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武集中学 王希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围绕“读”来进行的,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录音,通过“读”来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积极的参与学习,主动的进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诵读导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师: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待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及简介) 二、预习检查
多媒体出示下列生字词 注音:旋风 瞳仁 恬静 亢奋 晦暗 羁绊 烧灼 冗杂 蓦然 磅礴 戛
然而止
解释: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三、整体感知
(一)、听读并感悟(播放课文范读)师:用心体会朗读的语速、语调和情感! (二)、我们来看看作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引导学生完成课件
中填空,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指导学生朗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1、想一想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怎样的情
感?(赞美之情)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四)、分析课文1、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好一个安
塞腰鼓!间隔反复4次)学生试用“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选用文中的内容填词、短语、句子) 2、喜闻乐见喜谈感受:思考:
(1)、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三个连续的词语回答。) (壮阔 豪放 火烈)
(2)、简单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原文中的话说。)(生命的强健刚劲 旺盛的生命力 强大的力量 气势宏大 气势磅礴等等)
3、体味文中的修辞美 师: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排比:⑴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⑵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⑶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潇潇!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
反复: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构成一种修辞手法,叫作间隔反复。(作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通过学生的改写让学生明确:短句更急促有力,喻体提前,有强调的作用,强调像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给读者有更加强烈的视听效果。) 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1).铿锵的短句。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间接的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的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多样的修辞。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生动形象。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3).疾猛的节奏。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 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四、作业练习
1、背读文中的雅词、美句、精段,归纳积累本课所得。 2、利用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个场面。
3、仿写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仿写:春雨一样,是谆谆的告诫; ,是细心的爱抚;阳光一样,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