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⑴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⒊主干时期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是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非主干时期是联系前后两个主干部分的纽带,也是前后两个语言历史阶段相交替的时期。 ⒋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著作: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早于晚唐的王梵志诗,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 ⒌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著作:清代中叶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 ⒍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无主次之分。 ⒎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加上非主干部分总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⒏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⑴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词语,这些新的词语一部分表达原有的概念,另一部分则表达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概念。⑵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⑶从词语的内部结构来看,双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多种具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语。⑷还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⒐近代汉语在词法方面的特点: ⑴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 ⑵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
⒑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 常见的前缀有:阿、兀、老、打、所、有等等;常见的后缀有:子、儿、头、地、当、自、来、生、家、行等等。⒒近代汉语里出现的新的句型:如:难道……不成?、连……也……、动词+教+补语、……著,表祈使、……则个,表祈使、被动词
⑵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⑶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是大家基本上能够同意的近代汉语时期。
置于动词之后、被动式、处置式混合句型。 ⒓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的变化:①声母方面,如从双唇音里分化出唇齿音,北方话的全浊声母归并入清声母等等;②韵母方面,北方话里韵尾-p,-t,-k消失了,闭口韵尾-m并入了-n等等;③声调方面,北方话里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原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转化为去声,入声字归并入平、上、去三声等等。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岂” ⒔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弭、伟。 ⒕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这时期的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在书面上的延续,并不是近代汉语。 ⒖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有状元、榜眼、探花、登科记、乡试、殿试、八股文等等。 ⒗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有说话、诸宫调、杂剧、戏文、弹词、道情、宝卷、生、旦、净、末、题目正名、得胜回头等等。 ⒘印刷术是在宋代出现的。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词:坊刻、家刻、版口、边阑、鱼尾、象鼻等。 ⒙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的词语:方便、因缘、投机、叫化、信心、火坑、一尘不染、五体投地、不可思议、借花献佛等等。
⒚“把茅盖头”实际上指的是禅僧主持寺院。这个词语的形成与禅家传教方式有关。
⒛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从金元时代起,在《董西
⒉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⑴认识主干部分原则;⑵前后阶段可以重叠原则。
厢》里便已经具胡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俺”是排除式,“咱”是包括式。 2⒈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现是受到佛经语言以及其他佛教典籍、佛教文学作品语言的影响的。 2⒉造成唐元两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从西部长安转移到东部大都 2⒊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是敦煌变文、禅宗语录、王梵志、寒山、拾得等僧人通俗诗。 2⒋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是宋儒语录。所谓宋儒主要以朱熹、二程为代表。 2⒌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话本、南戏北曲的剧本、明清小说等。 2⒍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的著作《元代白话碑》、《老乞大》、《朴通事》等。 2⒎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佛经传入我国、汉人受到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启发和影响。 文献 ⒈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 近代文献按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充分反映,如《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小说,元代杂剧中的宾白部分,许多禅宗语录等;二是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如《三国演义》;三是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如《北梦琐言》
⒉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一是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要,不能不使用口语。口语词句写进文言,二是由于记事的需
1N0.*
NO.*
⒊近代汉语文献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口语和文言相间杂;二是常常带有明显的言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三是反映在文献里的口语也随时间发展演变,体现了语言的时间性。 4.敦煌变文多反映西北地区口语,金代诸宫调反映燕京一带口语,元代戏剧多用北方口语写作,宋元南戏、“三言”、“二拍”用的多是浙江等地的江南口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带有山东方言色彩。 ⒌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注意⑴错字⑵夺文,衍文⑶错简⑷俗体字,通假字⑸句读,标点。 6.夺文指漏脱了文字,衍文指误添了文字。 7.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一是形近致讹,一是音近致讹 研究方法 1.做穷尽调查:在一定的数量的文献范围内,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没有遗漏的观察。它常使用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共时研究。它的优势:①不仅可以指出有某种语言现象,而且也完全可以说没有某种语言现象。②穷尽调查让我们全面地了解语言事实,为立论提供充足的依据,并且深入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⒉语言学界流传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说有易,说无难。 ⒊ 《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 这里的“度”字应该是“递、交”的意思。因为通过穷尽调查,发现《清平山堂话本》中还有2句有“度”的:
将此事从头诉说,将戒指儿度与那张远。(《雨窗集·戒指儿记》)
李承局解包袱,取出书信,度与秀才。(《欹枕集·夔关姚吊诸葛》)
将这三个例子作全盘考虑,得出“度”应该是“递、交”的意思。
⒋ 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便快捷此?①利用有关的文献索引、引得或通检,以减少逐例搜寻之劳②输入电脑
⒌在一种著作中选择部分篇幅作语言调查,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在立论时,应该十分谨慎,防止以偏盖全的毛病。在选样时应注意代表性
⒍如果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 不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因为经过调查,在明代中叶以前“好不”只有否定式用法,明代中叶到清代末期,“好不”的否定式和肯定式并存。 ⒎ 近代汉语是以其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重要区别而建立起来的。 8 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助词“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里,表示尝试的“看”,它前面的动词须重叠或带动量、时量词。如“让我想想看”(动词重叠),“你给我看一下”(动词带动量)。“先做几天看”(带时量)。然而,变文中的“看”,其前面的动词并不重叠,也不必带动量、时量词。如“至甚不多,略说身上伎艺看。”另一区别是,变文中的“看”可以重叠为“看看”,其表示尝试的作用与单音“看”相同。 ⒐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 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有:①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时间的比较;②近代汉语内部不同地域的比较 ⒑ 变文中的“啊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丑女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女儿并不老却称为“啊婆”?
