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温病学重点

2022-06-25 来源:步旅网


🌲第⼆章

1、温病的特点

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2)多具有⼀定的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卫⽓营⾎、上焦中焦下焦 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1)起病急,传变快

(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变 2、温病的命名

1)⼀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在春季的春温、发⽣在冬季的冬温。

2)是根据四时主⽓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因为春天的主⽓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是湿,故称湿温。

3)是把发病季节与主⽓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是燥,故名秋燥。

4)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灼热疼痛,⽽定名为⼤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

5)是根据流⾏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引起较⼤流⾏的⼀类疾病称为温疫 3、温病的分类(内涵、如何鉴别) 1)按照病证性质分类:

(1)温热: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头瘟、烂喉痧等

⼤多发病较急, 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湿温、伏暑等

⼀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3)⼆者转换: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 兼湿为次。⽽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 燥,热邪化⽕,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湿的⽕热之 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

2)按照发病初期的证候特点分类 (1)新感:风温、秋燥

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明显里热表现的⼀类温病 (2)伏邪:春温、伏暑

伏邪温病,又称伏⽓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类温病

🌲第三章

1、温病的病因及治病特点

2、表3-2

🌲第四章

1、P26-28

1)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体肌表,导致卫⽓功能失调⽽引起的⼀种证候类型。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或少汗,咳嗽, ⼝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辨证要点】发热与恶寒并见、⼝微渴 【病机特点】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转归】⼀是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邪由此⽽解。⼆是因感邪过重,或失治误治,使病邪传⼊⽓分,病势进⼀步发展。三是可因⼼⽓阴素虚,或感邪过重,或失治误治,使病邪由肺卫逆传⼼包,形成危重病势。

2)⽓分证:指病邪⼊里,影响⼈体⽓的⽣理功能所产⽣的⼀类病变

【临床表现】身体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 舌苔黄燥,脉洪⼤等。 【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渴、苔黄 【病机特点】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转归】⼀是在正⽓未衰,抗邪有⼒的情况下,或经过及时⽽妥当的治疗,正胜邪退⽽病愈;⼆是在邪正剧争过程中,邪盛正却,或失治误治,使温邪进⼀步深陷营⾎;三是⽓分邪热过盛,使津⽓耗伤过甚,或患者素体元⽓不 ⾜,易致津⽓欲脱的危重证候出现。

3)营分证:指热邪深⼊,劫灼营阴,扰乱⼼神⽽产⽣的⼀个证候类型。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但不甚渴饮,⼼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烦谵语、舌质红绛

【病机特点】营分热盛,热损营阴,⼼神被扰。

【转归】⼀是在营分的邪热得以转出⽓分,这是病情好转的现象。⼆是在营分的邪热进⼀步深逼⾎分,出现了动⾎症状,这是病情加重的表现。三是营热亢盛⽽严重影响到脏腑功能。

4)⾎分证:指热邪深⼊,引起耗⾎动⾎之变⽽产⽣的⼀种证候类型。

【临床表现】身灼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衄⾎、便⾎、溺⾎,斑疹密布,舌质深绛等。

【辨证要点】舌质深绛、斑疹及出⾎见症 【病机特点】热甚迫⾎,热瘀交结。

【转归】⼀是邪势不减⽽正⽓先溃,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命危险;⼆是经过积极恰当的救治,正⽓恢复,邪势被遏⽽衰减,则病情趋缓。

2、卫⽓营⾎与三角辩证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1)如上焦⼿太阴肺卫的病变,相当于邪在卫分,热壅于肺⽽⽆表证的,则属⽓分范围。上焦热⼊⼼包的病变,虽可归属于营分范围,但其病机及证候与卫⽓营⾎辨证中的营分证不尽⼀致,前者主要是邪热炼痰内闭⼼窍,后者主要是热损营阴⽽⼼神被扰。

