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故障类型及其辨别方式、相关参数的设置、调试与检测、维修步骤。并对变频器的选型,安装要求与接线规范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变频器 故障 判断 处理
前 言
由于变频控制所具备的一系列优点,所以在油田注水泵、输油泵及抽油机等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变频控制具有工/变频切换功能,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采用变频器控制,具有过载、过压、过流、欠压、电源缺相等自动保护功能;
采用变频器控制,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采用变频器控制,节电效果明显,并避免对电网的冲击。电机在低于额定转速的状态下平稳运行,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实践证明,变频控制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是一种理想的调速控制方式。既提高了设备效率,又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并且还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另外当采用变频调速时,由于变频装置内的直流电抗器能很好的改善功率因数,也可以为电网节约容量,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一、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三相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变为直流电,通过限流电阻R给电容C充电75%时,接触器M吸合,电阻R被短接,然后直接充电到变频器的额定电压。变频器的CPU当接到启动信号时,发出触发信号,使驱动电路工作触发LGBT,将直流电压变成频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驱动电机。
工作原理图见下图:
二、变频器的故障类型及其辨别方式
变频器本身具有异常故障显示、报警和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变频器将异常故障代码显示在屏幕上,或者将故障信息储存在程序的某个参数内,以便维修检查。变频器异常故障分为软
故障和硬故障两大类,软故障多是因操作或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的,而硬故障则是由于变频器本身器件损坏造成的,维修起来难度较大。变频器维修的关键是找出初始故障点和故障发生的关键原因,在处理故障之前,检修人员须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器件组成及功能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很难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
1、变频器故障检查前注意事项
处理故障前应注意查看故障前变频器的运行记录,主要包括电机转速,绕组及轴承温度等,以便于故障的分析和检查。当出现变频器显示某类故障,但故障排除过程中却未发生相应故障的情况,此时应仔细检查故障检测元件或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有无问题。故障检查或维修时,注意先切断电源,并将变频器进线柜主开关断开,且须等断电8分钟待电容放电完毕后,方可打开柜门进行维修,切忌停机后立即检查。因变频器额定运行时,其直流母排电压可达1000V左右,且滤波所用的电解电容数量达到120个,单个容量6800μF,储存了大量的电能,停机后须待电容模块前的电压平衡电阻将其放电,电压降低后(其放电时间为8分钟)方可开柜进行检查。
2、常用变频器参数设置类故障
变频器在使用中能否满足传动系统的要求,参数设置非常重要,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会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常用变频器参数设置,出厂时厂家对每一个参数都有一个默认值,这些参数叫工厂值。在这些参数值的情况下,用户能以面板操作方式正常进行,但仅面板操作并不满足大多数传动系统的要求,所以用户在正确使用变频器前,设置变频器参数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认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转速、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2)变频器采取的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矩控制、PID控制或其它方式。选择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需要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3)设定变频器的启动方式,一般变频器在出厂时设定从面板启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启动方式,可以用面板、外部端子、通讯方式等几种。
4)给定信号的选择,一般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有多种方式,面板给定、外部给定、外部电压或电流给定、通讯方式给定,当然对于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也可以是这几种方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之和。正确设置以上参数之后,变频器基本能正常工作,如果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则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关参数。
3、参数设置类故障的处理
