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中,许多人在扮演着“迫害者”,另外一些人则扮
演着“受害者”或者“拯救者”,而扮演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然而,游
戏中的人却拥有共同的心理感受:不舒服。
既然不舒服,干吗还要游戏?
心理游戏之根源
人人都有身不由己之处,人总拗不过自己的心,不得不听从心的指引。
先看一个“笨手笨脚的游戏”。某人不是经常打翻花瓶就是碰洒了茶水,在
场人的谈话不时地被他的“麻烦”打断,令人不爽,进而气愤,而他的脸上却写
满了“我不是故意的呀”。
其中,“某人”扮演了迫害者的角色,“在场的他人”则成了受害者。也许“某
人”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不受人欢迎,在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因
此他期盼得到关注,就不可遏止地采取行动——闹出点动静。可是他越是这样,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就越令他人烦恼甚至生厌,结果就越不受欢迎。
或许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思悔改呢?
他是不由自主。因为人在感到困扰的时候,大都会动用习惯性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往往形成于儿童时期。一般来说,人在小时候求生存的过程中已经得出
了某种关于自己的结论。在“笨手笨脚的游戏”里,你有否觉得“某人”像个渴
望被关注却又不知所措的孩子?他虽已长大,一旦遇到相似情景,仍在沿用小时
候的手段来应对成年人的世界,是他内心的“儿童部分”又冲出来帮助他的“成
人部分”,似乎在自语:怎么做他们才会注意到我?
游戏者为何“浑然不觉”
频频“失误”让集体蒙羞,频繁地麻烦他人以致令人避之不及甚至愤怒,而
自己“浑然不觉”,依然故我;明知周围的人在躲着自己、反而还要“天真地”
叫喊着要加入人家的活动,引得人家无奈叹息,玩兴大减。这也是个心理游戏。
抽取其中的主线,则是:“频频失误、一再麻烦他人”(迫害者)——他人愤
怒(受害者)——责备(转为迫害者)——发起者自己感到受伤害(转成受害者)
却满不在乎(漠视)。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可能会有人问:这种人也真是迟钝,难道他真的感觉不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以心理游戏的视角来透视:他并非没有感觉到什么,而是不允许自己感觉到,
是压抑或者漠视了自己的感受。很可能他儿时曾有过这样的经验:被指责的时候,
最好不要悲伤,或者不要生气,否则就会失去大家。因此,弱小的他虽然内心深
处渴望安全、渴望被关注,但从来没有正面表达过,而是采取满不在乎的姿态,
目的是想告诉他人:我不生气,没关系!同时也在告诉自己:我与他的关系没有
搞僵!
成年了,可这心理依然不成熟。由于内心孤独,想方设法去与他人发生联系,
但也许其“成人的部分”觉得尴尬,其“儿童的部分”便粉墨登场了,一脸的“天
真”令人无法对其说出什么不客气的话。从心理沟通意义上看,那个“不怕麻烦
他人”者始终是“儿童状态”,是自由任性的儿童行为,而周围的人则不自觉地
扮演了他心理上的父母,去照顾他。然而,总是被置于“父母”的位置而行使照
顾者的角色,内心势必会委屈甚至愤怒。
必须说明,游戏中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发生在一瞬间,是潜意识里的暗箱操
作,当事人一般意识不到。明知不舒服却又不知另辟蹊径,而是在那个泥坑里挣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3
扎,痛苦又困扰。如果同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且每次结局都令人不
舒服,就应该警觉了:我是不是陷入了一种心理游戏中?
如何跳出游戏
明白了心理游戏之奥妙,游戏便迎刃而解。
比如,在某人再次以“儿童状态”发出“邀请”时,一定要稳住自己,不要
机械地答应,而是坚定地、诚恳地告诉他:“我不想那么做了,那样我不舒服。”
“对不起,我还有其他的事。”
游戏的涡轮在此被阻断,无法继续。也许双方都会体验到“拒绝或被拒绝”
的尴尬,但是一定要挺住,因为这是促使对方内心成长,帮助他的“成人部分”
担起应担的责任,是有益的助人行为。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三个部分:“儿童”、“父母”和“成人”,且每一部分都
有其合理的舞台,依据环境需要,可以自主决定哪部分登台,只要令彼此感到舒
服。
“游戏人生”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学上的“游戏”,指的却是人们习
惯化的沟通模式。有意识地关注、体验它,有助于解开人际关系里的困扰,畅通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4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5
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