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一、楼层设置 广联达钢筋楼层设置中,基础层层高设置 1、当无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首层的结构底面标高 2、当有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地下室的地面标高
广联达软件将基础看做一个楼层是比较死板的思路,或者说是一种处理上的欠缺,基础层往下永远没有其他层,基础应看做高度为0的某层。软件使用者只需在基础的构件标高里设置即可,建模快速,清晰,直接根据图纸设置,减少换算时间。同类软件,鲁班做的比较好,但基础形式一直未补充完善 二、基础
1、桩基础 在桩基础内进行定义,对三桩承台、多边形承台需注意定义后布置的平面位置是否与平面位置有偏差。可通过S命令,若位置有偏差,则用V命令移动。导图然后反定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2、如果遇到不能定義的構件,直接用異形構件自定義來做。 3、正负0处的梁
3.1 正负0结构梁板 随着工业厂房的增多,建设单位对首层地面的重视,设计师经常用到地框梁(DKL)的结构形式,但往往又跟基础梁类似。在软件算量中,可直接按钢筋算量,然后导入土建,不用担心框架梁无法计算垫层、土方的问题。
4、阀板基础 阀板基础通常为一块整板,在阀板钢筋的布置过程中,需定义阀板底部筋、中部筋、面筋。双层双向钢筋可以分别XY方向布置底面筋或用自动布筋(阀板主筋)。阀板负筋是指单独的上部负筋。设计通常要求,承台无面筋时,阀板面筋贯通,阀板滴筋断开锚固入承台内一个LA或者设计指定的长度。因此应联合阀板、承台进行计算设置或属性设置。
5、广联达梁式配筋 因为是软件默认是有坡度的,故而90度承台需进入承台里面设置节点,将10*D,修改为0.
6、有地下室,但基础不在同一层的情况,可以分层建模 7、承台底筋弯起百分比 承台计算参数设置上部、下部项用,比如10*d+(h-10*d)/3,但对于环箍计算可能有误。故计算后再结合本法则
8、承台标高 承台标高先按多数标高建立,然后修改少数标高。 三、框架柱
1、绘制不在轴线交点处的柱 先选择“点”,然后用Shift+左键,进行偏移.或者通过单、多偏移来实现;也可通过查改标注来实现。 梁原位标注与平法表格的区别。柱侧无钢筋时,不输入即可。 梁原位标注包含图形内输入和表格输入,平法表格输入仅提供平法表格,原位标注按图示或平法标注执行即可。
2、自定义截面:柱自定义截面如果配筋不匹配,可先布角筋、然后边筋。
3、描图步骤:A、定义好构件 B、导入CAD图,进行描图输入 C
进行核查,纠错。
4、当有计算报错时,删除重画。
框支柱计算设置:本层锚固的钢筋前面加*号。 5、梁构件的排序 可以在构件定义界面进行排序
6、梁跨与梁原位标注不一致时,钢筋计算错误 通常导图后会出现很多错误,如梁原位标注时与梁实际跨数不一致时,需删除重画。否则钢筋计算为错误。
7、柱纵筋计算为负值 根据规范计算,但往往会出现短柱的情况,此时满足不了非连接区要求,故而会出现报错。
解决方案:1)选中短柱;2)属性-其它属性 3)计算设置第18项 改为0
8、导柱大样图和导柱表 根据提示一次进行,在选择时同时CTRL+左键,完成定义。完成定义后进行识别柱。 四、剪力墙
1、当有约束边缘构件的时候,加强端区域可用另行建立一个约束边缘构件。
2、剪力墙拉筋按梅花型布置还是等距布置,选在节点设置里面设置。
3、暗柱(YAZ)两边是不同的墙体,墙体与暗柱的节点构造。节点构造为剪力墙两端的墙均以该暗柱为约束端。在广联达算量中,剪力墙画至墙柱中点即可。
4、墙洞 当剪力墙上有洞口时,用墙洞这个命令。
5、剪力墙纵向加筋,在剪力墙其它属性→其它钢筋,选择垂直加强筋,通常在基础层进行基础加筋计算。
6、广联达构件与图元 广联达图元是指布置在图中的实体构件,构件是进行了定义的建筑构件,可以是未布置成实体,也可是布置成实体。由于图元是已经布置的构件,故而在构件定义中进行私有属性的修改并不会导致图元信息进行更新,需选中相关图元进行更新。 7、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筋间距是指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故而需要对钢筋净距进行复核,需满足足够握裹力。
