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建筑因地区差异、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在村镇建设时可以根据村镇的地方特色对村镇进行规划重建,将村镇发展成旅游生态型的村镇模式。旅游生态型模式村镇不仅可以使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这种模式可以促使农村的合理规划,也可以使农民增加对建房费用的投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农村建筑现状 1.1 规划现状
1.1.1 建筑依地而建,建筑形式多样化。由于缺乏对农村建筑的规划,农民往往将房屋建在责任田或自留地上,建筑一般是依地而建的,施工人员根据户主的喜好,划分空间,形成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但是其缺乏艺术性。
1.1.2 建筑缺乏规划,建房具有盲目性。农村存在攀比之风,盲目建房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家建房时比阔气,这种风气在很大程度上诱导着农民的建房行为。一些村民重新建房,不愿在旧宅基地上建新房,而是选择其他地方建房,多处占地,将原来的房子空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村建筑缺乏规划,而且缺少基础设施,更由于建筑乱占乱建,导致道路弯曲狭窄,不能满足村镇今后的发展需求。
1.1.3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范。农村房屋的结构设计形式比较单一,以前农村房屋很大一部分是土木结构,都是根据先前流传下来的经验进行结构设计,普遍都是一种结构设计形式。现在农村房屋建设
是砖混结构,但缺乏相应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而是根据户主与施工单位自己的经验进行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不规范,在安全和稳定性上存在一定危险系数。
1.2 管理现状
1.2.1 土地管理的缺陷。农村土地所有制是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并存,除个别公共场所土地为国家所有外,大部分是以行政村甚至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目前我国对集体所有制土地的计划管理权、地政管理权、经营管理权以及房屋和建筑管理权等方面的规定存在权力界定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这是导致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低水平无序扩张的根本原因。
1.2.2 建筑周围环境管理质量差。农村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牲畜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施在农作物上,很多农民都将粪便和废料堆放在道路上,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也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有的生活废料虽丢弃在同一个地方,但没有人员对其清理,长年累月,堆积如山,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村委会对这种行为并未采取措施进行管理,而是放任其流,不太注重管理。
1.2.3 缺乏相应的规划管理部门。虽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基本成熟,但庞大的村镇建设规划机构不健全,加之资金短缺规划滞后,管理失衡,有的地方乡镇没有专设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科室,即使设置了这样的部门,也大多没有配备专用交通工具,相对于量大面广、任务艰巨的村镇规划建设来说,不能相适应。在农村,大部分村民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或自留地,他们认为在自家的地上就可以建房,大部
分村民都如此,而村委会的行政人员也都来自村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村委会也不能对此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只要村民建房时不与周边家庭发生冲突,村委会就不会加以制止。
2 改变现状的对策 2.1 加快建立农村规划体系
2.1.1 组织成立相应的规划管理指挥处。由于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已成熟,在村镇建设上可以参照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并结合农村特有的建筑特色成立相应的规划管理指挥处,同时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对农村的规划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对近期要开展的建设任务进行规划管理,使之能符合农村今后的发展道路。
2.1.2 聘请专业人才。由于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质量监督机构等客观因素,不能满足村镇建设规划所需的人才。所以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规划工作,专业人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管理监督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并对从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人员组织培训,使其了解农村建设的特点。
2.2 加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2.1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国土三级垂直管理体制,虽然在村镇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还存在漏洞,村民可以通过镇属城建办等途径办理有关手续,甚至根本不办理任何手续自行建设。目前我国土地制度存在二元结构,集体建设用地和国家非农用建设用地实行分别管理,而且法律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部门难于依法管理。
2.2.2 对宅基地进行地调查和清理。村委会应组织专人对农村宅基地进行调查,调查清楚每户家庭的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包括面积,数量,坐落位置等。在调查中如果发现有对宅基地使用的违法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有效遏制村民非法占地建房和买卖土地的违法行为。对没有违法的宅基地,登记造册,方便以后日常工作的展开。
2.3 提高村民对建筑质量的要求
首先应冲破迷信的束缚,多对农民做宣传,使他们识别建筑方面得迷信思想,鼓励农民合理利用旧房,在新房建设上走出建房跟风,盲目攀比的误区,而是应根据家庭的需要合理建房。其次,要让农民树立质量意识,可以利用实例进行宣传,使村民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要使用优等材料,不要偷工减料,聘请专业的施工队施工。最后,政府也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系统,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对违法现象依法处理。增强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普及农村建房的基本知识,提高农村住房的质量和抗灾能力。
2.4 建立农村建设发展新模式
2.4.1 农村建筑向集体公寓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七大以后,党中央越来越重视耕地的保护,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农村建筑向集体公寓发展是一种趋势。在进行农村建设时,可以参照深圳市龙岗区集体公寓的案例,调查村中每户的住宅情况,在村中划定一块建设用地,引导农民用原来的住宅来置换,待新房建好后,村民按照与村委会签订的协议搬进新房,拆除旧房,集体土地归国家所有。这样做既
可以提高农民建筑的质量和居住条件,还可以合理利用土地,鼓励村民建设集体公寓,减少占用的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规范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按照法律制度行事。
2.4.2 建立节能型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农村由于经济,社会方面比较落后,新工艺的应用很难实现。但是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天然的物质和废料进行节能,例如太阳能的利用和沼气系统的建立,即是一种节能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式。
2.4.3 建立旅游生态型村镇。农村建筑因地区差异、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在村镇建设时可以根据村镇的地方特色对村镇进行规划重建,将村镇发展成旅游生态型的村镇模式。旅游生态型模式村镇不仅可以使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这种模式可以促使农村的合理规划,也可以使农民增加对建房费用的投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广平.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风,2010,15.
[2] 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