2)中焦⾜阳明胃和⾜太阴脾的病变虽都属⽓分范围,但邪在⽓分者并非仅仅限于中焦病变,凡邪不在表⽽未⼊营⾎的病证都属⽓分病变范围。

3)下焦肝肾的病变和邪在⾎分则完全不同,前者是热伤肝肾真阴,其证属虚,后者病变不限于下焦, 以热迫⾎溢为主,其证属实中有虚之候。

3、表4-2

🌲第五章

1、积粉苔:白苔厚⽽满布⽆隙,如白粉堆积,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

2、白砂苔:舌苔白⽽⼲硬如砂皮,扪之糙涩,又称⽔晶苔。为邪热迅速化燥⼊胃,苔⾊未及转黄⽽津已⼤伤之象。

3、白霉苔:满舌⽣白衣,或蔓延到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腐渣样,刮之易去。为秽浊之⽓上泛⽽胃⽓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 4、“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理解:斑疹的形成,病位有异,病机有浅深之别,其中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内迫营⾎,灼伤⾎络,⾎从肌⾁外溢⽽致;疹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络所致

🌲第六章

1、卫⽓营⾎治则

1)“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直须凉⾎散⾎”的治疗原则。 2)邪在卫分主要用“汗”法治疗,“汗”法即解表透邪法,在温病卫分证主要以辛凉透表为主。 3)邪在⽓分主要用清⽓法治疗,清⽓法以清泄⽆形里热为主,但由于⽓分证病位不同,病邪性质差异,往往尚需使用化湿、攻下、和解等法。

4)邪在营分治以“透热转⽓”,即在清营泄热剂中配伍轻清宣透之品,使营分邪热透出⽓分⽽解 5)⾎分证治疗既要清热凉 ⾎,又要活⾎散瘀。 2、三焦治则

1)“治上焦如⽻(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治上焦病应“轻”,其含义除了用药应主以质轻透邪之品外,同时也包含了治疗上焦病证所用药物⼀般剂量较小、煎煮时间较短等含义。

3)对中焦病证的治疗应注意“平”, 体现了对该病证的治疗应以祛除病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同时,由于中焦病证每为湿热之邪所致,对其治疗应权衡湿与热之侧重,治湿与治热不可偏于⼀⽅,也含有“平”之意。

4)对下焦病证治疗主以“重”,是指所用⽅药性质滋腻或沉降重镇,多用味厚腻浊之⾎⾁有情之品或介⽯类药物,且用药剂量也较⼤、煎煮时间较长等。

🌲第⼋章 风温

1、辨病依据

1)本病虽⼀年四季均可见到,但以春季及冬季为多,故发⽣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应考虑风温的可能性。

2) 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见症。在病变中期,以邪热壅肺等⽓分证为主要病理改变,后期多呈现肺胃阴伤证候。此为诊断本的主要依据。

3)传变较速,易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逆传⼼包证候。 2、论治要点

1)以清泄肺热为治疗原则

2)风温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 3)邪传⽓分,肺经热盛,治当清热宣肺;

4)阳明热炽治以宜辛寒清⽓;阳明腑实则治以苦寒攻下; 5)如热陷⼼包应清⼼开窍;

6) 后期肺胃阴伤,治宜甘寒清养肺胃之阴。

3、常见证候辨治 1)邪袭肺胃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药】银翘散或桑菊饮。

2)邪热壅肺

【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咯痰黄稠,或痰中带⾎,或痰呈铁锈⾊,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

【⽅药】麻杏⽯甘汤或千⾦苇茎汤。

鉴别:麻杏⽯甘汤与苇茎汤都可用于风温邪热壅肺者。但前者宣肺作用较强,用于咳喘较甚者为宜;后者以清泄肺热和化痰排脓为主,适用于肺热甚⽽肺⽓郁闭不甚,或有化痈倾向者。 3)肺热腑实

【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实⼤。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药】宣白承⽓汤(《温病条辨》)。 4)肺热移肠

【证候】身热,咳嗽,⼝渴,下利⾊黄热臭,肛门灼热,腹痛⽽不硬满,苔黄,脉数。 【治法】苦寒清热⽌利。

【⽅药】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5)肺热发疹

【证候】身热,肌肤发疹,疹点红润,咳嗽,胸闷,舌红苔薄白, 脉数。 【治法】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药】银翘散去⾖豉,加细⽣地、丹皮、⼤青叶,倍⽞参⽅(《温病条辨》)。 6)热陷⼼包

