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军 125840
1、以自己或身边的人为实验对象,观察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的出现率。
答:行为是一个涵义十分广泛的概念,不同心理学流派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如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可以观察、可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反对将意识等内部心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者为行为的公式是:S—R,即S(刺激)引起R(反应)。而一些新行为主义学者则将扩大了行为的范围,除了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之外,也包括了内隐性的意识过程。而随着认知行为主义的兴起,学者们也接受了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因素的观点,由此而认为个体的主观评价、认知特点、情绪状态等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行为。因此行为既包括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也包括部分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并且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行为矫正所关注的行为,不包括由于生理成熟与衰退、或者疲劳、疾病、药物、手术等引起的行为变化,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景下,反复地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
2、举例说明问题行为的三种表现。
答:对于问题行为,不管其具体表现如何,总的来说,都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行为过度
行为过度是指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一种情况是,不恰当的问题行为,从社会规范出发不允许出现,只要出现即是行为过度表现。例如在课堂上大声说话、随意离开座位,打人、骂人,破坏公物,迟到,说谎等。另一种情况下,有些正常行为如果发生次数太多也会成为问题行为。如在饭前便后或者手脏了时洗手是正常的行为,但是不停地洗手,就成了问题行为。
二、不适当行为
不适当行为是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例如成年人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行为,电话未接通的情况下对着话筒“喂,喂„„”,在博物馆、图书馆表现出在球场看台上的行为等。
三、行为不足
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如儿童到一定年龄仍不会讲话,不愿和同伴接触、交往,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穿衣服和吃饭等。
根据对问题行为的类型区分,有助于在实施行为矫正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行为发展的方向,并根据行为的表现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曾说:“请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方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过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请结合行为矫正原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答: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就是依据学习原理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改变的系统方法。但是应排除由于疾病、药物和手术及偶尔因素导致的行为改变。
在使用行为矫正术语时,应注意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区分:
一、行为矫正与行为改变
有的学者主张用“行为改变”一词,以避免人们形成定势,将行为矫正仅仅看作是针对问题行为进行的,而突出强调行为矫正既具有促进良好行为的作用,也有着改善问题行为的作用。事实上,这两个术语基本指的是同一概念,一些主张使用“行为改变技术”一词的学者们也是认同应排除由于疾病、药物和手术而导致的行为改变的。
二、行为矫正与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改变患者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障碍,使之获得康复的治疗方法总称。具体可以包括精神分析疗法、患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尽管行为疗法也可以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具体方法,但行为矫正则不能完全与之划等号,行为矫正属于一个交叉领域,它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产生于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行为原理为策略,借助应用行为分析法设计模式为基本操作程序,以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达到增强人类适应功能为目的的方法。因此不完全是针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
三、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
