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文言文课文分析考点归纳

2021-06-10 来源:步旅网


初中文言文课文分析考点归纳

《卖油翁》

A、本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B、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也写了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屑一顾:“睨之”“但微颔之”,为第二段两人的碰撞埋下伏笔。

C、第一段主要是动作描写,第二段主要是对话描写,由此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D、第一段陈尧咨“自矜”,而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一个自傲,一个鄙视,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对卖油翁的描写,更是形神兼备,通过对他情态的描写,把他的内心揭示无遗。

E、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F、“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一反问表现陈尧咨的反感,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尔安敢轻吾射”,恼怒之情溢于言表。

G、“无他,惟手熟耳”,在不慌不忙的应对之间,流露出藐视之意。

《三峡》

A、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B、文章先写山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但确实写出了三峡山势的特点。再写其高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高峡深)以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C、继写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阴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不仅如此,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对比)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

D、春冬之景,相对夏季而言,较为平静,作者不仅写出其独特的景色,也写出其独特的趣味。特点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E、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F、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动脉的写作特点。本文突出三峡的山水,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手法。

《强项令》

A、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B、文章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发

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C、第一段(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是正面描写,为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则是侧面写董宣,为课文的次要内容。课文虽然不长,但很注意主次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包拯》

A、课文分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一个特点。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四段突出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其中,第一、二、三、五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四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第一、三段记叙较具体,第二、四、五段记叙较概括。具体、概括互相配合,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B、课文选自正史,但不失生动、活泼。如第一、三段分别用百十来字,把包拯智服盗贼、驳倒契丹、不辱使命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石潭记》

A、本文是一篇游记。第一段写潭,写树。“全石以为底……”一句写出了小潭的最为独特之处——石底,这也是“小石潭”得名的根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生动传神,语言精炼

B、第二段写水,写鱼。此段从字句上看仿佛皆是写鱼,并没有写水,然而,此是实写

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

C、第三段写源头,写岸势。源头来自西南方向,而且曲折有致,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不可知其源”,可见其远,岸势是“犬牙差互”,设喻贴切,一笔带过。

D、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写感受。这既是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抒愤懑。永州是当时的荒僻之地,虽然景色奇异,却非宜人居住,官员贬到此地应是一种惩罚,柳宗元当然是心有不平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A、文章首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然后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B、接着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最后提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D、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曹刿论战》

A、第一段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第二段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第三段,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B、第一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即“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第二层从“曹刿请见”到“乃入见”,通过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和政治见解和敢于负责的态度。第三层,写曹刿一次次询问庄公迎战的政治上的准备,最后得出: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第二段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概括地交代了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此后叙述作战情况,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从“公将鼓之”到“齐师败绩”为一层,余下的为一层。前一层记述了曹刿和庄公在击鼓进军一事上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以及曹刿抓住机会击鼓进军、致使齐军大败的经过。后一层记述曹刿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指挥鲁军取得战斗胜利。文章从鲁军开始反攻,到“齐师败绩”,最后“遂逐齐师”,层次清晰,叙事完整(写出了完整的作战过程)

D、第三段主要记述战斗胜利后“公问其故”,曹刿向庄公进行解释说明。曹刿先总说一句,指出士卒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照应第二段中两次“未可”和两次“可矣”,分两层论述“未可”和“可矣”的道理。第一层,阐述在战斗中要善于创造“彼竭我盈”的形势,并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实施反击,以弱胜强。第二层,阐述在战场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地位,也要善于从最坏处设想,当敌人强大时,尤应如此;同时要实地考察,一旦证实情况确实于己有利,就要抓住机会,积极进攻,争取最大的胜利。

《细柳营》

A、本文选自《史记》,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B、第一段先点明背景:这样,就把人物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C、第二段是课文的中心段,集中表现了周亚地的性格特点。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D、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作用是:对比之中突出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难怪文帝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为之感动,“改容式车”,表达自己的敬意。

E、课文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F、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占、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

A、本文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B、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这些都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不仅如此,尤为可贵的是,邹忌能“暮寝而思之”,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叫人看到他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特点。

C、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这里没有滔滔不绝的雄辩之词,也没有动人心魄的危言耸听,而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这一段充分体现了邹忌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

D、第三、四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

E、文章篇幅不长,写作很有特色,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却较鲜明地塑造了邹忌这个有头脑、有才能的谋臣的形象,这得益于文章既有正面描写(如邹忌的冷静思考),又有侧面描写(如通过写齐王纳主力军齐国大治表现邹忌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式,这些排比句式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扣一环、一步紧逼一步,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观点。

F、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作者以夸张之语一笔收束全文,意在点明纳谏成效之大,突出邹忌的形象。

《桃花源记》

A、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B、作者的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一点,作者也是清楚的: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的。

C、第一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口。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美满。第三段写桃花源中的人热情接待渔人。第四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岳阳楼记》

A、第一段记述了滕子京重修策、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可视为本文的小序。

B、第二段简要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并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削去繁枝乱叶。第三、四段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实际上可视为举例说明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从写法上,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照,有如双峰对峙)

C、最后两段“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D、语言上,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

E、这不是一篇一般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作者写此文的另一目的,是含蓄地劝慰遭受贬谪、心怀愤慨的滕子京,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天下,先居后乐。虽然范仲淹的“忧君”思想有共局限性,但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秋水》

A、文中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

B、文章分两层,第一层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同时也道出了河伯骄傲的原因。第三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C、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了大海的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D、本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

E、河伯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捕蛇者说》

A、这篇文章通过将氏三代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B、第一段交代捕蛇缘由。兼用说明和叙事的方法,行文简练,且寓深意于“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个结句中。

C、全文主体为2-4段,主要记叙了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

D、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三代专其利,使人以为可羡;再由将氏说出三代人的遭遇,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格处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段是下面将要说到的社会悲剧的序幕。

E、第4段蒋氏自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和反衬的写法,可分二层: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

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形作对比。这些情形集中到一点,就是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外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拆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意蕴更加深刻,也就更加动人肺腑。

F、蒋氏的自陈心曲,反复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使“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有无限悲伤凄婉之意。

G、第五段点明主旨,本文议论仅此一段,却是全文的核心。先用“余闻而愈悲”结住叙事,由此转入议论。接着此孔子的话作为立论根据,并用跌宕笔法,先表“疑”而后表“信”,为主旨句的出现蓄势。最后,卒章显志,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全文主旨。

H、语言很有特色,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使人惨不忍睹。

《与朱元思书》

A、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中少有的佳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总写山水的特点,第二层写水之异,第三层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B、第一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C、作者描写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景。

D、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得发出一番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封建时代,读书人无不以功名为追求之目标,作者因看到了官场的黑暗而发此感慨。

《出师表》

A、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论。中间叙述评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B、本文全部着眼于“出师”二字。

C、第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文章起笔凝重,表达了作者痛惜刘备大业未尽的感情,也隐含着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

D、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又特意说明这是由“先帝的殊遇”造成的。这就意味着客观形势固然堪忧,但希望仍然存在。第一段为全篇议论张本。

E、第二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F、第五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这是承前两段“荐贤”的内容而来。首句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次句引先帝故事,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末句补荐贤臣,说明“亲贤臣”才能使国家兴旺发大显神通。作者“荐贤”之后,更继之以说理,说明他的忧患之深,也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

G、第六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①先自叙本志,以“布衣”表示身份,为下文“卑鄙”作铺垫;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这四句虽属自谦之辞,却可以使人想见作者品格的高远。

②次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以“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③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H、本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的。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

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804/2008411190114.as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