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立足本土民族文化,充分挖掘、整理开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本土民族资源,来丰富幼儿的教育内容,推动幼儿教育改革进程,无疑是一件值得倡导的事情。本土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发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提示我们在进行本土民族文化教育时要因地制宜,在教育教学中要从实践出发。
1.挖掘家乡的本土民族文化,生成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幼儿与家乡是同呼吸的,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容易让人疏忽的乡音、乡情、家乡的文化等,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却实实在在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熟悉,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家乡的本土文化、本土资源。幼儿习惯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但在他们感受、体会“文化”的时候,却未必就真的能走进文化。其实文化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文化。如家乡有阿罗多姿的四姑娘山、风景秀丽的双桥沟,时刻加大孩子们的视觉冲击,无不昭示着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真爱大自然。还有历史悠久的土司官寨、经历风雨的藏经楼、建筑宏伟的古雕、圣洁神圣的白塔,都同时凝聚着本土藏文化辉煌的艺术。再有家乡金碧辉煌的庙宇,惟妙惟肖的藏画,精妙绝伦的唐卡,都蕴含着本土藏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闻名中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嘉绒锅庄,孩子们更是会走路就会跳锅庄,警示孩子们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进一步教道孩子们热爱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由此证明,文化并不是高不可攀,我们的这些本土文化就是真实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显而易见,家乡的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成为了幼儿园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之一。
2. 关注幼儿兴趣,利用环境与幼儿互动
幼儿的生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儿童的生活非常切合实际的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日常生活则是文化的浮现。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风俗民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幼儿熟悉的本土文化
中获取教育资源,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可结合家乡嘉绒藏族的工艺特色、民俗风情、风景名胜等,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例如让孩子们参加这里的藏族风情节,带孩子们到大草原去玩儿,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经常让孩子们跳自己本民族的舞蹈、锅庄。因此针对本土教育进行了加绒藏族服装展示活动。那一天孩子们穿上本民族的服装,佩带各种装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广场走时装步,展示多姿多彩的嘉绒服饰,孩子们个个而美丽可爱,这天他们高兴极了。这样不仅让幼儿亲近了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的民族,树立了幼儿的民族意识,让他们懂得爱护尊重自己的民族,守护好自己的民族,从而感受到从小做到“珍爱自己民族资源,捍卫自己民族的尊严”,这次活动对幼儿和家长是一次很好的爱家乡、保护本土文化的情感教育活动。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大自然中可让幼儿接触、认识的内容极为丰富,幼儿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接触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周围环境,观察和关心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不仅扩展了幼儿社会认知,而且激发丰富了幼儿的社会情感。将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使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体验自然环境的美,陶冶情操,锻炼体魄,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让幼儿亲身投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感知,利用季节的自然更替,我们引导幼儿去寻找环境中的变化。例如:在春天,我们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气温的变化,组织春游,让孩子们穿上春天的服饰(百褶裙),开展“找春天”,“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春天在哪里”,“我和春天手拉手”等活动。在秋天穿秋天的服饰(臧褂),我们组织幼儿品尝瓜果,在品尝的同时,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为什么小金的苹果特别甜?(因为小金地处祖国的川西北高原,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所以苹果糖分含量高)加深了幼儿对本土的认识。当金秋树叶满地的时候,我们带领幼儿捡拾落叶并收集落叶制作成树叶贴画。冬天有藏袍让孩子们平安过冬,白雪皑皑的四姑娘山更是圣洁如玉,孩子们穿着藏袍打雪仗,堆雪娃娃,无一不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大自然这个广阔的课堂满足了幼儿的童心童趣,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关注自然的变化越来越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锻炼了幼儿的体魄,使幼儿对家乡四季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促进了幼儿以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活动中,增强了对本土服饰的了解。