变文中的“啊婆”是年老妇人的称呼。而例子中的公主,因前生轻贱佛事,故今生变为丑妇女,像老太婆一样。作者为了取得生动的效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丑阿婆”意即是丑老太婆。
⒒ 吕洞宾《渔夫》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领悟的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禅宗提倡的悟道方式有关。 ⒓ 《游仙窟》中“不忆吞刀,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 “未曾、没有”的意思。⒔ 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
“郑州梨”不是取“离散、分离”之义,是取其甜蜜之义。理解这类词语,要充分考虑当地民俗。 语音 ⒈。汉语音韵学以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语音作为研究对象。 ⒉汉语音韵学有哪几个分支?各自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汉语音韵学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个主要学科。其中古音学研究上古时期语音,属于古代汉语。今音学以隋唐、宋代成书的《切韵》、《广韵》等作为研究中心,这是近代汉语上沿或前期的语音系统。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切韵》、《广韵》音系和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 ⒊在现代汉语里,一个音节通常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韵母可以细分为介音(韵头)、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 ⒋近代汉语中的声母也叫做声母吗?它又叫做什么? 近代汉语中的声母不叫声母,一般用“字母”表示。 ⒌所谓的“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唐宋时代语音里的三十六个声母。对这三十六字母还可进一步进行分类:从发音部位: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五音”为唇、舌、齿、牙、喉。“七音”在“五音”上增加“半舌”“半齿”。从另外一个角度,汉语音韵学又声母分为清声母和浊声母,进一步又把清声母分为全清和次清,把浊声母分成全浊和次浊。
2N0.*
NO.*
6、音韵学中的五音就是指“宫商角徵羽”吗?“唇舌齿牙喉”这五音是从什么角度来划分的?不是。从声母的发音部位划分 7.重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非敷奉微。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穿床审禅。牙音:见溪群疑。喉音:影晓匣喻。半舌音:来。半齿音:日
8、清声母: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母。浊声母: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母 9、从发音方法来看,全清音:帮、非、端、知、精、照、见、影、心、审。次清音:滂、敷、透、侧、清、穿、溪、晓。全浊音:並、奉、定、澄、从、床、群、匣、邪、禅。次浊音: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10、唐未韵书中的韵与现在所说的韵母是否相同?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唐未韵书中,韵一般是指韵腹和韵尾,还包括声调,多半不包括韵头 11、影响很大的《广韵》共有206韵 12、《切韵》《唐韵》《广韵》三部韵书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分別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 《广韵》是北宋前期陈彭年、丘雍等人根据《切韵》《唐韵》修订编写的 7,近代汉语音节的韵尾,大抵有如下四种情况
鼻音韵尾(-m,-n,-n) 阳声 塞音韵尾(-p,-t,-k) 入声 元音韵尾(-i,-u) 阴声 无韵尾(即音节最后音素是主要元音)阴声
8.现代汉语里四呼的区别是: 开口呼:没有韵头,主要元音不是[i],[u],[y]
齐齿呼:韵头是[i],或者主要元音是[i] 合口呼:韵头是[u],或者主要元音是[u] 撮口呼:韵头是[y],或者主要元音是[y] 9, 影响很大的《广韵》共有多少韵? 206韵
(2) 浊音清化。三十六字母中有如下十个浊声母(古称全浊声母,如:并b,定d,澄d,群g(塞音)
知组,照庄声母的演变。在《切韵》音系中,知组声母读舌面前音,照组声母分成两组,一组四个声母读舌叶音,另一组五个声母读舌面前音。
见组,精组声母的演变,在《切韵》音系中,见组声母读舌面后音,精组声读舌尖齿音。