一旦发生了参数设置类故障后,变频器大都不能正常运行,一般可根据说明书进行修改参数。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行,最好是能够把所有参数恢复出厂值,然后按上述步骤重新设置,对于每一个公司的变频器其参数恢复方式也不相同。
4、变频器主要电路故障分析和处理
变频器的整体结构主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保护检测电路、通讯接口电路、控制电路等组成。在这些电路中,中央微处理器、数字处理器、ROM、RAM、EPROM等集成电路涉及到程序问题。
下面对主要电路故障分析和处理,做较详细的介绍:
1)主回路
主回路主要由整流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制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检测电路的传感部分组成。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实际上就是一块整流块,它的作用是把三相(或单相)50Hz/380V(220V)的交流电源,通过整流模块的桥式整流变成脉动直流电。若整流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整流二极管开路损坏,导致主回路PN电压值下降或无电压值。整流模块的一个或多个整流二极管短路损坏,导致变频器输入电源短路,供电电源跳闸,变频器无法接上电源。
3)主回路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处理方法
变频器无显示、PN之间无直流电源、高压指示灯不亮,属主回路无输出直流电压。主回路无输出直流电压的第一个原因是由限流电阻损坏开路造成,是滤波电路无脉动直流电压输入;第二个原因是整流模块损坏,整流电路无脉动直流电压输出所致。这时不能简单地更换整流模块,还必须进一步查找整流模块损坏的原因。整流模块的损坏可能是:主回路有短路现象、自身老化、自然损坏。
判断方法:首先换下整流模块,用万用表检测主回路,若主回路无短路现象,说明整流模块是自然损坏,更换新元件即可。若主回路有短路现象,又要检测出是哪一个元件引起短路的,可能是制动电路中的Rb和G均短路、滤波电容短路、逆变模块短路等。
5、过压类故障
变频器的过电压集中表现在直流母线的支流电压上。正常情况下,变频器直流电为三相全波
整流后的平均值。若以380V线电压计算,则平均直流电压Ud=1.35,U线=513V。在过电压发生时,直流母线的储能电容将被充电,当电压上至760V左右时,变频器过电压保护动作。因此,对变频器来说都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电压范围,当电压超过这个范围时很可能损坏变频器,常见的过电压有两类:
1)输入交流电源过压
这种情况是指输入电压超过正常范围,一般发生在节假日负载较轻、电压升高或降低而线路出现故障,此时最好断开电源,检查、处理。
2)发电类过电压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主要是电机的同步转速比实际转速还高,使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而变频器又没有安装制动单元,有两种情况可以引起这一故障:
(1)当变频器拖动大惯性负载时,其减速时间设的比较小,在减速过程中,变频器输出的速度比较快,而负载靠本身阻力减速比较慢,使负载拖动电动机的转速比变频器输出的频率所对应的转速还要高,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而变频器没有能量回馈单元,因而变频器支流直流回路电压升高,超出保护值而出现故障。处理这种故障可以增加再生制动单元,或者修改变频器参数,把变频器减速时间设的长一些。增加再生制动单元功能包括能量消耗型、并联直流母线吸收型、能量回馈型。能量消耗型在变频器直流回路中并联一个制动电阻,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电压来控制功率管的通断。并联直流母线吸收型使用在多电机传动系统,这种系统往往有一台或几台电机经常工作于发电状态,产生再生能量,这些能量通过并联母线被处于电动状态的电机吸收。能量回馈型的变频器网侧变流器是可逆的,当有再生能量产生时可逆变流器就将再生能量回馈给电网。
(2)多个电机拖动同一个负载时,也可能出现这一故障,主要由于没有负荷分配引起的。以两台电动机拖动一个负载为例,当一台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大于另一台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时,则转速高的电动机相当于原动机,转速低的处于发电状态从而引起故障。
6、过流故障
过流故障可分为加速、减速、恒速过电流。其可能是由于变频器的加减速时间太短、负载发生突变、负荷分配不均、输出短路等原因引起的。这时一般可通过延长加减速时间、减少负荷的突变、外加能耗制动元件、进行负荷分配设计、对线路进行检查。如果断开负载变频器还是过流故障,说明变频器逆变电路已环,需要更换变频器。
7、过载故障、电网电压等
负载过重,所选的电机和变频器不能拖动该负载,也可能是由于机械润滑不好引起。如前者则必须更换大功率的电机和变频器,如后者则要对生产机械进行检修。过载故障包括变频过载和电机过载,其可能是加速时间太短、直流制动量过大、电网电压太低、负载过重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可通过延长加速时间、延长制动时间、检查来解决。
三、变频器维修检测常用方法
在变频器日常维护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外围线路问题、参数设定不良或机械故障。如果是变频器出现故障,如何去判断是哪一部分问题,在这里略作介绍:
1、静态测试
1)测试整流电路
找到变频器内部直流电源的P端和N端,将万用表调到电阻×10档,红表棒接到P, 黑表棒分别依次到R、S、T,应该有大约几十欧的阻值,且基本平衡。相反将黑表棒接到P端,红表棒依次接到R、S、T,有一个接近于无穷大的阻值。将红表棒接到N端,重复以上步骤,都应得到相同结果。如果有以下结果,可以判定电路已出现异常:
A.阻值三相不平衡,可以说明整流桥故障。
B.红表棒接P端时,电阻无穷大,可以断定整流桥故障或起动电阻出现故障。
2)测试逆变电路
将红表棒接到P端,黑表棒分别接U 、V、W上,应该有几十欧的阻值,且各相阻值基本相同,反相应该为无穷大。将黑表棒接到N端,重复以上步骤应得到相同结果,否则可确定逆变模块故障。
2、动态测试
