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1995),作家、剧作家。浙江杭州人。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其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成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曾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作品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作品: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5年。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的国统区的黑暗。那时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民生活极为困苦。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度日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而资本家为了摆脱罢工的威胁,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文章是作者在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工厂实地观察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2、基础梳理 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蠕动( ) ②拎着( ) ③水门汀( ) ④褴褛( ) ⑤簿子( ) ⑥籼米( ) ⑦莴苣( ) ⑧蹒跚( ) ⑨皮辊( ) ⑩谄媚( ) ⑪骷髅( ) ⑫焦灼( ) ⑬揩地板( ) ⑭搽粉( ) ⑮锭子( ) ⑯栅栏( ) ⑰呵欠( ) ⑱契据( )
答案 ①rú ②līn ③tīnɡ ④lán lǚ ⑤bù ⑥xiān ⑦wō ⑧pán ⑨ɡǔn ⑩chǎn ⑪kū
⑫zhuó ⑬kāi ⑭chá ⑮dìnɡ ⑯zhà ⑰hē ⑱qì 词语积累
(1)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错点提醒:只能用于形容具体的事物。)
(2)衣衫褴褛:表示衣服破破烂烂。形容生活贫困。
(错点提醒:只用来形容生活艰辛,不能用于形容创业艰难。) (3)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4)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1.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2.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来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夏衍
3.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夏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自主积累:
关于报告文学 《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主要特点:新闻性、文学性。
作者视窗
1
芦柴棒 故事 小福子 故事 内容 作用 内容 作用 不知真实姓名,十五六岁,外号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暴打 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被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殴打、顶皮带盘心子 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二、“芦柴棒的故事” “小福子的故事”
文中三次描写“芦柴棒”的命运处境,重点讲解生病挨打那一段,请分析这三次描写对刻画“芦柴棒”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
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
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
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
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主要动词分别在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分别是“摔”“踢”“泼”,表现了“打杂的”的凶狠。这一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这三个动词,一个比一个凶。
“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示出芦柴棒遭遇的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作用: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小福子的故事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包身工的种种遭遇”。
一.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到了几个场景?概括包身工的种种遭遇,有何作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相关段落。)
答案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共写了三个场景。 (1)四点一刻,写包身工起床时的紧张、慌乱的场景。三种气味,七种动作,表现了她们住宿条件的恶劣,以及在种种折磨下麻木的精神状态。
(2)四点半,写包身工吃饭时争抢的场景。主要从饮食的粗劣表现包身工的非人生活。
(3)五点钟后,写包身工们上工和苦役般的劳动场景。主要从劳动环境的危险和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方面,表现包身工的非人生活。
作用:这三个场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包身工所受的剥削和迫害。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使读者具体真实地看到了包身工的悲惨境遇,全面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暴,
突出了主题。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通过起床、早餐和上工三个场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他们就是在恶劣的居住条件,恶劣的钦食条件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非人的生活。今天咱们继续来讲包身工的故事,我们先来看几个实例。
2
总结:作者在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生活时采取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你说说文章中是如何体现这种写法的。
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面”上的叙述搭起了包身工悲惨生活基本框架,“点”的刻画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点: 对于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兼有“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小福子”遭受毒打、惩罚的描写;还有未吃上饭的包身工,接受美食的典型事例等。
面: 对于包身工悲惨遭遇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的描写都是先作一个概括性叙述,并未具体刻画哪一个具体任务,而是描出任务群像。
好处:概括描述过于单薄,选取典型人物细节,让全文灵动起来,不仅有骨架,还有血肉充盈其中。
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3)东洋厂飞跃的庞大 说明东洋厂庞大的原因
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这一层从正面点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总结: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
试了解一下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原因、发展趋向等。
思路提示:这个问题即是文章另一条线索。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去加以分析。 2、《包身工》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获得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课文在描写场景事实的同时还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答案
新闻事实 (1—5)四点一刻包身工被迫起床的情状 (9—11)四点半后包身工吃粥的凄惨景象 背景材料 (6—8)追述包身工的来历,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读者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三、 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我们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
背景 (12—17)揭示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包和身工制度的发展情况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揭示雇佣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 (18—23)五点钟包身工被赶进工厂的情景 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
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庞大 问题1:包身工这种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明确:历史原因: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直接原因:带工老板用欺骗的方式让让那些无路可走的女孩签订包身契,从而沦为包身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包身工的来历和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 问题2:这些东洋厂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
明确:历史原因: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根本原因: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装的劳动力,
3
恶制度的
第三课时
一、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从35段到最后,是文章的总结,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
这种“吃人”的制度还会存在吗?作者是怎么认为的?
