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这些年开始谈论所谓的学术规范。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我们常常读到一些文章,作者也许觉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但是,读者却如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胡思乱想。这些文章显然不是为读者而作。什么是学术规范?我们知道,学术规范的目的是架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如果作者无意为读者作文,当然也就无所谓学术规范。如果文章是给人读的,就不能没有规范。
学术规范包括文献引用和论文结构。我这里要分析的是论文结构。我们发现,一篇学术文章其实就是一篇八股文章。中国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章结构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章结构。由于科举考试的废除,人们在倒洗澡水的同时把盆中的婴儿也一起倒掉了。我们知道,科举考试文章是要给考官看的。也就是说,这种文章涉及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有读者就存在着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问题。比如,我们也常常写点读书随想或者思想笔记等等。这些东西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爱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不涉及作者读者关系,就不存在作文规范问题。但是,科举考试中的考生作文是给考官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格式,文章就无法建立考官和考生的关系。 同样,在当代语境中,没有固定的论文结构,也无法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科举中的八股文章格式。科举考试中的命题通常来自经典文献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一般来说,命题者并非随意摘取金句;在他看来,他所摘取的金句能够回应他心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而对于考生来说,他首先要体会的便是这句话的寓意及其对生存和社会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圣人的话成为金句,归根到底是回应了社会和人生的某些问题。考生如果对这里的问题没有感觉,就没有体会到圣人之意。因此,体会圣人之意是为第一股,称为“破题”。进一步,在体会圣人之意的基础上,考生进入问题意识,并和圣人一起回应其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考生能够在体会圣人之意中培养出自己的问题意识,接下来的作文就比较容易了。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也就是使圣人之意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融为一体。这个过程称为“承题”,为八股文之第二股。
当代学术论文结构和八股文格式无异。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是“主题”,由“问题”和“论题”组成。也许,人们会指出,当代学术论文没有八股文中的命题金句。此言不实。实际情况是,我们读到的大部分论文都是从命题金句出发的。不过,八股文中的命题金句摘取自古代经典,而当代学术论文则摘自当代的权威著作。比如,人们往往围绕某些重要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作文。主题部分的“问题”就是在体“圣人之意”中酝酿问题意识。如同八股文的命题金句是帮助作者酝酿问题意识一样,学术论文也往往是在权威言论中形成问题意识。这里,问题意识才是关键所在。问题意识越是深刻,论文就越有深度和吸引力。而且,问题意识是实实在在的,是作者可以与读者共享的。如果作者在问题意识尚未形成时勉强作文,他或她就会神乎其神地谈论“圣人之意”,从而把文章写得腐朽不堪。或者,如果作者未能充分表达他或她的问题意识,读者也就很难跟上文中的讨论。
因此,作文之初,作者必须已经在问题意识之中。他或她必须提出问题。我们有时会读到一些文章在无病呻吟。这说明这篇文章没有提出问题。我们有时对一些文章缺乏共鸣,原因在于作者没有把问题挑明。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没有问题等于这篇文章没有灵魂。作者必须在问题意识中进行作文。一般地,如果问题是共同的且一目了然,作者可以废话少说直接提出问题。要是问题并不一目了然,或者作者认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作者就需要一些篇幅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阐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分享作者的问题意识。总之,作者要体会“圣人之意”,酝酿问题意识,并且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问题意识。
1
提出问题是要解决问题的。八股文在“承题”之后便开始“起讲”。有了问题意识,作者需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回应,即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股在当代学术论文中称为“立论”或“论题”。如果作者在问题意识中茫然无措,文章当然就写不下去。作者必须对问题有想法,否则无法进行论证。不过,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问题是恒久问题,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而且也似乎看不到好的解决思路。如果这样,作者必须对其中的争论有一定的了解,并就问题谈问题,即:在说明这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的同时对它的恒久性进行论证。这个说明本身就是一个论题。总之,有了问题意识,作者就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问题意识愈深刻,作者就愈有冲动给出一个说法。