12,近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繁趋简的过程。 13, 如何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来谈语音发展过程 1、⑴ 声母唇音分化。隋唐之前,汉语唇音声母只有一组双唇音(古称重唇音) 如:帮p,滂p‘,并b,明m,大唐未宋初,声母中增加了一组唇齿音(古称轻唇音)如:非f,敷f‘,奉v,微m 貌): 答:近代汉语的词语呈现出不同于古代汉语的新的面貌。简单概括为三点:㈠大量新年的概念多半是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的, 乡试——明清时代每隔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地区性的科举考试。取中后称为举人。 会试——乡试第二年春季,举人赴中央礼部参加的科举考试。取中后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
琼林宴——殿试发榜后,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称为琼林宴。
登科记——科举考试被录取人的名录,也称为登科录。
平话——宋、元以来南方流行的戏曲的名称。
10、在汉语语音趋于简化的过程中,语音学学者们对韵 母的新的认识和归纳: 音节具有声调,这是汉语语间的一个特点,基本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 对于平,上,去,入四声,在唐代被分为平,仄两类,即将上,去,入归入仄声,与平声相对。
平,仄的分类广地用于诗歌,骈赋等文体写作这中。对于四声的另一种分类是将平,上,去三声称为舒声,将入声称为促声。 11,反切是注音识字的方法,唐代以前主已经使用。这种方法是用两个汉字快速念读,拼合出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同,徒红切,这里“同”是被切字,即需要注音的字;“徒”是反切上字,应与被切字声母相同;“红”是反切下字,与被子切字韵母和声调相同。 反切的原则是抽出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定的韵母与声调,拼合成一个音节。 2,韵母。相近的主要元音合并,塞音韵尾和双唇鼻音韵尾(闭口音)的消失。《切韵》音系中,入声字有三种塞单韵尾-p,-t,-k,《切韵》音系中,鼻音有三种韵尾-m,-n,-n
3,声调: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14《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原音韵》音系是近代汉语具有代表性的音系。
15,《中原音韵》音系包括以下几点:⑴韵部和韵母,《中原音韵》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十九韵部。《中原音韵》反映的韵母有四十五个。⑵声母,《中原音韵》反映的声母有二十五个。⑶,声调,《中原音韵》音系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从《切韵》的平声里分出阴平,阳平两类,入声归到平,上,去声。 16,方言中有整齐对应规律的,有系统的特殊语音现象,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 词汇 1、简答:举例说名近代汉语词语特点(新
3N0.*
NO.*
话本——说书人说唱故事的底本。 诸宫调——北宋时兴起于民间的一种说唱伎艺就。
书会——宋元时代,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瓦子——游艺性场所。 勾栏——游艺性场所。
得胜头回——指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 二)许多旧有的概念也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即旧概念,新词语。如: 六阳魁首——人头。 渌老——眼睛。躯老——身体。 爪老——手。白身人——平民。古汉语中也称为布衣。院子——仆人。 船只——船。打点——准备,安排。 做大——傲慢。 三)有许多词语虽然在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但在近代汉语文献里,它们却有着新的意义。即旧词语,新概念。如: 秀才——古汉语里主要有两个意思:1)优秀人才,2)汉代以下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而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入县学的生员。
举人——古代指选用人才;作名词用时,则指被举荐的人才。至明清时代,则专指乡试取中者。 进士——古代指可以进授官职之人。明清时代则专指殿试取中者。 才人——古代有两个意思:1)有才能之人;2)宫廷内女官名。 大夫——古代用作官爵名,近代汉语里有技艺之人也可以称为大夫。
郎中——古代用作官名,宋代以下医生也可以称为郎中。
