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BINGTUANEDUCATIONINSTITUTEvol.27No.5Oct.2017
多维视角下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目标的探讨及案例分析张海燕,马
摘
瑜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要: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目标对预科阶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选择和运用都起
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预科院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就目前预科生培养目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影响预科生培养目标设定的多维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终在此基础上以新疆某预科学院的培养目标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旨在为各预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科学定位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目标;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48渊2017冤05-0014-05
DiscussionontheTrainingObjectivesofMinorityPreparatoryStudentsfromthe
PerspectiveofMultiDimension
渊PreparatoryEducationCollege,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chi,Xinjiang830000,China冤
ZHANGHai-yan,MAYu
Abstract:Thetrainingobjectivesofstudentsofminorit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selectionandapplicationofthecurriculumsystem,curriculumcontent,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meansinpreparatorystage.Itisthestartingpointandtheresultoftheeducationalactivities.TThispapersummari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processofpolicymakingofthetrainingobjectivesinpreparatorystage.Italsomakesadeep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trainingobjectivesofpreparatorystudents.Onthebasisoftheabove,thispapertakesthetrainingobjectivesofapreparatorycollegeinXinjiangasanexample,andmakesadetailedcasestudy,whichaim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thetrainingobjectivesofthepreparatory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Minoritypreparatorystudents;Trainingobjective;Scientificorientation
即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定,
培指培养什么样的人,一般包括人才的基本特征、对人才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
培养目标的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和导向作用。科学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
立的特殊高等教育形式。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目标是预科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对预科阶段教育培养系统工程的建构和选择有指导作
也是预用,是预科院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基于预科教育的过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渡性质,培养目标的设定也要达到承上启下的衔
预科生培接作用。但在现实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从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正式设立预科管理
机构起,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经历了初步发展、特别是进入挫折停滞、恢复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高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校预科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办学单位专业每年预科化,办学方式规范化,办学规模扩大化,生招生量也从千名扩展为万名。在各方的共同努
收稿日期:2017-07-06
(1965-)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双语教育、预科教育等研究。作者简介:张海燕,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院长、
要14要
力下,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蓬勃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各预科院校在预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与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全面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
民族班管理办法》(教民[2005]5号)中明确指出,民族预科教育要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进入本、
专科(高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但在现实教育中,预科生的MHK过级率、会考通过率等这些较易量化的指标成为
判别各预科院校办学质量高低的潜在度量衡。有不少预科院校在预科生培养方案中,将提高预科生汉语水平设定为培养目标,课程计划也倾向于进行汉语强化培训,
汉语类课程占比达80%以上。这种主攻预科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忽视其他学业
的均衡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知识构架的生成,没有为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知识储备量,使得预科生,特别是民考民的预科生在进入目标院校
进行专业学习时显得较为吃力,
跟不上课程进度和节奏,学业成绩较差。同时,
单纯的汉语教学环境甚至使学生淡忘高中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这一状况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2]
此外,有的预科院校培养目标的设定是以文化课补习为主导,开设预科阶段所有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周课时量达到28节以上。较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也形同虚设。这种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使得多数预科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每天疲于完成教学规定任务,没有时间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没有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预科学习阶段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在这种忽视综合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下,
预科生依旧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延续高中的学习方式,这使得预科生在进入目标院校学习时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感和挫败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缺少分解和落实预科教育培养目标是预科教育目的在预科院校的具体化,落实到培养质量和规格要求上,应清晰、准确且具有操作性。但多数预科院校的预科生
培养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宏观,缺少分解和落实。培养目标不是高高在上的观赏品,
而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奋斗的实践品,
是可分解、可操作的,是可测量、能实现的,甚至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促进意义的。对目标的分解和实施,是预科院校对培养目标认识、理解程度的体现,
逐级分解则是对目标的再确定,是落实目标的重要途径。不同培养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落实到培养方
案、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中,更是要与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相支持、
相匹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培养目标的规划和引领作用,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三)培养目标的
“同质化”教育机构的类型和社会层次的需求不同,
使得教育培养目标也各有侧重。
而在现实中,预科院校培养目标存在“同质化”
的现象。一些预科院校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忽略了地域特点,未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预科生生源情况,也未考虑预科生目标院校的专业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和
类型上缺乏清晰的定位、针对性和特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预科院校直接将国家对预科生培养的总要求作为本校预科生的培养目标。预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进入本科学习时能顺利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国家对预科教育
的总要求,是对各预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总原则。各预科培养院校应在总要求和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生源特点以及目标院校要求,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培养目标,促进预科院校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二、影响预科培养目标设定的多维因素分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不仅要适应人的本性发展,还需考虑到社会性需求。
(一)预科培养目标设定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
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具体个人、社会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个体和全人类共同全面发展,其科学内涵是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需要的全面和个性的全面发展。[3]全面发展学说为制定预科生培养目标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这就要求设定预科生培养目标必须要
在社会背景下,考虑到地域特性。并且在培养目标的价值上,要坚持促进预科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
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培养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理论上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原则与现实条
件下具体发展可能性的统一;
在培养目标对象上,既要重视预科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预科生
要15要
的个性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
(二)预科生培养目标设定的社会需求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落实“立德树人”。这就进一步强调了高等教育中“以德育人”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在民族教育中更加重视推进爱