8、框剪结构中的底部加强区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区别 框剪结构底部加强区:底部加强区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个结构加强区域,本区域的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级高于非加强区域。
上部结构基础嵌固部位:嵌固部位是基础顶面。如果是地下室,满足规范的地下室刚度要求时,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上部主体建筑的嵌固部位。
9、剪力墙基础层附加纵筋 剪力墙的附加纵筋在剪力墙属性--其它属性--其它钢筋栏内输入,选择对应钢筋图形,输入钢筋信息及参数。
10、特殊布筋与并筋 用特殊布筋能够实现墙柱约束边缘与剪力墙交接的位置。并筋计算时为了保证上下钢筋对齐,应用自由布筋后,中心距统一设为30
11、竖向筋设置插筋和纵筋锚固的区别 设置插筋需要断开设置,即需要接头,纵筋锚固则不需要接头。
五、框架梁
1、框架梁 在软件中梁墙需要画至柱中心。定义好梁构件后,提起梁跨,信息输入。可用左右偏移来实现每跨的位置,可用【修改梁段属性】修改同名称梁不同跨的标高。
2、框架梁同一跨箍筋布置不同时的做法 在原位标注箍筋以输入适宜的方法,实现箍筋的正确计算。 3、关于集中标注的说明
根据平法原则及钢筋构造要求,左端第一跨上部负筋应标注为2C18,表示通长
4、提示跨长计算有误 通常是提取的支座值大于跨长导致,在广联达原位标注里支座有A1、A2、A3、A4。
5、跨内梁有升降 分开定义然后合并,如果箍筋不同可以用原位标注布置箍筋范围来实现
6、 悬挑、纯悬挑构造做法均为同一种做法。分别用框架梁、非框架梁定义
7、LL 高跨比小于5,与框架梁构造比较相似,LL主要与剪力墙组成结构,其结构受力重要性较框架梁,需要区分二者箍筋布筋不同。
8、。剪
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作为框架梁的支座。当墙体与梁平行时,可以看成一个大支座。当自动识别无效时,用设置支座来设置。 9、悬挑梁 悬挑梁需要按图示长度进行绘制。 六、现浇板
1、广联达自动生成板容易产生碎板。复合支座处理较理论,应局部修改。在建模时应尽量用中线位置布置的方法,保证板生成比较准
确。
2、跨板负筋之分布筋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楼板上的,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
七、关于错层建筑的理解
根据结构受力知识,柱梁板受力受相对位置影响,故而出现错层的建筑结构应根据梁板的位置来确定柱的有效长度等。
广联达楼层建模时,以最高的标高来建立楼层,避免出现短柱,从而导致柱纵筋出现负数。
八、广联达算量软件的基础操作顺序
广联达绘制顺序与众算量软件基本一致,主要绘图部分为1、建立轴网 2、定义构件 3、绘制图元
九、其它 CAD导图 导图时有模型和布局窗口,通常在布局是
需选择好视窗,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其它信息。 锁定图形 锁定图形,然后再复制图形。 构件列表 利用构件列表,提高建模修改效率 十、计算设置
1、 柱插筋弯折 2、嵌固部位
十一、人防
人防与结构重叠区域以人防为准,门框和普通人防墙重叠以人防门框为准,可实现扣减。 8、人防施工原则
十二、快捷键
F1:打开“帮助”系统
F2:切换定义和绘图界面;单构件输入构件管理
F3:打开“批量选择构件图元”对话框;点式构件绘制时水平翻转;单构件输入“查找下一个”
F4:在绘图时改变点式构件图元的插入点位置(例如:可以改变柱的插入点);改变线性构件端点实现偏移(广联达构件布置定位捕捉精度较低,但构件计算精度角高,因此可用F4命令移动输入点来解决。) F5:合法性检查
F6:显示跨中板带;梁原位标注时输入当前列数据
F7:显示柱上楼层板带和柱下基础板带;设置是否显示“CAD图层显示状态”对
话框
F8:打开三维楼层显示设置对话框;单构件输入时进入平法输入 F9:打开“汇总计算”对话框 F10:显示隐藏CAD图 F11:打开“编辑钢筋”对话框
F12:打开“构件图元显示设置”对话框 Ctrl+F:查找图元;单构件输入“查找构件”
Part II
1、 柱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高频问题集(分为:柱、墙、梁、板、基础、单构
件、CAD识别)
(一)柱构件
【问题1】:GGJ2013版柱截面编辑怎么使用?如图,柱截面编辑纵筋、箍筋如何绘制?