丈夫——古代称成年男子为丈夫,近代汉语里丈夫有“女子的配偶”的意思。
头脑——古汉语里指头颅,近代汉语里“对象、人物”的意思也可以用“头脑”来表示。
处分——古作“处置,处罚”解,近代汉语里则常有“指示,分付”的意思。 送——在古汉语里有多种意思,然而近代汉语里“送”可以作“推”解。
惭愧——古作“羞愧”解,近代汉语里可用作惊喜之词,含有幸喜、侥幸、难得等意思。 2、词的结构:近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纯词里只含有一个构词单位(语素)。单音节词一般都是单纯词。单纯词也有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多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叠音词。双音节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不能分解的词。如:兀兀——形容静止的样子。腾腾——意思是自在无为,任其自然。 ⑵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分解的词。 若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称为双声连绵词。如:尴尬——意思是不正当,形迹可疑。踌躇——意思是犹豫不定。伶俐——意思为机灵,利落。 若两个音节韵部相同称为叠韵联绵吃。如:郎当——意思为破败。伶仃——意思为孤独。 若声母韵部都相同的称为双声兼叠韵的联绵词。如:展转。 也有既非双声也非叠韵的。如:妯娌。 ⑶象声词。双音节象声词常是叠音形式的(AA)。如:呀呀,哇哇、喃喃;有非叠音形式的象声词,多数是双声或叠韵词。如:呢喃、叮当;有非双声也非叠韵的。如:咕咚(AB)、扑簌簌(ABB)、赤赤赤(AAA)、可磕擦(ABC);四音节象声词常见的有两种形式:ABCD(劈丢扑搭)、AABB(比比剥剥)
⑷译音词。对外族语的双音或多音译音词如:苾邹——梵语译音词,意思为僧人。阿者——蒙语译音词,意思为夫人,母亲。大辣酥——蒙语译音词,意思为黄酒。木乃伊——阿拉伯语译音词。
3、简答:举例说明合成词的结构与方式。 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单位(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常见有如下几类:
⑴加缀式。含有词缀的词称为加缀式合成词。如:阿你——即你,“阿”是前缀;老婆——意思为妻子,“老”为前缀;打化——意思为化(化缘、乞化),“打”是前缀。下面是含有后缀的词:猛可——即猛,“可”为后缀;坐地——即坐,“地”为后缀;衲僧家——即衲僧(僧人),“家”为后缀。 ⑵联合式。由两个意思相同,相近,相类,相对或相反的实词素以并列的方式构成的词称为联合式合成词。如:门户——意思为官差;成办——意思为成功。头哭——意思为牲畜,左右——意思为反正;早晚——意思为何时。 ⑶偏正式。偏正式合成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为前偏后正式,即前面的实词素修饰后面的实词素。如:细人——意思为奸细,“细”字有修饰“人”的意味;善为——意思为保重,留心,对临行者的叮嘱词,“善”字有修饰“为”的意味。第二类称为前正后偏式,即后面的实词素补充或陪衬前面的实词素。如:说开——意思为说明白,“开”补充说明“说”的目的或结果。 ⑷主谓式。前后实词素之间有主谓结构关系的词称为主谓合成词。如:口滑——意思为说话收不住,没分寸;头高——意思为欲望大,要价高;
⑸动宾式。前后实词素之间有动宾结构关系的词称为动宾式合成词。如:点胸——意思为高傲;净手——意思为大小便。 4、词的意义:1、本义,别义,常用义
2、引申义,影响义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4N0.*
NO.*
别义——一个词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其他意义,这些其他意义称为别义。 常用义——一个词若具有几项意义,这几项意义的使用频率一般不会是等同的。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义称为常用义。 别义分为引申义和影响义两种: ⑴引申义——是在吃的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意义。如:“小厮家眼睁,望见那人是个野狐”中的“睁”,原有意义是用力张大眼睛,张大眼睛看事物就特别清楚,因而演变出“明亮(视力好)”的引申义。
不仅本义可以产生出引申义,别义也可以引申。如:“门户”一词有“官府事务,官府派差”的意思。 词义引申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辐射式,即由词的一项意义为基础,演变出两项或多项引申义,图示如下: B义 A ↗ C义 ↘ D 义 即由一项意另一种是连锁式,义引申出另一项意义,而这一项引申义又引申出第三项意义。图示如下:A义→B义→C义,辐射式与连锁式常常互相结合。如:“看”有“看待”之意,此义从“看”的常用义“视”引申而出,由“看待”义又引申出“接待,款待”之义,从“接待,款待”之义引申出“照应、照料” 义。 修辞方式在词义的引申中,有三中情况,起着十分重要的媒介和促成作用。如:①比喻经常造成词的新义,一般称为比喻义,如下面两个句子中的“窟笼”:“将那大海船底下凿来大数十个窟笼,他必然沉了也。”“上面都是窟笼”第一个句子中的“窟笼”指洞,是本义。第二个句子中的“窟笼”意思为破绽,漏洞,这是由此比喻而造成的引申义。
