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阐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

2024-09-04 来源:步旅网
阐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

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改变思考方向,制定可行性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二是导教——三是导课堂检测——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过于笼统缺少依据;缺少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符合学情,过难或者过于简单等。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非常有必要。

一、了解文本基调,分析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研究文本的类型,深入文本,吃透教材,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及类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中应提炼课堂教学重点,找准课堂教学突破口。

每篇讲读课文,都会有自己的几个侧重点,我们要寻找文本的切入口即突破口。一篇课文要教的东西有很多,但教无定法。我们在教学中都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譬如《三峡之秋》一文,有三个训练重点:1.是了解内容,感受三峡的景色。2.体会用词的准确,积累优美词句学会运用。3.学习课文的写法。我就着重抓住第一、二条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章的习作方法。

三、确定好重难点,攻破好难点。

所谓“难点”,就是指非常不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垫起脚尖才能摸到的高点。什么才算是学习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我们经常说从设计教到设计学,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教《迟到》一文时,训练重点有三条: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

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3.充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其中的难点就是: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自读中整体感知,在探究中品读感悟”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点拨方法,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力求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了解每位学生个体,让学习真正发生。

制定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底线,那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教育比作一条长长的路的话,那么,教师必须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起点在哪里?他们在语文这条路上总体要到达哪个终点?他们的下一站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的基础学情做一个分析,孩子已经掌握的有哪些知识点和将要巩固的知识点是什么?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在已有的学情上让学习继续发生。

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训练。 当确立好文章的教学目标后,结合需要设定好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训练手段,必须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运用。例如在《期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战争的图片和音乐渲染,辅助学生走入文本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之,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让语言的呈现形式和语言的具体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逐步提高。

六、以学情为依托,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而最后所落实的教学目标离原定的目标也是有分歧的。我们尽可能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反思,及时为学生扫清学习障碍,建立起学习兴趣。结合课标,因材施教,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由以往的教师“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学生的“合作与探究”与师生互动,现在更多的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教学的开展也演变成“从设计

教到设计学”的模式,这些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