【软件处理】:
软件中GGJ2013版本新增【特殊布筋】功能,下面一一介绍图2中纵筋1、2、3、4在软件中如何布置;
1) 纵筋1:使用【对齐布筋】功能布置,通过水平、垂直相交方向确定纵筋位置,完成布置,如图1.3;
2) 纵筋2:使用【比例布筋】功能处理,纵筋处于圆弧段25%位置,直接输入比例定位,如下图1.4;
3) 纵筋3、4:使用【布边筋】功能处理,两根角筋(黄色)之间的均等分配布置边筋;
截面编辑可以对各种复杂的异形柱进行自由配筋,具体的操作方法,可通过学习视频进行了解。
【问题2】:柱中并筋如何处理? 【业务分析】:
如图所示,柱中并筋如何处理?
【软件处理】:
柱截面编辑中使用【偏移布筋】布置并筋:
如图2.2柱并筋,布置成功后,钢筋信息计入【其它纵筋】,颜色亮显为蓝色;
?
【使用技巧】:
1) 如图2.4柱并筋,图中并筋1已使用【偏移布筋】布置完成,布置并筋2时可使用【对齐布筋】,通过水平、垂直进行定位完成布置,如图2.5;
【问题3】:异形柱中非封闭箍筋如何处理?
? 【软件处理】:
第一步:首先使用柱截面编辑功能,直线绘制箍筋,如图3.2柱箍筋绘制;
第二步:然后使用柱截面编辑功能【端头伸缩】,输入相应的锚固值,如图3.3;
【问题4】:工程中柱圆形箍筋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柱截面编辑中【画箍筋】—【三点画圆】、【圆】功能可以处理;
【问题5】:查看柱钢筋三维时,基础层只有基础内的两道箍筋,首层柱却多出一些箍筋,什么原因导致的?
【业务分析】:
如上图,当无地下框架梁时,基础上部柱净高从基础顶至首层的梁底部,箍筋加密区是从基础顶开始计算的,软件在计算时,直接将基础上部的箍筋加密区与首
层进行合并,基础层只计算基础内的箍筋根数,其余的箍筋归至首层,总根数正确无误,结果与平法一致。
【问题6】:中间层柱纵筋搭接形式为绑扎搭接时,软件中柱纵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是怎么计算的呢?
【业务分析】:
【软件处理】:
软件中柱有几项计算设置,可以满足平法的第1、2条要求;
计算式Ceil(2.3*45*12/min(5*12,100))中,2.3*45*12为2.3*lle(lle为搭接),其中0.3*lle是平法图集中规定的纵筋错开距离。
【问题7】:软件中柱属性【插筋构造】一栏,“纵筋锚固”和“设置插筋”两个选项计算有什么区别? 【业务分析】:
1) 在一些实际工程中,当发生柱变截面、墙上柱、梁上柱,在变截面位置或柱生根部位,设计图纸按照“钢筋宜少设接头”等原则,要求纵筋直接下插进行锚固,此时使用“纵筋锚固”;
2) 当插筋和纵筋的直径不一致时,需设置一道插筋,则修改为“设置插筋”,同时在【插筋信息】中输入钢筋信息; 【软件处理】:
梁上柱举例说明二者的计算量的区别;
a) 选项为【设置插筋】时:插筋、纵筋分开计算; 柱纵筋计算结果:
b) 选项为【纵筋锚固】时,插筋、纵筋连接计算; 柱纵筋计算结果:
柱纵筋钢筋三维显示比较:
综述:梁上柱、墙上柱、变截面柱等需计算插筋时,上述设置均起作用,另外基础层插筋较为特殊,如要基础层插筋按上述设置计算,将基础层上一相邻楼层的柱,设置标高为基础底标高即可。
2、 墙
【问题1】:剪力墙钢筋内外侧直径不一样时,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输入方式:C14@150 (外侧)+C12@150(内侧)
注意:软件剪力墙钢筋内外侧的判断方法,软件中剪力墙绘制时,绘制方向的左侧为外,右侧为内;查看剪力墙的绘制方向,可通过“显示线式图元方向”功能调出方向箭头来查看:
【问题2】:剪力墙钢筋隔一布一的布置情况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输入方式:C12/C10@150,并且在剪力墙计算设置中将隔一布一间距设置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选项。
【问题3】:设计指定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布置范围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输入方式:注意墙身水平钢筋输入方式,从下至上 (2)B10@150[815] /(2)B10@100[1500] /(2)B10@150[815]
【问题4】:剪力墙垂直加强筋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垂直加强筋可以使用“其他钢筋”处理,具体见下图。
直接在其他钢筋中,选择钢筋图号,输入钢筋信息,在图号上输入钢筋各段的尺寸,确定加强筋的类型,软件就自动计算根数和长度了。
【问题5】:剪力墙设计了压墙筋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在“其他属性”的“压墙筋”中直接输入压墙筋信息。
【问题6】:工程中的约束边缘构件在软件中怎么快速处理?
