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2022-04-22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7 第20卷第6期 2 000年¨月 文章缡号:1001-3776(2000)06-0063-05 浙江林业科技 Vd 20 No.6 N .2000 JOUR.OF ZHEl】ANG FOR.Sa.拉TECH 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jI 夏有根。,型,何福基 ,施必青 (1渐江林学院.浙江临安3I[300:2临安市林业局,浙江临安31I3oo) 摘要:以《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杜 仲研究文献的数量 各研究领域、文献源及活跃作者群与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杜仲研究 文献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聚散性特征。杜仲育苗、栽培等传统研究领域走在前列,杜仲生物学、生理生 化、化学成份分折及药物、药理学等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1;上便为杜仲的综合利用提供足够的理论 依据。高校和科研系统在杜仲科研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杜仲研究已形成一支稳定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队伍。杜 仲研究应不断加强横向联台与国际台作。 、、 . 、, 关键词:世 文 中围分类号:G353 1 I 里 研蠹学毵爱歌 文献标识码{A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其树皮作为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 子中含有大量的高级营养油,木村村质硬纹理美观,具有不翘不裂等特性,属上等木材.而且韧皮部 及初生组织皮层和髓中部含有天然橡胶的姊妹一一杜仲胶。尤其是近年来杜仲胶研究取得了某些突破性 进展. 及新药效的发现、新用途的开发,我国杜仲研究、生产及开发利用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另 外.杜仲又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因此.对杜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经济意义和生物学理论意 义。为了使读者.特别是广大杜仲科研工作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我国杜仲研究的现状和动态.本文 对1988年 来我国杜仲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旨在为杜仲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由中国科技信息所北京万方数据公司的《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其中的农林数据库与国家 科委西南信息中心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所得。剔除少量重复摘录者.共检索到1988 ̄1999年 杜仲研究文献402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杜仲研究文献的数量、各研究领域、文献源分布、 地区分布及活跃作者群等进行研究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l杜仲研究文献概况 ‘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我国杜仲研究文献402篇.时间跨度为l2年(1988 ̄1999).排除 1999年可能收录不全的因素,1988 ̄1999年平均文献为33、5O篇。文献的分布状况见表l。 从表l可知.1988 ̄1999年杜仲研究年文献量在13~77篇,出版年代分布虽有所波动,但总的趋势 是迅速增加。这表明我国杜仲研究工作保持有一支稳定的趴伍,也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同时不断有 新生力量的加入,这与我国杜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吻合。但杜仲科研工作在 收稿日期≈200 5.30 作者倘舟:慷尔馏Hl9¨一),盘.副研究馆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4 浙江林业科技 2O卷 蜘 螂 晰嘲 lI 0 0●0●3 4●4 0 3 3加 13 2 6 4 77 从杜仲研究文献的类型来看,期刊文献366篇,占文献总量的91.5 4 3 5 4 5 0 2 0 2 3 3 6 04%,表明期刊是杜仲研究信息的 主要载体。由于期刊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新颖,及时报道国内外科技动 态,因此期刊是获得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会议论文12篇.占2.99%,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的成立及 其学术括动,对杜仲科技信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杜仲科研与生产的发展,但部分会议 论文又在各类刊物发表.从而降低了会议论文的收录比例。专利文献24篇.这表明我国研究人员专利意 识的逐渐增强,同时说明在加强杜仲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对杜仲应用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2.2各研究领域文献分析 将杜仲研究文献按研究领域分为l1类(表1)。例如,将形态、解剖及发育等生理、生态特性统归为杜 2●7 8 6 2 5 7 7 7 4 7 仲生物学;将制胶、制药、中药材、保健品等不同方向但同属综合利用领域的文献列为一类:并将综合 评述、科普介绍、生产建设及难以归类者单独列入“其它”类。在402篇文献中,育苗、栽培(造林、营 林)、剥皮技术等方面的文献量合计174篇,占文献总量的43.28%,一方面是近年来我国杜仲栽培生产 大发展的需要.