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
摘 要:《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蕴涵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得的人生哲学。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了表现情感和思想,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以《野草》为研究对象,对文中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鲁迅在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达到的修辞效果和表现出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比喻 摹绘 排比 修辞特点
中国历来有“炼字”的修辞艺术。鲁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对语言的锤炼和运用深受传统“炼字”修辞艺术的浸染。这在他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尤其是《野草》。在致萧军的信中,鲁迅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1] (P.532 )可见他对这本集子倾注了许多心血。本文以《野草》为研究对象,从鲁迅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来探讨其修辞特点及表现出的修辞效果。
一、典型辞格的运用
(一)比喻
“文学是借语言文字作雕塑描写的艺术”[2] (P.97 ),文学形象的鲜明与否取决于语言的各种表达手段的调动情况如何。比喻是语言表达运用最多的手段,一个极好的比喻胜过一长串的叙述和说理。在《野草》[3]里,鲁迅用了50多个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强喻、双喻、缩喻等,数量之多,种类之盛,令人称绝。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鲁迅对比喻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用比喻塑造形象,爱憎分明。如:
A.最直最长的几枝(枣树的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秋夜》)
B.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复仇》)
例A是明喻。作者将“枣树的枝”比作“铁”,突出了枣树的力量和形象,饱含着作者对枣树的赞美之情。例B是双喻。作者选择了槐蚕和蚂蚁作为喻体,将人比作动物,他们密密麻麻的动作令人作呕。
2.用比喻描写动作,准确生动。如:
C.最小的一个正玩着一片干芦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杀!”(《颓败线的颤动》)
D.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颓败线的颤动》)
例C是明喻,作者将“干芦叶”比作“钢刀”。二者差别很大,然而在语境中却十分准确地刻画了并无恶意的小孩在痛苦的老女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巨大影响。作者化轻(芦叶)为重(钢刀),化小(芦叶)为大(钢刀),化钝(芦叶)为利(钢刀),动作大,力度强,使我们仿佛嗅到了血腥味。例D是双喻。作者选择了两个喻体“太阳光”和“飓风”,从不同方面写老女人的颤动:广度上将其比作“太阳光”,强度上比作“飓风”,让人形象地感到老女人心中巨大的悲痛!
(二)摹绘
“语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题旨情景决定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有什么美丑在。语言文字全在于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4] (P.36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的人。《野草》显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具体就体现在“摹绘”辞格的运用上。
摹绘,又叫“摹状”,是把人或物的声音、颜色、情状等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分为摹声、摹色、摹态。[5] (P.256 )摹绘可以增加叙述的鲜明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具有形象的艺术感染力。鲁迅通过对摹绘的运用,达到了表现不同的心理状态,抒发作者的感受或表现某类形象的修辞效果。
1.摹声
摹声,即根据所要描绘的人或事物的声音,用与之相同相近的字音把它描绘出来,达到音乐美的效果[5] (P.256 )。如:
A.“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 he!’”(《立论》)
B.“死了?……”
“嗡。——这……”
“哼!……”
“啧。……唉!……”(《死后》)
例A中模拟笑声的“哈哈哈”的运用,生动形象,勾画了市侩者的阿滑之态,具有讽刺的效果。例B可谓神来之笔,“嗡”本是苍蝇的声音,这里用来写人,可见作者的情感。其他几个模拟声音的叹词“哼”“啧”“唉”没有写出任何有实际内容
的话,却刻画了一群“戏剧的看客”们无聊和麻木的精神状态。鲁迅没有具体写看客议论的内容,却活画出了他们的形象和灵魂,关键在于摹声的巧妙运用。
2.摹色
摹色,即有意地用一些迭词或其他表示色彩的词来描写事物的性状、情态。[5] (P.257 )在《野草》里,鲁迅或用简单的色彩,或用繁复的色彩来刻画人物,描绘景物,表达感情。
(1)刻画人物,生动形象。如:
C.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雪》)
D.青白的两颊泛出轻红,如铅上涂了胭脂水。 (《颓败线的颤动》)
例C写孩子们冒着严寒堆雪人的情景。作者用了“通红”“紫”两个词语就把孩子们不畏严寒、玩态可掬的形象树立在读者面前。例D中“青白”和“轻红”“铅”和“胭脂”等鲜明的色彩产生强烈的对比,将一个因生活所迫的妇女不得不靠出卖肉体生活的状态展现了出来。
(2)描绘景物,景象鲜明。如:
E.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雪》)F.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它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它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腊叶》)
例E中鲁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的“雪野冬花图”。“雪”“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色彩浓重鲜丽而又不失之过艳。在静的自然景物美中,又有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情景和声音,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具有无限生机。例F是一幅“病叶斑斓图”。枫叶由“青葱”而“通红”“绯红”,由“浓绿”而“乌黑”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摹色这一辞格的恰当运用而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三)排比
排比是创作主体为强化语言效果,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相似,语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语言审美事实的修辞手段[8]。
《野草》中的排比有22例,除具有一般的形式外,往往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着使用,体现出独特的修辞效果。
1.排比中糅进反复