【处理方法一】:
异形柱使用截面编辑功能(操作方法可见截面编辑视频讲解),绘制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绘制完所有钢筋后,将非阴影区的纵筋使用“修改纵筋”修改为相应剪力墙垂直分布钢筋。
【处理方法二】:
新建参数化柱。在参数化图形中,将尺寸对应输入;然后,在属性中输入相应的钢筋信息。
【问题7】:剪力墙结构中,存在暗柱,那么剪力墙绘制时,是绘制到暗柱边,还是绘制到暗柱中充满整个暗柱?
两种绘制方法,哪个正确? 【业务分析】: 平法解读:
水平筋外侧连续通过,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软件处理】:
剪力墙布满绘制时,软件计算结果为: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弯折15d
剪力墙绘制至暗柱边时,软件结果为:外侧连续通过,内侧钢筋甚至暗柱端部弯折10d
由以上结果对比可看出,当剪力墙布满暗柱绘制时,与平法结果一致。 结论:剪力墙应该布满暗柱绘制,才能保证钢筋计算的准确;推荐的绘图顺序:先满画剪力墙,再布置暗柱。(绘制完成后,直接将墙体闭合)
【常见问题】:
1) 画完图上,看着剪力墙和暗柱绘制效果与其他人一样,为什么剪力墙的量不一样?拐角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一个工程是伸至对边弯折15d,一个工程是弯折10d,什么原因呢?
答:检查剪力墙是否布满暗柱绘制了,如果只是绘制到暗柱边,那么将墙补齐到充满整个暗柱,这样计算就符合平法计算了。
2) CAD识别时也发现也剪力墙水平筋钢筋量不一样的问题,也是由于剪力墙识别完成没有布满暗柱,如何解决呢?
答:在CAD识别剪力墙时,提取墙线的同时将暗柱的边线也提取到墙线中,再进行识别,这样就能保证暗柱部分也能生成剪力墙了。(识别完成注意检查)
3、 梁
【问题1】:软件中输入梁的钢筋标注时,有哪些技巧和输入原则? 【软件处理】:
1) 当梁的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有矛盾时,则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2) 梁上部钢筋出现多排钢筋信息时的排序为从上往下排序;下部钢筋、加腋钢筋出现多排钢筋信息时的排序为从下往上排序;
3) 基础梁上部钢筋、加腋钢筋出现多排钢筋信息时的排序为从上往下排序;下部钢筋出现多排钢筋信息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4) 除梁箍筋外,其余纵筋均支持不同的钢筋信息用“+”连接。 具体输入方法可见各钢筋类型的输入技巧。
【问题2】:架立筋在软件中怎么处理? 【软件处理】:
1) 架立筋(集中标注):
2) 架立筋(原位标注):
3) 跨中筋+架立筋(原位标注):
【问题3】:梁(基础梁)支座负筋设计注明伸入跨内一定长度,如何处理? 【软件处理】:
原位表格或是原位标注中输入:
上图表示:左支座负筋为4B25,且深入跨内长度为固定数值3500; 【问题4】:梁下部钢筋不伸入支座如何输入? 【软件处理】:
1) 下部钢筋上排钢筋全部不伸入支座:
图4.1下部筋表示:
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2) 下部钢筋上排有部分钢筋不伸入支座,有部分伸入:
图4.2下部筋表示:上排纵筋为2C25和3C22,其中3C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C25,全部伸入支座。
【问题5】:梁加腋时,加掖钢筋如何处理? 【软件处理】:
软件加腋钢筋输入原则:不同直径用“+”连接;多排时用“/”隔开; 当左右端加腋钢筋信息不同时用“;”隔开;没有分号隔开时表示左右端配筋相同。
1) 左右端加掖钢筋信息不同:
图5.1表示:腋长为500,腋高为300,左侧加腋钢筋为4B25,右侧加腋钢筋为4B22;
2) 左右端加掖钢筋信息相同:
图5.2表示:腋长为500,腋高为300,左右侧加腋钢筋都为上排钢筋4B25,下一排钢筋为2B18。
【问题6】:梁吊筋和次梁加筋如何处理?