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在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行为原理、行为处理策略、行为分析方法等基本是一致的。但严格来说,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行为矫正的范围更广,凡是系统地应用了行为原理来处理个体的行为,使行为发生变化的,都属于行为矫正,该技术和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青少年儿童的行为训练、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或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特别是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训练,是目前唯一有效的训练方法,此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企业管理、体育技能训练等各个领域。而行为治疗的应用则较为狭窄,主要指应用行为原理去处理各种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的方法。
其次,行为矫正技术的实施者多数都是普通工作者,包括家长、教师、心理学家等,而行为治疗则往往限定于由临床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领域。
此外,从概念缘起的地域划分,行为矫正一词主要在美国被广泛使用,而在欧洲一些
国家倾向于使用行为治疗的术语。
4、比较应答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答: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生活中的条件反射等。
一、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人出生后就有许多本能反应,这些反应属于先天的反射,也可以叫做无条件反射。大量的行为是在后天习得,这些后天习得的反射被称为是条件反射。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条件反射的实例,如成语“望梅止渴”,说的是曹操指挥大军征战途中,士兵们饥渴难耐,为了激励大家,曹操假称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听后就有了精神,继续前行。其原理就是由于士兵们曾经吃过梅子,知道梅子入口后有酸味,因而引起大家口中唾液分泌增加,暂时缓解了行军过程中的疲劳。一个人从婴儿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条件反射形成与强化,如呀呀学语、养成定时定点的排便习惯、学习认识文字符号、按照红绿灯信号的指令过马路等。
应答性条件反射原理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统过程中,发现实验用的狗,总是在喂食开始前就开始大量分泌唾液,为了验证是否有什么信号引起了狗的如此反应,实验者设计了在无关刺激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物(食物)同时出现的实验程序,反复多次后,发现只要铃声响起,即使不喂食,狗也会作出唾液分泌的行为,等待进食。由此发现了条件反射原理。所谓条件反射,就是当一个无关刺激与一个先天反射活动的刺激物同时、反复出现时,无关刺激物成为了引起特定行为反应的信号,进而其引起的行为就是条件反射行为。
通过实验,研究者们发现了强化物可以对条件反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而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仅呈现条件刺激物(铃声),不给予强化(食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依据条件反射原理,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后天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巴甫洛夫所提出的条件反射原理也被称为是应答性条件反射。其特点是至少有一个行为属于本能反应,且无关刺激物要与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出现、反复多次,才能得以形成。条件反射原理被行为主义者所接受,用来解释个体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但应当注意的是巴甫洛夫本人并不是行为主义者,他重视人的大脑活动对行为的影响,这一点与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是不同的。
【经典实验】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指导蕾娜设计了一个经典的制约情绪反应实验。他们选取了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11个月大,最初观察发现他并不害怕实验用的小白鼠。一次,当他正在玩耍时,一只小白鼠跑到他身边,他伸手准备去摸小白鼠,这时,在他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噪音,原来实验者敲击铁棒制造出了噪音,小阿尔伯特对这种噪音感到很恐惧,由于小白鼠同时出现,使他对小白鼠也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之后,小阿尔伯特的恐惧开始泛化,先是对白色的皮毛动物,之后是对白色的毛发如圣诞老人的白头发白胡子等都
产生了恐惧情绪。按照华生的思路,拟通过条件反射方式来帮助小阿尔伯特去除恐惧情绪,但由于后来没有找到小阿尔伯特而留下了遗憾。
制约情绪反应验证了情绪和行为是在条件反射原理作用下形成的,但另一方面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应注意防止造成伤害。
【经典实验】反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在制约情绪反应实验之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指导琼妮又做了一个去除不良情绪反应的实验。实验对象是男孩彼得,34个月大,他之前就存在害怕兔子的不良情绪反应。实验者设计了相应的训练方案,首先采用示范的方法,让几个不害怕兔子的孩子与彼得一起玩耍,然后他们跑去看兔子,彼得加入他们的群体,也学习到了他们不害怕兔子的行为。训练期间,彼得在路上又偶然遇到一条凶猛的狗,导致他害怕动物的不良情绪又发生了。在下一阶段,研究者采用了引导制约法,先让彼得很开心地玩耍或吃他最喜欢的巧克力,这时将兔子关在笼子里放在他刚能看到的地方,由于兔子离他很远,因而他也不担心,等他适应后,再将兔子一点一点向身边靠拢,最后将兔子从笼子里放了出来,而彼得仍然不产生恐惧感,由此使其惧怕兔子的不良情绪反应得以去除。
这个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条件反射的习得是人情绪反应的根源,也是解决情绪反应的办法。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设计了独特的“斯金纳箱”用于进行动物实验。实验箱内有杠杆,杠杆与提供食丸的装置相连。实验用的白鼠被放入箱内后,急于找到食物,在箱内盲目地乱跑乱撞,偶然碰到杠杆,打开了提供食丸的装置,从而得到食物,最初白鼠并没有学会或预知按压杠杆可以得到食物的技能,但是经过多次尝试后,白鼠就学会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丸的技能。
