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4-08-15 来源:步旅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什么。

A、能够进行呼吸 B、能够活动 C、能够生长繁殖 D、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2.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布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3.某个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进行分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4.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是什么。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玉米开花时遇到连绵阴雨,产量会降低。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 B、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C、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D、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6.分别发育成葵花子和西瓜籽的是什么。

A、子房和子房 B、子房和胚珠 C、胚珠和子房 D、胚珠和胚珠

7.如果在开花前,将桃花甲的雌蕊去掉,将桃花乙的雄蕊去掉,连同桃花丙一起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结果会是什么。

A、甲不结果,乙结果,丙结果 B、甲结果,乙不结果,丙结果 C、甲不结果,乙不结果,丙结果 D、甲、乙、丙都不结果

8.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什么。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9.玻片上写有一个“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

A、q B、d C、b D、p

10.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什么。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1.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将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什么。

A、选择透过性 B、完全透过性 C、全封闭特性 D、既是全透性,有时又是半透性

1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 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D、细胞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13.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①细胞核只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会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

3.细胞核会分裂成两个。 A。储存营养物质作用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系统。 C。遗传现象 A。温度 C。充足的氧气 C。物镜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地盖上。 B。细胞壁 D。细胞核

C。细胞质内没有食物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系统。 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2.细胞壁不能控制细胞的生理活性。 3.细胞核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4.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绿体。

29.D、细胞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单位。

30.C、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

31.C、多抽烟多喝酒。

32.B、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不同的。

33.A、细胞分化的结果。

34.B、上皮组织。

35.A、分生组织。

36.C、肌肉组织。

37.D、肌腱是结缔组织。

38.D、神经组织。

39.B、上皮组织。

40.B、上皮组织。

41.C、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2.B、上皮组织。

43.B、组织。

44.山羊数量的激增导致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45.XXX教授运用生物学现代技术培育出试管婴儿,给许多不孕症患者带来了。

46.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依赖生物学,这个叙述不正确。

47.正确的顺序是③发现问题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④得出结论。

48.目镜放大倍数应选用15×。 49.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

5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51.正确。

52.错误。 53.正确。 54.正确。 55.正确。

56.生物包括植物、动物、菌类、原生生物和古菌。 57.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又区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

58.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

59.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植物的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63.⑴保护组织A——根尖的分生区、芽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等

⑵营养组织B——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

⑶输导组织C——根、茎、叶的表皮等

⑷分生组织D——果肉、叶肉、幼嫩茎等 64.⑴老虎吃野猪A——捕食关系 ⑵企鹅相互喂食B——互助

⑶田里的水稻和杂草C——竞争关系 65.⑴牛吃草A——摄取营养 ⑵向日葵向着太阳B——应激性 ⑶植物的开花结果C——繁殖 ⑷人体的排汗D——新陈代谢 ⑸XXX长成大老虎E——生长 五、看图回答(每空1分,共5分)

66.①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A,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B,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细胞的运动和分裂。②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③图中结构E名称是线粒体。

六、简答题(共8分)

6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同时,每只鼠妇的生理状态和生活条件也可能不同,用多只鼠妇可以减少这种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8.经过5小时,100个细菌可繁殖为1600个细菌。为预防这种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与患病人接触,及时治疗感染。

A.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B.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 C.实验组和随机对照组D.实验组和历史对照组 15.下列哪种实验设计能够消除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区别

A.随机分组设计B.历史对照设计 C.空白对照设计D.正常对照设计 16.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得出结论D.验证假设 17.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实验技能 A.观察B.记录C.分析D.发表

18.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A.数据造假B.人体实验C.侵犯知情权D.研究资金来源 19.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中的安全问题

A.实验室的卫生B.实验器材的使用C.实验操作的规范D.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

A.破译人类基因组B.改变人类基因C.制造人类克隆体D.研究人类基因的变异

2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人类多样性

2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 A.森林砍伐B.气候变化C.生物入侵D.环境保护 2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 A.建立自然保护区B.限制人口增长 C.加强法律保护D.开展科学研究

24.下列哪项不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A.南极洲B.热带雨林C.珊瑚礁D.深海生态系统 25.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A.气候变化B.生物入侵C.生态破坏D.基因突变 26.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B.综合治理C.污染者付费D.自愿参与 27.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A.减少污染B.提高环境质量C.保护生态系统D.发展经济 28.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A.大气污染防治B.水污染防治C.土地污染防治D.动植物保护

29.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A.《环境保护法》B.《野生动物保护法》 C.《反家庭暴力法》D.《水污染防治法》 30.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推广清洁能源B.加强环境监测 C.开展环境宣传D.大力发展传统能源

15.山顶、山腰和山脚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以下哪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A.营养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16.下列哪组生物之间存在互助关系?