【证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纯绛鲜泽,脉细数。 【治法】清⼼开窍。

【⽅药】清宫汤送服安宫⽜黄丸或紫雪丹、⾄宝丹等。

鉴别:安宫⽜黄丸、⾄宝丹、紫雪丹三⽅皆有清热解毒、透络开窍、苏醒神志之功,属凉开之剂,是传统治疗温病神昏之要药,俗称“三宝”。三⽅药物组成不同,功效各异。安宫⽜黄丸药性最凉,长于清热兼能解毒,主要用于⾼热昏迷之症;紫雪丹药性偏凉,长于⽌痉息风,泄热通便,多用于⾼热惊厥之症;⾄宝丹则长于芳香辟秽,多用于窍闭谵语之症。 7)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咳不已或痰少⽽黏,⼝舌⼲燥⽽渴,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药】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第九章 春温

1、辨病依据

1)本病多见于春季。

2)初起即见⾼热、烦渴,甚则神昏谵语、斑疹、惊厥等里热见证, 病发于⽓分或病发于营分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少数兼短暂的表证。

3)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病程中易⼊营动⾎出现斑疹、痉厥、神昏、正⽓外脱等危重证候,后期易致肾阴耗竭、虚风内动。 4)与风温鉴别

(1) 风温与春温均发⽣于春季,同为温热性质的温病,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的特点

(2)风温的病因是风热病 邪,发病之初邪犯肺卫,故初起见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微渴,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

(3)春温是温热病邪伏⽽后发所致,其初起即可见身灼热、烦渴、舌苔黄,甚则神昏、痉厥、斑疹等里热证候。

(4)风温初起病变部位在肺卫,后期易出现肺胃阴伤之象;春温初起病变部位在⽓分或营分,病情重、变化快,后期常见肝肾阴伤证候。 5)与感冒鉴别

(1)春温若为新感引发者,可伴见恶寒、⽆汗或少汗等表证,易与感冒相混淆。

(2)感冒⼀年四季皆可发⽣,不特发于春季,以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头痛等肺卫失宣,清窍不利为主,里热症状不明显,在恶寒消失后,其发热等症亦随之减轻;

(3)春温则多发于春季或冬春之际,发病急,病情重,以突发⾼热、烦渴、尿赤、斑点隐隐等里热炽盛证候为主,短暂的恶寒消失后,里热证候反⽽转盛,病程较感冒长,甚⾄很快出现神昏、斑疹、痉厥或脱厥等症。 2、论治要点 初起

1)如热郁胆腑,治宜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2)热郁胸膈,治宜清宣郁热; 3)热在营分,治宜清营泄热;

4)如兼表邪,若为卫⽓同病者,治宜解表清里; 5)若为卫营同病者,则泄卫透营。 热在⽓分

1)若热灼胸膈, 治宜清泄膈热; 2)阳明热盛,宜清热保津;

3)热结肠腑,宜通腑泄热,并辨别兼症灵活治疗, ①若阳明热结,阴液亏损,则滋阴攻下;

②阳明热结,⽓液两虚,宜攻下腑实,补益⽓阴; ③阳明腑实,小肠热盛,治宜攻下腑 实,通泄⽕腑; 春温邪热从⽓分传⼊营分

1)若⽓(营)⾎两燔,治宜⽓营(⾎)两清; 2)若热盛动⾎,须凉⾎散⾎,清热解毒; 3)若热与⾎结,宜泄热通结,活⾎逐瘀。 春温过程中

1)热⼊⼼包者,治宜清⼼开窍; 2)热盛动风治宜清热凉肝息风; 春温后期

1)热灼真阴,若阴虚⽕炽治宜清热降 ⽕,育阴安神; 2)若真阴亏损,治宜滋补肝肾,润养阴液; 3)若阴虚风动者,治宜滋阴息风;

4)若邪留阴分,治宜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3、常见证候辨治 1)热灼营分

【证候】身热夜甚,⼼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反不甚渴,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