我们看到,八股文中前三股“破题”、“承题”、“起讲”也就是当代学术论文的主题部分(包括问题和论题)。这前三股是文章的写作灵魂。也就是说,主题部分没有做好,整篇论文就一定是六神无主,支离破碎。
主题部分的论题是需要论证来支持的。一般来说,论证是一篇论文的主干部分。提供越详细而严密的论证,论题得到的支持度就越大。这部分也是表现作者的理解力和知识面的平台。写好这部分的关键点不是结构上的,而在于作者平时的学识积累。实际上,作者的功力是在论证部分展示出来的。
不过,从结构上看,我想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切忌走题。论证是对论题的支持。如果论证所支持的是论题所未及的,那么,无论给出什么样的论证,都与论题无关,从而也就没有支持论题。一旦走题,论证立刻失效。试想,如果你的论题是关于“与时俱进”的,而行文却大谈特谈固守传统的重要性,你叫你的读者如何跟上你的论证?其二,切忌遗漏。通常地,论题是一个复合命题,涉及多方面。比如,我们来看这个论题(摘自一篇学术论文):“简略说来,儒家重建构而轻解构,而基督教重解构而轻建构。在这一观察基础上,我们试深入分析‘诚’和‘信’在人的生存中的运作,以此展示耶儒在生存上的互动。”这个论题涉及的儒家和基督教,诚和信,生存互动等等。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将导致论证功能丧失,因为论题在论证中未能得到支持。
论证主体在八股文中称为“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或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每一比都有两股,即从上下、前后、正反、左右对“起讲”中给出的立论进行分析说明。这是八股文的正文,称为“四比八股”。人们在批评八股文时,大多是针对这种“四比八股”的对称性要求。这种外在的形式要求往往误导作者的注意力。但是,对于一位深得八股文精髓的考生来说,这“四比八股”并不是严格形式的;相反,这种形式要求是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作者对“起讲”中的立论进行全面论证。作为论证,关键是面面俱到,力求详尽,即前面提到的“切忌走题”和“切忌遗漏”。如果作者仅仅是追求“四比八股”的形式,而没有对论题的进行充分论证,那么,这篇八股文就是失败的。
八股文的最后一股称为“收合”或“束股”。我们称为结语。一般来说,结论部分无非是把论题和论证之间的关系以简练的语言重述一遍。诸如“我提出了如此这般的观点,并如此这般地进行了论证”。结语看似容易,但写起来却难以下手。原因在于,作者在进行论证时并不总是能够按照原始想法进行。思路本身是在逻辑上展开的。作者在开始时或许觉得自己能够对论题提供严格的论证,但在行文中却不知不觉跟着思路本身的逻辑运行而偏离了论题。因此,当作者写完文章准备总结时,往往发现论题和论证之间无法联系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作者需要回过头来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可以是针对论题,即:按照论证给出的思路加减论题的表述。比如,如果发现论题中的某一方面在论证中没有涉及,而这方面又不
2
是论题的主干部分,那么,把它删除就是了。如果论证思路不得不进入一个新领域,而论题并未提及,那么,把它加在论题上就是了。然而,修改也可以是针对论证,即:参照论题,充实论证。写结论乃是一个修改论文的必要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时在作结论时,突然发现有许多话要说,从而在结论中加入许多论题和论证都没有涉及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是一些感想。但是,由于它们在论证中没有讨论过,即使它们和主题有某种引申上的联系,它们并未得到文章的任何支持。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对于文章来说是全新的陌生因素,对于读者来说是莫名其妙的奇怪说法。它们的出现破坏了文章的一体性。因此,结论部分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新的东西。
一篇学术论文,我们说,就是一篇八股文,其中的结构是有固定格式的,这就是:主题(问题和论题)- 论证(切合支持主题)- 结论(重述论题和论证的关联)。离开这个格式,读者就无法跟上你的思路,而你也就无法和读者建立联系。
多余的话:
有同学不断问我这个问题:按照这严格的文章结构进行写作,岂不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岂不扼杀了自己的创造性?我想,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写作有多种方式。读书笔记和思想随想也常常是我们的写作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这类写作是越多越好。这类写作只求通过文字自我呈现某种模糊的想法。它是一种自言自语,甚至不求自己作为读者,因而可以不顾格式。也许,对于许多思想家来说,这类写作是催促新思想新观念的创造活动。然而,如果要把一个思想或观念(无论新旧)呈现给读者,就必然遇到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八股文是在科举应试时的考生-考官关系中进行的;学术论文写作则是在作者-读者关系中进行的。这类作品要求读者。因此,如何建立其中的关系至关重要。八股文结构是这样一座桥梁;上述论文格式要求也是这样一座桥梁。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