A.草原上的狼和兔 B.豆科植物和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蜜蜂采蜜 D.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17.地衣是一种能够在岩石表面生长并使岩石不断风化的植物,这说明:

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B.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

C.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18.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调查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明确调查目的 ③调查时如实记录 ④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⑤制定调查方案

A.②①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④⑤① D.①②④③⑤

19.以下哪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的作用比较突出?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20.以下哪个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1.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缺少: A.阳光 B.温度 C.动物 D.空气

22.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 A.吸收代谢废物 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属于以下哪种角色?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以上都不是

24.在小麦田里,以下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XXX里的杂草 B.正在劳动的农民 C.阳光 D.小麦的蚜虫

25.以下哪个选项中,将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按照能够保持水土的能力从强到弱排列正确?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26.以下哪个生态系统最容易被破坏?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江河湖泊 D.沙漠戈壁

27.在我国的膳食中,主要提供能量的食物是: A.牛奶、鸡蛋 B.牛肉、羊肉 C.豆类 D.谷类

28.米饭和馒头中含量较多的有机成分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9.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0.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二、判断题

1、× 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为了呼吸空气。 2、√ 秋天,树木的叶片变黄并脱落是为了适应寒冷的冬季。

3、×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4、√ 环境能限制生物的生存,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微小的。

5、√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可以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观察。

6、√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需要如实详尽地记录。 7、× 植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养分等条件才能正常生长。

8、× 没有生产者,消费者无法生存。 9、× 蚂蚁的触角互相碰撞是为了交流信息。

10、√ 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11、× 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是独立的。 12、√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13、√ 环境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非生物因素。 14、√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食物关系。 15、× 消费者无法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16、√ 湿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17、× 清澈的湖水中有细菌和真菌,它们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生物可以生活在生物圈中的任何地方。

19、× 生物不能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它们需要适宜的生存条件。

20、× 生物不能永远适应环境,它们需要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三、填空题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现象的科学。

2、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企鹅。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珊瑚虫。生活在海拔3000m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雪莲。生活在阴暗潮湿处的生物是鼠妇。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亚洲象。

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以海平面为标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20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6km的深处。这个厚度的圈层,包括大气层、陆地和海洋。

5、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测得的数据完全不同,这说明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有影响。(2分)

6、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会被环境淘汰。

7、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8、平时人们所说的六大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请填写显微镜有关结构的名称: ①目镜 ④镜筒 ⑤物镜 ⑩光源 ②载物台 ⑧焦距调节旋钮 ③调节螺旋钮

10、下面为某校生物小组在研究“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小课题,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具是:有盖玻璃瓶、小鱼、蝾螈、水草、洗净的沙子,经布滤过的池水。(注: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生态瓶5号的小动物当天下午就死亡。生态瓶4号的小动物第2天上午死掉2条,第2天下午死掉2条。生态瓶3号的小动物存活3天半。生态瓶2号的小动物存活6天半。生态瓶1号的小动物存活8天。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小鱼和蝾螈,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水草,池水、沙子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2)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该环境无法支持小动物的生存。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系统中植物数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随着植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会趋于稳定。(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缺乏足够的食物或者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2分)

2018-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二)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1 A 2 A 12 D 22 C 3 D 13 D 23 C 4 A 14 B 24 C 5 D 15 B 25 B 6 B 16 C 26 D 7 C 17 C 27 D 8 B 18 A 28 A 9 C 19 A 29 B 10 C 20 B 30 C

二、判断题(每题1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 13 ×

2 × 14 √ 3 × 15 × 4 × 16 × 5 × 17 × 6 × 18 √ 7 × 19 × 8 × 20 × 9 × 21 √ 10 √ 22 × 11 × 23 × 12 √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生命规律;2、企鹅、珊瑚虫、雪莲、鼠妇、亚洲象;3、生物环境、生态系统;4、231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5、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分);6、普遍适应环境、不适应环境;7、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8、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脂肪;9、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反光镜、转换器;10、(1)

小鱼、蝾螈、小草、细菌;(2)没有植物,动物就不能生存。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也就比较长。(3)动物数量小于植物数量。(4)生物种类少,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意思对即可,2分)。

2018-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三)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 电动狗 B 恐龙蛋化石 C 海葵 D 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和植物共有的特征是() A 光合作用 B 捕食 C 排出体内废物 D 向光性

3.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圈层是()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无法确定

4.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地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A 空气 B 阳光 C 适宜的温度 D 一定的空间

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 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 草原上的狼与鹿 D 花园中的蝴蝶与蛾