【⽅药】清营汤(《温病条辨》)。 2)卫营同病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汗少或⽆汗,咽痛,咳嗽,⼝渴,肌肤斑点隐隐,⼼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舌红绛,苔白黄相兼,脉象浮弦数。

【治法】泄卫透营。

【⽅药】银翘散去⾖豉,加细⽣地、丹皮、⼤青叶,倍⽞参⽅(见风温章)。 3)热灼胸膈

【证候】身热不已,胸膈灼热如焚,烦躁不安,唇焦咽燥,⼝渴, ⼝舌⽣疮,齿龈肿痛,或⼤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泄膈热。

【⽅药】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4)⽓营(⾎)两燔

【证候】壮热,目赤,头痛,⼝渴饮冷,⼼烦躁扰,甚或谵语,斑点隐隐;甚或⼤渴引饮,头痛如劈,骨节烦痛,烦躁不安,或时谵语, 甚则昏狂谵妄,或发斑吐衄,舌绛或深绛,苔黄燥,脉滑数、弦数或洪⼤有⼒。

【治法】⽓营(⾎)两清。

【⽅药】⽟⼥煎去⽜膝、熟地黄加⽣地黄、⽞参⽅,或用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5)热盛动⾎

【证候】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深红甚或紫⿊,或吐衄便⾎,舌质深绛,脉数。

【治法】凉⾎散⾎,清热解毒。

【⽅药】犀角地黄汤(引《温病条辨》)。 6)热盛动风

【证候】⾼热不退,头晕胀痛,烦渴,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抽搐,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药】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7)真阴亏损

【证候】身热不甚,日久不退,⼿⾜⼼热甚于⼿⾜背,⼝⼲咽燥, 齿⿊,舌质⼲绛或枯痿,甚则紫晦,或神倦,耳聋,脉虚软或结代。 【治法】滋补肝肾,润养阴液。

【⽅药】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8)阴虚风动

【证候】低热,⼿⾜蠕动,甚或瘛疭,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

,⼼悸或⼼中憺憺⼤动,甚则⼼中作痛,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唇裂,舌⼲绛或光绛⽆苔,脉虚细⽆⼒。

【治法】滋阴息风。

【⽅药】三甲复脉汤或⼤定风珠。 9)邪留阴分

【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 【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药】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第⼗章 暑温

1、辨病依据

1)1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暑当令之时,即夏⾄到处暑期间。

2)起病多急骤,初起较少卫分过程,发病即可见⾼热、汗多、烦渴、脉洪等暑⼊阳明⽓分、里热炽盛的典型表现。

3)病程中传变迅速,变化较多,既可有化⽕、动风、⽣痰等较多的病理变化,又易见津⽓欲脱、闭窍、伤络动⾎等严重病证。

4)发病初期,若伴有脘痞、身重、苔腻等症状者为暑温兼湿之证; 若兼有恶寒、⽆汗等症者则为暑湿兼寒之候 2、论治要点

1)清暑泄热为基本治疗原则

2)“治暑之法,清⼼利小便最好。”

理解:兼夹湿邪者,更应注意导湿下⾏。对于暑兼湿邪之证,则应在清暑之中兼以祛湿,若属寒邪遏伏暑湿,则又宜在清暑化湿的同时兼以解表散寒。 3)“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理解:概括指出了本病⽓分阶段治疗的基本⼤

法。若暑热化⽕,⽣痰⽣风,内传⼼营,引起闭窍、动风、⼊营、动⾎等病变时,则须根据病情⽽采取清营凉⾎、化痰开窍、凉肝息风等法。 3、常见证候辨治 1)暑⼊阳明

【证候】壮热汗多,⼝渴⼼烦,头痛且晕,面赤⽓粗,或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芤。 【治法】清泄暑热。津⽓受伤者兼以益⽓⽣津。 【⽅药】白虎汤(⽅见风温章)或白虎加⼈参汤。

鉴别⼀:本证的背微恶寒,须与卫分表证之恶寒相鉴别:本证背微恶寒为汗出过多,肌腠疏松,卫⽓受伤所致,伴见热盛,⼤汗,烦渴,苔黄燥,脉洪数;卫表证的恶寒为邪侵肌表,卫阳被郁⽽致,伴见⽆汗,苔薄白,脉浮等症。⼆者⼀属里证⼀属表证,不可混淆。