一、作者在最后三段中作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②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③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二、、探讨一下本文采用了哪些下写作方法?
⑪精确的数字——显示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征。 这篇作品用了许多数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作‘猪猡’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拥挤程度。)
包身费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大洋十元。“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了。(表明剥削的惊人程度。)
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一九○二年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用两组数字前后对比,证明了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完全是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造成的。) ( ⑫生动的语言——显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征。
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 第一、二自然段写清晨女工们忙着起床时,“那男子(打杂)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写打杂的快速的连续动作,用“虎虎的”描写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现出这个流氓的凶暴本相。) 生动的人物对话。打杂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突出了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统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凶狠残暴的性格。) 形象的比喻
①最后三个自然段。用船户养墨鸭捕鱼作喻,再和驱赶包身工劳动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②“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
4
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是暗喻,用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包身工受到严格地控制,永远也没有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大家都知道罐装食品的特点也是优点就是食物与空气隔绝,可以安全地保藏,那么罐装的劳动力也没有了与外界接触的危险。这样她们就成为丧失了和社会交往条件的人,丧失了人身自由的人,无从接受外面新的思想,对资本家来说,当然可以“安全”地使用,也不怕有危险了。作者用的这个比喻耐人深思,既形象,又生动,可以更深刻地想象到包身工的悲惨的生活。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褒词贬用 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这是通过设问和褒词贬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只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以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
7
一、阅读延伸
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
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小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像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外侧临近臭水沟,异味很大,屋里肮脏杂乱,连一盏灯都没有”。包身工4点1刻起床,5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6点收工,每天12小时强劳动;甘红英连续三天工作都超过了14小时,最后一天“坚持不住了”,是10小时20分钟。包身工面临“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三大危险;“甘红英们”被打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资、开除还是家常便饭。包身工“生死疾病,听天由命”,甘红英的生命权也没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劳累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和国度,有强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为累死的甘红英讨“说法”,有如我一样疾恶如仇的时评作者为她鼓与呼。
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一个员工劳累致死的报道: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四川员工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死亡。这种“巧合”,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多少私企的员工在过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许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生存,多挣工资。可报道分明告诉我,3、4两个月,除去伙食费,甘红英净收入1 700元,月工资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厂的“纪律”加班,老板一罚款,你是所得无几的。
一个月前的“五一”节期间,媒体报道了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纷纷提醒劳动者莫忘加班费,要维权等。今天的《信息日报》就有一条工人维权的新闻——《10名工人拒绝超时加班,被指煽动“罢工”遭解雇》,看标题,就知道结果了。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今天个别企业的个别老板又何尝不是把工人当作廉价的机器?《劳动保障法》在许多工厂是不管用的。不知劳动保障部门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企业?
1959年,夏衍先生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才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该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想好好睡上一觉”的甘红英终于永远地睡去了,已经作古的夏衍先生假如在另一个世界采访甘红英,知道距上海的包身工70年之后,还有少数“陈迹”在广东出现,恐怕又会拿起笔来的。我坚信:在今天的社会制度下,想靠“包身工”发财的老板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有能力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的“陈迹”。
【赏析】 本文语言生动,富有讽刺意味。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甘红英等工人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包身工”进行对比,从对比中让人们发现问题的根源,让人警醒。作者用犀利的语言告
5
诉人们,昔日的“包身工”并没有成为历史的陈迹。
但愿“包身工”前不再有“现代”二字。 二、写法迁移
《包身工》很好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也有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
常见的点面结合的三种类型:
(1)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在描写某一个人或事物时,把整体记述和局部的详细刻画相结合的一种写法。可先整体,后局部,也可先局部,后整体。
(2)详略结合式。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 (3)一般与个别的结合。先描述一个群体的状态,再描述其中的某个个体的状态。群体为面,个体为点。 【我来练笔】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一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场面,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