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Exchanging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的治理对策 口夏青李舯 一、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的 蚀泥沙来源= 影响和作用,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现状与问题 由于大量的土壤流失,旱洪灾害 的生态环境管理对策进行综合性、系 长江上游存在4大片陡坡耕地,即 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失词,恶性 统性和趋势性分析。于是,在应用综 盒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陕南和陇南 循环愈演愈烈,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 合决策模型对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的 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库区。 点区农业生产长期徘徊而难以稳定 研究中.基于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 这4大片陡坡与长江流域暴雨区相重 和提高,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 认识,设计标准方案和比较方案两种 舍,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从河系 严重障碍,也是该区农村贫困的根 对比方案。比较方案是假定长江慌域 水文资料分析,长江上游河流中的高 源,同时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带来严 的水土流失治理缓慢,水土流失强度 输沙区域,正好与长江上游的水土流 重威胁。 得不到有效控制;标准方案则是长江 失重点区域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 二、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原 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有效的治 陕南及陇南地区、嘉睦江中下游地区 因及趋势分析 理。由于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是陡坡 相吻合。因此,这“4大片”成为需要优 1.原因 耕地面积,因而模型中假定长江流域 先治理的区域。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经济落 各区域的退耕还林的优先点是陡坡 “4大片”包括云 贵 川、甘、陕、 后,自然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低.人口过 耕地,而由于粮食不足需要开垦的则 鄂、渝7省(直辖市)的152县(市、区). 度膨胀是重要诱因。人口对水土流失 是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并且开垦出 土地面积35.1万km 。重点流失区陇南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利用与改 的土地的水土流失强度与其相当。同 地区为我国四太泥石流区之一,总面 造程度上,由于人口的增长,耕地的需 时,每年植树造林的土地皆源于荒山 积27915k ,水土流失面积15984km , 要量不断扩大,许多坡耕地都是在无 荒坡和疏幼林地。 每年向长江输送泥沙5483万t。境内白 水土保持条件下耕种。人口密集区,对 基于综合决策模型研究的成果, 龙江中游地区为长江上游主要产沙区 土地的利用改造程度比较大.在山区 根据模型模拟,云南、四川、重庆2省1 之一.剧烈侵蚀面积693kn ̄(侵蚀模数 和丘陵区.人口密度与水土流失呈正 市与全流域其他省市采取相同的水土 1.0万~3f5万t/kll32·a).强度侵蚀区面积 相关关系。再加财力、物力的限制,水 保持力度.今后100年,占全流域水土 2101kan=(侵蚀模数4300~lO000t/krn2·a), 土保持工作又跟不上需要,是造成水 流失比率保持在59%-45%,成为长江 有泥石藏淘1O00多条,危害严重的300 土流失的又一主要原因。 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所在。 多条。其中三峡库区l9个县(市)土地 2趋势分析 三、水土流失置点区人口控制措 面积共216671md,水土流失面积占 在李种的《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 施的影响分析 15947k ̄,而强度流失面积达30%以上。 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综台决策模 利用综舍决策模型研究结果.发 “4大片 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8.9万k . 型》中,建立了综合流域人口、资源、 现人口的增加对长江流域各区域的资 占 4大片”土地总面积的53.9%,占长 环境、灾害与发展几大关键因素在 源压力并不是均匀的,结合长江流域 江上游总面积的18.9%,但年均土壤侵 内的决策支持大系统,构筑了先进 各省市的人均粮食趋势,可知全流域 蚀量为8.8亿t,占长江上游年均土壤侵 的模型结构,提出了包括生态安全 2o30年前后是人均粮食供给的瓶颈。长 蚀总量的58%.占全流域的1/3强。“4 度、环境基尼系数等指标的7项社 江流域人均产粮预期低于35ok 人的有 大片“的坡耕地近550万hm=(其中陡坡 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能够 贵州、云南、江西、浙江、上海等5个省、 耕地约占1/3),仅占其总面积的 进行人口、粮食、生态安全度发展战 直辖市,四J rl省人均产粮最低值亦接 15.6%,而年均侵蚀量高达3.8亿t.占“4 略的仿真模拟。模型将生态环境管 近350kg/人。如果以年人均4o0kg粮食 大片”年均侵蚀量的43.5%。可见“4大 理置于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灾害 作为衡量一个区域粮食供应是否满足 片”特别是坡耕地是长江上游主要侵 5个相互动态影响的系统中,分析其 的标准,可以发现,贵州人均产粮在 70 中胃水利2002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xperience Exchanging 250 ̄300kg/X的危险区域排徊,云南的 人均产粮2O60年前一直处于350k 人 水平之下,四川i作为产粮大省,人均产 粮206o年前一直处于400 /人水平之 下。且由于上述区域地势复杂.交通不 便,外部粮食的支援困难,因此处于长 江流域上游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生态 敏感区成为粮食紧张的重点区 贵州、云南、四川均是农业省,其 未来的粮食压力不容忽视.粮食短缺 以在2060年回到1995年水平。否则,人 均耕地将达不到1995年水平,只能维 持在0.050~0.053hm2/人的低水平。此 外,严格控制人口,也会惠及四川社会 经济的各1、方面.