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时间价值的计算
B各系数之间的关系:(重点)
C风险衡量(非重点,可以不看)
D风险收益率 (重点)
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的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RR=b·V
式中:RR为风险收益率;b为风险价值系数;V为标准离差率。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投资的总收益率(R)为:
R=RF+RR=RF+b·V
上式中,R为投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无风险收益率RF可用加上通货膨胀溢价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一般把短期政府债券(如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重点是市盈率定价法)
银行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重点补偿性余额)
债券的发行价格(重点)
可转换债券的要素(不用看)
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方法(了解)
(1)后付租金的计算。根据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公式,可确定出后付租金方式下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数额的计算公式:
A=P/(P/A,i,n)
(2)先付租金的计算。根据即付年金的现值公式,可得出先付等额租金的计算公式:
A=P/[(P/A,i,n-1)+1]
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重点)
如果购货方放弃现金折扣,就可能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表明,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与折扣百分比的大小、折扣期的长短同方向变化,与信用期的长短反方向变化。
利用现金折扣的决策
1.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短期借款利率→在折扣期内付款,享受现金折扣;
2.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短期借款利率→在信用期内付款,放弃现金折扣;
3.如果两家以上卖方提供不同信用条件,当决定“享受”现金折扣(即在折扣期内付款)时,应选择“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最高的一个;当决定“放弃”现金折扣时,应选择“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最低的一个。即:放弃低的,享受高的。
个别资金成本(重点掌握)
筹资总额分界点= 某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分界点/目标资金结构中该种筹资方式所占比重(不考)
成本习性及分类(不考)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成本按习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二)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及其计算(了解)
三、杠杆原理(了解)
这种方法只考虑了资金结构对每股利润的影响,并假定每股利润最大,股票价格也就最高。最佳资金结构亦即每股利润最大的资金结构。
股票市场价值= (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通股成本
投资收益
又称投资报酬,是指投资者从投资中获取的补偿,包括:期望投资收益、实际投资收益、无风险收益和必要投资收益等类型。其中,无风险收益等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通货膨胀补贴(又称通
货膨胀贴水)之和;必要投资收益等于无风险收益与风险收益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贴(率)+风险收益(率)
三、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不考)
投资者同时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作为投资对象而发生的投资,就是投资组合。如果同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价证券作为投资对象,称为证券组合。
(
(二)投资组合的β系数
对于投资组合来说,其系统风险程度也可以用β系数来衡量。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βp=
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受到单项资产的β系数和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内容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在特定条件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E(Ri)=
单项资产或特定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受到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和β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
2.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也受到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收益率与投资组合的β系数成正比,β系数越大,风险收益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固定资产原值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可按下式进行:
经营期某年流动资金需用额=该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
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截止上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
经营成本的估算应按照下式进行: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总成本费用-该年折旧额-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支出
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重点掌握)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重点)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一)评价指标的意义
投资决策评价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三、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即: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可以不看)
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1)各评价指标同时可行,即NPV≥0,NPVR≥0,PI≥1,IRR≥ic,PP≤n/2,PP′≤P/2,ROI≥基准投资利润率i,则接受该方案;
(2)各评价指标同时不可行,则放弃该方案;
(3)当次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或辅助指标(投资利润率)与主要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主要指标的结论为准;
(4)利用动态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对同一个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对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应注意:
(1)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财务可行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可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表要看)
证券投资风险
(二)证券投资收益(不看)
证券投资收益包括证券出售现价与原价的价差以及定期的股利或利息收益。
债券收益率的计算(不考)
三、债券的估价(重点)计算题
股票收益率的计算
股票收益率主要有本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
1.本期收益率
本期股利收益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派发股利与本期股票价格的比率。用下列公式表示: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买入股票持有一定时期后又卖出该股票,在投资者持有该股票期间的收益率。
如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不超过一年,不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其持有期收益率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如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超过一年,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其持有期收益率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V为股票的购买价格;F为股票的出售价格;Dt为股票投资报酬(各年获得的股利);n为投资期限;i为股票持有期收益率。
三、股票的估价(重点)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将存货经济进货批量模型原理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其着眼点也是现金相关总成本最低。
这种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
利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为:(重点)
式中,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应收账款的成本(了解)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存货的主要功能有:防止停工待料;适应市场变化;降低进货成本;维持均衡生产。
(二)存货成本(重点)
二、存货经济批量模型(重点)
(一)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
在不允许出现缺货的情况下,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P为进货单价。
(二)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
在供货方提供数量折扣条件下,若每次进货数量达到供货方的进货批量要求,可以降低进货成本。通常,进货批量越大,可利用的折扣就越多。
存货相关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其中,存货进价=进货数量×进货单价
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批量;
第二步,计算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第三步,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不同批量进货时,计算存货相关总成本;
第四步,比较不同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此时最佳进货批量,就是使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
(三)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模式(不考)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进货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S=Q×C÷(C+R)
式中:S为缺货量,R为单位缺货成本,其他符号同上。
三、存货日常管理
存货日常管理包括存货储存期控制、存货ABC分类管理、存货定额控制、存货供应时点控制等多种方法。
(一)存货储存期控制(不考)
存货储存期控制包括存货保本储存期控制和保利储存期控制两项内容,有关计算公式为:
利润=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
批进批出经销某商品实际获利或亏损额=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批进零售经销某商品预计获利或亏损额=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
其中:平均实际储存天数=(实际零散售完天数+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