在静态测试结果正常以后,才可进行动态测试,即上电试机,在上电前后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上电之前,须确认输入电压是否有误,将380V电源接入220V级变频器之中会出现炸机(炸电容、压敏电阻、模块等)。
2)检查变频器各接驳口是否已正确连接,连接是否有松动,连接异常时可能导致变频器出现故障,严重时会出现炸机等情况。
3)上电后检测故障显示内容,并初步断定故障及原因。
4)如未显示故障,首先检查参数是否有异常,并将参数复归后,进行空载(不接电机)情况下启动变频器,并测试U、V、W三相输出电压值,如出现缺相,三相不平衡等情况,则模块或驱动板等有故障。
5)在输出电压正常(无缺相、三相平衡)的情况下,带载测试。测试时,最好是满负载测试。
3、故障判断
1)整流模块损坏
一般是由于电网电压或内部短路引起。在排除内部短路情况下,更换整流桥。在现场处理故障时,应重点检查用户电网情况,如电网电压、有无电焊机等对电网有污染的设备等。
2)逆变模块损坏
一般是由于电机或电缆损坏及驱动电路故障引起。在修复驱动电路之后,测驱动波形良好状态下,更换模块。在现场检修中更换驱动板之后,还必须注意检查马达及连接电缆。在确定无任何故障下,运行变频器。
3)上电无显示
一般是由于开关电源损坏或软充电电路损坏使直流电路无直流电引起,如启动电阻损坏,也有可能是面板损坏。
4)上电后显示过电压或欠电压
一般由于输入缺相,电路老化及电路板受潮引起。找出其电压检测电路及检测点,更换损坏的器件。
5)上电后显示过电流或接地短路
一般是由于电流检测电路损坏。如霍尔元件,运放等。
6)启动显示过电流
一般是由于驱动电路或逆变模块损坏引起。
7)空载输出电压正常,带载后显示过载或过电流
该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或驱动电路老化、模块损伤引起。
四、变频器的运行和相关参数的设置
变频器的设定参数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1、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矩控制,PID控制或其他方式。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需要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2、最低运行频率:即电机运行的最小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其散热性能很差,电
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下,会导致电机烧毁。而且低速时,其电缆中的电流增大,也会导致电缆发热。
3、最高运行频率:一般的变频器最大频率到60Hz,有的甚至到400Hz,高频率将使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来说,其轴承不能长时间的超额定转速运行,电机的转子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离心力。
4、载波频率:载波频率设置的越高其高次谐波分量越大,这和电缆的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变频器发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5、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6、跳频:在某个频率点上,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特别在整个装置比较高时;在控制时要避免喘振点。
五、变频器的调试及检验手段
1、变频器的空载通电检验
1)将变频器的接地端子接地。
2)将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子经过漏电保护开关接到电源上。
3)检查变频器显示窗的出厂显示是否正常,如果不正确,应复位,否则要求退换。
4)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键
一般的变频器有运行(RUN)、停止(STOP)、编程 (PROG)、数据/确认(DATA/ENTER)、增加(UP、▲)、减少(DOWN、▼)等6个键,不同变频器操作键的定义基本相同,此外有的变频器还有监视(MONTTOR/DISPLAY)、复位 (RESET)、寸动(JOG)、移位(SHIFT)等功能键。
2、变频器带电机空载运行
1)设置电机的功率、极数,要综合考虑变频器的工作电流。
2)设定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基频、设置转矩特性。V/f类型的选择包括最高频率、基本频率和转矩类型等项目。最高频率是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可以运行的最高频率。由于变频器自身的最高频率可能较高,当电动机容许的最高频率低于变频器的最高频率时,应按电动机及其负载的要求进行设定。基本频率是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进行设定。转矩类型指负载是恒转矩负载还是变转矩负载。用户根据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中的V/f类型图和负载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类型。通用变频器均备有多条V/f曲线供用户选择,用户在使用时应根据负载的性质选择合适的V/f曲线。如果是风机和泵类负载,要将变频器的转矩运行代码设置成变转矩和降转矩运行特性。为了改善变频器启动时的低速性能,使电机输出的转矩能满足生产负载启动的要求,要调整启动转矩。在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转矩的控制较复杂。在低频段,由于电阻、漏电抗的影响不容忽略,若仍保持V/f为常数,则磁通将减小,进而减小了电机的输出转矩。
3)将变频器设置为自带的键盘操作模式,按运行键、停止键,观察电机是否能正常地启动、停止。
