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化理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2022-02-10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化理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娟

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4期

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告别童话般的幼儿园,步入严谨的小学时段,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满,更是上课模式的转变。小学课堂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而他们的注意力一般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况且数学课相较于语文课而言,本身的知识略微枯燥,没有那么多华丽辞藻、很难声情并茂,因此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成为每位教师应思考的首要目标。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当学习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情境越接近时,他们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当学习内容越远离生活情境时,他们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就越低。因而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创设情境、提出疑难,课前热身小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的分与合》时,课程开始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天猪八戒从树上摘了4个桃子准备跟他的沙师弟分桃吃,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分,想请聪明的你来帮他分一分,不知道乐于助人的你们愿不愿意呢?请用圆片代替桃子,帮一帮猪八戒吧。帮助猪八戒分挑这件事情是每个学生都乐意去做的,他们很快就投入到分桃活动中,很快就有了结果,于是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分桃的结果。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分桃,对4个桃子的分法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因而从分桃中抽象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就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以直观、丰富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练习二》,众所周知练习课是枯燥而难上的,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如果按部就班,一节课下来孩子会有疲劳感和倦怠感,甚至会降低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此课时,我特别注意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将题目串在一起编成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星期天,数字宝宝们和爸爸妈妈聊天呢,一个宝宝说最近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0~10,而且呀我还会用学到的数来举例呢,“我家有3口人”,另一个数字宝宝说“一年级有4个班”,那我们班的聪明宝宝们能不能也像数字宝宝一样,用学过的数来说一句话呢?学生踊跃回答。宝宝们聊得真开心,听,妈妈在喊我们吃饭呢。自然过渡到第二题,课件出示筷子图,请学生看妈妈拿来了几双筷子?吃完饭,妈妈端来了饭后水果——苹果,数一数这里有几盘呀?那总共有几个苹果呢?完成第二题第二小题之后,数字爸爸说平时你们总喜欢玩捉迷藏游戏,今天呀苹果宝宝们也想和大家玩捉迷藏,过渡到第三题,请你数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这里总共有几个苹果宝宝,这中间呀藏着一个红苹果宝宝,她躲在最中间,请你把她找出来,请学生交流各自找红苹果的方法。接着妈妈出场,吃完水果来些甜点吧,课件回到第二题第三小题,请学生回答有几盒,共几块蛋糕。吃完甜点,妈妈请数字宝宝们帮个小忙,给家里的花儿浇点水。课件出示第四题花朵图。浇过花,有一个数字宝宝提出,他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课件出示第五题,在数轴上填出缺少的数,并读一读。故事讲到这儿,小朋友们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很快把数字宝宝们找出来,于是老师提出看谁第一个找到所有宝宝。很快,全班小朋友都找到了藏起来的数字宝宝,并把比8号宝宝小和比7号宝宝大的都找到了,但是对于“8号宝宝前面是几号宝宝”这类问题,很多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上,我请了11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先让其他学生观察谁排在第一个,谁排在第二个,后面依次是谁?根据学生的回答让角色扮演的学生排队,从排好的队伍中更直观清晰地看出8的前面是几。一堂练习课模拟了学生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在家吃饭、聊天的情境,就好像真实发生在身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数学,最终是为了用数学。;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缺乏购物的经验,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用钱可以买到东西这一低级层次中,而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的实际问题。

又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学生从看一看、摸一摸中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而第二课时在动手搭一搭的环节中,学生对圆柱和球可以滚、长方体和正法体搭得比较稳固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中为什么房子的建造不能用球形体来堆搭,为什么车轮是圆柱而不是正方体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了理性的認识,了解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总之,生活与数学相生相伴,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经验。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获得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变得更有活力,还可以留个学生一定想象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昆山娄江实验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