斯金纳认为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之所以得到巩固,在于按压杠杆之后得到食物起到了强化作用。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从其实现过程来看,个体的行为在先、刺激物在后,与应答性条件反射中的刺激在先、行为在后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个体所在的环境仍然可以看作是刺激在先,例如,只有在斯金纳箱这一特殊环境下,白鼠才会做出按压杠杆的动作。因此两种条件反射理论并不是对立的。
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个体主动发出某个行为之后,紧接着出现的刺激物起到了反馈作用,对行为起着制约作用,如果该刺激是令人满意或愉快的,则是强化过程;如果该刺激是令人不愉快的,则是惩罚过程。
应答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有着共同的机制,都是通过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特定行为,也都有着强化、消退等规律,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行为而言,往往两者都在起着作用,而并非各自独立发挥作用。例如,在金庸所著的《雪山飞狐》中,讲到苗人凤在用剑使出“提撩剑白鹤舒翅”这一招时,背上都会微微一耸。其原因是在苗人凤幼年跟着父亲他学习这一招时,突然被只虱子叮咬,于是耸耸肩来赶走虱子,结果被认
为是不用心学剑而遭打父亲一顿打。于是他就形成了准备使出提撩剑白鹤舒翅一招时,不由得耸耸肩的条件反射。在这里就既有应答性条件反射过程(虱子叮咬导致耸肩),也有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使出特定的剑招)。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成为行为矫正方法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还为程序教学法、教学机器的研制,乃至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电脑游戏等都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专题所介绍的大多数行为矫正方法都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提出了观察学习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与认知、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或改进行为,观察学习中的强化是一种间接强化。
【经典实验】儿童攻击行为的模仿学习
班杜拉设计了一个通过模仿使儿童获得攻击行为的实验。该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示范阶段,给参与实验的儿童播放一部短片,内容是一位成人殴打玩偶的过程。但是录像片共有三种不同的结尾,相应地将儿童也分为三组,分别让每组只观看一种结尾:(1)奖赏结果:录像片中出现第二个成人,他对殴打玩偶的成人进行称赞和奖励;(2)惩罚结果:录像片中出现的第二个成人,对殴打玩偶的行为进行批评指责;(3)无反馈结果:第一个成人殴打玩偶自然结束。
第二阶段为模仿实验:(1)自发模仿:看完录像后,把这些儿童分别带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结果发现各组都有部分儿童自发模仿,奖赏结果组模仿攻击行为的儿童人数较多,而惩罚结果组模仿行为很少,总的来看,自发模仿中,男孩表现出攻击行为稍多。(2)诱发模仿:告诉儿童如果模仿影片中的行为,可以得到糖果奖励。结果,三组儿童(奖赏结果/惩罚结果/无反馈)都表现出很高的模仿行为,性别无差别。即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管是看的哪种结尾录像片,都有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全体参与实验的儿童中有88%的儿童都模仿了攻击行为。八个月后,仍有40%的儿童重演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结论】
(1)示范者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不影响模仿行为本身,因为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有可能直接表现,也可能并不表现出来。
(2)观察学习后没有表现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到。
(3)在内外部条件诱发下(如鼓励),习得而未表现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通过班杜拉的实验,可以证明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到,
也能通过媒体的观察而习得。如果有了适当的的诱因则,模仿行为更容易出现,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抢银行、劫机、攻击无辜行人等突发事件中,许多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如网络、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游戏等)中学习到了之前有人做过的类似举动,在金钱刺激下铤而走险而做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观察学习有很多优点,首先通过模仿来学习可以使学习的过程缩短,避免由于尝试错误和失败带来的情绪影响。其次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的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模仿学习的事例,如学校教育中通过宣传各种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说的也是模仿学习;而上学后,很多学生模仿或崇拜老师;近年来青少年由于追星而表现出的明星崇拜等;在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模仿学习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模仿作用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