4)熟悉变频器运行发生故障时的保护代码,观察热保护继电器的出厂值,观察过载保护的设定值,需要时可以修改。变频器的使用人员可以按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对变频器的电子热继电器功能进行设定。电子热继电器的门限值定义为电动机和变频器两者的额定电流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当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超过其容许电流时,变频器的过电流保护将切断变频器的输出。因此,变频器电子热继电器的门限最大值不超过变频器的最大容许输出电流。
3、带载试运行
1)手动操作变频器面板的运行停止键,观察电机运行停止过程及变频器的显示窗,看是否有异常现象。
2)如果启动、停止电机过程中变频器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应重新设定加速、减速时间。电机在加、减速时的加速度取决于加速转矩,而变频器在启、制动过程中的频率变化率是用户设定的。若电机转动惯量或电机负载变化,按预先设定的频率变化率升速或减速,有可能出现加速转矩不够从而造成电机失速,即电机转速与变频器输出频率不协调,从而造成过电流或过电压。因此需要根据电机转动惯量和负载合理设定加、减速时间,使变频器的频率变化率能与电机转速变化率相协调。检查此项设定是否合理的方法是先按经验选定加、减速时间进行设定,若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过流,则可适当延长加速时间;若在制动过程中出现过流,则适当延长减速时间。另一方面,加、减速时间不宜设定太长,时间太长将影响生产效率,特别是频繁启、制动时。
3)如果变频器在限定的时间内仍然保护,应改变启动/停止的运行曲线,从直线改为S形、U形线或反S形、反U形线。电机负载惯性较大时,应该采用更长的启动停止时间,并且根据其负载特性设置运行曲线类型。
4)如果变频器仍然存在运行故障,应尝试增加最大电流的保护值,但是不能取消保护,应
留有至少10%-20%的保护余量。
5)如果变频器运行故障还是发生,应更换更大一级功率的变频器。
6)如果变频器带动电机在启动过程中达不到预设速度,可能有两种情况:
(1)系统发生机电共振,可以从电机运转的声音进行判断。设置频率跳跃值的方法,可以避开共振点。一般变频器能设定三级跳跃点。V/f控制的变频器驱动异步电机时,在某些频率段,电机的电流、转速会发生振荡,严重时系统无法运行,甚至在加速过程中出现过电流保护使得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在电机轻载或转动惯量较小时更为严重。普通变频器均备有频率跨跳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出现振荡的频率点,在V/f曲线上设置跨跳点及跨跳宽度,当电机加速时可以自动跳过这些频率段、宽度,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不够。不同品牌的变频器出厂参数设置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带载能力不同;也可能因变频器控制方法不同,造成电机的带载能力不同;或因系统的输出效率不同,造成带载能力会有所差异,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增加转矩提升量的值。如果达不到,可用手动转矩提升功能。不要设定过大,电机这时的温升会增加。如果仍然不行,应改用新的控制方法。如日立变频器采用V/f比值恒定的方法 ,启动达不到要求时,改用无速度传感器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它具有更大的转矩输出能力。
六、变频器的维修步骤
从维修变频器的经验来看,与强电相关的器件、大功率器件、电源部分以及相应的驱动部分电路损坏频率较高,当然在维修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表现与其相应的电子电路有关。电子设备的维修过程就是寻找相应故障点的过程。
在维修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主、设备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维修成本,从故障现象入手,分析电路原理、时序关系、工作过程,找出各种可能存在的故障点,确定故障元器件,然后借助一些维修检测设备,确定故障点,确定故障元器件(包括定性与定量指标),然后寻找相应的器件进行替换,使设备恢复其固有的性能指标。
维修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询问变频器的故障现象,包括故障发生前后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电源的异常波动、负载的变化。
第二步:根据故障描述,分析可能造成此类故障的原因。
第三步:打开被维修的设备,确认被损坏的程序,分析维修恢复的可行性。
第四步:根据被损坏器件的工作位置,通过阅读电路、分析电路工作原理,从中找出器件损坏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电子电路。
第五步:寻找相关的器件进行替换。
第六步:在确定所有可能造成故障,所有原因都排除的情况下,通电进行实验,在做这一步的时候,一般要求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具备,并且不会引起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化。
第七步:在设备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系统测试。
七、变频器的选型
变频器选型时要确定以下几点:
1、采用变频的目的;恒压控制或恒流控制等。
2、变频器的负载类型;如柱塞泵或离心泵等。特别注意负载曲线,性能曲线决定了应用时的方式方法。
3、变频器与负载的匹配问题
1)电压匹配:变频器的额定电压与负载的额定电压相符。
2)电流匹配:普通的离心泵,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与电机的额定电流相符。对于特殊的负载如深水泵等则需要参考电机性能参数,以最大电流确定变频器电流和过载能力。
3)转矩匹配:这种情况在恒转矩负载或有减速装置时可能发生。
4)在使用变频器驱动高速电机时,由于高速电机的电抗小,高次谐波增加导致输出电流值增大。因此用于高速电机的变频器的选型,其容量要稍大于普通电机的选型。
5)变频器如果要长电缆运行时,此时要采取措施抑制长电缆对地耦合电容的影响,避免变频器出力不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变频器容量要放大一档或者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输出电抗器。