②指代也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如“吃着下酒没滋味,似泥土”中“下酒”指下酒的菜肴果品之类,这是用物品的作用来指代该
物品③反语也能造成引申义。如“可憎”这个词有时也会有可爱的意思。
(2)影响义——有时候,词语的新义和旧义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即新生的意义不是从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产生的,此类新生义称为影响义。如;AB两个词经常搭配连用,由于受了B词意义的影响,A词可能具有B义,这就是影响义的一种情况。如:“良久”有沉默、默然的意思,“良久”本是“很久、颇久”的意思,怎么会产生“沉默、默然” 义的呢?原来“良久”常与“默然”一类词语连用,由于这些词的意义的影响,“良久”也获得了“沉默、默然” 义。 有的词语和它的假借形式同样流行,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分辨清楚究竟哪个是本词语,哪个是假借形式。如“不分、不忿和不愤”都有“不服气”的意思。 有时候假借词语出现之后,一直被使用着,而本词语反而很少使用了,如:“结裹”一词有装殓、发送(死者)的意思,后来多写作同音的“结果”了。 5、简答:举例说明什么叫同步引申? 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包括近义)词或反义词(包括意思相对)相对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义,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引申。 如:“过”和“度”都有通过的意思,是一对同义词。过有“递、交”的引申义,例如下面两个句子“师遂过禅板”“莫把真心过与他”中的“过”; “度”也同样有“递、交”的引申义:“子度拄杖与师”中的“度”;
又 如:“惭”和“愧”为同义词,两词都有“感谢”的引申义,如“不惭圣德背皇恩”“事须惭谢大圣”“愧君出应逢迎”“深愧王意”; 又如:“支持”和“支吾”是同义词,都有“对付”的意思。如句子“我自支持他”“着甚兼职物今夜长”。
6、简答: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历史演变(时空变化)
答:汉语区域幅员辽阔,近代汉语的时间跨度长达前年之久。许多词语的历史变化和地域(方言)色彩都是明显的。 人们最容易感觉词语意义的变化。如“浑家”,唐五代时是“全家”的意思。宋代以后“浑家”则多指妻子。又如“胡言汉语”,最初指胡人言、汉人语,当时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谚语情况,后来“胡言汉语”有了胡言乱语的意思。
词语演变的另一种情况是,词语的意义没有改变,或基本没有改变,但词语的外形却有所改变。如“捞笼”、“罗笼”是“招致、控制某人”的意思,后由“捞笼”、“罗笼”扩展变化为“捞龙打凤”、“罗龙打凤”,这是因为“笼(谐音为龙)”而连及“凤”,词形扩展变化后,意义基本不变。宋代以后常常颠倒语序写作“打凤捞龙”,有时甚至省去“捞龙”变化成“打凤凰”,这个词也有招致、控制某人的意思,这个词的演变过程是颇为有趣的,但意义不变。又如“早晚”一词有“什么时候”的意思,在唐五代常见使用,元代以来,则多说作“多早晚,大概明代以后“多早晚”有时些作多昝”。以上这些词语的出现和使用的年代不尽相同,但彼此有着历史渊源关系是同出一源的。 近代汉语文献里还有许多记载反映了词语的方言色彩。如明带张自烈所编《正字通》“炕”字条:“北地暖床曰炕”,“炕”使用于北方地区。《现代汉语词典》“炕”字条下说: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窗相通,可以烧火取暖“这条解释也可以作为”炕“的方言色彩的旁证。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方言或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元明以来,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则称为“郎中”。
7、模式词语有以下特点:
有一定的数字(三个);有不变的字(不);有固定的组合模式(A不A,其中A多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有固定的意义类型(A不A=A或AA);
5N0.*
NO.*
“A不A”具有能产性,可以造出同样结构的新词语。
我们把“A不A”称为词语的固定模式,把“淡不淡”“窘不窘”等称为模式词语。近代汉语里拥有一大批这样的模式词语。较常见的有:
好A 如:好看——叮嘱之辞,含有“小心留神”的意思。
若A若B 如:若高若低——意为无论高低
