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gong falv tiandi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李丹丽
(510310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摘 要:学校是圣洁、宁静、和谐的地方。在这一方净土,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对国家、对家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然而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有一部分学生奋发向上、敢闯敢拼、不断创新、报效祖国,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拒绝诱惑、追逐名利、败坏风气甚至自甘堕落、违法犯罪,例如校园欺凌。其实,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全国各地校园陆续爆发并呈上升趋势,它不仅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影响校园环境,也不利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分析;预防措施当前,校园欺凌事件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在全国犯罪总量中就占到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案件又占到青少年案件总数70%以上。因此本文从校园欺凌事件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出发,结合校园欺凌事件成因分析,进而提出预防校园欺凌的对策。
烈的时期。一般变现为自我中心意识强,遇事容易只顾自身的利益,忽视别人的存在。心理防线脆弱,容易自卑,容易感情用事,缺乏自控能力。处于人生探索和转折关键期的中职生,遇到问题或挫折时更容易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
2.家庭环境影响
一个人性格与行为的养成,大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据有关研究表明,不利的家庭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不良行为或校园欺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而施暴的学生往往在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再婚、死亡、家庭暴力,缺乏管教等环境中长大,他们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氛围不正常,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不科学,家庭周边环境不健康,家长行为不端正,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父母一方面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避免其在性格上心理上出现偏差。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不到位或者缺失,是导致校园欺凌发生另一个原因。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就是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主要以在校师生为主要施加对象,由各种人为因素对在校师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并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伤害以及威胁其财产安全的行为。根据暴力对象不同,可将校园欺凌划分为三类: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有的学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一些不良群体,以此来反抗校园欺凌侵袭;有的学生为了自卫,不得不带上棍棒、刀具,以防不测;有的则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只是这种暴力行为已经从一般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为杀人、抢劫等刑事犯罪案件。这一趋势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体罚,动手打学生耳光,用脚踢学生,对学生身心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批评教育怀恨在心,纠结社会闲散人员一起对老师实施暴力,辱骂、动手殴打老师。三是校外人员与在校学生或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会非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勒索钱财,弄得这些学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报道。学生上学受到社会非法势力的勒索和敲诈,已不是某所学校所独有的现象,而是某些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犯罪现象。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身体暴力。身体暴力主要是指用打架、斗殴、勒索等暴力行为,损害他人的身体及财产,这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二是心理暴力。心理暴力指的是主要通过孤立或者侮辱人格等手段对学生精神造成严重伤害的侵害行为。三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的是主要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带有侮辱、歧视性质的语言,给他人心理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摧残和损害。对于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不仅仅是教育一方面的原因,而应把它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虑。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做整体的考虑,使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共同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3.校园环境影响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大幅上升,许多学校学生人数成倍增加,但由于生源素质普遍偏低,管理难度较大,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如何加强学生管理颇感头痛无奈。面对良莠不齐的生源,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招进来,留住学生;另一方面还有把学生教育好,管理好,至少不能在学校“搞事”影响正常的校园秩序。故而对违纪、违规的学生,要么采取简单的批评教育方式,助长学生的不良习性,影响校园风气;要么采取严重的劝退开除方式,将学生送出校园,直截了当,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容易诱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对策 1.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校园欺凌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职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中职学生应学会正确面对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养成经常与家长、老师沟通的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诉说自己内心当中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开导和帮助,化解心中的不满,从而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其次,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中职学生同校外恶势力及不良社会青年划清界限,从而自我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再次,增强中职学生法制观念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名学法、懂法、遵守法律法规的好青年。最后,加强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学时常感到孤独无助,受人排斥是发生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排斥感,使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校园生活当中。同时中职学生应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课外兴趣,合理宣泄自己的精力,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远离校园欺凌。