“当用排比来抒发感情时,胸中的感情可以抒发得淋漓尽致,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奔放雄健;用它来理性思辨,可以把思辨推到一个鞭辟入里、深纳周详的境地;用它来状物,可以给事物以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美学效果;用它来叙事,可以使事情有条不紊、事事分明。”[9] (P.152 )鲁迅善于把排比和反复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排比中有反复,反复中有排比的兼格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也使文章主题鲜明,节奏分明。如:
A.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影的告别》)
B.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淡淡的血痕中》)
例A三句构成整齐的排比句式,又对“我不愿去”进行多次间隔反复。文章节奏分明,气势铿锵,把影子那种百无聊赖的心境表现了出来。例B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造物者的种种行径,通过“暗暗地”的四次反复,揭示了造物者的卑劣。
2.排比中糅进比喻或对偶
除了排比中糅进反复,鲁迅在排比的运用中还糅进比喻、对偶等辞格,或表达感情,或刻画形象。如:
C.“曼陀罗花立即焦枯了。油一样沸;刀一样铦;火一样热;鬼众一样呻吟,一样宛转,至于都不暇记起失掉的好地狱。”(《失掉的好地狱》)
D.“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例C在排比中糅进比喻。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比喻说明了环境的恶劣,二者兼用,把当时的社会——人间地狱这一现实展现在读者面前。例D以排比押韵的对偶形式生动地刻画了“奴才”的形象。
二、运用修辞的特点
(一)新颖
所谓的新颖,就是在一般人看不出相似点,不可能联系得上的两个根本不同
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点,并将他们“远距离”地搭配在一起而构成譬喻。如,“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作者通过缩喻的形式把“希望”比作“盾”,化抽象为具体,新颖地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好的比喻,“凝结了写说者对现实,对人生,对宇宙,对一切的一切的洞察和卓见,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种修辞手法,都凝聚了修辞者的情感和心血。”[6] (P.63 )又如,“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作者十分新奇地把寄托自己希望的青年比作“身外的青春”,而喻体“身外的青春”又是由一些事物迭现而成,这些事物组成一个完美的画面:这些青年,是黑夜中闪亮的星星和月光,是寒夜中被冻僵的蝴蝶、暗夜中绽开的花朵;他们正直、勇敢,像猫头鹰号叫与杜鹃啼血一样,敢于对黑暗现实发出反叛的吼声;他们敢于笑、敢于爱,用自己的青春去冲破封建礼教的缰索。新奇独特!
比喻是这样,摹声的运用也有新颖的特点。摹声一般是模拟自然界的声音,达到音乐美的效果。鲁迅则多是模拟人的声音,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起到讽刺的作用。这在以往的摹声中是不常见的,可参看摹声所举的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二)贴切
所谓的贴切,就是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或修辞恰当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雪》中,鲁迅为了抒写自己向往美好春天而憎恶凛冽现实的战斗情怀,赋予他笔下的雪以象征的色彩。他这样描绘江南的雪:“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鲁迅用诗的语言来比喻和描写江南的雪的温润和纯洁,描写雪中花草的鲜丽和烂漫,比喻贴切,在富于诗意美的语言里流露了作者倾慕美好事物和生活的热烈感情。
《野草》中修辞的贴切还体现在作者为了抒发内在的情感而采用押韵及反复的修辞手法。如《求乞者》,可以说是《野草》中音乐感最强的一篇散文诗。“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这句既是写实也有象征意味的话,成为全篇抒情的主调。他的一再重复使用,不仅给人以难忘的形象感,也给人以鲜明的音乐感。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一句押韵的句子:“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以后全篇反复出现“走路”“灰土”的格调,许多句子的结尾,还选择了声韵相近的词和字。如“松的灰土”“各自走路”“追着哀呼”“四面都是灰土”“给予烦腻,疑心,憎恶”“至少将得到虚无”……结尾是这样的: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作者通过反复的修辞,再现了篇首出现的灰暗社会和冷漠人性的描写,反复诵出“灰土,灰土”这个低沉的调子,运用了近于鼓点式的急骤短促的节奏,贴切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7]
(三)感情强烈
鲁迅有着一身铮铮铁骨,有着中国最硬的骨头。文如其人,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他喜欢说“不”,即使在表达“是”的时候,他也宁可用双重否定来代替一个肯定,双重否定的运用有力地烘托出作者独特的个性。《过客》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作者完全可以用肯定句来表达,但他采用了双重否定的排比形式来突出过客前进而不愿后退的形象和情感。《影的告别》中作者用了6个“我不愿”来写“影子”(作者)的心理: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往。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愿意!”这是鲁迅内心孤独的呐喊,也是时代的呐喊,它展现了一位智者孤独的心境。这无疑是属于“鲁迅式”的独创。因此,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修辞展现了一代大家的个性!
三、结论
通过上文对《野草》中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的分析,我们发现,鲁迅运用这些辞格,或塑造形象,或描写心理,或描绘景物,或抒发感情,从而创造了新颖、贴切的修辞特点,并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表现出高超的修辞艺术。对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的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鲁迅文学语言的个性特征以及他对现代汉语修辞艺术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茅盾.夜读偶记[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58.
[3]该文例句均来自: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陈望道.陈望道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6]马瑞超.排比的美学基础[J].承德师专学报,1998,(2).
[7]汪丽炎.汉语修辞[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8]高长江.现代修辞学——人与人的世界对话[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9]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