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等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预科教育阶段,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在预科生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此外,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多元社会背景下,教育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慕课、微课堂、直播课堂等利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
技术手段输出知识的模式越来越盛行。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对这些新兴媒体运用不熟练,甚至有些少数民族预科生从未了解过这
些新起的知识输出模式。
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预科培养目标的设定中要将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新媒体的运
用能力纳入考虑范围当中。
(三)预科培养目标设定的现实状况
预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六十余载,不同的预科院校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传承,不同的管
理模式和特色。这些隐性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预科院校的办学方向、
培养目标和育人效果。同样,师资结构、硬件配置、占地校舍、地理位置等也都对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选择起着间接的作用。在制定预科培养目标时,不能凭空想象,
而是要在实际考察办学规模、硬件实施等基础上,注重院校的文化传承,符合本校的管理模式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目标有操作性。
此外,预科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进入目标院校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不同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对预科生有不同的要求。如文科专业应注重预科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理工科和医学专业应对预科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差异性,就要求预科培养院校要与目标院校进行对接,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院要16要
校的“供”与目标院校的“需”的一致性。
(四)预科培养目标设定的个性化考量少数民族预科生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
陶,形成了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在此基础上要接受大众主流文化和现代科学教育,要经过心理调适过程。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少数民族预科生特点是准确、科学地制定预科教育目标的前提。各预科院校要从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预科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同预科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品德现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等,这样才能使培养目标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独特性,满足预科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预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受到多方的影响,不仅要满足国家对预
科教育的制度要求,还要符合本院校的实际,更要考虑到目标院校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预科教育只有一至两年的时间,但是要实现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能较快地适应未来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要求,早日达到合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标准,预科院校必须要经过周全的考虑,
多方验证,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预科培养目标,并积极协调与落实,从而逐步促进预科生全面发展。
三、构建预科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案例分析
在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
在满足社会需求、个性需求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开展预科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和重中之重。新疆民族结构多样,共有46个少数民族。在预科院校中,少数民族预科生生源呈现“三多一广”的特性,即数量多、族别多、差异多、地域广。新疆院校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并要将总目标与院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从而助力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因此,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具有其独特性,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
普遍性。本文以新疆某预科学院为例,对其预科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其他预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该预科学院预科生培养目
标为: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合格,能熟练应用国家通用语言,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完善,
具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身体和心理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预科生。
(一)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思想道德素质合格是预科生培养的核心
思想政治素质涉及人的政治认识、
政治理想、人生信念、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重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时,基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过硬的思想政
治素养是预科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也是将预科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表现。1.预科生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坚定的政治信仰,要有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化
“五个认同”,牢记“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理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深刻认识宗教极端主义
的本质与危害,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2.良好的公民意识,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尊严,
具有社会责任感。3.尊敬师长、爱护同学,
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二)基于现状的设定:熟练应用国家通用语言,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完善是预科生培养的重点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为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针对民考民、民考汉和双语班考生都有不同的高考录取加分政策。被录取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基础知识与各大学学习要
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预科阶段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完善和巩固科学文化知识,为大学阶段专业学习打好基础是预科阶段培养目标的重点。同样,这也是基于现实考虑,结合预科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而设定的。
1.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具有扎实的汉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
读、写能力。2.预补结合,提高预科生数学和自然科学知
识水平,为大学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英语水平达到高校入学要求。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了解中华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包容与自己不同习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
培养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各种能力,身心健康是预科生培养的关键
能力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身体和心理素质是预科生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物质基础,是理想信念与专业能力的实际载体。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生活在
少数民族集中聚集的地区,如新疆南疆地区,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与现代化城市有较大差异,到大学学习,他们面临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预科培养目标的设定中将以下几方面纳入预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注重学生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表现。
1.人际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社会交往的关键,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等,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
2.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价,可以通过策略培养来实现。要达成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就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贯彻策略教学的理念。3.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在不同社会环境中
自信生活的能力,包括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包容接纳等综合素质,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的能力。
4.独立生活的能力:能独立处理各种人际关
系,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主合理安排生活行为。
5.信息技术能力:能有效地获取、评估、处理信息,并且对围绕信息获取和使用的道德或法律
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6.合作能力:能展现与不同团队有效地合作共事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综上所述,培养目标确定后,就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的设置、编写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丰富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和深化培养目标的实现,
提高预科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民〔2005〕5号)[EB/OL].http://www.moe.edu.
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1073/tnull_11941.html.2017-04-3.[2]
美丽克扎提·热衣木.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8.[3]
黄洪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哲学教育意义[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要17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