【业务分析】:在做工程时,吊筋和次梁加筋的布置方式一般都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集中说明的:
【软件处理】:
1) 自动生成吊筋和次梁加筋:
第一步:将主次梁中的计算设置—吊筋锚固长度和吊筋弯折角度这两项,按照图纸要求做相应修改;
第二步:根据图纸说明,使用“自动生成吊筋”功能设置吊筋和次梁加筋。
2) 吊筋及次梁加筋原位表格输入:
如果图纸直接将吊筋和次梁加筋信息绘制到图上,可以直接在平法表格中进行输入,如下图所示:
【软件处理】:
根据图纸所注明的钢筋信息,在梁平法表格中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吊筋和次梁加筋信息,如下图所示。
【常见问题】:
1) 用户使用CAD识别功能,在识别完梁以后,图纸中绘制了吊筋和次梁加筋钢筋线并且进行了标注,怎么快速处理此种情况? 答:第一步:首先提取吊筋和次梁加筋的钢筋和标注;
第二步:然后再按照图纸实际标注将识别选项窗体的内容作相应修改。
【问题7】:梁悬挑端的弯起钢筋怎么在软件中处理? 【业务分析】:
按照11G101-1图集第89页规定,悬挑端配筋构造,第一排至少2根角筋、并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1/2伸至端头,其余纵筋弯下;第二排纵筋全部弯下。
【软件处理一】:自动设置悬挑梁钢筋;
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在梁节点设置“悬挑端钢筋图号选择”这一项中选择相应的钢筋图形,软件则会根据图集,自动判断计算悬挑端钢筋。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一排钢筋有1/2纵筋(至少2根)按1#图号计算,另外的按节点设置中的图号计算;第二排所有纵筋按节点设置中的图号计算。 此种方法,适用于整个工程悬挑梁构造都一样的情况; 【软件处理二】:原位标注(平法表格)输入悬挑梁弯起钢筋;
当工程中的悬挑梁钢筋构造各不相同,此时可通过原位标注或原位表格直接输入悬挑梁的钢筋构造。
输入规则:
a) 用分隔符号“-”隔开, 3-2B12:表示弯起钢筋图号为3#,2根弯起; b) 2-2B25+1-2B25:表示2根弯起钢筋型号为2#,2根弯起钢筋型号为1#;
【处理方法三】:梁属性“上部通长筋”一栏直接输入;
当悬挑梁是单独的一道纯悬挑梁时,可以在定义悬挑梁时,直接在上部通长筋中输入。如附图7.7所示:
上面输入方法则表示悬挑梁上部钢筋信息配置两根3号钢筋+2根2号钢筋。
4、 板
(四)板构件
【问题1】:在定义板负筋时,图纸中不同标注方式的负筋在软件中如何处理?负筋属性中有一项“单边标注位置”是什么意思? 【业务分析】:
软件中的“负筋标注位置”是指板/筏板负筋平直段的长度在支座内的标注位置,不包括弯钩的长度,此长度有些图纸会直接采用尺寸线标注的方法进行标注,有些图纸会进行文字说明,软件对应实际工程图纸情况提供5个选项:即支座内边线、支座外边线、支座中心线、支座轴线和负筋线长度;此选项会直接影响负筋长度的计算结果。 【现象一】:
图纸中直接用尺寸线标注清楚负筋长度;
此图纸中负筋伸入板的长度,从尺寸线可以看出是从负筋伸出方向的梁边线处开始计算,那么对应软件则为“支座内边线”。 【处理方法】: 负筋属性中设定如下;
计算结果:
【现象二】:负筋的尺寸标注从轴线开始;
【处理方法】:负筋属性中设定如下:
计算结果:
【现象三】:无尺寸线标注,采用文字进行说明;
【处理方法】:负筋属性中设定如下;
软件的计算结果:
【注意事项】:用户应该根据实际工程图纸,如果板结构平面图中有详细的尺寸标注则按照标注进行设定;如果未有详细的尺寸标注,则需要详读板结构图的设计说明或者是设计总说明来获取标注信息;最后如果既没有详细的注写说明,也没有设计说明对标注进行说明,则应咨询设计单位。
5、 基础
基础连梁(JLL):图集11G101-3 PG92
(五)基础
【问题1】: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是什么?(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常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
注的,例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如何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那些? 【判断原则】: 第一:确定规范;
确定该图纸为03规范还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相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 第二:确定楼层;
一般来说,地下层(包括基础层)会涉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涉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相同); 第三:确定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
如果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会承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梁或地框梁;
如果此梁为拉结构件,不承重,只为加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连梁或者基础联系梁; 第四:还可以根据梁底标高区分;