表明育苗、栽培等传统研究领域走在了前列。杜仲生物学、生理生化、资源分布、化学 0 0 0 2 8 6 0 成份分析及药物、药理学等研究领域文献量合计61篇,占总量的15.17%.文献量相对较少.说明对杜仲 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虽有所提高,但仍比较薄弱。基础研究所需资金多.仪器实验条件要求高.从 培 拍 " 加加 而大大限制了基础研究的开展。杜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外乎它是重要的药用兼胶源植物. 但不彻底搞清杜仲化学成分,诸如木脂素类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还有有机酸.三萜与植物甾醇.黄酮 类和醇酚以及糖类等成分的体内分布、合成、运输途径及新陈代谢机理,那么这些有用成分的人为控 制、提高便无从下手:药用成分的药物、药理学研究不过关,以此为基础的保健品研制不但无法进一步 深入,反而会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而停滞不前,甚至被挤出市场:同样,若杜仲胶的分离制备工艺 达不到工厂化要求,杜仲胶工业也难以起步。近年来,杜仲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对杜仲的 化学成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从中分离出70多种化学成分。与此相应地杜仲的应 用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杜仲的综合利用,包括制胶、制药、中药材收获、加工、保健品研制、新 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量合计104篇,占总量的25.87%.也从侧面反映了杜伸开发利用所取得的 成就。遗传育种的文献检索到2o篇.表咀我国研究者已注意到杜仲这一单科、属物种内品种(基因型) 差异,但要使长期演化形成的变异类型得到尽可能多的保存,形成丰富的基因库,为遗传育种提供物质 基础,则仍需努力。由于过多地营造人工纯林,使原本稀少的病虫害已在某地区形成蔓延之势,而病虫 害及其防治方面的文献仅l1篇,占总量的2.74%,则显得与杜仲的研究与开发极不相称,也是亟待加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的研究领域 徐尔那,等: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2.3文献情报源及其重要期刊 文献情报源包括期刊、图书、会议文献和专利文献等,期刊是文献的最主要来源。杜仲研究文献载 体的离散性比较大,366篇杜仲研究期刊论文,分布在l44种期刊上,平均载文量为2.54篇。杜仲研究 文献在不同刊物上的载文量分布又表现出较强的集中性,从表2可看出.载文7篇以上的l2种期刊,仅 占期刊总数的8.33%,却占文献量的40.15%,可以定为杜仲研究重要期刊;载文量10篇以上的6种期 刊,仅占期刊数的4.17%,却占文献量的27.86%,是最重要的杜仲研究期刊。任何一门学科或专题文献 的分布,都具有相对集中的 交心”,杜仲研究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反映出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布的 聚散性特征。尽管其它期刊的载文量比较少,但杜仲研究文献分布的聚散性特征,要求杜仲研究工作者 了解这些科技期刊,对于他们获取情报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襄2重要期刊载文绒计 对发表杜仲研究文献的第一责任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得表4。 从表3~表4可以看出,载文地区分布和载文作者地区分布排在前15位的除个别省、市(区)外,相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浙江林业科技 20卷 来说比较集中,说明杜仲研究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显示了这些省、市(区)在杜仲研究和生产方面具有 较强的实力。其中,北京、陕西、湖南在2项统计中均排列较前,因为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 研的中心,有中国科学院动植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许多高等院校,同时,许多科技 刊物的出版地集中在北京,学术水平相对较高,技术力量也较强,从而带动了我国杜仲研究工作。而陕 西、湖南等作为我国虽主要的杜仲研究和生产基地,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杜仲产业,杜仲的科研和生产发 展较快,杜仲研究也有较好的基础 同时,两北林学院和中南林学院等林业院校在杜仲科研上取得了很 多科研成果,带动了本地区杜仲生产和科研的发展。 表4载文作者(第1责任者)地区分布 2.5作者分析 5.1发文活跃作者的分析 2.5.1本次检索到的402篇文献,仅按第l作者统计,共有290余人,从事杜仲研究的作者基数较大, 这是杜仲研究得到发展的保证,说明杜仲这一经济植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谓活跃作者群,就是 指在一定期限内,发表论文较多,在本学科界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我们将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第l作 者)视为主要作者,共计40人,他们主要是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我们把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 视为核心作者,共计l5人,这些作者是杜仲科研的主要力量。这1 5人共发表文献达75篇,占全部杜仲 研究文献总量的l8,66%,他们基本上都是我国杜仲研究的专家和骨干力量。如列第1位的西北林学院张 康健教授13篇,第2位的湖南省慈利县林业局张维涛先生8篇,西北大学田兰馨教授7篇,中科院北京 植物园林坚先生6篇,中科院化学所严瑞芳教授5篇等。