丰富的自然环境,满足了幼儿认识的需要;多彩的自然环境,满足了幼儿心灵和情感的需要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识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民族文化,而作为老师更有责任让家乡的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为此,幼儿园开展了“美丽的家乡、红色的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孩子们常去玩的会师广场,那里就有红色旅游标志性的红军会师时历史性会晤,我们的家乡是红色旅游区,我们追随红军的足迹,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时刻提醒孩子们艰苦朴素、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其中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春游,就是让幼儿从家乡的环境、人文的文化、建设等方面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家乡,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延伸,即“请家长给孩子讲述”的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增强了语音表达能力,还使幼儿对家乡,对本土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生成了情景表演活动——我是家乡的小导游。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用语言介绍给别人,介绍自己民族的藏餐:手抓肉、糌粑、酥油茶、撒碗儿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介绍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嘉绒歌舞,孩子们讲得眉飞色舞,因为这是孩子们熟悉知道的自己民族的文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做一做”评比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举办了“本土艺术作品展”,因为这项活动中包括的剪纸、绘画、涂色、粘贴、制作、雕刻等,不仅材料来自于家乡,而且也是家乡本土文化的一种。再如其中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好看的帽子,就是让幼儿在认识、欣赏藏族帽子的同时,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给自己的帽子涂上还看的颜色,如在帽子上进行绘画、画出不同造型的图案(象征吉祥的、万事如意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加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使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4.发动家长,提供丰富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材料
实践证明,家长不同的职业,家长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在原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活动,会是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会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土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注重家庭,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资源共享。我们发动家长参与到本土教育活动中来,如请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介绍本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传说等,并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观赏自然与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的同时,为他们讲解家乡的面貌与变化,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富饶以及藏族人民的智慧,形成爱家乡的情感;请家长带孩子到家乡的名胜古迹去参观、旅游,增强认识与自豪感。 家长根据自己的
能力,积极为活动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提供本民族的特色工艺品(如:藏画、唐卡画、古雕、经楼),讲解、介绍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家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丰富了本土教育的内容。
通过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人、事、物中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将有助于本土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与激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将本土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中做到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强化,以取得最大的整体效应。
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心里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民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而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立在爱家乡教育的基础上。为了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经实践证明,教师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一、挖掘家乡的本土文化,进行有机渗透。
幼儿在不断地学习中,“文化”一词正悄然走进他们年幼的心。他们习惯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但在他们感受、体会“文化”的时候,却未必就真的能走进文化。其实文化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文化。如孩子们常去玩的广场,那里随处可见优美的藏族歌舞、悦耳动听的藏族音乐,孩子们常玩的大草原,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美丽的大草原可以让孩子们疯狂的奔跑,任意的歌唱。以此证明,文化并不是高不可攀,我们的这些本土文化就是真实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走进文化,可以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因此在我们班进行的“我的家乡——小金”主题系列活动中就提出了去认识家乡的本土文化。
在“我的家乡”主题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嘉绒藏区文化底蕴丰富、人杰地灵,而且知道了