水土流失将减少、农 村能源差距会缩小、生态环境破坏的 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受到极大的制 约,必须通过联户、联产、联营等方式,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植优势农产品, 发挥区域优势。同时,鼓励一部分人从 事非农产业或开发荒地、林地、牧草 地、水域等,永久性地脱离耕地.促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轻生态环境 敏感区的人口压力。 3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在水土流失重点区,要搞好坡耕地 损失占GDP的比重会降低、人均GDP 会更高,社会经济发展会较容易通过 2030年这个窄窄的瓶颈= 四、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对策及 将产生沉重的压力。而且它们是长江 建议 综合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发展生态农 流域上游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退耕 1.严格控制水土流失重点区人口 业。坡耕地是上游地区重要的土壤侵 还林 植被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总量 蚀源,也是增产最大潜力之所在,特别 主要在该区域进行;该区域人口的发 由于该区水土流失是人口增加、 是5。-25。坡耕地的综台治理工作.不仅 展对区域带来巨大的压力,会影响到 超环境容量的结果,因此防治水土流 关系到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和 整个长江流域,因而对该区域的人口 失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加。对长 改善,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人均粮食水 发展,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江上游区域中高人口出生率的地区, 平和退耕还林进程。在坡耕地综合治 模型中,以四川为研究目标,假 要努力采取措施,降低人口出生率。对 理中,应强调因地制宜,近期内不能强 定四川人口政策目标生育意愿生育 于高人口出生率区域与生态环境敏感 行要求都改在5。以下.重点应增厚土 率由2调低到l 9,每年转移出川i的人 区域相重合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农 层,健全坡面蓄、排水系统,推广先进 口由3万人调高到6万人(方案简称为 业人口转移与生育控制相结台的政 的肪蚀保水耕作法(如格网式垄作和 参照方案)。模型中其余参数同标准 策,以使生态环境逐步走上良性循环 聚土垄作等),发展敢益型植物篱 从 趋势。 的道路; 多方面提高坡耕地综合治理效益=■ 相对于四川人口的变化,四川的 2.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 (作者夏青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 人均耕地面积也发生相应改变。若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院长.李种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川每年外迁人口从3万增至6万,人口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地形破 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博士) 意愿增长率从2.0降至1.9,人均耕地可 碎、地块狭小、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 责任编辑张名立 (上接第13页)恢复地下水的任务作为 上来,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使污 源性缺水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按照水 硬性指标.落实到各级政府,确保地 水处理企业有利可厨。要尽快制定流 资源的承载能力打造海河流域的经济 下水得以恢复,真正将地下水作为流 域人河排污口的管理条例,依法管住 结构,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适度确 域的战略性资源储备起来.一是可在 排污人口: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 定工业发展速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非常时期作为应急水源.二是留给子 执法力度,确保《水荇染防治法》得到 在流域范围内大力发展耗水少、污染 孙后代;第二,做好长江水与当地地表 贯彻执行。 小的工业,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 水的配置。第三,通过水权调整和有偿 水土保持要从“开荒种粮 的模式 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 转让,做好受水区和非受水区的配置, 转向以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食品 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发展节水 改善非受水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南水 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促进水土流失 农业。 北调和引滦人津、引滦人唐、引青济秦 治理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实行封山禁 总之.在全流域要建立节水型的 工程的联合调度,实现长江水与滦河 牧.依靠自然修复功能防治水土流失 社会,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的 水、冀东沿海诸河水量的联合配置,达 和荒漠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承载力相适应,以维系良好的生态环 到改善滦冀平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5.打造适合海河流域水资源承栽 境,实现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4.运用经济和法律手鞋,依法治 力的经济结构 发展。 ■ 理水污染和水土流失 尽管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利措 (作者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奢主任) 要把市场机制引八到水污染防治 施,但仍然不能完全改变海河流域资 责任编辑韦凤年 中国水利2oo2A 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