如果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梁; 如果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 第五:可区分梁的支座;
如果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者地框梁; 如果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
如果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 如果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
【问题2】: 基础连梁和地框梁在的特点是什么?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基础连梁 【业务分析】:
基础连梁为03规范中的梁;规范指出:基础连梁是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06G101-6,P37第5.1.1条),起平衡作用,协调各承台、独基之间的受力,可以减少基础间沉降差异,二是可用作砖墙的承重基础,一般情况,梁底标高高于两端基础的底标高
(06G101-6,P70图示);
梁编号:JLL(06G101-6,P37第5.1.2条)
【软件处理】:03G规则,梁构件下将类别改为“基础连梁”;
地框梁(地下框架梁): 【业务分析】:
基础连梁为03规范中的梁;规范指出: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地下框架梁的平法施工图设计,除梁编号不同以外,其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内容等与楼层框架梁相同(06G101-6,P38第5.2.1条)。
其底面高于基础(或承台)顶面,但梁顶面低于建筑正负0.000标高并以框架柱作为支座,其代号中包含KL(即框架梁)。这种梁底部“悬空”,不受地基反力作用(06G101-6,P69图示)。 梁编号:DKL(06G101-6,P38第5.2.1条)
【软件处理】:03G,梁构件下将类别改为“地框梁”;
【注意事项】:
在11G新平法中,已经将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统一称为基础联系梁,标注代号为JLL。基础联系梁注写方式及内容除编号按照11G101-3第50页表7.1.1规定外,其余均按照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中非框架梁的制图
规则执行(详见11G101-3 P50)。 【软件处理】:
11G规则下,梁类别中选择“基础联系梁”类型:
【问题3】:基础梁有什么特点?软件怎么处理? 【业务分析】 基础梁有几种情况:
一种与筏板组合使用构成梁板式筏形基础,有主次之分,基础主梁代号为JZL,基础次梁代号为JCL;
第二种是柱下条形基础中的梁,或称条基梁,无主次梁之分;
第三种是独立的基础梁,不与任何基础构件相关联。基础梁端部一般有外伸,也有设计不外伸的。基础梁是混凝土柱、墙的支座,基础梁端部不存在锚固,只是“收边”,这与上部框架梁不同,框架梁是锚入柱中,柱锚入基础梁内。基础梁主要承受地基反力,是主要受力构件,与筏板、条基等共同支承上部结构。
基础梁集中标注中下部钢筋用B打头,上部钢筋用T打头(04G101-3,P7 /11G101-3,P22)。
梁编号:JZL(03规范)/JL(11规范) 平法标注如下图所示:
基础梁的配筋方式非常类似翻转以后的框架梁,所以也常被成为“反梁”。比如框架梁常有上部通长筋,基础梁则是下部贯通筋;框架梁上部有支座负筋,基础梁则下部配有下部非贯通筋;主次梁相交时,基础梁的吊筋方向与框架梁相反,平法中也成为反扣吊筋;基础梁其
箍筋也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但与框架梁不同,其加密区需要由设计人员指定区间; 【软件处理】:
直接采用“基础梁”构件处理;
【问题4】:承台梁是什么梁?软件如何处理? 【业务分析】:
承台梁是桩基承台中的一种,承台梁与承台受力原理相同,是狭长承台或称条形承台,是把上面的力均匀地传递给桩基础,其端部构造也与承台相同。但是它受力上主要是受拉和受剪,所以它配筋是按照梁的形式去配筋,所以称为承台梁,其标注方法为CTL,如下图5为平面图中的承台梁,图1.6为立面图:
【软件处理】:
11G规则下,使用“承台梁”构件进行处理;
【问题5】:非框架梁的特点是什么?软件处理如何正确选择? 【业务分析】:
非框架梁(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非框架梁的两端都是铰接,非框架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力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所以非框架梁不用设置箍筋加密区。 梁编号:L 【软件处理】:
梁类别下,选择“非框架梁”类别;
【问题6】:工程中圈梁是什么梁?怎么处理? 【业务分析】:
圈梁常常出现在砖混结构中,主要起拉接作用。在框架结构中,当其层高超过4.5m时,按设计需要也会在楼层1/2层高处设置一道圈梁,俗称卧梁。
圈梁依据所在位置不同,分为外墙圈梁和内墙圈梁,但是无论哪种圈梁,其配筋都不复杂:通常分为纵筋和箍筋,另外圈梁在墙体转角处还会设置转角筋、附加箍筋等。 软件处理:
使用“圈梁”构件进行处理;
【问题7】:图中标注的DL是代表什么梁?
