢,作诗、作画接踵而至,画家必须很快画好一张画。因为皇帝的兴趣可能投映在山水间的任何一处,随时又会改变,这就要求孙隆能迅速画好一张作品。孙隆用没骨的方式作画,常常运用点染的笔法,色与水相冲自然渗化,产生无穷的几笔之内皆是妙境。变化,与宋代宫廷绘画相比,孙隆的没骨画更有写意性。这也是因为宣德皇帝需要更具有写意性的绘画调节平日日理万机的情绪。像宋徽宗那样工笔式的花鸟创作需要全身心投入,这样的艺术品虽然很好却不容易放松身心。可以说二人虽然都是皇帝,但是宋徽宗几乎是全心全意在绘画,宣德皇帝则是以国事为重。宣德皇帝虽然重视艺术,但是对他来说,还是朝政更重要,因此,他不可能全身心地长久钻研绘画,他没有宋徽宗那样投入的状态,赏画抒情即可。宣德皇帝是皇帝也是文人,他不会完全落入俗套,喜欢金碧辉煌的作品,他也有文人的才情。而孙隆的画风既有宫廷画的庄重,又有文人画的意趣,其作品体现出他对一、孙隆花鸟画艺术风格要想深入理解孙隆没骨花鸟画的特点,必须追本溯源,先认识孙隆为何如此作画,他的画为何呈现这种面貌。如前所述,孙隆是宫廷画家,他的画主要用以侍奉皇帝,供皇帝赏玩。因此,皇帝的喜好必定影响孙隆的艺术特点。宣德皇帝是明代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仅有政绩,而且有才华,十分重视文人艺术,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审美通常不落俗套。宣德帝酷爱画鼠,他曾作鼠啃苦瓜、鼠啃荔枝、鼠啃杨梅,孙隆也画鼠,以鼠为题材作过多张作品。鼠本非花鸟画常作题材,孙隆作鼠很可能有迎合圣意之心。将孙隆之鼠与宣德帝之鼠比较时便会发现,宣德帝之鼠神情泰然,全心全意啃食果实,没有半点警惕防卫之态。画由心生,试问皇帝如何会有窃贼慌乱之心?反观孙隆之鼠,更似生活中鼠之本来面目,机灵、贼头贼脑,一边啃食瓜果一边环顾左右,每一寸毛皮之间都透露出警惕。孙隆没有宣德帝那么坚定、笃信,也没有宣德帝的帝王之气,他可以画出老鼠的慌张与投机。从孙隆画的鼠可以看出,他对花鸟的观察不仅细致入微,12美术时空ARTEDUCATIONRESEARCH宣德皇帝的情感和喜好的把握恰到好处。法作出的画具有凹凸感,明暗自然,并且具有水色淋漓、洁净透明之感。大鹅兼用没骨法与勾勒法,鹅头处先用赭黄渲染,趁未干时复以墨点,使之随水晕开,并以淡墨线勾勒轮廓和羽毛,淡墨渲染花色,朱棕赭石填染鹅嘴和鹅掌,造型严整,笔致工细。虽然是细笔作品,但是画面并不拘泥于细节描绘,整体把握丝毫不逊色,对鹅和芙蓉花的生动神态拿捏恰当。画家将写意与写形、传神与达情、没骨与勾勒、工谨与遒媚、水墨与淡彩融为一圆满而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之中。体,除了以上这两幅作品外,从孙隆的其他花鸟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作画风格与气韵十分相似。粗笔和细笔在孙隆的画面中运用得游刃有余,这体现出他的匠心独运。粗笔作画,才思敏捷,洞察自然,笔墨终潇洒飘逸,畅快淋漓。细笔作画,笔笔恰当,生动细腻,整体关系和谐,加强了画面的节奏。宣德皇帝曾说:“丹青绝艺近水稀,看画还令逸兴飞,自是良工用心苦,须从妙处识天机。”这段话用来描述孙隆的艺术是十分贴切的。虽然孙隆是宫廷画家,与“逸兴”似乎无关,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帝。然而,他与这位通晓书画的明君相处多年,很难与皇帝的喜好相背离,因此还是可以称为“逸兴”。孙隆的艺术风格十分清逸,对于宫廷画家而言,这种意趣是非常难得的。二、孙隆花鸟画笔墨特点孙隆的没骨画法传承于北宋徐崇嗣,王翚曾说:“北宋徐崇嗣创制没骨花,远宗僧繇,传染之妙,一变黄筌勾勒之工,盖不用笔墨,全以色彩染成,阴阳向背,曲尽其态,超于法外,合于自然,写生之极致也。南田子拟议神明,真能得造化之意。”徐崇嗣的没骨画取自僧繇,改变了黄筌为代表的精细勾勒之法。虽然没有黄筌精细,但是与自然之态相符,超乎法度之外。徐崇嗣的画以色彩为主,孙隆也以色彩为主,但是在意趣方面,徐崇嗣更加严谨、写实,而孙隆的画更灵动。用笔方面,徐崇嗣的画细腻精微,孙隆的画粗笔涂抹,更为豪放。虽然同为没骨,但是相差甚远,因为北宋绘画强调写实,画法严谨、精致,而明代的写意画经过元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绘画风格影响,更强调笔墨情趣。