6.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 温室效应 B 竹子大面积开花 C 火山爆发 D 恐龙灭绝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 A 蘑菇 B 海带 C 真菌 D 工人

8.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B 竹林中的全部竹子 食物链中的生物 | 消费者级别 | 被消费的生物 |

蛇。| 二级消费者 | 青蛙。| 猫头鹰。| 三级消费者 | 蛇。| 兔子。| 一级消费者 | 草。| 黄鼬。| 二级消费者 | 兔子。|

松毛虫。| 一级消费者 | 松树针叶。| 啄木鸟。| 二级消费者 | 松毛虫。| 鹿。| 二级消费者 | 草。| 狼。| 三级消费者 | 鹿。|

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绝大部分。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因为森林中的生物种类丰富,相互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透明的,这是因为只有透明的材料才能让光线透过,使得细胞结构能够被观察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即后代会继承父母的遗传特征。

人的双眼皮是由某一个基因决定的。

植物体由小到大是由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发生了最重要、最明显的变化。

XXX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黑点都没有发生位移,因此可以判断黑点最可能是在装片上。

变黄的菜叶最后会从植株上脱落,这说明了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企鹅体内DDT含量最高,因为企鹅是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而DDT在食物链中会逐渐积累。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1.生物的反应性:变色龙的体色可以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这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生存,是因为缺少阳光,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提供能量。

3.生态因素对生物分布的影响:XXX和香蕉的分布受到温度的影响,碰过只有在北方才能生长良好,而香蕉适宜在南方栽种。

4.生物之间的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

5.实验变量的选择:在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光照,因为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对生物的影响。

6.干旱环境中植物的适应性特征:长期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的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肥厚的肉质茎和厚的角质层,叶面积减小,以减少水分蒸发。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青蛙等动物在冬天冬眠,而狐狸等四季都很活跃,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C。青蛙不能适应寒冷环境,但它们可以适应其他环境。

8.A。青蛙捕食昆虫是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

9.B。“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词语的深刻含义说明在生态环境中山的重要作用。

10.A。这个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因为它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能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状态,生态平衡不容易被打破。

11.B。有毒物质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C、A、D、B。

12.B。污点在物镜上。

13.B。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是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14.A。细胞会发生变形,会移动;而气泡不会发生变形,也不会移动。

15.D。开水破坏了细胞膜,造成菠菜细胞内物质的外流。

16.B。生理盐水的作用是避免细胞死亡。

17.D。是否有叶绿体不能鉴别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

18.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9.A。生物的亲代遗传给后代的是遗传物质。 20.新细胞与老细胞所含的DNA大多数是一样多的。

21.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起主要作用。

22.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3.根尖的分生区主要由分生组织组成。

24.吃西瓜时,红色瓜瓤部分实际上是一种营养组织。

25.生长百年的老树仍能不断生长,主要是因为有分生组织。

26.在观察草履虫时,为了限制其运动,应该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上放少量棉花纤维。

27.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培养液的表层。

28.观察黑藻叶片的结构时应将叶片制成切片或涂片。

29.西瓜汁不属于植物器官。

30.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大而薄,主要是为了适应潮湿的环境。

31.生物的适应性是因为其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改良的玉米新品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并对盐碱地有改良作用,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是对环境的适应。人在寒冷环境中直打哆嗦,是对环境的一种生理现象。

32.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300倍。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放大后的“F”字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33.青霉和其他微生物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人体肠道中的某些细菌靠人体肠道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它们也能制造维生素B12.

36.(共5分)

1)问题:鱼在水中运动时,鱼鳍有作用吗?有何作用? 2)假设:鱼鳍有作用,可以帮助鱼在水中游动。 3)实施方案:将一条鱼分别放在有鱼鳍和没有鱼鳍的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游动情况。同时设置另一组对照,将两条都有鱼鳍的鱼放在水槽中进行比较。

4)如果你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实验结果应该是有鱼鳍的鱼游动更加灵活自如。

5)结论:鱼鳍可以帮助鱼在水中游动,使其更加灵活自如。

鱼的尾鳍对于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非常重要。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取两条大小相同的鲫鱼,一条

剪去尾鳍,另一条不剪。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盛有等量清水、大小相同的玻璃缸内。

经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没有尾鳍的鲫鱼在水中游动时非常困难,它们往往会游向不同的方向,而且速度也非常缓慢。相比之下,有尾鳍的鲫鱼则可以在水中游动得更加自如,而且速度也更快。

这是因为鱼的尾鳍可以产生推力,从而推动鱼的身体向前移动。同时,尾鳍还可以扮演着舵的角色,帮助鱼体保持前进的方向。因此,如果一条鱼没有了尾鳍,它就会失去这些重要的功能,从而难以在水中游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