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一、必须要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和教育教学基本功
语文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如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和文章体裁知识;当然,更要注意懂得学科专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知识的构建的过程与方法。因为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教师能够融会贯通,才能学生灵活的掌握与运用。
教师还应该懂得最基础、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如如何备课、上课和听课,如何布置、批改和讲评作业(作文)等。
目前对于青年教师来讲,语法意识、文章体裁意识等相对不足。在指导学生写作上,我们老师自己如果缺乏内家功,怎么能够教好学生呢?从教学常规来讲,现代年轻教师批改作文,只有“对话”,缺乏批改和指导,原因是教师缺乏改作文的专业素养。
文本的解读能力,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求其教育的价值,破解教学中难题,科学设计好课堂教学。而这些要求,不仅需要教师业务精湛,还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智慧。
二、研究学生艺术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成长的特点,明白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展的空间。运用我们的教育
智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读书提升教师底蕴
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指出:“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发展、不断超越,他的底蕴、他的境界、他的淡定和信念是最为根本的东西。”“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底蕴是靠书本垒起来的。”
教师通过自己的阅读,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还应当追求超越自己的职业局限,以更为广阔的视野,促使自己自身的完善,使我们的心灵世界得到充盈。语文教师阅读书籍范围包括除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如哲学、历史、美学等等以外,还需多阅读研究性书籍、人物史传、学者著作、重要报刊杂志等,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这样的阅读,能使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取得新的进步,全方位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写作的意义
教师的写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梳理阅读心得、教育实践总结,也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教师写中高考下水作文,理解作文教学指导中的根本性问题,不致于陷入隔靴搔痒式的说教。文本解读的写作过程,就是教师探索文本的过程。教师写作中探索文本的内涵,才能深层次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同时逐渐的形成其独到文本探究的方法。
五、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
如能得到一些教育名家的指点,教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有幸遇到一些有真知灼见的高人,与他们交流,自然会使我们茅塞顿开。
六、学习新课标
2017年新课标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对有关立德树人、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和学习任务群等主要内容做出具体要求。对新课标深入、系统学习和钻研,能够对语文中高考指导艺术得出新的理解和感悟。比如提醒学生注重从“语言”“思维”入手,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运用,注重抓住文本的主旨和情感的探究,注重情景中的语句理解和运用,注重作文审题的全面性、本质性。
六、教师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专业修炼和人格磨练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记住一个老师,往往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呈现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而这种魅力的形成,在于一个教师经过长期的自觉修炼过程。
在当今语文教育界,教育名家甚多,不乏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人物,也有稍稍有点成就,就去利用自己的名声去自我炒作,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的教师,他们的荣耀辉煌,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们只有摒弃诱惑,真正潜下心来,埋头苦干,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方可达到理想的彼岸。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要像孔子那样不断的提升自己。随着阅历的增多,自己阅读的书籍增多,我们要学会不断总结和反思,对自己获得的知识、经验和理论加以提炼和整合;
并结合自己人生实践,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
我们应该有卓越教育者所具有的品质。上海市语文教师卢小东指出,“锻炼出钻石眼睛”,一眼洞穿教育现象,包括看穿学生的心灵和他们的成长状况,洞穿文本背后所要表达的意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教师成长是不能速成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不少教师曾经有过浪漫的美好憧憬,而现实却让我们疲惫不堪,为自己努力却没有起色甚至挫败而消沉、怀疑。这时候,需要我们心中有一种信念,在艰难中使自己变得强大,不断的沉潜、修炼,带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最终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