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孙隆对徐崇嗣没有继承,孙隆将徐崇嗣的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孙隆便是如此,他重视花鸟本身的精神面貌,所画作品非常生动。孙隆的画用笔方面有粗笔和细笔之分,粗笔作品大多略有色彩,突出了神气和生动之像。如,他的《芙蓉花图》用粗笔将芙蓉花潇洒画出,花头中寥寥几笔勾勒与点染相结合,水色相融,将花的形态和润泽表现出来。从孙隆所作的两朵花头中可以看出,他虽然用笔简约,但是笔笔到位,只是没有徐崇嗣的画那么精细。两朵花之间勾勒花苞,花苞颜色比较重,让人感受到花头浓郁,以粗笔线条勾勒花苞而又不对其填色,这样显得既纤巧又凝重。花苞旁边衬以小片的深色叶子,自然界中花苞旁边本就是嫩叶,嫩叶形状相对较小。将图中的嫩叶与其他大叶片相比,嫩叶色重但有变化,且变化明显,形状更加完整,少有残破。现实中,嫩叶色泽鲜艳且浅,老叶色重且沉稳,但是孙隆没有按照现实色彩表现。孙隆将嫩叶着重色,然而色中有变化,使其具有水嫩感,且能承托花苞和花头,使画面中心更加聚集。老叶色淡且形状不规整,常出现残破感。老叶色淡可以承托花头,同时不会使整张画太过艳丽,显得比较雅致。倘若叶子形状规整,那么整张画会让人感觉太过秀美,失去了写意性,也失去了笔墨在纸张上自由散发的韵味。最后,孙隆再用富有劲道的笔力勾勒枝干和叶脉,画面生机盎然。孙隆的细笔作品也是没骨画,别有面貌,《芙蓉游鹅图》就是其中之一,钤“录隆图书”“金门侍御”“开国忠敏侯孙”三印玺。这张画主要表现的是江南春月之江岸景色。溪水池塘边,一只鹅立于画湖石旁芙蓉花下,它昂首向前,透露出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一枝粉红的芙蓉,偃斜上伸,亭亭而立,仰挹风露,意态雅逸。湖石、鹅、芙蓉花呈三角之势,几笔杂草又将三者联系起来,给画面增加了一些飘逸灵动之感。与粗笔作品相比,此图相对细腻。芙蓉花用点染法,花叶是先点后勾绘制而成,墨、色相间。湖石用饱含水分的淡墨着色,大笔挥洒。孙隆在调墨的水中加入了胶,待画面干后,水渍成形,自然成为轮廓线,以这种技结语没骨花鸟画来源于徐崇嗣,属于民间文人画法,而孙隆是宫廷画家,他的没骨花鸟画将宫廷风格与文人画风格相互融合,使明代宫廷艺术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孙隆的没骨画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自从北宋徐崇嗣创立没骨法后,流传至今的只有文字记载,宋元时期几百年间,并没有杰出画家继承这种方法。这段历史时期让这样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沉寂,实在可惜。孙隆重现了没骨画法,充分展现了这种画法的魅力,也让后来的艺术家使用没骨画法有了新的起点。明代弘治年间的郭诩、清代恽寿平等都是没骨画法的传承者,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很高,作品流传史册,可供后人学习。这些艺术大家发展了中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传统绘画,参考文献:[1]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3]周积寅.周积寅美术文集.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4]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孔六庆.徐熙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7]张友宪.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写意花鸟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编辑桂湘书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