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如加绒藏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风情之美誉,我们的嘉绒锅庄被列世界非物质遗产。它不但强身健体还让人们身心愉悦,延年益寿。我们是一个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我们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名扬中外的藏族歌舞,绚丽动人的弦子歌舞,有金碧辉煌的藏画,有价值连城的唐卡画、丰富多彩的手工艺。规模宏大藏式婚礼。到了晚上漫步街头,只要你寻着那藏族音乐就会发现有许多老人在跳舞,有的队伍的后面还会跟些小朋友。故一听到音乐我们班有好多孩子会情不自禁的有模有样的跳起舞来。家乡的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家乡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区。我们追随红军走过的足迹,发扬红军精神。家乡的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成为了幼儿园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
二、设计教育活动,巩固、深化。
幼儿园有效的教育途径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当前问题入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由于兴趣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对活动的设计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最可能地使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从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幼儿与家乡是同呼吸的,但因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平时还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发现。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容易让人疏忽的乡音、乡情、家乡的文化等,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却实实在在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大家去调查的内容是平时熟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家乡的本土文化、本土资源。如我们进行的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家乡多么美”就是让幼儿从家乡的环境、人文的文化、建设等方面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家乡,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延伸,即“调查小问卷”活动。问卷的其中一项是:家长和孩子谈对家乡的认识后,由父母执笔做的一个小纪录。如李昂轩小朋友的调查小问卷中写道:我的家乡在唐山,地震后它就像重生的凤凰一样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又竖起了一座新的城市。我们这里产煤和铁等,土特产有金丝小枣和京东板栗。我们这里还有革命先驱李大钊爷爷。我爱我的家乡唐山。而侯静柔小朋友的问卷中写道:我的家乡在唐山。爷爷说过,家乡有百年煤矿,有精美的陶瓷,现在每年还会举行陶博会。这里还有老人、小孩爱吃的麻糖。为纪念76年的唐山大地震,市中心有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去年十月一日我爸爸还给我讲过纪念碑上的浮
雕。到了周末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如凤凰山公园、大城山公园、大钊公园、南湖公园等。这些地方我都去过,长大了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幼儿对家乡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生成了情景表演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用语言介绍给别人,再讲唐山的特色食品时孩子们还会讲出“咯喳”的来历。(“咯喳”的来历,见文章最后。)除此之外,我们开展的“做一做”评比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加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使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因为这项活动中包括的剪纸、绘画、粘贴、陶艺等,不仅材料来自于家乡,而且也是家乡本土文化的一种。
三、利用“环境”与幼儿进行互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促进功能,抑制它的阻碍功能。设计可以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因此,经过设计的幼儿园环境就具备了教学的记录功能。
在开展的主题系列活动“我的家乡——唐山”中,着重对家乡的评剧、陶瓷、皮影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中在看皮影录像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家乡的皮影艺术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看录像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皮影人是怎么做的?用什么做的?”“为什么皮影人都是侧面人?”“他们的关节为什么会动?”等。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我们决定带他们去唐山的皮影剧团寻找答案。在那里,孩子们经过看、摸、玩、问,自己找到了答案,同时也了解了剧团的叔叔、阿姨在幕后是如何操作的。回来以后,他们跃跃欲试都想自己亲手做一个皮影人,来演一演。
在实现孩子们愿望的同时,我们决定记录下这一过程。幼儿园的墙饰是随着教育活动的进度自然生成的内容,是学习者学习的展示和记录,因此我班的墙饰就成了这一活动展示、记录的平台。在那面墙饰上记录了孩子们制作皮影人的过程,记录了孩子们的第一次试做和第二次试做,记录了我们师生创编剧本的过程,记录了爸爸、妈妈的参与,同时也记录下了我们为演出而做的宣传广告。这段广告词和画面的设计是我们师生共同的智慧结晶。正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参与,墙饰的布置与幼儿间产生了互动,它使得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有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包括墙饰还包括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构成的幼儿基本生活圈。因此我们不仅注重活动材料的投放,还将活动扩展到了社区。如:将制作皮影人的材料和制作好的皮影人投放到了活动区之中,让幼儿自由地制作、操作、比较、讨论,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师生与家长共同设计、制作、彩排的皮影剧《贪财的县官》在幼儿园和社区的敬老院都进行了巡回演出,并得到了好评与认可。实践证明,环境与幼儿互动,能够使幼儿主动获取很多有益的经验,这将有利于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教育活动的发展。