【业务分析】:
通过上面对其作用及标注方法分析后,可以发现如果单单从标注“DL”上判断其是哪种梁,显然是不准确的。
仔细看图可以发现,此张图中有承台,“DL”下部并没有桩,其集中标注中也没有包含“B”、“T”字样,“DL”起的作用是联系承台的作用,因此从平法图集的角度判断此梁为基础联系梁(基础连梁),可在软件中处理选用基础联系梁(基础连梁)即可,但对于这种标注,还应咨询设计人员进行明确 6、 单构件
【问题1】:工程中楼梯钢筋量如何用软件计算? 【业务分析】:
工程中的楼梯一般会用大样图进行表示,对于其配筋都会进行注明,并且楼梯的做法有依据的标准平法图集,为了快速的计算楼梯的钢筋,软件提供了“单构件输入”—“参数输入”,通过标准参数图的方式,按照图纸输入钢筋进行计算。 要计算楼梯的钢筋,主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 依照图纸,确定楼梯的类型,在软件中选择对应的参数图; 2. 依照大样图,在软件中输入楼梯的钢筋; 3. 汇总计算查看楼梯的计算结果; 【软件处理】:
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详解楼梯钢筋在软件中的处理方式。 1)解读图纸:
通过设计说明,了解工程中楼梯采用03g规则设计,首层为AT1型楼梯,只有一个梯段,二层为BT型楼梯(楼梯类型平法分类可见03G101-2和11G101-2两本图集);
2)选择楼梯类型
从首层平面图和二层平面图可以看出,首层楼梯为AT型楼梯,在软件中通过“参数输入”,选择03G规则下的AT型楼梯:
3)根据图纸输入楼梯参数,首先了解图纸中楼梯各段尺寸、配筋的信息:
然后对照图纸的标注,在软件参数图中,对应输入楼梯的尺寸和钢筋,注意参数图中各种绿色字体都是可进行修改的。
4) 按照图纸输入好楼梯参数后,计算退出即可算出梯段的钢筋量(见下图);
【总结】:软件计算楼梯的关键在于,对楼梯正确识图、选择正确的型号以如何对照输入钢筋信息,最后就可以汇总出量了。
7、 CAD导图
【问题1】:CAD图纸导入钢筋软件后没有任何图元显示,而用CAD软件打开则显示正常?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业务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CAD图纸采用了一些特殊的设计方法,或是图纸中包含了异常的信息,要处理此类情况,需要在CAD软件中做相关的处理。
1) 原因一:CAD文件中有部分数据文件有误,属性定义错误。 【处理方法】:
a) 在CAD中新建一个CAD文件;
b) 使用insert命令,插入块,将这张图纸插入进去,如图1.3;
c) 使用“X”(EXPLODE)分解命令将插入的块炸开;
d) 选中图纸,选择【文件】下的【输出】命令,选择输出块,进行命名保存,如图1.4;
e) 将输出的块导入软件中即可。
2) 原因二:CAD图纸文件使用了加密处理。
如何确认是否加密:用CAD软件打开图纸,双击图元或是选中图元之后按“ctrl+1”组合键调出属性表,在弹出的特性对话框中,有“PROTECT”信息。
【问题2】:CAD图纸导入软件后图元显示不全,只能显示部分图元,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1) 原因一:此CAD文件可能用天正软件所创建的,一些图元如墙、门窗、标注等导入会看不见。 【处理方法】:
a) 首先保证安装了天正设计软件,使用天正软件打开CAD文件;
b) 在天正软件菜单上选择【文件布图】下的【图形导出】的命令,如图2.2;
c) 在“保存类型”一栏,选择“天正3文件”,将CAD文件转成TArch3的文件,然后再导出后的t3格式图纸导入软件即可。
2) 原因二:CAD图纸文件使用了“外部参照”。 【处理方法】:
a) 用CAD软件打开图纸,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外部参照】命令或者在命令栏中输入XR命令;
b)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参照,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绑定】,如图2.4;
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绑定】,点击【确定】,如图2.5;
d) 绑定后,选中图元,使用X(EXPLODE)命令将块炸开,保存后导入软件即可。 3) 原因三:CAD图纸被捆绑在一起,导致导入软件后只显示了一个图框,如图2.6。
【处理方法】:
a) 用CAD软件打开图纸,选中所有的图元,使用X(EXPLODE)命令炸开; b) 选中图元,将其输出为块,再导入软件即可。
【处理方法】:
需要从图纸提供单位得到密码,解开图纸加密之后,使用“X”分解命令进行分解,再导入到软件中就可以解决问题。(也可参考网上提供的相关解决办法) 4) 原因四:CAD图纸在无限远处有碎图元。
如何确认是否有碎图元:用CAD软件打开图纸,点击【视图】菜单下的【缩放】-【全部】(或是在绘图区双击鼠标中键),显示本CAD图中所有的图元,如图1.6,会发现CAD图变得很小了,如图1.7。
【处理方法】:
a) 将图纸导入到软件中,往上拉很大的框选择,会发现有图元个数显示,如图1.8;将这些碎图元删除,然后双击鼠标滚轮,图纸显示就正常了。
b) 在CAD软件中,将这些无用的碎图元删除,报错图纸,再导入就可以正常显示。
【问题3】:自动识别梁总是不完整,应当从哪些角度去处理? 【处理方法】:
识别梁不完整分为以下三类问题:
1) 梁跨不完整或识别错误,需要对梁跨进行重新编辑和修改;
2) 识别时根本未生成梁图元,此种情况主要是未成功使用图纸的集中标注,可以使用手动点选识别等方法进行完善;
3) 梁边线未生成梁图元,可能是提取的梁边线不完成,或是梁线断开等情况导致生成不成功,可采用点选识别等方法进行修改; 针对不同现象的解决方法,可见具体问题的分析。
【问题4】:梁跨校核错误:提取的梁支座信息与梁属性框中“跨数量”不相等的提示,怎么处理?