鉴别⼆:本证的苔黄燥,应与阳明腑实之黄苔相区别:本证见黄燥苔是属热盛津伤之 象,黄苔之质地较薄,虽⼲燥但⽆裂纹、起刺;阳明腑实证之黄燥苔为热与燥屎内结肠腑⽽致,黄苔之质地⼤多较厚,燥⽽焦裂起刺。 2)暑伤津⽓

【证候】身热⼼烦,小溲⾊黄,⼝渴自汗,⽓短⽽促,肢倦神疲,苔黄⼲燥,脉虚⽆⼒。 【治法】清热涤暑,益⽓⽣津。

【⽅药】王⽒清暑益⽓汤(《温热经纬》)

3)暑⼊⼼营

【证候】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舌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或猝然昏倒,不知⼈事,身热肢厥,⽓粗如喘,牙关微紧,舌绛脉数。 【治法】清营泄热,清⼼开窍。

【⽅药】清营汤(⽅见春温章)送服安宫⽜黄丸、紫雪丹(见风温章)等。 4)⽓营两燔

【证候】壮热,头痛如劈,⼝渴饮冷,⼼烦躁扰,甚或谵语、神昏,或有斑点隐隐,舌绛,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有⼒。

【治法】清⽓凉营,解毒救阴。

【⽅药】⽟⼥煎去⽜膝、熟地黄加⽣地黄、⽞参⽅(见春温章)。 5)暑热动风

【证候】身灼热,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清,或喉有痰壅,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泄暑热,息风定痉。

【⽅药】羚角钩藤汤(⽅见春温章)。 6)暑伤肺络

【证候】灼热烦渴,咳嗽⽓粗或喘促,咯⾎或痰中带⾎丝,烦躁, 舌质红,苔黄⽽⼲,脉象细数。 【治法】凉⾎解毒,清暑安络。

【⽅药】犀角地黄汤(⽅见春温章)合黄连解毒汤。 7) 暑伤⼼肾

【证候】⼼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薄黄或薄⿊⽽⼲,脉细数。 【治法】清⼼泻⽕,滋肾养液。

【⽅药】连梅汤(《温病条辨》)。 8)暑湿困阻中焦

【证候】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 【治法】清热化湿。

【⽅药】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书》)。 9)暑湿弥漫三焦

【证候】身热面赤,耳聋眩晕,咳痰带⾎,不甚渴饮,胸闷脘痞, 恶⼼呕吐,小便短赤,下利稀⽔,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药】三⽯汤(《温病条辨》)。 10)暑湿伤⽓

【证候】身热自汗,⼼烦⼝渴,胸闷⽓短,四肢困倦,神疲乏⼒, 小便短赤,⼤便溏薄,舌苔腻,脉⼤⽆⼒或濡滑带数。

【治法】清暑化湿,培元和中。

【⽅药】东垣清暑益⽓汤(《脾胃论》)。

鉴别:本⽅与王孟英之清暑益⽓汤同治暑病⽓阴两伤之证。后者清暑热之⼒较强,并在益⽓同时,注重养阴⽣津,宜于暑热亢盛⽽伤津耗⽓之证;⽽本⽅清暑⽣津之⼒较逊,在益⽓培中的同时,侧重于健脾燥湿,治暑湿伤⽓或元⽓本虚,又感受暑湿者。

🌲第⼗⼀章 湿温

1、辨病依据

1)本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其他季节雨湿较重时也可见到。

2)起病较缓,初期即见恶寒身热不扬,进⽽热势渐⾼,稽留不退, 并见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湿热留恋⽓分阶段较长,病变以脾胃为中⼼,也可涉及其他脏腑。 4) 病程之中易见白。后期邪随⽕化,损伤肠络,可见⼤便下⾎甚或⽓随⾎脱;或湿从寒化,致湿盛阳微等严重证候。 2、论治要点

1)原则:祛湿清热

2)“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下之则洞泻不⽌;润之则病深不解。”俗称湿温初起“三禁”。

