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采取教学灌输,牵着学生“鼻子”走,忽视探究、合作、实践的教育行为还依然存在。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相关观点进行以下阐述。
一、关注方法指导,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概括并提炼一些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这一点在探究性学习体验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常说,良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举一反三、自我发现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有三类探究性学习方法比较常见,而且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重点,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中,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概括,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状态。
1.“观察—归纳”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为学生通过观察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我们经常会在教学中安排“先看一看,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的教学环节,其实这就是“观察—归纳”法最朴素的表现形式。
教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题组算式,在比较后获得一般规律的概括生成:25×4=4×25、34×5=5×34……逐步归纳出乘法分配律;24×3×2=24×(3×2)、25×4×5=25×(4×5)……逐步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当然,运算律的结论不是学习的终点,在反思学习历程的基础上及时小结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对“观察—归纳”方法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后续乘法分配律的拓展性学习。
2.“操作—发现”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果教学时,教师善于抓住这样的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性学习体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三年级“面积”这一课时,我针对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安排了利用学具操作验证面积大小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小正方形、透明方格塑料纸、硬币等材料,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为建立单位面积概念做了铺垫。
3.“猜想—验证”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教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学生了解了内角和的概念后,我创设了求长方形内角和的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直角是90度的经验积累,很快得出长方形内角和是360度的结论。我进一步追问:“你们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当学生从直角三角形(长方形的一半)猜测到内角和是180度后,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对此,学生必须通过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探索验证活动,最后,学生在测量、撕拼、折叠、画画的活动中充分验证了猜测结论的正确性。
反思这些教学过程,我始终认为解决问题不是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并及时进行提炼才是关键所在。它将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评价跟进,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动力
评价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科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做出发展性评价,将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六年级“圆锥体积”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猜想,运用了多种方法实验操作,最终获得了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这样一个结论性成果。我将评价的重点落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效度上,针对学生合作探究、反馈表达、学习态度、练习情况做出及时评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在“猜想圆锥体积公式”的环节中,有的学生描述圆锥体积应该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描述是错误的,但我也有理由相信,学生是在积极思考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只不过这样的想法是建立在未经过验证之上的猜想。我因势利导,诱发学生思考,进而尝试,并得到正确的结论。我安排了学生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在合作中的各种表现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评价的有效资源。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为旁观者,没有主动参
与。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主动指出其不足,密切关注他们合作学习的参与情况,以此来规范学生的合作学习。
学生在熟记圆锥体积公式时都能比较好地说明乘三分之一的道理。然而,在练习时,学生却很容易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混淆。我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请出错的学生解释了自己出错的原因,结合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指出其中的错误。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逐渐明晰了其中的错误原因。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发现,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少了训斥,多了建议;少了教条,多了变化。在课堂中,评价范围变大了,评价形式丰富了,教师只有及时跟进,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