该问题主要分为2种情况:
1) 生成梁跨数>属性中的标注的跨数;
a) 图纸标识错误:例如,本来此梁应该有11跨,但是原位标注错误(标注不是11跨),识别梁时就会得出此提示;
【处理方法】:调整CAD图纸,直接在软件中双击标注进行修改,将原位标注修改为正确跨数,再进行识别;确定识别正确,修改梁属性中的值,或重提梁跨即可;
b) 对于同类型的梁(例如都为框架梁或者都为非框架梁)软件识别梁支座时,截面小的梁会以截面大的梁为支座,因此,如果图纸中两道同类型的梁截面尺寸相同、互为支座,则需要进行判断;
【处理方法】:可用“设置支座”功能,增加没有被识别的支座; 2) 生成梁跨数<属性中的标注的跨数;
a) 弧形梁:设计图纸中常常会有弧形梁,软件识别时,会将弧形梁中的弧线段与直线段分开识别,就使得原本只有一跨的梁变成了多跨(如下图);
【处理方法】:合并弧线段与直线段后,重提梁跨;
b) 未识别到支座:有些梁未被识别出来,同时又作为其他梁的支座,也能被校核出来;
【处理方法】:将未被识别的梁重新点选识别,或者手动补画上,再重新校核; 【问题5】:提示:“未使用的集中标注”,已提取的集中标注,但没有生成相应的梁;
【业务分析】:可能由于梁边线未被提取到,导致识别梁的时候没有找到边线而未能生成梁;
【处理方法】:
1) 重新提取边线再识别梁;
2) 单构件识别梁;手动画上或自动生成;
【问题6】:提示“未使用的梁边线”,已提取的线没有生成梁; 【业务分析】:出现此问题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
1) 多提取了梁线(无用的边线):如下图,这些线和梁边线为同一图层,执行提取梁边线的操作是按照图层提取的,所以这些线也被一同提取过来了;
【处理方法】:
a) 可在识别前删除这些CAD线; b) 梁已正确识别,可以忽略此问题;
2) 梁线已被提取,但未生成梁:有的图纸中只有梁边线,没有梁标注(可能由于图纸为对称结构,只标注一边,或是设计师忘记标注,可能在设计说明中有注释),软件识别时就无法判别此梁的属性,因而无法生成梁;
或是此梁没有任何标注;但设计说明中可能有; 【处理方法】:
a) 使用手动识别,选取同名梁的集中标注,然后进行识别; b) 手动补画CAD标注后,再识别; c) 手动补画梁图元;
【问题7】:变截面的梁,部分识别不出来,之前提取的边线也无法使用;
【处理办法】:
采用点选识别的方法,将整段梁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完成后,变截面会自动处理;
【问题8】:识别梁小技巧。
由上述不同现象的问题可以看出,60%的梁校核出现问题,是由于有的梁图元未被识别,同时又作为其他梁的支座,导致了其他梁的支座判断不准确; 所以对于校核出来的问题,不应该轻易将提示存在问题的梁删除,应当优先将未被识别的梁补画上或者重新识别好后,再次校核梁跨,此时,由于作为支座的梁为被识别而影响其他梁跨的问题就会一并减少了;
8、 Up 9、 10、 U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