其中张康健教授在杜仲造林、生理生化及保健 品研制开发领域成绩突出:田兰馨教授在杜仲形态、解剖及发育生物学领域作了大量工作:严瑞芳教授 在杜仲胶制备、改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研究工作基本代表了我国杜仲研究领域的虽高水 平。在活跃作者群中,中年工作者己逐渐成为我国杜仲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新生力 量,使我国杜仲研究后继有人。 2.5.2载文作者合作度 本次检索到的402篇文献,有¨篇为团体著者,其余39l篇论文共有作者757人次,合作度为 1.94,略低于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合作度。其中独著论文为l53篇,占论文总数的38.06%,合作的论文为 249篇,占总数的61.94%,表明我国杜仲研究合作形式为主。合作意识较强,台乎科学发展的规律,随 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领域间的交叉、渗透现象愈来愈严重,由于受个人知识、阅历、语种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个人乃至学科、单位之问的相互协作己愈来愈必要和经常化,这样既利于作者个体优势 的发挥.又利于联合攻关,发挥群体优势。培养新生力量。更利于学科、机构间研究方法、信息的传递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徐尔那,等: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交流,促进杜仲研究上水平,上档次。跨国合作论文仅3篇,表明我国杜仲研究国际问合作有待进一步 加强与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 我国杜仲研究有一支稳定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队伍 其中中年工作者已逐渐成为杜仲科研的中坚。杜 仲科研需要加强横向联合.联合攻关,发挥群体优势 培养新生力量,同时,我国杜仲科研的国际合作 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2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布具有明显的聚散性特征和地域性,其中北京、默西、湖南等省市在杜仲科研 和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实力。期刊是杜仲研究的主要文献情报源,杜仲科研工作者应着重了解杜仲科研的 重要期刊.此外,了解杜仲科研的一般期刊剥于他们获取完整的情报信息也非常必要。 3‘3在育苗、造林、营林、生态等传统研究领域文献较多,这与当前我国杜仲生产发展是相适应的 在 杜仲生物学、化学成份及药物、药理学、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研究机构的资 金、设备等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基础领域的研究。随着杜仲胶研究取得的某些突破性进展,以及新药效的 发现、新用途的开发.我国杜仲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制胶、制药、保健品研制等应用领 域文献逐年增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杜仲的开发利用要全面达到工厂化、实用化的水平,尚需努 力。同时,杜仲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也是杜仲科研的一个薄弱环节。 3.4 由于杜仲成树资源破坏严重.种子匮乏,在大规模种植中,种子来源于少数几个种源,因而形成了 大面积种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因此杜仲种质资源的保护非常迫切.不仅要保存一定的个体数量.更 重要的是要有目的地尽可能地保存其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在收集、保护种内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确 定的基础上,建立促进基因重组.复状物种的迁地保护基地,建立起一个包含尽可能多的遗传多样性的 田问种质库,为杜仲创造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或不容易获得的充分杂交的机会,使杜仲的各变异类型置 于一个开放的授粉系统中.促进其产生基因流,达到不同类型基因交流和重组,获得适应性更强的后 代。 参考文献: …任丽江,康明.国内牡仲文献计量分析[J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I(2):90 ̄93 [2】崔克明杜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9(4):51-57 【3】徐琪芳,王晓明 杜仲文献学科分布及研究进展【JJ江苏林业科技,1994d2):42 ̄4 『41杨螋山.张聿梅。姜声虎牡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Pl自然资源学报,I997,I2{I)6O—66 Anal::sis on Literature about Eucommia ulmoides and Evaluation XU Er.na ,XIA You.gen。WANG Guo.duz,,HE Fu-ji。,SHI Bi.qing。 fI Zhej ̄gForesn'yCollege Lin'an 311 300,China 2 Lm'anForestryBureau,Lin'an 3I1300,China) Abstract:On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debase and chinese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 debase,amount,research field,SOUIV ̄,active authors and area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On Eucommia ulmoide were studied by document informetric metheds. Key words:Eucommia ulmoides;analysis on literature;Chin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