(1)湿温初期湿遏卫⽓,症见恶寒少 汗、头痛身重、⼝不渴等类似伤寒在表的表现,易误作伤寒⽽予辛温发汗。因湿为阴邪,黏滞难于速除,峻发其汗不但湿不易祛,反易助热动湿,使湿随辛温发表药蒸腾上逆,内蒙⼼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暝、不欲⾔;

(2)若湿阻中焦,⽓机不畅⽽见脘痞腹胀,甚或⼤便数日不解,易误当积滞⽽予苦寒攻下,则易损伤脾阳,使脾⽓下陷,致湿邪乘虚内渍,⽽致洞泻不⽌;

(3)湿热交蒸可见午后热甚,易误为阴虚⽽予滋润腻补,则滋腻助湿,反致湿热胶着难解,病情迁延难愈。 3、常见证候辨治 1)湿遏卫⽓

【证候】恶寒身热不扬,午后热盛,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 胸闷脘痞,面⾊淡黄,⼝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宣通⽓机。 【⽅药】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

鉴别:藿朴夏苓汤与三仁汤两⽅组成相似,均有开上、畅 中、渗下的作用,能宣化表里之湿⽽用于湿温初起表里合邪、湿遏卫⽓之证。但藿朴夏苓汤用⾖豉配藿香芳香透表,用薏仁、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故用于湿邪偏于卫表⽽化热不明显者;⽽三仁汤因有⽵叶、滑 ⽯、通草能泻湿中之热,故用于湿渐化热者,或里湿蕴热者。 2)邪阻膜原

【证候】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沉重,呕逆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脉缓。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药】达原饮或雷⽒宣透膜原法。

3)湿热困阻中焦

【证候】发热,汗出不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中烦闷, 便溏⾊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清热。

【⽅药】王⽒连朴饮(《霍乱论》)。 4)湿热蕴毒

【证候】发热⼝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解毒利咽。

【⽅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5)湿热酿痰,蒙蔽⼼包

【证候】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醒时昧,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豁痰开窍。

【⽅药】菖蒲郁⾦汤(《温病全书》)。

鉴别:湿热蒙蔽⼼包与热闭⼼包均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湿热蒙蔽⼼包为湿热病邪,郁蒸⽓分,酿痰上蒙,故以神识如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意识尚清,身热不扬,朝轻暮重,舌红苔黄,脉濡滑⽽数为主要表现;⽽热闭⼼包,为温热病邪,内陷⼼营,闭阻⼼窍,故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意识不清,身体灼热,舌蹇肢厥,舌绛⽆苔, 脉细数等。 6)热重于湿

【证候】⾼热汗出,面赤⽓粗,⼝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微腻, 脉滑数。 【治法】清泄阳明胃热,兼化太阴脾湿。 【⽅药】白虎加苍术汤(⽅见暑温章)。

🌲第⼗⼆章 伏暑

1、辨病依据

1)发病季节在深秋或冬季。

2)起病急骤,病情较重。暑湿发于⽓分,初起即见⾼热、⼼烦⼝ 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分证,暑热发于营分,初病则见⾼热、⼼ 烦、舌绛少苔,甚⾄皮肤、黏膜出⾎发斑等暑热内炽营分证。两种类型均兼卫分表证,但卫分见症较为短暂。

3)病程中易见寒热如疟,身热午后加重,⼊夜尤甚,天明得汗稍 减,⽽胸腹灼热不除等表现,属于暑湿郁阻少阳证;或易见便溏不爽、⾊黄赤如酱、肛门灼热等表现,属于湿热积滞郁结胃肠证。

4)严重者可出现尿少、出⾎、发斑、神昏、厥脱等危重证候;邪退后,可见多尿、遗尿等肾虚失固之象。 2、论治要点

1)治疗原则:清泄伏邪、清暑化湿或清暑泄热 2)

3、常见证候辨治 1)卫⽓同病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汗或少汗,⼼烦⼝渴,小便短赤,脘痞,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化湿,疏表透邪。

