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菏泽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0-06-12 来源:步旅网


2021-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

1. 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惩( )戒 叮嘱( ) 蜷( )伏 晕眩( ) 热chén( ) 干hé( ) 怂yǒng( ) nüè( )待

2. 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

下列各句画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灿烂多彩) B.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对人表示不满)

C.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D.它倏地振翅飞去。(静悄悄的)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传》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文,一般的纪念文往往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但这篇文章里叙事和抒情的成分占的比重小,而说理的成分占的比重大。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运用了以时间先后为序的顺序方法。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次见面所看到的巨大变化,最后一次见面的感受写得详细。

C.《狼》这篇文章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镇定和狼的狡猾贪婪。 D.《诫子书》是春秋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三、默写题

默写古诗文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11页

(4)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5)《<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夫君子之行( ) ②俭以养德( )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⑥年与时驰(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试卷第2页,总11页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猫(节选)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试卷第3页,总11页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①“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②“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中画线的“似乎”“好像”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4)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试卷第4页,总11页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物 事件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 ③_______________

心理反应 女儿②_______________ 爸爸惭愧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①_______________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3)赏析下面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4)第⑦段中画线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七、写作

阅读下面文本,按要求作文。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采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5页,总1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 1. 【答案】

chéng,zhǔ,quán,xuàn,忱,涸,恿,虐 【考点】

根据拼音写字词 注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惩戒”的“惩”应读作“chéng”;“叮嘱”的“嘱”应读作“zhǔ”; “蜷伏”的“蜷”应读作“quán”;“晕眩”的“眩”应读作“xuàn”; “热chén”应写作“热忱”;“干hé”应写作“干涸”; “怂yǒng”应写作“怂恿”;“nüè待”应写作“虐待”。 2. 【答案】

一阵细雨,浇灭燃烧的怒火 【考点】 句式仿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仔细观察所给例句可知,仿写的语句应采用“理解是一+量词+名词,动词+定中短语”的句式,保持语意、风格、感情基调和色彩与例句一致,且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可以选取与春风相近的事物,如阳光、细雨等等,展开联想即可。示例:理解是一束阳光,温暖孤独的心灵。 二、积累与运用 【答案】 D 【考点】 词义解释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试卷第6页,总11页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前后矛盾,“突然”和“渐渐地”矛盾; 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过程”;

D项,语意重复,“溺爱”意为“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应去掉“过于”。 故选A。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狼(蒲松龄) 诫子书(诸葛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 三、默写题 【答案】 (1)秋风萧瑟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受降城外月如霜 (4)遥怜故园菊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点】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观沧海(曹操)

《论语》十二章(《论语》)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瑟”的正确书写。 (2)注意“郎”的正确书写。 (3)注意“霜”的正确书写。 (4)注意“菊”的正确书写。

(5)由“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可推知答案。注意“择”的正确书写。

试卷第7页,总11页

四、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品德高尚的人,②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③达到远大目标,④放纵,⑤修养性情,⑥疾行,指迅速逝去

(2)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②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考点】

诫子书(诸葛亮)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文言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子译为: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操守。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②句子译为:依靠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③句子译为: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④句子译为: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淫:放纵。

⑤句子译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治性:修养性情。

⑥句子译为: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①广:增长。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②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由“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可推知答案,注意“躁”的正确书写。

(4)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年与时驰,意与岁去”强调了惜时的重要意义。可围绕“静心”“立志”“珍惜光阴”等观点谈论,言之成理即可。 五、古诗词鉴赏 【答案】 (1)王湾,唐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考点】 诗歌画面描绘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试卷第8页,总11页

次北固山下(王湾)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2)这首五律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描摹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势豪迈。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绘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②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 (2)不能删掉,“似乎”“好像”两个词表示猜测,因为这而判定猫吃了鸟,突出“我”的主观臆断。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4)要珍惜美好的事物,关爱弱小的生命。有些事情不能主观臆断,而应根据事实来判定。 【考点】

修辞手法及作用 猫(郑振铎)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赏析文章语言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这两句话是“我”两次养猫经历后的深刻感慨。“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出现在前两只猫或死或亡后,表现作者内心的一种失落感;“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是在第三只猫死亡后,结合事件的过程及原因,可知表现了作者的内疚和悔恨,特别是一个“永”字,将其内心的难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2)“似乎”“好像”都有“不确定”的意思,说明事实并不是如此,而是“我”根据看到的景象以及家人的话语推测臆断的。如果去掉,则表意不准确。同时,这也为下文“我”误解了花白猫埋下伏笔,故不能去掉。

(3)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痛我心的“针”,形象生动地写出当“我”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之后的内疚,表现了“我”的悔意。 (4)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谈。选文讲述了因作者的主观臆断致使猫死掉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后悔与内疚。结合文本内容及文章

试卷第9页,总11页

主旨,可从“关爱弱小生命”“不能主观臆断”等方面进行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爸爸想教育女儿,②吃惊,③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

(2)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3)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5)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考点】

记叙文标题含义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时,通读全文,结合表格信息定位相应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第①空可根据第①段的“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分析,可概括为“爸爸想教育女儿”;第②空对应文章的第④段,文中提到“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此空可填“吃惊”;第③空对应文章的第⑤段,其中提到女儿把空瓶子放回了原处,并向“我”解释这样做是为了让捡垃圾的老人可以更加轻松地拿到这个瓶子。因此,此空应填“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进行作答。文中“爸爸”原本想教育女儿要节省,但女儿的话却引发了他更加深入的思考,他曾将捡废品的老人当作乞丐施舍,没有认识到“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所以,在听了女儿要帮助别人且考虑到对方的尊严的理由后,为自己以往的疏忽而惭愧,为自己曾经的做法而惭愧,为误解女儿而惭愧。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根据句子中“跑”“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等内容可知该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结合上文中“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等内容来看,这句话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4)作答此题,应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文中“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等内容可知“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试卷第10页,总11页

(5)解答时,要结合全文内容,联系文章主旨来作答。文章记叙了女儿用一个空瓶子去帮助捡废品的老人的故事,通过女儿的做法,“我”认识到女儿在成长,并明白了“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的道理。所以,这份温暖一方面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记叙文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略。

试卷第11页,总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