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从名词上看,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层数和高度,习惯上,将( C )层以下的建筑看做多层建筑。
A.6 B. 8 C. 10 D. 12
2、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 B )时,说明剪力墙的数量偏少。
A.40% B. 50% C.60% D. 80%
3、板柱—剪力墙结构可以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 C )度且高度有限制的房屋建筑。 A.6 B. 7 C.8 D. 9
4、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收缩量的大部分。施工时,每30~40m间距留出( B)㎜宽的施工后浇带,暂不浇筑混凝土,两个月后,混凝土收缩大约完成70%,再浇筑缝内混凝土,把结构连成整体。 A.700~1000 B. 800~1000 C. 800~1200 D. 900~1000
5、上部结构产生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A)反应。 A.位移 B.振幅 C. 振动 D. 颤动
6、在设计高层建筑时,一般都要控制高宽比(H/B),而且,在基础设计时,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允许出现零应力区,其他建筑,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B)。
A.10% B. 15% C. 20% D. 25%
7、对比较规则的、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当柱轴向变形对内力及位移影响不大时,可采用(A)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及位移。
A.D值法 B. 分层法 C. 近似法 D. 程序计算法
8、等效地震荷载作用点即惯性力的合力作用点,与质量分布有关,称为(D)。 A.刚心 B. 重心 C. 中心 D. 质心
9、影响梁的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 A )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A.塑性铰区 B. 受弯区 C. 受剪区 D. 剪弯区
10、抗震设计时,梁端塑性铰区顶面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A )。 A.2.5% B. 3% C. 3.2% D. 4%
11、(A)反映了柱端截面承受的弯矩和剪力的相对大小。 A.轴压比 B. 弯剪比 C.剪跨比 D. 剪弯比
12、非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也要配置箍筋,在柱内配置的箍筋延续到核芯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B )。
A.200mm B. 250mm C.300mm D. 350mm
13、在极限状态下,墙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时,为( C )。 A.小偏心受压 B. 界限破坏 C.大偏心受压 D. 轴压
14、为了使连梁弯曲屈服,应降低连梁的弯矩设计值,方法是( A )。 A.弯矩调幅 B. 减小弯矩 C.增大剪力 D. 构造措施
15、梁拼接和柱拼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由翼缘全熔透焊缝提供;极限受剪承载力由( B )连接提供。
A.全截面 B. 腹板 C.翼缘 D. 加劲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国家标准按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 ) 2、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 )
3、在侧向力作用下,剪力墙结构的侧向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即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 ) 4、计算房屋建筑的高宽比时,房屋高度指室内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宽度指房屋平面轮廓边缘的最小宽度尺寸。( × )
5、国内外震害调查表明,坚硬土地基上建造的高层建筑震害较重。( × ) 6、《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三类。( × )
7、现行《抗震规范》适用于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我国设防烈度为6度和6度以上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 )
8、任何情况下,应当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有足够抵抗倾覆的能力。( √ ) 9、剪力墙接近于悬臂杆件,弯曲变形是主要成分,其侧移曲线以剪切型为主。( × )
10、当框架抗推刚度很小时,λ值较小;λ=0即纯剪力墙结构;当剪力墙抗弯刚度很小时,λ值增大;λ=∞时相当于纯框架结构。( √ )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2、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3、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房屋建筑平面不规则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在设计中应如何避免上述不规则结构? 答: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限制建筑物的长宽比,立面的外挑和内收以及限制沿向刚度的变化来避免不规则结构。
2、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设置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加强部位的范围。
答: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因为剪力墙加强部位的弯矩和剪力均很大;总高1/8和底部2层高度中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3、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注重概念设计,注重结构选型与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好且经济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结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避免因局部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破坏;3)对可能的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4)避免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形成的薄弱部位;5)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4.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如何选择?
答:多、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在京开幕下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