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2022-09-27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作者:刘 峰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5期

新世纪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头等重要任务,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能力是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实践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课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先从教师做起。具体做法是:

一、对症下药,设计课型。

1.听写型。主要是抓基础知识。知识在于积累,初中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记忆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知识的积累,变知识为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学课本每一册书都有一些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记忆,以听写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使学生养成较好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2.图画型。主要表现在古诗的学习上。大家都知道,我国古诗大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言精练、含蓄、形象,学生对诗内容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能把诗中意境通过想象用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的话,则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因此,我在教读古诗词时,一般是先要求学生多朗读几遍课文,然后让学生作画,通过学生画面的内容,可以了解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实践能力。这样做既避免了老师逐字逐句讲解诗意的辛苦,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诵读型。对一些现代诗歌抒发感情的理解,我认为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讲《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兵》时,针对《四渡赤水出奇兵》歌唱式和《长征》运用绝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的特点,采取听录音,教师示读,学生分组读,个别读,朗读比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始终是站在组织者的位置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出诗歌。

4.演绎型。中学语文课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课,而是一门具有一定的犹如艺术课、体育课那样的实践课。但凡实践课,光听老师讲,学生不亲身去实践去练习,是学不好的。初中有些课文是可以通过小品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的,如《郑人买履》就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买者和卖者把在家和在集市的情景在课堂上表演一下,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九年级课文如《陈毅市长》、《我的叔叔于勒》、古文《捕蛇者说》这些有人物出场,要求理解人物形象的课文都可以借助演绎的形式来学习、领会、把握。所以,我在教这些课文时,往往是先把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背景简单交待一下,便开始安排表演。如《捕蛇者说》的表演,首先,我提出表演要求:柳宗元是个官员,因其是文人,话语应该是严肃的、文雅的;而捕蛇者(蒋氏)则是语露悲哀、凄凉与无奈。表演时要把这些人物的心情表现出来。结果是上台表演的学生尽情发挥,把人物的情状表演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蒋氏扮演者,不但语言凄苦、愁眉苦脸,边说边哭,用衣袖擦抹眼泪,还做出一些更为细腻的动作,让人看了忍不住悲从中来,部分学生还流下眼泪。能够在表演上达到如此境界,说明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实践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传授方法,培养习惯和能力。

想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授之以渔”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用,我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識,最好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初中课本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提示,每文后边又有探究练习,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先让学生看单元提示,总体上了解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知识和通过什么方法掌握,具体到某篇课文时,先以提问口答、多媒体等形式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从中感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然后再针对较难理解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进行剖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课前主动预习、会利用课本学习的好习惯,又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把精力放在释难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自学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人地位的同时,教师要从管理角度组织语文教学。 刘峰,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