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道生初级中学
数字校园资源建设激励机制
为加快了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步伐,现根据国家、市、区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制定了一份《道生初中数字校园资源建设激励机制》,现公布如下:
一、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我校重要的理念之一,其根本就是坚持贯彻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一个学校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如何在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有关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数字校园建设的“以人为本”主要表现为:
营造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行政办公和管理水平。
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营造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为师生提供科研活动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学习与研究”一体化。
营造信息化的服务环境,为师生提供健康便捷的生活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1
二、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数字校园建设,我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的原则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并经历一个酝酿、启动、发展的过程。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全校各部门以及其他校外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的横向关系上考虑;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又要考虑这些项目的协调发展。
2、分步实施的原则
数字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建设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应根据各学科的具体需求和教学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布实施规划。
3、协调发展的原则
数字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建设都离不开其他环节。因此,应根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布实施规划,以确保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
4、完善基础的原则
2
数字校园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公共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数字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建设完成以后,符合一定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与数字校园的集成。
5、突出应用的原则
应用是数字校园的灵魂,数字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的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制定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可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应用系统作为试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
三、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资源整合上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整合资源的积极性。我校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领导部门的相关政策,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针对性强的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政策与制度,并重点遵循以下几类激励机制:
1. 均衡化投资机制
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量的钱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在应用方面、标准化方面以及软件和人员的培养方面投资很少。如果投入了几百万的设备没有对教学起到本质性、实质性的作用,这个投资是不值得的。
2. 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
3
我国各类中小学每年都要接受不同机构的评估和督导,来自上级的评估机制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确立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将有利于中小学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实现“边建设、边发展”的目标。
3. 教师激励机制
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如:承认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承认教师在相关科研项目中所受的培训并算作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在区域内部定期进行有关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方面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等。( 注:关于教师参加的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竞赛获奖或论文发表等的奖励,依据区发文件、证书等,由校长办公室研究会研究决定后每学期发放一次。具体内容参见:《道生初中绩效工资发放方案》)
4. 规划机制
目前,很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都很注重“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但是,部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在规划时没有涉及广泛的人员参与。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参与,还要强调学校校长、一线教师代表的参与。如果学校领导、学校的教师、教育决策人员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必然会对学校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无法调动或引起一线学校校长与教师的持久参与。
5. 科研带动机制
4
以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方式,可大大促进区域信息化的整合和辐射:首先,学校信息化总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可形成一种任务驱动下的信息化推进模式,具有针对性,同时能有效激发热情;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和课题目标通常是综合的,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以教改实验或课题方式进行的信息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信息化整合;再次,由于任务驱动下的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消除学校和部门之间的壁垒,其中任何环节的局部信息化都能有效地辐射到其他部分,以带动更大范围的信息化。
6. 统筹管理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时教育局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管理制度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育局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内部协调的职能,协调基教科、电教馆、教研室、信息办、信息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统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相关理念和思路,在不同的项目中分清各部门的职责,以免造成管理的交叉混乱,妨碍工作的正常进展。
道生初级中学信息中心
2011.9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