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2022-11-26 来源:步旅网


七年级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1、安:疑问代词

表疑问,可译为“怎么、哪里”。 之。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彼:第三人称代词,他 彼其受之天也

3、但:○1范围副词,可译为“只、仅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2连词,表示轻度的转折,可译为“只是”、“只不过”等。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而 (1)连词。

○1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马无故亡而入胡 丁壮者引弦而战

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怒而触不周之山

○2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堕而折其髀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3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

译。

使之冲烟而飞鸣 任重而道远

妇拍而呜之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俄而百千人大呼

5、耳:用于句尾,表限止、肯定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道渴而死。

○5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

6放在主谓之间,起连接作用。 (2)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城市依稀而已。

得为众人而已耶?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 *俄而雪骤 *既而儿醒

和反诘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止增笑耳。

6、夫:(1)指示代词,念“fú”,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2)语气助词

①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十则

②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

用来引出议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夫”与“今”连用,还带有“今”的意思,可译为“现在说到”。 7盖:(1)连词。作连词一般放

在句首,连接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物产生的原因或理由,可译为“原来”“是因为”等。 盖一癞虾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语气词。

①用于句首,起提示作用,引出下文,可以不译。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②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测,估量的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8故: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 故时有物外之趣。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温故而知新。 马无故亡而入胡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9何(1)疑问代词

①什么 白雪纷纷何所似?

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

固山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②怎么

此何遽不为福乎?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③为什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④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副词。表程度,可译为“多么、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龟虽寿》 *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0乎:语气助词。

(1)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或“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由,诲女(rǔ)知之乎!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用在反问句末尾,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或“呢”。

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此何遽不为福乎?

(3)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命令、请求、催促、

禁止或劝阻等语气,相当于“吧”“呢”。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4)表推测语气。句中常有“其、无(毋)、乃、得无(毋、微、非)”等表委婉语气的词语搭配。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介词,相当于“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对象。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7)词尾。附在形容词后面,作

形容词的词尾,给形容词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11或:(1)无定代词。作句子主语,可译为“有的人”“有的”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

四句,并自为其名。

(2)副词,表示事情发生

得早或结束得早。可译为“就”。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所指代的人、事、物没有确定的对象。 ①有的人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有的

或凭或立,不一状。 ③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2)副词。用在谓语前面,作状语,表示不敢肯定。可译为“大概”“也许”“可能”。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2即:

(1)连词,表承接,两件事

情紧接着,可译为“随即”“马上、就”。

兄何见事之晚乎!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3乃 (1)连词

①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相因,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等。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蒙乃始就学。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具备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副词。

①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4其 (1)代词

①通常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作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

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恐前后受其敌

②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③特殊:第一人称代词。 蹲其身,使与台齐。(“其”代表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2)语气副词。表劝告、祈使、命令。可译为“就”“一定”等。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15且

(1)连词。表层进关系,及后面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尚且) (2)副词。姑且、暂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16然

(1)指示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作状语。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

词等后面,一起充当状语或谓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

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泯然众人矣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4)连词。“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果然鹤也 为之怡然称快 忽有庞然大物 不觉呀然一惊

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7虽:连词

(1)用在复句前一个分句,表假

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词组是名词

设关系,可译为“即使......也......”。 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用在复句前一个分句,表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但是......”。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18遂

(1)副词,于是,就 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2)副词,终于

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21所

(1)“所”是一个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词组,才能做句子成分。“所”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词组,“所”

语、补语、定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白雪纷纷何所似?(“所似”即“相像的东西”,作宾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所思”“所忆”都是“所”字词组,即“想的人、事、物”,作宾语) 可汗问所欲(“所欲”即“想要的东西、赏赐”,作宾语)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所以”,这是“所”字词组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见宫殿(diàn)数十所 19为 (1)介词

①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为人谋而不忠乎?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②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

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③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语尾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

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始悟为山市。 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且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妙绝。 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20惟:范围副词,单单、只。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21焉

(1)语气助词。

①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可不译。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2也:语气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1)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②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代词

①用在动词之后,作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复到舅家问焉

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气,相当于“吗”“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用在陈述句末尾,加强陈述或描写的语气。相当于“啊”“呢”或不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父利其然也,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不能名其一处也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在句中,其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建有强调和提示作用。多用在主语、状语后,表示停顿,是语气舒缓,以引出下文。可不译。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23 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 徐喷以烟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屠惧,投以骨

③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④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2)连词

①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③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26因:介词,介绍行为发生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通过”

④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 “靠着” 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妙绝。

24已:时间副词,已经 待君久不至,已去。 得为众人而已耶?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城市依稀而已

25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不可计其层次矣。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泯然众人矣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亦黠矣,

27犹:副词,还、尚且、仍然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8于:介词(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①在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又留蚊于素帐中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于厅事之东北角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②到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饮于河,渭 其一犬坐于前

③从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 (2)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①向: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②给: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对: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9与:(1)介词,介绍动作发生

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使与台齐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夸父与日逐走

(2)连词,连接词和词,获此组合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3)语气助词。位于疑问句句尾,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吧”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借旁近与之 30哉:语气助词。

(1)用在疑问句末尾,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用在句尾,表比较强烈的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31则

(1)连词。连词“则”字主要是用在复句中连接分句。 ①承接关系:表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楼愈高,则明愈小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②假设关系。“则”字连接的两部分,如果是还没有实现的,那么两个部分之间就是假设关系。可译为“就”。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③因果关系:“则”连接两个分句,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就是因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也。 ④转折关系 ⑤并列关系

(2)副词,在句中起强调限制的作用。可译为“就”“就是”“倒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2者

(1)代词。特殊的虚位代词。必须和其他词类的词(或词组)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即“者”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①“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者”字词组,可译为“······的”或“······的人(事、物)”。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者:······的部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者:······的方面)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的)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的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的人)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的地方) 京中有善口技者 无敢哗者

②“者”字位于名词之后,组成“者”字词组,可译为“这个人(事、物)”,也可不译。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今”是时间名词,“今者”即今天的这个人[吕蒙]) (2)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3之 (1)代词

①指代前面已经出现的人、事、物。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 为之怡然称快 观之,兴正浓 鞭数十,驱之别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其邻人之父亦云。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又数刀毙之

②部分“之”字指代作用虚化成满足音节需要而加的衬字,无实际意义,不能恰当地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时不译。 受之天也 妇拍而呜之 怒而触不周之山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结构助词

①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构成主谓短语作句子成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结构助词,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厅事之东北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表同一关系,可译为“这样的”“那样的”。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④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标志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18若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卿言多务,孰若孤? 19如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