【⽅药】银翘散去⽜蒡⼦、⽞参加杏仁、滑⽯⽅或黄连香薷饮。 2)卫营同病

【证候】发热,微恶寒,头痛,⽆汗或少汗,⼼烦不寐,⼝⼲⽽不甚渴饮,或斑点隐隐,舌红绛少苔,脉浮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辛凉透表。

【⽅药】银翘散加⽣地黄、丹皮、赤芍、麦冬⽅(《温病条辨》)。

3)暑湿夹滞,搏结肠腑

【证候】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脘痞腹胀,便溏不爽,⾊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药】枳实导滞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4)热炽阴伤

【证候】壮热,⼝渴,⽆汗,小便短少不利,舌⼲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滋阴⽣津,泻⽕解毒。

【⽅药】冬地三黄汤(《温病条辨》)。 5)肾⽓亏损,固摄失职

【证候】小便频数量多,甚⾄遗尿,⼝渴引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 【治法】温阳化⽓,益肾缩尿。 【⽅药】右归丸合缩泉丸。

🌲第⼗三章 秋燥

1、辨病依据

1)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秋季,尤以初秋燥热偏盛之时多见。

2)初起除发热恶寒、咳嗽等肺卫表热证外,同时伴有⼝、鼻、唇、咽、皮肤等津液⼲燥征象。 3)本病以肺为病变重⼼,以燥伤阴液为主要病理变化。病情较轻, 传变较少,后期以肺胃阴伤者为多,较少传⼊下焦。

4)本病与风温初起症状相似,皆有发热恶寒、咳嗽、⼝渴等肺卫见症。但风温多发于冬春两季,初起以表热证为主,津液不⾜见症不显, 且病情发展快,易发⽣逆传⼼包之变;秋燥多发于秋季,初起除肺卫见症外,必伴有⼝、鼻、咽、唇、皮肤等津液⼲燥表现。 2、论治要点

1)“上燥治⽓,中燥增 液,下燥治⾎”

2)“上燥治⽓”,是指燥邪上受,首犯肺卫,肺主⽓,肺津为燥邪所伤,则肺⽓宣肃失司,治宜辛以宣肺透邪,润以制燥保肺。

3)“中燥增液”,则指燥热病邪由上焦⽽⾄中焦,损伤肺胃津液,治当甘凉濡润,以复其津。 4)“下燥治⾎”,乃指少数病例,若最终演变为燥热损伤下焦肝肾精⾎者,治用甘咸柔润, 以补肾填精,故“治⾎”之意实指滋补肾阴。 3、常见证候辨治 1)邪犯肺卫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咳或痰少⽽黏,咳甚则声音嘶哑,咽⼲痛,鼻燥热,⼝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润,右脉数⼤。 【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药】桑杏汤(《温病条辨》)。 2)燥热伤肺

【证候】身热,⼲咳⽆痰,⽓逆⽽喘,咽喉⼲燥,鼻燥,齿燥,胸满胁痛,⼼烦⼝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燥或薄黄⼲燥,脉数等。 【治法】清肺润燥养阴。

【⽅药】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3)肺胃阴伤

【证候】身热已退,或身有微热,⼲咳或痰少,⼝、鼻、咽、唇⼲燥乏津,⼝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药】沙参麦门冬汤(⽅见风温章),津伤甚者合以五汁饮。 4)⽓营(⾎)两燔

【证候】身热,⼝渴,烦躁不安,甚或吐⾎、咯⾎、衄⾎,斑点隐隐或紫赤显露,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营(⾎)两清。

【⽅药】⽟⼥煎去⽜膝、熟地黄,加⽣地黄、⽞参⽅(⽅见春温章)。 5)燥伤真阴

【证候】昼凉夜热,⼝⼲,或⼲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舌⼲绛, 脉虚。 【治法】滋养肝肾,潜镇虚风。

【⽅药】三甲复脉汤(⽅见春温章)

🌲第⼗四章 ⼤头瘟

1、n.: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以头面账⽊肿⼤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冬春季。本病除全身症状外,伴有头面红肿疼痛的表现,故属于温毒范畴。

🌲第⼗五章 烂喉痧

1、n.:外感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温毒范畴。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季。本病因其有咽喉溃烂,肌肤丹痧,故称“烂喉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