是A是B 如;是贵是贱,是高是下——意思为无论贵贱,无论高下 不A不B 如:不伦不类——意思为不三不四,不合分寸。 七A八B 如;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愈非常杂乱。 三A六B 如:三姑六婆——本指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后范指走门串户,像三姑六婆一类的妇女。 “三A六B‘式的依次的意义常与统括、众多的概念有联系。此类固定模式尚有:A天B地、百A百B、三A两B、A两B三、十A九B、一A一B、东A西B、没A没B等。 同一种词语模式中可以有两种或多种结构类型。如:不伶不俐——意思为不上不下,不干净利落。不尴不尬——意思为不三不四,不正当。 同一种词语模式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类型。如不亢不卑——意思为既不高傲也不自卑。不偏不奇——原意思为既无不足,也不过头。
8、倒序词语:也称为倒辞,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这是近代汉语文献里常见到的一种语言现象。如:把守——守把,力气——气力,名声——声名,整齐——齐整,空虚——虚空,本钱——钱本,人客——客人。
9、简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倒反词语?
有些偏义复词可以颠倒字序,如“吉凶(偏义于凶,)也可作吉凶”
有些偏义复词的偏义具有摆动性,即有时偏义于前字,有时偏义于后字,如偏义复词“早晚”有时偏于晚,如以下两句子: “这早晚也未曾去睡”,“林姑娘怎么这早晚还不出门”
12、偏义词语: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复词和偏义词组两类,前者是双音节,后者是四个音节。如:死生——偏义于死,生字无义。月日——偏义于月。动止——偏义于动。 11、 倒反词语的两个特点:倒反意义比稳定,有一定的结构形式——也是和这类词语的口语基础密切相关的。总之,倒反词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词汇现象。 答:倒反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倒反》一节中指出:“说者口头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的,名叫倒反辞。“并根据这种修辞方式传情达意具体情况的不同,进一步把它分为”倒辞“和”“反语”两类。近代汉语作品中的“不常”、“没撩没乱”两个词语却经常地具有上述意义,它们不但有较为固定的、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而且这一了词语还往往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我们将“不常”、“没撩没乱”这一类词语称为倒反词语。 10、倒反词语: 不时常——意思为时常,经常。不甫能——意思为甫能,刚刚能够。不尴尬——意思同尴尬,近代汉语中的“尴尬”有时是“不正当”的意思,有时同现代汉语一样,是“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的意思。不尴不尬——意思同尴尬,不端不正——意思为端正,不零不落——意思为零零落落,没颠没倒——意思为颠颠倒倒,无颠无倒——同没颠没倒。这些词语中的“不、没、无”实际上是表示肯定的语气,并且都带有桥掉的意味,如“不端不正”恰恰是很正、很准。 这两个句子中“这早晚”都强调时间的晚,以解释作“这么晚”为好。其中“早晚”偏义于“晚”。但“这早晚”有时又应该理解为“这么早”,如句子“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
近代汉语偏义复词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些偏义复词常出现在某些固定的格式的习用语中。上面第3、4所举的“这早晚”便是习用语,又如“好早晚”也是习用语,其中的“早晚” 偏于晚,如句子:“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中的“好早晚”意思是“好晚,很晚”
语法 1、范围的概念,频率的概念。 范围:语法形式在语言内部能够使用的场合,它反映语法形式的实际功能(语法功能、搭配功能等) 频率:用来衡量语法形式在实际语言里使用机会的多少。 2、后缀“们”还有哪几种不同写法?“你们”、“我们”的合音分别是什么? 是“俺” “们”的不同写法:“门”、“每”、“懑”、“瞒”等。“你们”的合音是“您”;“我们”的合音 3、动词“把、将、捉、拿”、“休、罢”,介词“被、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一种什么语言规律? “把、将、捉、拿”都有“握、持”的意思,有斗虚化为表示处置意义的介词;“休、罢”都有“停歇、结束”的意思,又都虚化为句尾助词,表示祈使和酌定的语气;“被、吃”是常见的表示被动的介词,又都可以表示原因。这一种变化说明了整齐和参差的语言规律
4、为什么在金元时代出现了“我们”的合音“俺”、“你们”的合音“您”却没有“他们”的合音?