6)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如高温、高海拔,此时会引起变频器的降容,变频器容量要放大一挡。
八、变频器的安装要求
1、首先确认变频器的安装环境
1)工作温度:变频器内部是大功率的电子元件,极易受到工作温度的影响,产品一般要求为0~55℃,但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时应考虑留有余地,最好控制在40℃以下。在控制箱中,变频器一般应安装在箱体上部,并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绝对不允许把发热元件或易发热的元件紧靠变频器的底部安装。
2) 环境温度:温度太高且温度变化较大时,变频器内部易出现结露现象,其绝缘性能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引发短路事故。必要时,必须在箱中增加干燥剂和加热器。在水处理间,一般水汽都比较重,如果温度变化大的话,这个问题会比较突出。
3)腐蚀性气体:使用环境如果腐蚀性气体浓度大,不仅会腐蚀元器件的引线,印刷电路板等,而且还会加速塑料器件的老化,降低绝缘性能。
4) 振动和冲击:装有变频器的控制柜受到机械振动和冲击时,会引起电气接触不良。这时除了提高控制柜的机械强度,远离振动源和冲击源外,还应使用抗震橡皮垫固定控制柜外和柜内电磁开关之类产生振动的元器件。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5) 电磁波干扰:变频器在工作中由于整流和变频,周围产生了很多的干扰电磁波,这些高频电磁波对附近的仪表、仪器有一定的干扰。因此,柜内仪表和电子系统,应该选用金属外壳,屏蔽变频器对仪表的干扰。所有的元器件均应可靠接地,除此之外,各电气元件、仪器及仪表之间的连线应选用屏蔽控制电缆,且屏蔽层应接地。如果处理不好电磁干扰,往往会使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导致控制单元失灵或损坏。
2、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确定电缆和布线方法
1)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应该尽量的短。这样减小了电缆的对地电容,减少干扰的发射源。
2)控制电缆选用屏蔽电缆,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电缆或者从变频器到电机全部用穿线管屏蔽。
3)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这样才能减少变频器输出电压快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量信号线与主回路线分开走线,即使在控制柜中也要如此。
4)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信号线最好选用屏蔽双绞线,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的三芯电缆(其规格要比普通电机的电缆大档)或遵从变频器的用户手册。
3、变频器控制方法
1)主回路:电抗器的作用是防止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通过电源的输入回路返回到电网从而影响其他的受电设备,需要根据变频器的容量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要加电抗器;滤波器是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减少变频器输出的高次谐波,当变频器到电机的距离较远时,应该安装滤波器。虽然变频器本身有各种保护功能,但缺相保护却并不完美,断路器在主回路中起到过载、缺相等保护。选型时可按照变频器的容量进行选择,可以用变频器本身的过载保护代替热继电器。
2)控制回路:具有工频/变频的手动切换,以便在变频出现故障时可以手动切工频运行,因输出端不能加电压,故工频和变频要有互锁。
4、变频器的接地
变频器正确接地是提高系统稳定性、抑制噪声能力的重要手段。变频器的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接地导线的截面不小于4mm,长度不超过5m ,变频器的接地应和动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不能共地。信号线的屏蔽层一端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另一端浮空。变频器与控制柜之间电气相通。
九、变频器接线规范
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使用模拟量信号进行远程控制变频器时,为了减少模拟量受来自变频器和其它设备的干扰,要将控制变频器的信号线与强电回路(主回路及顺控回路)分开走线,距离应在30cm以上。即使在控制柜内,同样要保持这样的接线规范。该信号与变频器之间的控制回路线最长不得超过50m。
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金属管道或者金属软管内部。连接PLC和变频器的信号线如果不放置在金属管道内,极易受到变频器和外部设备的干扰;同时由于变频器无内置的电抗器,所以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级动力线对外部会产生极强的干扰,因此放置信号线的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一直要延伸到变频器的控制端子处,以保证信号线与动力线的彻底分开。
1、模拟量控制信号线应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电线规格为0.75mm×2,在接线时一定要注意,电缆剥线要尽可能的短(5-7mm左右),同时对剥线以后的屏蔽层要用绝缘胶布包起来,以防止屏蔽线与其它设备接触引入干扰。
2、为了提高接线的简易性和可靠性,推荐信号线上使用压线棒端子。
参考文献
[1] 王廷才著《变频器技术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2] 张选正等编著《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