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气泡实验专题

2023-04-24 来源:步旅网
一、气泡实验专题 1. 实验原理:v=s/t

2.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米尺、停表。

3.实验中从小气泡运动到某位置才开始计时的原因是: 过一段时间气泡运动趋于稳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记录时间。 4.实验中改变气泡速度的方法有: 改变玻璃管的粗细、改变气泡的大小。(两种方法)

5.测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像。

48 “(图像略)描出六个点,”

6.请根据实验过程和表格数据或者图像,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小气泡运动特点? 由图像可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气泡做匀速运动,气泡沿直玻璃管向上运动,运动的路线是直线。所以气泡在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用路程和相同时间的比相等也能说明气泡做匀速运动)

7.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气泡的位置的每个点的高度表示: 气泡相对起始时刻通过的路程。

8.用图像处理数据是好处:更直观、形象的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过程,通过图像的形状,便于归纳气泡的运动特点。

9.实验中如果用20cm长的试管做实验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不合理,用的试管长度过短,气泡运动时间短,不便于记录时间和路程,误差较大。 10.分析表中的数据,简述在实验中的测量方法。

在玻璃管上用刻度尺每隔10cm做个标记,然后用停表记录从起始标记处每通过一个标记处的时间。

11.实验结论:小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气泡的速度是: 二、光的反射

1、实验器材的选择:

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纸板和量角器。 2、实验中纸板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标有角刻度;纸板表面粗糙;可以沿中线前后翻折 3、白纸板的作用:

显示光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实验器材的摆放: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在平面镜上垂直放上白纸板,使白纸板上的ON与镜面垂直。 5、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观察和记录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

6、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

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纸板F多次沿ON向前或向后翻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7、选择平面镜而不选择玻璃板的优点?

玻璃板既能发生反射,也能发生折射,使反射光的能量减小,反射光不清晰,不便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和测量反射角。

8、如果没有量角器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将纸板沿ON对折,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重合,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饭上,你的方法是: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下来。 10、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多次改变入射角,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11、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数据如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错误的认为是反射角。 12、实验得出的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具体说出)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玻璃板透光,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选择玻璃板的要求是:

薄玻璃板 ,

请你说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使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所成的像尽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选择玻璃板也存在缺点,与平面镜相比较,成像不清晰,如何使玻璃板成像更清晰,说出你的方法:

在玻璃板的后表面粘贴一层半透明的膜,使反射加强。 3、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竖直放置。

如果不正确放置对实验的影响是:在桌面上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无法与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重合。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5、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什么? 棋子不是光源,看不清棋子的像 如何改进? 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 5、实验中,采用了 等效替代 的方法,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 B 替代了 A 。在确定像的位置时用 B 替代了 A的像 。

6、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白纸的作用:记录像、物及平面镜的位置。 7、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说出具体的操作

摆放好玻璃板,点燃蜡烛A,竖直在玻璃板前,取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直到看上去好像蜡烛B也被点燃一样,记下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8、实验中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

比较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如果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9、 如何验证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如果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如果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0、实验中为什么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多此实验,获得多组实验数据,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 11、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距离而改变?

将蜡烛A由远及近多次改变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距离而改变

12、请写出如果没有刻度尺及其它测量工具,将如何用实验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将白纸沿直线对折,观察像与物的对应点重合。

13、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2、实验原理:光的折射规律

3、器材的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沿同一直线摆放 器材的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摆放的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4、成像的性质由什么决定的: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的

5、实验时把物距分成三个区域,是怎样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

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物体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 在每个范围内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是不相同的

6、如何在光屏上迅速找到清晰的像:缓慢移动光屏,通过对比观察在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7、在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为什么向上移动?

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中心低于凸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像向光屏上方移动。 8、焦距(f):标志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凸:会聚(厚、短、强);凹:发散)

9、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一束平行光、正对、最亮最小、刻度尺、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10、实验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都不能在光屏成像的原因? 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承接不到。

11、实验时无论怎样在光俱座上调整光屏,都不能在光屏成像的原因?

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承接不到。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