出现合音是由于许多语法形式并不配套,或者在一组配套形式中缺了一项或数项。
6N0.*
NO.*
空缺现象使语法体系内部除开整齐排列之外,又有许多零散错落的分布方式。 5、混用现象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双向代用,如介词“从”和“向”,前者一般表示起点,后者一般表示趋向,但是“从”有时也可以表示趋向。 第二种是单向代用,如疑问代词“谁”和“甚”,前者指代人,后者指代事物,但近代汉语作品中常有“姓甚名谁”的问法,其中“谁”的作用却相当于“甚”,而“甚”用作“谁”的例子就很难看到。 第三种情况是互相混用,区别消失,如指示代词“这”和“那”,前者指近,后者指远但有时并没有远近之别 6、 词缀与词是怎样区分的?(原则) 词缀是词素,是比词小的单位;助词是词。 词缀的使用属于词法范围,一般与整个句子没有直接关系;助词的使用则常常会对句子的结构、时态或语气产生影响。 7、代词可细分为哪三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8、人称代词又可再分为哪几类? 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9、为什么说“儿”字是第一人称代词? “儿”是年轻女性的第一人称代词,唐代之前已见使用,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答:)“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个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儿“字”多出现于用北方话写作的文献,似带有北方方言色彩。
10、 “奴”的用法在唐五代时期有什么时候特点?
“奴”也是第一人称代词,唐、五代时侯,男女尊卑都可使用。
11、 “咱”是哪两个字的合音?“咱”和“洒家”属于什么时候地方的方言词?
“咱”是由“自家”合音。“咱”和“洒家”是宋代北方的方言词。
12、 “某、某甲、某乙”是属于哪一类人称代词?“您”在金元明时期也是表示敬称的吗?
“某、某甲、某乙”是属于第一人称代词。“您”在金元明时期并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
13、疑问代词主要有哪几个?“争”在哪个疑问词的前身? 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什么(甚么)、争、作么(怎)、若、那”。“争”是“怎”的前身。 14、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 助词可细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 15、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 底、地、的、里、得、将、教 16、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休、罢”由动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 句尾助词“罢、波、休”的共同特点: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对别人是祈使语气。 17、 “休、罢”由动词变成助词说明了这是一种语言演变的同步现象。 18、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 只(则、即)+主语+系词+表语 19、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和“还听得何法?”这样的疑问句? 这类问句除了疑问副词“还”外,还有表特指问的疑问代词“何”、“多少”等。“还”字用在特指问句中,家中疑问语气,有时含有进一步追究的意味。上引第一例“还在何处?”可以理解为“究竟在何处?”第二例“还听得何法?”可以理解为“究竟听得何法?”不可理解作除《涅槃经》外,另听得何法——这样上下文意不谐。 20、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
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表示疑问的作 21、“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 “莫不……不成?”、“没地(的)……不一成?”、“终不然……不成?” 22、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祈使句有哪些标志?
祈使句含有请求、使令、劝诫或禁止等语气。
祈使句的语法标志多半位于句尾,也有在句首或句中。如1、……者、着(著)、咱、则、着者、则个;2、……好;3、……是,是的,不是;4、可……。 23、为什么说“被一人抱知远”是特殊被字句? “被一人抱知远”这类被字句的受动者已经出现在宾语或状语的位置上,主语是无法补出来的,若硬要补出,就会出现如下的奇怪句子:“刘知远被艺人抱住刘知远。”这样的句子无论在书面上还是在口语里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24、什么是处置句?“年年常事”中有什么词被省略了? 用“把”、“将”等介词把谓语动词的宾语提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称为处置句。“年年常事”中“把”字后省出了“粮仓弊情”之类的宾语。 62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何发展变化? 大概从宋代开始,否定词也可以放在提宾介词和介词宾语之后 63.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为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两大类。
64.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联合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关系对等,是不分主次的。类型:⑴并列复句⑵连贯复句⑶递进复句⑷选择复句
65.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主从复句的分句有主句、从句之分,表达
7N0.*
NO.*
主要意思的分句称为主句,表达次要意思
的分句称为从句。类型:⑴转折复句⑵因
果复句⑶条件复句⑷假设复句
8N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