四、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善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中国已加入了WTO,当今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必然要积极地迎接教育的国际化。而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以“终身教育理念”贯穿全文。这说明了学前教育已不再是知识和智力开发的教育,而是要把幼儿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作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今的教育已由集中封闭式逐渐向多元开放式发展,它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强调教育要走向自然和社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关注社会,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对其进行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2004年7月24日“一会一节”在唐山召开,唐山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各媒体都作了相关的宣传和报道,就连市区的主干道上也能随处可见宣传的条幅。家乡的这件大事近乎是童叟皆知。这件大事是家乡唐山与世界接轨,对外开放、宣传、交流的窗口,是唐山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这也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大好时机。记得开幕式那天晚上,好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看了焰火晚会,去亲身感受了这一盛事。开幕式的现场选在纪念碑广场,选在抗震纪念碑下,可谓寓意深远。这就是要让四方来宾记住唐山的“一会一节”,因为记住了“一会一节”就记住了唐山的抗震纪念碑,记住了唐山的抗震纪念碑就记住了唐山。曾经听说CHINA 就是陶瓷的意思,因为外国人是先知道了中国的陶瓷才知道中国的。晚会上各色漂亮的焰火交相辉映,把纪念碑广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明亮,将纪念碑映衬得更加雄伟、壮观。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乐不思蜀。有的家长还为孩子拍照留念,记下了这一辉煌的时刻。
中国的各种陶瓷制品汇集唐山,机会难得。为了让孩子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家乡的陶瓷、家乡的陶博会,与园领导商量后,我们决定带孩子们到陶博会上去看一看。每到一处,那里的厂方代表都会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产品,会让孩子们亲手摸摸、看看那些做工精美的陶瓷制品。陶博会上品种繁多,丰富多样,其中有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观赏瓷等。看着这些工艺先进、细致精美的瓷器,孩子们简直是爱不释手。“叔叔、阿姨这是什么瓷?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瓷器真的是用骨头做出来的吗?”“叔叔,这上面的画太美了,是用笔画上去的吗?”“我也要做瓷器,而且做的要比这些还好,上面的画我要自己画。”……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说个不停。瞧!那边有个叔叔正在用机器制作花瓶,多有意思,一堆泥巴在叔叔手中,在机器的帮助下渐渐成了一个花瓶的形状。太棒了,孩子们被这奇妙的事情所吸引,“我要做,我要做…”,他们都跃跃欲试。由于时间所限,没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当时我就在想回园后一定想方设法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要。就在我们参观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展位即皮影展位,因为这正是向前来唐山参加、参观陶博会的人们宣传唐山皮影的大好时机。当我们到达时刚好有两个外国人买走了一个皮影人,据说是要留作纪念。就从这件事,孩子们也简单的了解了应该怎样利用机会来宣传自己的家乡,宣传自己家乡的特色。
从陶博会上回来后,我们搞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如:让孩子们在家中搜集不同形态的陶瓷制品放在新奇角,让孩子们自由去玩并进行有关的探索活动;请幼儿利用粘土制作,体验制作陶瓷的感受;在一些小的陶瓷制品上用彩色纸、橡皮泥、颜料进行各种装饰,并开了一个小小的陶博会,会上请他们自己学着用语言介绍一下这些产品。在“一会一节”期间,我们还建议家长领孩子们去看家乡新排的大型历史剧《乾隆与香妃》,让孩子们去亲身欣赏一下家乡的评剧,因为那灯光的效果、舞台背景、道具、音乐、舞蹈及演员的功夫都令人叹为观之。
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看,亲身的感受与参与,家乡的陶瓷文化、评剧艺术,都深深地走进了他们的心中。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本土文化。也许等他们长大了真的会有人投入其中,去发展、创新、宣传唐山的评剧、皮影,去创新、改革、发展家乡的陶瓷。
五、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教育作用。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都更好地得到了保证,因此教师要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
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唐山”中,就多次请家长参与。如: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家乡的广场、公园、街道、学校、商店等,让幼儿观赏自然与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的同时,为他们讲解家乡的面貌与变化,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富饶以及家乡人的智慧,形成爱家乡的情感;请家长带孩子到家乡的名胜古迹、纪念馆等去参观、旅游,提醒幼儿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此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强自豪感;请家长带孩子去看“一会一节”开幕式,看家乡的评剧;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等。当孩子们置身于家乡的街道、名胜中,当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时,他们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将留给他们永久的记忆。
家乡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的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成年人一回忆起童年时生活过的街道、村庄、小镇、山山水水时总会伴随着美好、温馨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实践证明,家长不同的职业,家长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在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活动,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会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土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而本土文化又是多方面组成的。它是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让孩子们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