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西 厢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最早起源于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最开始接触这个故事是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截取了杂剧中的一部分精华,而深入了解这个故事是在大学里。女主角崔莺莺,从《莺莺传》中被情人抛弃的悲情女子,到董解元笔下与情人私奔的反封建礼教的勇士,再到《西厢记》中勇于突破家庭枷锁、追求爱情的小姐。崔莺莺形象的每一次变化,都暗示着时代精神的一次次更新。而在王实甫《西厢记》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结局,使人物形象的反封建意味更加鲜明。
下面我主要通过《莺莺传》和《西厢记》的对比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莺莺身份的改变 元稹的《莺莺传》:崔莺莺是被张生抛弃的女子,但莺莺的身份交代的很模糊。“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从她的家庭背景来看,看上去崔家的资产还算丰富,算是有钱人家。而张生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书生,却敢将莺莺给抛弃,由此可见莺莺虽然家境不错,但并不是名门望族也不是皇亲国戚。另外崔家时有客人来访,但莺莺却“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这样被迫、勉强出来接待的行为,更不像读者所想的大家闺秀,反而感觉是一个女儿受爹娘控制的小户人家,更有甚者,让人联想到了妓女,受老鸨的钳制,而不得不出来接客赔笑脸。而元稹并没有明说,可见在现实中,他对西厢偶遇的崔莺莺还是很爱恋的,想美化她的身份。 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变成了门第极高的相国之女,而且被许配给了另外一户名门望族——郑尚书的长子。两户人家门当户对,这和《莺莺传》里描写的境遇差别很大。
2、结局的大逆转 元稹的《莺莺传》:张生嫌莺莺是“尤物”,是“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抛弃了莺莺,两个人最后都各自成家。张生后来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当时的人都称赞张生,夸其知错能改,善于弥补过失。 王实甫的《西厢记》:曾被不少论者概括为:“一见钟情遇佳人,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它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的一对青年,在张生考取状元之后,戳破了恶人的奸计,和莺莺成亲了。描绘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主题,并带有强烈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
3、社会环境的变化
崔莺莺的身份和结局的大逆转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 元稹的《莺莺传》: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崔莺莺,并赋予了她勇于追求爱情的性格。但从最后可以看出女性地位从根本上还是没有改变,而对于张生的始乱终弃,作者颠倒是非黑白,夸其善于弥补过错。莺莺为追求真爱而勇于献身的行为却被张生虚伪的“补过”所玷污。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在社会地位上,男人比女人高的多。而唐代的莺莺便成了唐代社会女子地位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也象征着封建时代少女的爱情被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并透露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身份一跃而成为相国之女,结局也成了大团圆,此可贵之处在于他否定了《莺莺传》的传统思想,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及对封建礼教的不屑与挑战。而王实甫笔下莺莺的变化,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力量的突起,资产主义开始萌芽的社会观引起的。同时也与元代科举制度的取消有关,这让大多数知识分子感到前途暗淡,因此只有将梦想寄托于戏剧作品,而崔莺莺的身份及最终结局也作为文人的一种美好向往。
从社会角度来看,王实甫笔下崔莺莺的变化,不仅仅可以看出是一种社会、时代的必然,更能体现出王实甫的巨大成就。那就是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创作,其笔下的《西厢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带有历史进步性,忠于历史社会现实,通过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并揭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4、细谈莺莺性格变化
在唐代元稹《莺莺传》和王实甫《西厢记》的两个版本中,女主角同样都是崔莺莺,同样都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同样对美好爱情理想具有梦幻的憧憬和追求的人物,但在具体的性格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性格的崔莺莺都具有不同的文学象征。 元稹的《莺莺传》:作者对莺莺的描述为“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这活脱脱是个娇羞、矜持的十七岁少女。在确定自己对张生的感情后,坦诚、真实、当晚便让红娘送去《明月三五夜》的诗句,与张生私会,并完全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展现了爱情胜过封建礼教的力量。