2.发挥家长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避免其心理上、性格上出现偏差。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端正自己的行为。凡事讲道理、举止文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教育,这样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校园欺凌事件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影响
中职学校的录取分数一般较低,生源挑选宽松,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他们正处在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冲突最多,也是心理变化最激
3.加强学校教育
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为人
-284-
2017 年第 12 期 职工法律天地
社会管理
zhigong falv tiandi
论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审判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
王敏一
(317500 温岭市人民法院 浙江 台州)
摘 要:强化纪律和规矩,对于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院审判队伍;路径
引导干警时刻把政治纪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针”“坐标系”,培养令出如山、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
强化督查改作风。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紧紧抓住并切实解决个别干警工作纪律松懈、在岗不尽职、“慵、懒、散、奢”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形成清正、清廉、清新的法院之风。
一、认清形势,增强使命感
1.强化纪律和规矩,是落实新《准则》和《条例》的迫切需要
人民法院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权益保障和公共安全的新期待,完成新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强化纪律和规矩,进一步提高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则是提升司法能力、审判质效与司法权威的关键所在。
2.强化服务,落实司法为民
牢牢把握好公正司法、亲和司法和认同司法,落实和创新司法为民工作举措。更加注重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涉及民生问题及群众权益的案件,更加注重依法调解、审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更加注重推进司法公开,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改进司法活动,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做得到、靠得住的司法方式保证司法公正;更加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改革措施,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积极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各项工作和改革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强化纪律和规矩,是提升司法公信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司法审判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加上司法公开的深入推行,法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整体评价,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的认同。法官的任何一个瑕疵都很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判决书上一个标点符号的疏漏,都会引发当事人对司法公正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作风是思想、修养的反映,法官自身行不正,就不可能正人,也不可能作出令当事人信服的裁判。因此,只有下大力气强化纪律和规矩,狠抓司法作风效能建设,形成讲法制、讲规定、保公正、促公信的浓厚氛围,人民群众才会信任司法、尊重司法,司法公信力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3.提质增效,忠诚履职尽责
公正办理每一个司法案件。着眼整体公正的目标,认真严谨细致地抓好一个一个案件的质量、效率、效果,把个案不公降到最低限度,锻造一个个无瑕疵、高质量、能通得过人民群众检验的“司法产品”,以个案公正实现整体公正。及时满足每一个司法诉求。真情倾听每一项诉求,真心解决每一起纠纷,真诚对待每一名群众,全面创新和推进司法为民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快捷、最便利、最高效的司法服务,坚决纠正“冷硬横推”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司法的温馨、温情和温暖。
依法规范每一个行为细节。从窗口接待、立案、分案、开庭、合议、裁判、宣判、执行等环节入手,健全程序规定,明确操作规则,规范司法礼仪,解决司法活动中存在的办案程序不严格、庭审不规范、行为不严谨、言语不文明、文书差错等问题,以一个个规范的司法行为累积司法公信的大厦。
3.强化纪律和规矩,是建设过硬队伍的迫切需要
当前,少数干警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审判作风、纪律作风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干警依法服务大局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意识淡薄,对待当事人缺乏耐心、细心,存在“冷、硬、横、推”问题。二是少数干警责任心不强,行为不够规范严谨,裁判文书出现差错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三是个别干警工作纪律松懈,在岗不尽职,“慵、懒、散、奢”问题仍然存在。四是个别干警违法违纪的问题仍有发生,政治纪律还要进一步严明,对审判执行重点环节的监督还需继续强化。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执纪,这就是治本之策。强化纪律和规矩,就是要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4.清正廉洁,建设过硬队伍
让干警眼前常明一盏灯,把欲望也关进理智的笼子里。清楚用权为公可以为民造福,以权谋私则会身败名裂,使干警坚守司法良知,敢于秉公司法,严持职业操守,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不越法律底线。清楚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老老实实为人民掌好手中审判权。
执纪执规必须从严,紧紧抓住并切实解决个别干警违法违纪等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毫不手软查处法院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问题,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干警违纪违法案件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队伍和司法公信形象。
二、把握重点,开创新局面1.锻造作风,严明政治纪律
严明纪律强作风。坚持不懈抓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政治纪律学习教育,
师表。学校要加强老师责任心与爱心教育,使他们对学生不区别对待、同等关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懂法。加强对学校安保方面的建设,定期进行巡逻,特别是夜间巡逻,防止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入学校,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们需要分析校园欺凌的行为模式,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来小花.中职生校园暴力成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倪睿.中职学校暴力事件校园因数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12月
[3]储殷.当代中国“校园欺凌”的法律缺位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6(1)
[4]苏楞.校园欺凌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法律防范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7
职工法律天地 2017 年第 12 期
-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