但莺莺还是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如张生赴考前,莺莺充满担忧但依然说出“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的话。最后莺莺被弃,似乎也显得有点听天由命、无可奈何。虽然最后拒绝与张生见面,看似果断其实还是割舍不下。但从整体看来,莺莺对她和张生的爱情没有挽留之意,选择了无动于衷,缺少主动性和决心,缺乏积极勇敢的态度。 王实甫的《西厢记》:王实甫的笔下的莺莺依然继承了原型的勇敢和尊严,如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时,众人慌作一团,而作为一贵族小姐的莺莺却能冷静地提出“五便三计”,充分表现出柔中带刚的豪气,一下让莺莺的形象变得丰富有力。但王实甫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塑造了一个具有新性格的莺莺——娴静而有内涵、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具有多情而不奔放的高贵气质的贵族小姐。 《西厢记》莺莺的性格很突出的一点体现在对张生的爱。对于爱情,莺莺更多是表现得矜持。“媒妁之言”的顾忌、对被男人抛弃的担忧、家庭观念的传统、门第的森严在莺莺心中心里形成了一道心理障碍,并承担着沉重的精神重压。再加上青春期少女细腻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莺莺会有心口不一的行为。而这样状态的莺莺,最后能因为爱情的召唤,而越过一切障碍,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是很难得的。
5、艺术特色
元稹的《莺莺传》:在文学艺术上,文笔优美,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塑造了优秀经典的形象;在人物形象上,用了留白艺术,“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丰富了作品的意境;在情节上,悲剧意味浓厚,结局的反
差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上,前面的情节在女性地位和反封建性上有所突破,但最后仍回归当时社会迂腐陈旧的封建礼教去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王实甫笔下塑造的莺莺这个形象对整个作品的影响很大。在情节上,布局紧凑,跌宕起伏,使悲剧故事别开生面,带来新奇感,引人入胜;在人物形象上,感情更为复杂、细腻,人物更为有血有肉;在文学艺术上,莺莺矜持的性格,让作品的语言特色、故事氛围具有一种含蓄美、意境美;在思想上,作品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反传统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带有一定的女性主义人文关怀,大大提高了思想和社会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西厢记》中对莺莺形象的新塑造,深刻体现了王实甫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揭示了历史社会价值观的流变。
6、我对结局的看法
王实甫的《西厢记》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思想境界,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但是在我心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元稹的《莺莺传》。
了解元稹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崔莺莺是元稹一见钟情的女子。元稹一直很自大,他总是认为只要他随便参加,就一定会考取功名,他也很少看上女子。但是在那年春天,他遇见了崔莺莺,便一见倾心。他感觉有许多话想对她讲,她也愿意听。于是,他给她写诗。他将诗扔在她脚下,而她将汗巾抛到地上,然后一并收回袖管。只是,这是她对他仅有的暧昧,只是,这一点点的暧昧令他心心念念难以忘怀。她的傲慢令他气愤。可是他从不去想自己的懦弱。“春来频行宋家东,垂袖开怀待晚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惹阮郎。”这首诗是元稹写给莺莺的。
元稹不喜欢这首诗,因为他连表白都不敢,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将所有的过错推到她的身上,“流出门前惹阮郎”。他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幻想出一个张生,一个误了莺莺终身的薄幸男人,满足了自己被忽视的感情。完成了对莺莺的报复,毁了她的名节。可怜的元稹,爱的那么痛苦,恨也那么痛苦。
所以我觉得原来的《崔莺莺》更有悲剧意义,让人印象深刻。 我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史料上或者文学上就再也没有关于崔莺莺任何的消息呢?或许她一生活在相思的痛苦中,或许她嫁作他人妇幸福美满。但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那个崔莺莺一定会在某个夜晚,在她心底的最幽深隐蔽的角落、最柔嫩脆弱的地方,记忆会像一把锯齿慢慢地来回剧着那根最纤细的神经,午夜梦回的时候,依然会为元稹泪流满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